•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四節 研究假設之驗證

五、情緒勞務與工作倦怠之關聯性

本研究假設 1 探討教師情緒勞務與工作倦怠之關係,故以迴歸分析法檢視假 設 1。首先,以教師的性別、年齡、任教職務、學歷作為控制變項,以情緒勞務負 荷作為自變項,並分別依序以控制變項、自變項分階段加入迴歸模式進行分析,

分析結果如表 4-5。

由表 4-5 可知,在模式一當中(F=2.734,p<0.05)人口統計變數中僅性別對於工 作倦怠有顯著的影響。檢驗假設 1 的模式二當中(F=3.114,p<0.05)情緒勞務對於工 作倦怠有顯著正相關,支持假設 1,同時也表示教師之情緒勞務對工作倦怠有一定 之預測能力。

表 4-5 情緒勞務預測工作倦怠之迴歸分析結果 依變數:工作倦怠

模式一 模式二

步驟一:

性別 .187* .177*

年齡 -.154 -.140

任教職務 .020 -.006

學歷 .107 .101

步驟二:

情緒勞務 .167*

R2 .069 .096

ΔR2 .069* .027*

調整後 R2 .044 .065

F 2.734* 3.114*

註 1:*表 p<0.05,**表 p<0.01,***表 p<0.001 六、教師自我效能之調節現象

(一) 教學策略效能之調節現象

本研究假設 2-1 欲探討教學策略效能對情緒勞務預測工作倦怠之調節效果,故

採取將調節變項平均中心(mean-center)的方式,以消除迴歸式中交互作用的高共線 性。首先,以教師之人口統計變數作為控制變項,以情緒勞務負荷作為自變項,

教學策略效能為調節變項,並分別依序以控制變項、自變項、調節變項、自變項 與調節變項之相乘項分階段加入迴歸模式進行分析,分析結果如表 4-6。

由表 4-6 可知,在模式三中(F=7.172,p<0.001),教師的教學策略效能對於工 作倦怠感有顯著的負向影響(β=-0.393,p<0.001),表示教學策略效能越高,工作倦 怠感會越低。另外,檢驗假設 2-1 的模式四中(F=7.076,p<0.001),教學策略效能 對於情緒勞務預測工作倦怠有顯著的調節效果(β=0.181,p<0.05)。而在圖 4-1 中,

高教學策略效能與低教學策略效能之圖形線段並未平行,顯示教學策略效能有調

註 1:*表 p<0.05,**表 p<0.01,***表 p<0.001

圖 4-1 教學策略效能之調節效果

由表 4-7 可知,在模式三中(F=9.391,p<0.001),教師的班級經營效能對於工 作倦怠感有顯著的負向影響(β=-0.444,p<0.001),表示班級經營效能越高,工作倦 怠感會越低。另外,檢驗假設 2-2 的模式四中(F=9.454,p<0.001),班級經營效能 對於情緒勞務預測工作倦怠有顯著的調節效果(β=0.205,p<0.01)。而在圖 4-2 中,

高班級經營效能與低班級經營效能之圖形線段並未平行,顯示班級經營效能有調

表 4-7 班級經營效能調節效果之迴歸分析

註 1:*表 p<0.05,**表 p<0.01,***表 p<0.001

圖 4-2 班級經營效能之調節效果

(三) 學生參與效能之調節現象

由表 4-8 可知,在模式三中(F=11.070,p<0.001),教師的學生參與效能對於工 作倦怠感有顯著的負向影響(β=-0.483,p<0.001),表示學生參與效能越高,工作倦 怠感會越低。另外,檢驗假設 2-3 的模式四中(F=10.772,p<0.001),學生參與效能 對於情緒勞務預測工作倦怠有顯著的調節效果(β=0.181,p<0.05)。而在圖 4-3 中,

高學生參與效能與低學生參與效能之圖形線段並未平行,顯示學生參與效能有調

調整後 R2 .044 .065 .286 .312 F 2.734* 3.114* 11.070*** 10.772***

註 1:*表 p<0.05,**表 p<0.01,***表 p<0.001

圖 4-3 學生參與效能之調節效果

由表 4-9 可知,在模式三中(F=9.187,p<0.001),教師的外向性對於工作倦怠 感有顯著的負向影響(β=-0.427,p<0.001),表示外向性越高,工作倦怠感會越低。

另外,檢驗假設 3-1 的模式四中(F=8.346,p<0.001),外向性對於情緒勞務預測工 作倦怠並未有顯著的調節效果(β=-0.124,p=0.105),顯示外向性未有調節情緒勞務

