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假說

對節能服務管理者而言,資產是節能服務公司必須提供任何一種服務的基礎 (Sorrell, 2007),包含實體系統(如:照明設備)、知識、專門安裝系統,與人力(如:

技能工程師)。專屬性資產乃是一種實體或非實體的資產,節能服務公司透過它在 價值鏈上進行投資,這些投資資產讓節能服務公司比起其他的競爭者更加地專業 化,因此帶來市場的競爭優勢,例如方世榮 (2001)指出專屬性資產的投資交易,

特別是人員及機器設備的投資,將增進本身在市場中的優勢地位。

本研究認為儘管資產專屬性可以為節能服務公司增添競爭條件,但是當節能 服務管理者過量的投入專屬性資產,伴隨而來的通常是提升交易相關成本。

Williamson (1985)認為,資產專屬性投資程度越高,將增加交易的成本與風險。

Singer (2002)表示,一般來說,設備資產專屬性愈高,需求者所需要投入之成本就 愈高,因為需求者在進行購買產品之前,將投入許多成本與資源,像是收集資料 消耗的人力、時間與物力等,這些投資卻很可能因為對方採取投機主義而產生沉 沒成本(Sunk cost)。因此,當資產專屬性愈高時,較適合的做法是避免市場交易或 是採取外包行為(Williamson, 1975)。以能源管理服務市場為例,由於節能服務公司 提供的資產具有不可移轉的特性,導致能源需求者會尋求維護自己利益的機制,

保護投入的專屬資產,像是向節能服務公司要求補償(Compensation)或是更多有利 自己的條件。不過,經過長期之後,能源需求者的舉動將會限制與節能服務公司 的發展,像是協商雙贏的條件,或是雙方適應改變的情況。因此,資產專屬性不 但造成節能服務公司傳遞能源管理服務的困難,形成節能科技設備的投資回收期 限拉長,更增加了能源服務需求者的交易成本。總而言之,當資產專屬性提升時,

也可以預期交易成本會隨之增加。

根據以上文獻,推論出本研究的假說 1 如下:

假說 1:節能服務公司的資產專屬性愈高,則能源管理服務需求者的交易 成本愈高。

任務複雜度可以區分為兩種,包含主觀任務複雜度與客觀任務複雜度。其中,

前者是個人受到心理經驗的影響,而感受到任務複雜程度。換句話說,同樣的任 務由不同的人執行,每個人所感受到的任務複雜性是不同程度的(Campbell, 1988)。

以能源管理服務為例,需求者可能會因為節能服務公司提供多種的成本資訊,或 者是顧問在協助他們闡明適合地服務標準與合適的條件之差異,進而影響心中對 節能服務交易的難易程度。客觀任務複雜度是描述組成任務之間的關係程度,這 種任務通常會有一套標準來評量,因此不會受到個人經驗不同而影響任務複雜程 度(Wood, 1986)。舉例來說,能源需求端可以藉由一套標準的合約,或是建立一套 標準的量測機制,進而影響心中對能源交易的難易程度。不過,無論是主觀任務 複雜度或是客觀任務複雜度,對這種能源管理服務的新興產業來說,能源需求者 面對的節能任務是呈現出複雜的現象(Vine, 2005)。因為需求者很容易受到投機主 義(行為不確定性)或是環境不確定性的影響(Sorrell, 2007)。而能源需求者為了規避 這些障礙,將花費更多的資源與成本,把節能任務簡單化,舉例來說,能源服務 需求端將花費很多成本在監督與測量,像是建立與準備監測系統,檢測這些服務 條件的公正性,以及確認節能服務公司進行的能源管理服務是否達到改善的效率。

因為能源需求端如果缺少監督與測量的系統,可能發生會受到投機主義的傷害,

或是因為環境的不確定性或是行為不確定性的影響,進而增加服務成本。也就是 說,任務越是複雜,交易需要的具體規定與協商項目就需要花費更昂貴的成本 (Williamson, 1975)。綜合以上,當節能績效可以藉由簡單的技術與量化因素界定,

則交易成本將會因此減少(Helle, 1997)。換言之,隨著任務的複雜程度增加,節能

根據以上文獻,推論出本研究的假說 2 如下:

假說 2:能源管理服務計畫的複雜程度愈高,則能源管理服務需求者的交 易成本愈高。

Golberman and Vining (1996)指出,廠商在有限的競爭競爭體制中,將刺激交 易者的投機主義,像是交易者會喊出超過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s)的定價。也就是 說,假設市場是競爭的,那麼能源管理服務的價格應該會降到有效的水準中。事 實上,在有限的能源管理服務市場中,由於能源需求者難以找到認同的替代廠商,

往往很容易造成節能服務公司表現出投機主義的行為,藉此抵銷本身的風險,因 此這些因素產生能源需求端的交易成本。故對能源需求者而言,當能源管理服務 市場呈現競爭的狀態下,有限競爭市場就顯得愈來愈不重要(Sorrell, 2007)。

