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2.2 永續發展目標歷程

2.2.5 永續發展目標(SDGs)

由OWG 制定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於 2015 年通過,並於 2016 年 1 月 1 日 正式生效,比照MDGs 一樣採用簡單易懂且色彩鮮明的圖示作為 SDGs 意象圖(圖 2-5),也和 MDGs 一樣訂有明確期程,SDGs 設定為 2016 年至 2030 年間全球永續 發展目標,以推動全球共同努力2030 年永續發展議程宣言願景。

]

圖片來源:聯合國官網

圖2-5 永續發展目標(SDGs)

SDGs 共有 17 個目標(goals)(表 2-5),分別有不同的主題,然各主題間的目標

SDGs 另一特點為強調執行方法(Means of Implementation, Mol),凡與達成 SDGs 有關的國際公約協定、財務資源、技術創新、人力資源、夥伴關係之發展皆 屬於此一範疇。在目標1 至 16 中如為執行方法則以 a、b、c、d 方式編碼,與其他 標的以數字編碼作為區分,而目標17 的夥伴關係內容雖以數字編碼但均為執行方 法(Mol) (吳宜瑾,2018) (如圖 2-6)。

資料來源:吳宜瑾(2018)

圖2-6 永續發展目標(SDGs)標的編碼方式 2.2.6 SDGs 與 MDGs 差異

SDGs 是以 MDGs 為基礎,從 2012 年後執行一連串的協商討論後所訂定出來 的目標,期望能針對原有 MDGs 的缺失加以改善,並再度以經濟、社會與環境三 個面向做更為完備的考量,一般認為 SDGs 與 MDGs 比較有四項差異(吳宜瑾,

2018),分別說明如下:

1. 目標對象:MDGs 旨在處理貧窮國家的發展問題,但卻導致已開發國家缺乏 誘因提供資源,而貧窮國家也缺乏資源推動政策。SDGs 的設計則可讓不同 發展階段的國家,依照各自的發展問題制定相應的發展政策。

2. 議題範圍:2000 年通過的 MDGs 宣言與最終產出的八個目標無法全數呼

應,仍侷限在經濟、社會層面。而SDGs 的 17 個目標涵蓋的議題更為多元 且全面,包含了經濟、環境及社會等永續發展的關鍵元素。

3. 資源分配: 因 MDGs 目標間較無關聯,因此涉及不同面向的目標時,容易 造成利益團體遊說以確保他們所關心的重點議題得到更多支持,為了避免 資源競爭關係和任務破碎化,SDGs 特別重視各個目標間的聯結性以及所有 目標的整合,並且注重各目標的均等進展。

4. 政治因素:MDGs 較忽略政治因素,但往往政治是影響執行成效的重要因 素,因此SDGs 目標 16 特別指出和平與安全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

針對MDGs 與 SDGs 的基本比較,整理如表 2-6。

表2-6 MDGs 與 SDGs 比較表

項目 千禧年發展目標(MDGs) 永續發展目標(SDGs) 生效年份 2001 年 2016 年 1 月 1 日正式生效 核心理念 聯合國千禧年宣言 2030 年永續發展議程 執行期間 作為 2001 年至 2015 年的永續發

展方針

作為 2016 年至 2030 年的永續發 展方針

制定過程 閉門會議、缺乏開發中國家參與 多元參與,建立工作小組並廣泛 的諮詢各利益關係人意見

目標對象 以開發中或低度開發國家為主 以全球所有國家為對象

主要面向 社會層次為主 涵蓋經濟、社會與環境因素

主要內容 8 大目標、擴增為 21 項標的及 60 個評量指標

17 大目標、169 項標的及 234 項 指標

成果評核 追求整體目標達成 注重各國家在目標執行上的均等

發展

資料來源:吳宜瑾(2018)、新北市政府(2018)及本研究整理。

2.3 臺灣永續發展歷程

臺灣地狹人稠,缺乏天然資源,近年來由於氣候變遷加上位處歐亞板塊交界使 得天然災害頻繁,而由於臺灣國際政治地位特殊,在多數國際環境議題上始終處於 被動的狀態。然而永續指標拓展了環境運動的空間、資源與量能,也讓臺灣在全球 化的趨勢下,能與國際社會有更多元的互動,擴大與其他國家間互動的管道(葉俊 榮等,2005)。

