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節能服務公司概況

本章共有三個小節,依序介紹節能服務公司概況、交易成本與控制機制。首 先,第一節定義節能服務公司、介紹發展緣由等。接著,第二節將以交易成本理 論的概念,探討節能服務公司與能源需求端之間進行能源管理服務之障礙因素。

最後,第三節主要探討控制機制的緣起與定義,再由此深入了解節能服務公司營 運程序。

第一節 節能服務公司概況 一、定義

Hansen, Langlois, and Bertoldi (2009)提到,歐洲是全世界最早出現節能服務公 司概念的地區,其中歐洲節能服務公司協會(European Energy Service Company Association, EAESCO)在歐洲能源市場及環境政策架構扮演重要的角色,該協會定 義節能服務公司係指「企業提供整合能源服務給顧客,包含大量的能源使用者與 公共事業,以及能源效能計畫的執行,特別是以組裝設備作為基礎,提供計畫之 執行與保固,並且經由為顧客節省能源費用的方式獲得報酬」。美國屬於節能服 務公司發展最為完善之國家,該國的政府部門成立美國國家節能服務公司協會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SCO, NAESCO)來進行能源效率提昇、再生能源推廣及節 約用水等工作,而 NAESCO 認為節能服務公司就是「一種研發、設計、安裝以及 改善能源效率、設備維護成本之融資投資計畫的事業」。另外,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也賦予節能服務公司定義,「企業從事汽油、電市場交易 買賣服務、發電、運輸、電力傳輸、配電、水資源、節約能源及煤、電、瓦斯、

核能、油、再生能源之管理等業務」。至於臺灣方面,經濟部商業司亦有對節能 服務公司定義,「從事新及淨潔能源、節約能源(Energy Saving)、提升能源使用效

率(Energy Efficiency)或抑制移轉尖峰用電負載之設備、系統及規劃、可行性研究、

設計、製造安裝、施工、維護、檢測、代操作、相關軟硬體構建其相關技術服務 之行業」。透過上述數列之定義後,可以了解節能服務公司是一種將節能技術與 服務管理進行整合之企業,主要目的是協助顧客節省能源費用或消耗,建立專業 節能資訊,提昇能源管理人員素質,改善環境品質,提升員工生產力,及塑造企 業節約能源之綠色形象等等,使顧客迅速回收購置節能設備所投入的成本。也就 是說,節能服務公司的服務系統是站在顧客立場,運用節能技術和管理觀念,為 顧客創造能源使用合理化,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節省能源成本費用的機會。主要 的行銷特色是提供客製化的服務,針對顧客需求設計節能專案。

二、發展概況

欲深入了解節能服務公司的本質,必須回歸到最初始的起點。節能服務公司 自形成開始,隨著時間不斷地變遷,其中演變的變化是極為重要的議題,尤其是 此類的研究領域仍然處於萌芽階段,對節能服務公司之變遷過程,仍然相當缺乏。

因此,唯有了解節能服務公司變遷的發展階段,才能使得策略規劃有所依據。

追溯節能服務公司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節能服務公司最早在1978年於瑞典 成立,根據Vine (2005)年的研究調查顯示,歐洲的德國在1990年到1995年之間開始 出現節能服務公司,期間多達500-1000家的節能服務公司成立。亞洲的日本在1997 年起也開放節能服務公司市場,韓國自1992年起已有158家節能服務公司成立,甚 至是較晚發展的中國大陸都有23家節能服務公司成立。總而言之,多數國家的節 能服務公司約在1980年末期與1990年初期開始發展,其中加拿大節能服務公司的 總產值最高,平均一間節能服務公司就有$1,000-2,000萬美元的產值,而德國節能 服務公司的密集程度最高,產值達$15,000萬美元(參考表二)。

表二 ESCO 活動指標

資料來源:Japan Association of ESCO (2011);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SCO (2011);

Vine (2005: p.693); 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 (2011)

在臺灣,節能服務公司是由傳統能源公司演化而成,自 1978 年爆發第一次能 源危機後,政府頒行能源措施,並訂定能源管理辦法,採取眾多政策,像是強制 性進行能源效率管理、提供技術研發獎勵優惠與教育宣導等,進而促使傳統能源 公司開始發展。傳統能源公司以銷售節能產品為營運導向,屬於節能設備提供廠 商,與顧客採取傳統的買賣合約,即顧客依照本身需求,向傳統能源公司採購節 能產品,簽訂採購合約。隨著傳統能源公司在研發節能產品逐漸成熟的情況下,

節能產品逐漸被大量複製,售價趨於合理,企業獲利率下降,傳統能源公司開始 提供顧客,規劃、安裝、建置,甚至是融資的服務,導致節能服務公司孕育而生。

臺灣節能服務公司最早約在 1998 年左右成立,根據臺灣能源技術服務產業發展協 會(簡稱臺灣 ESCO 協會)在 2010 年官方網站統計顯示,從 2005 年僅有的 20 家廠 商到 2010 年已增加至 130 家,以倍數之速度成長(臺灣能源技術服務業發展協會,