對工作倦怠的影響之作用,即於外向性較高時,情緒勞務預測工作倦怠之作用並

註 1:*表 p<0.05,**表 p<0.01,***表 p<0.001

(二) 親和性之調節現象

由表 4-10 可知,在模式三中(F=16.202,p<0.001),教師的親和性對於工作倦 怠感有顯著的負向影響(β=-0.559,p<0.001),表示親和性越高,工作倦怠感會越低。

另外,檢驗假設 3-2 的模式四中(F=14.938,p<0.001),親和性對於情緒勞務預測工 作倦怠有顯著的調節效果(β=0.143,p<0.05)。而在圖 4-4 中,高親和性與低親和性 之圖形線段並未平行,顯示親和性有調節情緒勞務對工作倦怠的影響之作用,且 於親和性較高時,情緒勞務預測工作倦怠之作用更加明顯,顯示親和性有正向的 調節效果,支持假設 3-2。

表 4-10 親和性調節效果之迴歸分析

依變數:工作倦怠

模式一 模式二 模式三 模式四 步驟一:

性別 .187* .177* .160* .167**

年齡 -.154 -.140 -.058 -.038 任教職務 .020 -.006 -.020 -.017

學歷 .107 .101 .091 .091

步驟二:

情緒勞務 .167* .206** .227***

步驟三:

親和性 -.559*** -.551***

步驟四:

情緒勞務*親和性 .143*

R2 .069 .096 .401 .421

ΔR2 .069* .027* .305*** .019*

調整後 R2 .044 .065 .377 .393 F 2.734* 3.114* 16.202*** 14.938***

註 1:*表 p<0.05,**表 p<0.01,***表 p<0.001

圖 4-4 親和性之調節效果

由表 4-11 可知,在模式三中(F=7.013,p<0.001),教師的責任感對於工作倦怠 感有顯著的負向影響(β=-0.366,p<0.001),表示責任感越高,工作倦怠感會越低。

另外,檢驗假設 3-3 的模式四中(F=6.534,p<0.001),責任感對於情緒勞務預測工 作倦怠並未有顯著的調節效果(β=0.131,p=0.082),顯示責任感未有調節情緒勞務

表 4-11 責任感調節效果之迴歸分析

註 1:*表 p<0.05,**表 p<0.01,***表 p<0.001

(四) 神經質傾向之調節現象

由表 4-12 可知,在模式三中(F=14.116,p<0.001),教師的神經質傾向對於工 作倦怠感有顯著的正向影響(β=0.549,p<0.001),表示神經質傾向越高,工作倦怠 感會越高。另外,檢驗假設 3-4 的模式四中(F=13.136,p<0.001),神經質傾向對於 情緒勞務預測工作倦怠有顯著的調節效果(β=-0.163,p<0.05)。而在圖 4-5 中,高

神經質傾向與低神經質傾向之圖形線段並未平行,顯示神經質傾向有調節情緒勞 務對工作倦怠的影響之作用,且於神經質傾向較高時,情緒勞務預測工作倦怠之 作用更加不明顯,顯示神經質傾向有負向的調節效果,支持假設 3-4。

表 4-12 神經質傾向調節效果之迴歸分析 依變數:工作倦怠

模式一 模式二 模式三 模式四 步驟一:

性別 .187* .177* .129 .113 年齡 -.154 -.140 -.067 -.074 任教職務 .020 -.006 .003 -.005

學歷 .107 .101 .066 .071

步驟二:

情緒勞務 .167* .034 .104

步驟三:

神經質傾向 .549*** .558***

步驟四:

情緒勞務*神經質傾向 -.163*

R2 .069 .096 .369 .390

ΔR2 .069* .027* .272*** .021*

調整後 R2 .044 .065 .343 .360 F 2.734* 3.114* 14.116*** 13.136***

註 1:*表 p<0.05,**表 p<0.01,***表 p<0.001

圖 4-5 神經質傾向之調節效果

由表 4-13 可知,在模式三中(F=6.355,p<0.001),教師的經驗開放度對於工作 倦怠感有顯著的負向影響(β=-0.782,p<0.001),表示經驗開放度越高,工作倦怠感 會越低。另外,檢驗假設 3-5 的模式四中(F=5.481,p<0.001),對經驗的開放度對 於情緒勞務預測工作倦怠並未有顯著的調節效果(β=0.048,p=0.529),顯示對經驗

表 4-13 對經驗的開放度調節效果之迴歸分析

註 1:*表 p<0.05,**表 p<0.01,***表 p<0.001

綜合以上,將本研究之假設驗證結果整理如表 4-14:

果。

3-4 教師之神經質傾向對情緒勞務與工作倦怠之關係有負向的調

節效果。 成立

3-5 教師之對經驗的開放度對情緒勞務與工作倦怠之關係有正向

的調節效果。 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