臺灣為呼應1992 年里約宣言提出的「全球考量,在地行動」,於 1994 年 8 月 成立「行政院全球變遷政策指導小組」,1997 年 8 月將該小組提升為「行政院國家 永續發展委員會」(簡稱永續會),2002 年 11 月,立法院三讀通過「環境基本法」,

該法第 29 條:「行政院應設置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負責國家永續發展相關業務 之決策,並交由相關部會執行,委員會由政府部門、學者專家及社會團體各三分之 一組成」,賦予永續會法定位階,永續會下設 7 個工作分組及 2 個專案小組(永續 會,2020),其組織架構如圖 2-7。

圖片來源: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全球資訊網 圖2-7 臺灣永續會組織架構圖

永續會設置目的是加強環境保護、強化社會正義、促進經濟發展、維護國土資 源、建設永續家園及追求國家永續發展,並且協助縣市建置永續發展架構及制定永 續發展推動計畫,因此,永續會自成立後即順應全球國際趨勢,制定臺灣相關永續 政策與行動規劃,有關聯合國重要政策與臺灣對應之永續發展歷程如表2-7。

表2-7 永續會對應國際制定歷程

時間 內容

1992 年 ◆聯合國發布二十一世紀議程

1996 年 ◆聯合國發布第 1 版永續發展指標系統 2000 年 ◆聯合國發表千禧年宣言

◇二十一世紀議程-中華民國永續發展策略網領 2002 年 ◇立法院三讀通過「環境基本法」

◇永續發展行動計畫

2003 年 ◇將 2003 年定為永續發展行動元年

◇臺灣永續發展宣言

◇永續發展指標系統

2004 年 ◇臺灣二十一世紀議程–國家永續發展願景與策略綱領 2009 年 ◇永續發展政策綱領

◇第 2 版永續發展目標系統

2015 年 ◆聯合國發表2030 年永續發展議程及 SDGs

◇推動綠色經濟之策略與方向

2016 年 ◇開始參考聯合國 SDGs 研訂我國永續發展目標 2018 年 ◇臺灣永續發展目標

備註◆表聯合國事項;◇表臺灣作為或發表文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

2.3.1 臺灣 21 世紀議程

臺灣永續發展重要文件當屬「21 世紀議程一中華民國永續發展策略綱領」,其 內容架構係參考聯合國二十一世紀議程及考量臺灣地理、人文、自然及經濟發展等 條件後所制定,2004 年 11 月再修訂為「臺灣 21 世紀議程一國家永續發展願景與 策略綱領」,以永續海島台灣為主軸,向外以永續經濟、永續環境及永續社會三面 向延伸(圖 2-8),為臺灣首部永續發展策略及行動指導方針。

圖片來源:臺灣21 世紀議程一國家永續發展願景與策略綱領 圖2-8 臺灣 21 世紀議程架構圖

2.3.2 臺灣永續發展指標系統

(Pressure-Sate-Response, PSR) 及聯合國永續發展委員會(UNCSD)修改後的「驅動 力一現狀一回應」(Driving forces-State- Response, DSR)架構為制定依據。說明如下:

1. PSR 架構:是指人類活動造成自然環境品質及資源改變,此一改變社會必須 有所回應,如訂定相關政策、方案及計畫等等,以改變人類活動後的改變,

進而使壓力改變(減低),藉由動態的循環引導人類與環境間取得的良好互動,

期能朝向永續發展的方向。

2. DSR 架構:則是聯合國永續發展委員會(UNCSD)加以修改,認為以「驅動 力」標取代「壓力」較符合實際需求。因UNCSD 認為「壓力(P)」指標較適 用於環境議題且較為負面,而「驅動力(D)」指標則可涵蓋社會、經濟與制 度觀點,較為全面且較可同時表達正面及負面影響的驅動力因素(蔡慧敏,