2010)。在總產值方面,節能服務公司自 2005 年起至 2008 年止,開始逐年呈現正 向成長,其成長率高達六成左右。不過,在 2009 年時,總產值略為下降,比率達 9%。主要原因係受到全球金融海嘯之影響,導致節能改善工程、節能設備及技術 銷售的產值縮減。僅管如此,節能服務公司未來總產值預估,2010 之成長幅度為 32.5%,2011 年為 42.2%,其成長幅度亦呈現正成長(經濟部能源局,2010)(參考圖 二)。

圖二 臺灣節能服務公司年產值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 (2010: p.153)

節能服務公司屬於新興產業,業務範圍包含,開發、設計、專案融資、安裝、

維修、衡量、監測及承擔風險,所提供的服務項目較傳統能源公司更為全面。除 服務範圍更廣泛之外,兩者差異還包含資金風險、提供顧客的財務規劃、驗證機 制等,例如傳統能源公司所提供的資金回收期限較節能服務公司短,且初期投資 金額相對較高,或是過去傳統能源公司沒有針對顧客提供健全的財務規劃,但節 能服務公司提出相關改善方案,再加上為求能源管理服務的公平與合理性導致節 能服務公司開始納入第三單位的驗證單位,使得能源需求者必須承擔的風險較以 往降低許多(參考表三)。由以上論述中,可以觀察到臺灣節能服務公司演進的路 徑。在技術發展逐漸成熟的狀況下,以顧客需求做為發展方向,提供更多的服務 滿足,造成企業的重組。綜合來說,隨著節能技術與設備日趨成熟,過去的傳統 能源公司僅銷售產品給顧客,提供單元基礎的服務,難以將能源服務的貢獻彰顯,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F) 2011(F) 單位:新臺幣(百萬元)

年份

總產值

維持市場競爭力。因此,逐漸拓展服務項目,除了提供技術與設備之外,還發展 出服務整合,加入管理能力與設計施工能力,試圖滿足顧客需求,進而演化出節 能服務公司。

表三 傳統能源公司與現代 ESCO 比較

項目 傳統能源公司 節能服務公司

服務 節能設備買賣 設計與規劃管理、節能設備買賣、

工程施工與驗證 資金 資金回收期短,期初投資金額高 資金回收期較長

財務規劃 無 節能服務公司自行提供資金給顧

客,甚至幫助顧客向銀行融資 驗證 不重要,由顧客自行驗證即可 重要,買賣雙方,甚至第三單位都

加入驗證

風險承擔 能源需求者承擔的風險高 能源需求者承擔的風險低

目前臺灣節能服務公司發展之利基,在於全球面臨經濟蕭條與能源價格巨幅 變動的衝擊,尤其臺灣 99.3%能源仰賴進口,相較於其他國家的能源與經濟情勢,

顯得更加險峻,因此推動節約能源與利用再生能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已成為 未來能源科技研究之趨勢。政府正積極將節能服務公司列入「新興重要策略性產 業屬於製造業及技術服務業部份獎勵辦法」,可享財稅優惠(即股東投資抵減或五年 免徵營所稅),能源產業市場正開始萌芽。行政院 2008 經建計畫,推動住商部門綠 建築方案,其中「日常節能」之指標,可帶來建築物節能改善商機。政府部門推 動辦公室節約能源措施,導入節能服務公司進行節能專案的可能性增加,只要有 成功案例產生,必有其他機關陸續跟進。此外,2002 年 7 月新成立的能源局,其 主要業務除制訂能源政策外,亦將促進節能服務公司發展列為最優先推動的工作,

對節能服務公司之成立,將有極好的發展機會。工研院(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整合政府科專與院內技術資源,擴散節能服務/技術能量,

建構與推動節能服務公司運作體系。有鑒於此,國內產業成立的內外在條件漸趨 成熟,包含市場、法規、政策、及國際趨勢,能源產業將是繼資訊電子業後的 21 世紀明日之星產業。

三、節能服務公司的種類與顧客組成

針對節能服務公司的種類,Hansen et al. (2009)依照節能服務公司提供之服務 與技術進行區分。其中,技術項目,包括製程節能改善、照明系統提供、空調節 能系統提供、鍋爐系統提供及整體設施電能監控與管理等。服務項目,包括節能 技術顧問服務、節能設備提供與融資協助、節能系統工程設計、規劃與施工、能 源系統電力產出及供應、節能績效保證服務及能源查核與節能績效驗證測試等,

以及設計與執行節能專案、能源管理、承包能源基礎建設及風險管理等。具體而 言,依照節能服務公司的核心能力、獲利來源等,可分成三種公司定位。首先,

設計服務公司,這類的公司營運成本最低,且多數是小型企業。創立初期並不自 行研發生產能源管理服務業所需要的軟硬體或設備,除了少部份企業透過 OEM 將 設備放上自有品牌外,主要是以節能規劃技術為專業,因此壓縮獲利空間,僅能

設計服務公司,這類的公司營運成本最低,且多數是小型企業。創立初期並不自 行研發生產能源管理服務業所需要的軟硬體或設備,除了少部份企業透過 OEM 將 設備放上自有品牌外,主要是以節能規劃技術為專業,因此壓縮獲利空間,僅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