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動機及重要性

在研究者本身學習漢字的過程中,得一直重複臨摹漢字才能漸漸領略 漢字筆劃與筆順,也就是說不停地寫是唯一的做法;由於研究者之前的漢 字學習背景在加拿大蒙特婁大學中文系,所習得的字體為簡體字,在缺乏 邏輯與聯想的前提下,唯一的學習方法仍是重複書寫。

直到研究者的漢語老師介紹了「車」字的來源,讓學生理解「車」這 個字的古代寫法、本意與本形後,研究者才明白了漢字的特色。此後,更 進一步地想了解更多漢字的字源。不可否認的是,漢字對一般的非漢語圈 者來說,是一種看起來非常複雜的符號。法文中有一個片語是專門用來解 釋一個完全聽不懂而很複雜的事:「C’est du chinois!」,字面的意思為「這 都是中文!」。也許讀者也可以從這個片語理解到外國人對中文的感受:

漢語是一個離外國人很遙遠的語言。

因此,研究者想瞭解在教學法上,漢語與一般歐洲語言有何異同?眾 所周知,漢字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書寫符號;古代馬雅語言與古埃及語言 也使用象形文字,但現存的象形文字中只有漢語的漢字是被人類所使用。

也因此,研究者認為漢字是必須在課堂上「另外」處理的教學重點。

漢字是漢語的特點,又承載了文化信息,不應只被視為是漢語的教學中的 附屬,而應該有更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者希望透過字源的認識與學 習,使現行的漢語課程教學,有更豐富有趣的漢字學習方法,間接提高學 習者的學習動機。

研究者在巴塞隆納的中文學校 (Bindung)從事教職已逾一年,這個學校 的課程九月開學,六月學期結束。研究者每周六早上從事三個小時的漢語 教學。小學生皆為西班牙籍,年齡介於八歲至十三歲之間,於 2015 年的九 月開始進入第三年的漢語課程。教材為 “HABLAMOS CHINO”(意思是

“我們說漢語”,當年九月開始使用此教材的第三冊。該中文學校的課程安 排詳列如下:

表一-1:本漢語學校的課程程度

年級 課本

一年級 Hablamos Chino 1 二年級 Hablamos Chino 2 三年級 Hablamos Chino 3

四年級 輕鬆學漢語 1

五年級 輕鬆學漢語 2

六年級 輕鬆學漢語 3

研究者在這中文學校目前教授三年級的學生,該班已進入第二年了,教 材的細節也越來越多,每周欲找到不同的學習遊戲或方法提昇學習漢字的 樂趣是一項挑戰。如何在三個小時之內讓他們記住漢字的意義對當地的許 多老師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黃沛榮 (2009) 在其書裡提過,身在海 外的漢語老師,最大的問題是:

1- 上課時間大多在周末,一次僅 2-3 小時,時數少而間隔過長,不利於學 生學習;本週教的內容,到下週可能已忘記大半。

2- 學習中文的語言環境不佳。孩子在家不說中文,家長疏於輔導,以為將 小孩送到中文學校,就算盡了責任。

3- 學生無法體會學習中文的好處,以致學習意願不高。對某些學生來說,

上中文班的社交意義甚至大於學習意義。

4- 同一班級的學生,年齡、程度往往不一,在教學上造成諸多限制與不 便。

5- 學生認為中文難學,尤其是漢字的書寫。

大部分的小朋友不是自己決定要來上課,他們的學習動機也不高。通常 是被家長強迫來上課的,家長都說是為了他們的 “未來”,所以一定要學習 漢語。但是,大部分的小朋友來上課的態度是“玩樂”的心態,他們都希望 課堂有遊戲。研究者發現,在這種的情況下,如果課程設計不包含遊戲的 部分,是無法引起小朋友的共鳴的。而且,更不用說,學校基於財政方面 的問題,有招生的壓力,間接影響老師的教學;也就是說,在西班牙教漢 語不僅要教導目標內容,更須融入遊戲,目標是讓小朋友持續中文學習的 動力,同時要讓小朋友好好地學到東西,更要讓他覺得學漢語不是一種負 擔。在這種的情況下,老師的任務與負擔也加重了。

對研究者而言,在已經教了一年多的漢語課的情形下,研究者開始覺 得自己的教學法有所不足,因為很明顯地小朋友的學習成效不夠,每周都 會忘記上個禮拜學習過的漢字。因此,這就是研究者的挑戰:如何讓孩子們 能夠加強學習成效與動機?研究者認為可以用漢字字源與部首解釋來加強他 們的漢字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