在競爭市場,能源需求者可以藉由喊價(Bidding)或是選擇有責任的節能服務公 司來做為投機主義的約束者(Inhibitor)。如此以來,節能服務公司的名譽,將會隨 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成為一種不能轉移的資產種類,所以節能服務公司就不願意 為了短期的獲利,做出會損害名譽的行為(Wang, 2002)。另外,競爭市場中的節能 服務公司都會尋求較高的市場佔有率,以獲取較高的利潤,當這些公司爭取較高 的市場佔有率的同時,將帶來低成本、低價格、快速的改善產品品質或技術,但 若是市場中的節能服務公司僅有一家或是少數幾家壟斷市場,將導致高價格與產 量受限,產生無效率、較差的產品品質,及降低選擇自由度(Shepherd, 1997)。因 此,若是在競爭市場,顧客端會與節能服務公司進行更多的往來,增加了外包的 可能性。不過,在合作的過程中,能源需求者可能會出現昂貴的保養或是維修費 用,損害到外包的利益。所以,如果是必要的話,能源需求者可以選擇另一種策 略,就是向節能服務公司租用具有固定專門研究的所有權與具備專屬性的資產,

由此更容易去改變節能服務公司(Golberman & Vining, 1996)。整體而言,在能源管

理服務市場競爭程度激烈的情況下,交易成本就會如預期的下降。

根據以上文獻,推論出本研究的假說 3 如下:

假說 3:能源管理服務在競爭程度激烈的環境市場中,將導致能源管理服 務需求者的交易成本下降。

交易成本依附在不同特色的法律、財務與監管環境,例如公部門的採購法、

有益的財務計畫,及其他具體方案的存在,這些支持節能服務公司與能源需求端 的合作的外部機制。舉例來說,有效的法律系統規定建立、維修、保護、與強行 實施的標準,促使交易雙方完成合作義務,這會是一個很可行的方法(Greening, Greene, & Difiglio, 2000; Sorrell, 2007)。不過,有些體制環境卻是會積極地阻礙著 雙方合作交易(Vine, 2005)。例如,雖然體制環境的支持對節能服務公司的模式具 有顯而易見的協同作用(Synergies),但少數的節能服務公司會認為使用私部門的財 務體制會比公部門制訂的更有彈性,因為私部門在喊價程序的風險與成本,通常 伴隨著顧客端的資產負債表外活動產生變化(包括金融工具交易、手續費和貸款,

這些活動雖然皆會影響獲利,但是卻不會在資產負債表上出現)。但是以節能服務 公司,這種新興產業來說,體制環境的支持是很重要的,尤其是資訊、採購、認 證、監控與核准協議、合約的模式,與專家諮詢。在資訊方面,能源需求端將會 帶來的交易成本,包含理解能源管理服務與確認節能服務公司是可以合作,過程 中產生的成本。而節能服務公司則必須花更多的成本設計成功的合作模式。面對 這些潛在的因素,透過公部門的資訊計畫與示範方案,可以幫助他們減少一些交 易成本。採購方面,可以透過標準的投標、採購程序與測量,減少風險,降低交 易成本。認證方面,認證與檢定可以減少節能服務公司的投機主義,強化名譽,

並且還可以給能源需求端做為一種維持節能績效的標準保證。認證有效的扮演了

監控與核准協議方面,Sorrell (2007)引用 Kats, Rosenfeld, and McGaraghan (1997) 的概念表示出,標準的監控與認證協議可以同時降低節能服務公司與需求端的交 易成本,降低投機主義的風險,進而減低投入的資產成本,增加投資者的信心。

合約的模式方面,標準的合約模式可以幫助需求端與節能服務公司進行協商,也 更容易使得需求端評估競爭的價格。尤其對小型的能源需求者來說,透過這種標 準的必要條件,可以解決交易成本的障礙;專家諮詢是指,能源需求端可以透過 專家的協助獲取利潤,像是提供基本的數據資料、定義合約範圍,與評估對方喊 價的合理性。總而言之,體制環境的支持是可以幫助需求端降低交易產生的成本。

根據以上文獻,推論出本研究的假說 4 如下:

假說 4:體制環境對能源管理服務愈支持,則能源管理服務需求者的交易 成本愈低。

回顧上述文獻,交易成本理論的本質在探討需求端的行為。因此,就有關顧 客行為的研究方面來說,較普遍的方法是衡量顧客的需求意願(Kimery & McCord, 2002)。關於交易成本與需求意願彼此之間的關係已被多數學者進行探討,例如 Williamson (1975)認為交易成本增加,將影響交易雙方的合作意願,降低顧客購買 意願。Thompson and Yuany (2005)將此觀念運用到網際網路上,針對網路(線上)顧 客進行交易成本與需求意願彼此關係的調查,結果也印證了Williamson (1975)的概 念,交易成本對顧客的需求意願是負向影響的關係。

回顧上述文獻,交易成本理論的本質在探討需求端的行為。因此,就有關顧 客行為的研究方面來說,較普遍的方法是衡量顧客的需求意願(Kimery & McCord, 2002)。關於交易成本與需求意願彼此之間的關係已被多數學者進行探討,例如 Williamson (1975)認為交易成本增加,將影響交易雙方的合作意願,降低顧客購買 意願。Thompson and Yuany (2005)將此觀念運用到網際網路上,針對網路(線上)顧 客進行交易成本與需求意願彼此關係的調查,結果也印證了Williamson (1975)的概 念,交易成本對顧客的需求意願是負向影響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