2014)。

臺灣由於地理環境特殊,雖四面環海為海島型國家,然而由於中央山脈關係使 得都市發展東西迥異,臺灣本島有近 80%的人口居住於西部且高度都市化,因此 永續會於民國97 年發表的第一版臺灣永續發展指標系統分為海島臺灣及都市臺灣 兩部分,說明如下(永續會,2008):

1. 海島臺灣(Island Taiwan) :根據 PSR 架構,「現況(S)」指標係呈現環境生態 品質,「壓力」指標係指造成環境生態壓力的社會與經濟活動。回應指標為 改善現況與壓力之制度量能建立與調整,分為五個系統:

(1) 「環境現況」:指標可反映臺灣的氣域、水域、陸域污染現狀。

(2) 「生態現況」:評量可再生資源的現況,以反映質量的變化。

(3) 「社會壓力」:以對永續發展施壓的社會面為對象,掌握造成壓力的來源。

(4) 「經濟壓力」:主要探討經濟活動對臺灣的環境及生態所造成的影響,共 分成消費型態、產業結構、能源使用三大範疇。

(5) 「制度回應」:評估政府改善生態及環境的狀況,減低社會及經濟對環境 造成的壓力的制度量能(capacity building)。焦點在如何建構機制,使社會 運作時能適當地分配資源、協調環境與經濟社會活動的衝突,並使整體 的發展方向朝向永續發展的境界。

2. 都市臺灣(Urban Taiwan):都市發展指標的選擇方式是基於永續臺灣評量系 統中指標之角色特性考量,期望在代表都市發展的生產、生活、生態與生命

四個範疇能夠選擇適當的指標來代表其發展的永續性,並且能夠概括驅動 力(D)、狀態(S)與回應(R)三種類型的指標,以突顯都市為動態的有機體,並 觀察個別指標的互動狀況。

有關第一版臺灣永續發展指標系統架構圖如下圖2-9。

資料來源:97 年永續發展指標系統評量結果報告 (永續會) 圖2-9 臺灣永續發展指標系統6

2001 年 UNCSD 公告了第二版指標系統,以「社會」、「環境」、「經濟」及「制

6 過漁即是過度捕魚,又稱過度捕撈,指捕魚產業將魚類資源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以下。

6

度」四個面向,以 DSR 為架構,並分為各種主題(themes)與次主題(sub-themes),

進而選擇次主題下之適用指標,共計 15 個主題、38 個次主題及 58 個指標(UN,

2001),永續發展指標由 DSR 架構慢慢朝向主題基礎(theme-based)之架構。

2007 年 UNCSD 公告第三版指標系統,則完全調整為以議題或主題導向(theme-based)為主,不再考量 DSR 架構,訂出共 14 個主題、40 個次主題、50 個核心指 標,包含其他則共計96 個指標(UN,2007) 。

為與國際接軌,臺灣於2009 年發布的永續發展指標系統也改以主題架構方式 撰寫。臺灣第二新版永續發展指標系統主要參考UNCSD 公告第三版指標系統、臺 灣第一版永續發展指標以及臺灣永續發展政策綱領、國際永續發展評比指標(ESI、

EPI)及先進國家永續指標等。整合後以面向(Theme)、議題(Sub–theme)及指標 (Indicator)三層次架構撰寫,主要面向、議題及指標詳見附錄三。

永續會自 2003 年發表第 1 版指標系統後,每年均會公布前一年度之指標評量 結果。年度指標評量的過程係由各指標主政機關提報前一年度之數據,透過永續建 置之「永續發展指標計資訊管理系統」計算指標初步結果,再邀集相關單位及永續

永續會自 2003 年發表第 1 版指標系統後,每年均會公布前一年度之指標評量 結果。年度指標評量的過程係由各指標主政機關提報前一年度之數據,透過永續建 置之「永續發展指標計資訊管理系統」計算指標初步結果,再邀集相關單位及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