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本研究欲探討:國小教師情緒勞務、親子關係與幽默風格三者之間的關係。

本章將就研究動機、研究目的與問題、研究主要變項之名詞釋義進行三節說明。

以下就此內容依序詳述:

第一節 研究動機

一、 國小教師的情緒勞務負荷

在國小服務之教師因為面對的對象年紀較小,在工作中總會被期待能夠給予 學生多一些關心和照顧,尤其是低年級的老師,更被認為是孩子在學校的另一位 母親。教師在校除教授課業知識外,同時需擔負起學生人格養成之工作,有時下 課時間還得協助學生生活上之大小事,教師與學生間彼此關係可說是相當深厚的

(袁小惠,2011);但也因此原因,教師需要一直處在工作環境中,不斷經歷情 緒轉換之過程調節自身狀態,以用合宜情緒表達面對學生。Hargreaves(1998)

就指出,教學是一種需要不斷進行情緒勞務的工作。

教師要關注學生學習狀況、營造班級氣氛,讓學生喜愛與教師親近,進而樂 於學習,在情緒的表達中需要隨情境不斷變換(蔡進雄,2005)。例如,這節下 課才以柔軟的態度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心,下一節課就得板起臉孔讓學生知道 自己可能犯了嚴重過錯;有時候面對學生問題,雖然心中存在個人感受,但為了 符合教師角色之期待,仍需要展現合宜的情緒反應。除了與學生互動外,國小教 師也需要與家長進行教學上的溝通,遇到家長有要求時,通常也只能以委婉的方 式回應,無法完全真實表達自己的情緒;除此之外,教師在工作中要面對的對象 還包括了同事、長官甚至社區人士。除了教學工作外,部份教師還需要協助行政 業務,在這樣必須隨著情境差異、對象不同而有多樣情緒表現的情況下,原本屬 於個人私領域的情緒表達方式,為達成在教育工作中之目的,儼然已在無形中成 為一種工作內容,演變成教師之情緒勞務(呂晶晶,2009)。蔡進雄(2005)便 提到,教師常要投注更多的心力來處理自己的感受及面對他人時應有的情緒,教 學的確是勞情的工作。

蔣佳良(2006)研究教師之情緒勞務情形,就發現教師情緒勞務的付出程度 有越來越高的趨勢。李安明、黃芳銘、呂晶晶提到(2012),國小教育人員被忽

略的情緒勞務應要被重視且有效管理,才能減少對其負面影響,故教師情緒勞務 狀態、使用情緒勞務之方式,皆是需要了解之處。

本研究之研究動機之一,即欲探究國小教師在必須快速轉換情緒的教學現場 中,為保持工作流暢無礙,是如何進行情緒勞務、調節自身情緒,以符合教職之 期待,不同背景之教師其情緒勞務之表達是否會有差異。

二、 當教師是父母

親子關係是個人自出生後最先發展的一段人際關係(王政元,2011)。

一般人認為,教師在工作中扮演的是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除擁有教育 愛之外,更擁有豐富的教育知能,對於孩子發展歷程的認識、教養上的應對策略 應比一般父母更加充足(文惠慧,2007)。大眾也會覺得,國小教師長時間與各 式各樣的學生互動,對自身子女行為應有更多理解與接納,跟子女之溝通亦應有 所助益;許多教師因照顧上的方便性,更會選擇讓自己的孩子隨父母同校就讀,

使得教師親子間的互動更為密切,故教師親子關係的經營及互動上多被認為是完 全沒有問題的(吳珍梅,2003)。

但據筆者在教學現場觀察,教師父母除了既定的教學工作外,還要時刻關照 學生的狀態,當在工作中遇到自己的孩子需要協助的時刻,教師在同時選擇了照 顧班上更多的孩子,而無法給予陪伴;有時不只在上班時間需要處理學生問題,

隨著現代資訊發達,通訊軟體的進步,許多教師即便下了班也需要跟學生、家長 聯繫,當有任何訊息傳來問題後,就得即刻回覆,教師必須犧牲或改變自己的生 活模式,幾乎可說是隨時在工作中。對於有小孩的教師來說,因為忙於關照學 生、回應家長需求或處理其他教學事務而忽略了與自己孩子相處的時間,對於自 身小孩的需求也無法予以回應,親子關係因此受到影響(吳珍梅,2003)。

吳美鳳(2008)提到,家是孩子的第一個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

稚嫩的孩子就像一塊蓬鬆的海綿,全盤吸收家庭與學校給予的一切知識,孩子更 像一塊天然的璞玉,需要父母、老師給予細心地琢磨和呵護。故親子關係的優劣 不僅影響家庭之氣氛,更對孩子的發展影響甚深,對親子關係的探討可說是相當 重要的。

本研究之研究動機之二,便希望了解是老師又是父母的雙重角色下,國小教

師親子關係的現況為何、親子同校是否會對親子關係有不同影響。

三、 國小教師之幽默風格

幽默可調節個人身心健康,帶來正向的生活適應(Martin, 2007、陳瑾,

2011、辛慧綺,2016)。

在教育現場中,幽默感為提升個體健康心理因子之一,有其正向之效果(李 俋萱,2010)。蘇靜如(2009)在研究中提出,若能在課程中提升教師幽默感,

除了可以增進自身正向心理狀況外,對於增進學生幸福感亦有幫助。除了與學生 相處的教學工作外,教師在工作中亦會進行其他人際互動,例如與行政、同事、

家長的溝通。此時教師可因幽默感而有較具彈性的思考,某些時候可以透過自嘲 方式紓解焦慮,在面對情緒多變的情況中,也可以透過適當幽默來解決或是轉換 困境,正可以成為讓教師不致耗竭的保護,(陳學志、徐芝君,2006)。

在幽默感表現的同時,可以促進親密感、增加人際互動及得到他人認同,生 活中亦能透過幽默表達負面情緒,因而調整或改變與他人關係的距離(李俋萱,

2010)。湯佳偉(2012)以小團體的方式設計了「家長幽默訓練課程」,結果發現 家長透過幽默感的訓練,增進了親子間的正向溝通,進而增進了親子關係。但亦 有研究顯示,幽默並非完全有助於個人減少情緒之負荷(Nezlek & Derks, 2001、

Kuiper & Martin, 1998)。 Martin(2003)就提出幽默並非只有正向影響之概念。

除了正向的幽默表達方式外,有些人在幽默中,會以暴露自己的缺點、錯誤等來 自娛娛人;有些人則會用諷刺、捉弄別人的方式來表現自己的幽默感。教師在教 學時為了使課堂氣氛活絡,有時候會說笑話、做有趣的動作等使人發笑的行為,

以吸引學生注意。幽默雖然能夠營造出歡愉的學習氣氛、提昇學習的效能,但是 因為某部分的幽默風格具有挑釁及嘲諷的意味,若在不當的使用下,可能因此在 教學產生反效果(陳學志、徐芝君,2006),教師的幽默表達若不慎或故意使用 了學生無法理解或接受的內容,不但其教學目的無法達成,甚至可能對學生造成 傷害、師生關係破裂,故對教師幽默風格的探討是很重要的。

本研究動機之三,即想要從不同類型的幽默風格深入探究國小教師在教學工 作忠的幽默表達現況,並了解當國小教師同時要扮演父母角色時,是否透過不同 幽默表達方式面對親子關係間的各種情境。

四、 國小教師情緒勞務、親子關係、幽默風格的交互作用

筆者發現,教師處於教育環境中,多被認為能夠將自身與學生相處之正向經 驗複製在親子關係裡;同時也因為教師的情緒表達需要符合教育之期待與規範,

教師可以將在教育現場中所養成的情緒表達習慣與家中子女互動,維繫良好親子 關係。但在過去服務的學校中,卻曾聽過同事分享,教師自身與孩子同校時,當 子女與同學衝突,教師父母因為礙於自己的身份,所以多會選擇先反省自己的孩 子,而無法做出公平的處理;孩子有學習問題時,教師父母也會認為可能是自己 沒有教好自己的孩子,顯見在親子同校之情況下,教師子女與父母可能會遇到許 多壓力與困難(涂宏昌,2010)。即使教師與子女並未同校,教師亦可能將自身 狀態轉嫁至小孩身上。有某些未與孩子同校之教師就分享,即使親子並未同校,

但當自己在教職工作中,因為受到某些問題學生的影響、與家長溝通上不甚順暢 或是行政工作的壓力,而將情緒帶回家中,讓自己的孩子在無意間承受了父母的 負面感受,使得親子間關係變得緊張甚至疏遠(陳思穎,2002)。

幽默的展現可成為壓力與心情間的調節作用之一(Martin & Lefcout, 1983)。

國小教師在富有挑戰與壓力的工作中,心中存在之教育信念無形提醒著自己要表 達出恰當的情緒,可能因此造成心理之負擔,此時若可以適時以合宜的幽默方式 與他人互動、調適自己的身心,也許對於教師自身狀態是有幫助的。同樣的,在 面對親子關係時,教師若能適時的展現不同的幽默,亦或許能夠增進親子間的正 向互動、在親子衝突時調整彼此狀態;亦或是,教師能夠使用不同的幽默風格面 對情緒勞務,整理好自己的心理,以降低自己在處理工作問題時的情緒狀態影響 了與子女的相處。

既然國小教師進行情緒勞務已是工作中不可避免之事,適度且適當的表達幽 默,也許可以幫助增進國小教師改變自身情緒、增進與他人的關係;但某些時 候,幽默亦可能成為一把利刃,在無形中攻擊了別人,更使得自己受到傷害。若 國小教師在面對情緒勞務時,使用了不合適的幽默風格,可能會因此讓自己感受

既然國小教師進行情緒勞務已是工作中不可避免之事,適度且適當的表達幽 默,也許可以幫助增進國小教師改變自身情緒、增進與他人的關係;但某些時 候,幽默亦可能成為一把利刃,在無形中攻擊了別人,更使得自己受到傷害。若 國小教師在面對情緒勞務時,使用了不合適的幽默風格,可能會因此讓自己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