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壹、 新移民女性與其子女人數日漸上升,改變就學人口結構

近十年來因跨國婚姻與文化交流的成熟,再加上越來越多的婚姻仲介,使得 來臺結婚的新移民人口日漸增多。根據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統計資料,我國民 國一百年全年結婚對數為 165,327 人,其中外籍配偶(包含大陸配偶籍)總人數為 21,516 人,佔總結婚人口數之比例為 13.0%(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2012),相 當於平均每七對新婚夫妻,就有一對是本地家庭與外籍(包含大陸配偶籍)聯姻 夫妻;此現象不僅對社會文化產生了衝擊,也使我國就學人口結構的比例上產生 了改變。

根據教育部統計處資料顯示,新移民子女就讀國中小階段的學生數是與日俱 增,民國九十七年,就讀國中小的學生數共有 262,9415 人,而新移民子女計有 129,917 人,占國中小人數 4.94%;至民國一百學年度時,就讀國中小的學生數計 有 233,0224 人,其中新移民子女增為 192,224 人,占國中小學生總人數的 8.25%

(教育部統計處,2012),由此可見,新移民子女人數成長之快速。然而,由於新 移民子女人數的增加,臺灣人口在結構上已產生了質的變化,此變化不僅影響我 國未來人口素質,亦影響我國在教育上的發展。雖然新移民子女減緩了我國少子 化的現象,但這些新移民子女可能因語言、家庭背景或社經地位等因素,衍生出 許多生活適應的挑戰,尤其是教育問題最受學術界與社會所重視。然而,相較於 教育問題倍受關注的程度,新移民子女自我概念發展的相關議題就被忽視了許 多。

另一方面,國內外學者對於生長在跨文化家庭的子女提出了不同的觀點,認 為跨文化的環境對子女來說有其優勢與挑戰。許文盈(2011)提及對於從小就有

2

機會接觸兩種語言環境的新移民子女而言,他們從小就認識與接納不同文化;對 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也往往更能包容,甚至比其他人有著更多元的可能。國內學者 高淑清(2005)亦曾提及新移民家庭子女的優勢有三,分別是多管道語言學習、

種族優生學的實現及跨文化的成長學習。但另一方面,國外學者 Brofenbrenner

(1986)指出來自兩個不同文化結合婚姻家庭的子女,他們可能承受比單一文化 婚姻結合家庭的子女有更多壓力,較不容易建立其自我認知,加上同儕的排斥,

讓他們較容易發生適應困難的問題,同時他們的自尊心也會比較低。郭添財、陳 星貝(2006)指出,新臺灣之子夾雜在兩種原生文化中,加上處於不穩定的弱勢 家庭,極可能會影響其自我認同,產生自卑感及自我封閉的心態,影響他們的學 習經驗。蔡翠玲(2007)亦指出在其教學工作十四年中,所接觸到的新移民子女,

某些部分學生有自我概念低落、學習適應困難、同儕互動關係不良或行為適應欠 佳等情形。多面向的生活適應問題,不單帶給家長教養方面的困擾,也帶給老師 教學上的困境。由上述可見,究竟新移民子女之自我概念為何確實有探討之必要。

貳、 正向自我概念發展對國小學生整體發展有正面的影響

自我概念是一種自我意象(self image),是行動的參考架構,更是瞭解個人的 重要線索(郭為藩,1996)。早在兒童步入青少年的這段時期,身心發展主要著重於 自主與表現個性,一方面欲掙脫成人社會對其個人的約束,另一方面又想展示自 己的特色,以追求自我認定,此時青少年會主觀的認定、主動的納入自己的精神 層面,而形成自己的人格。他更進一步指出自我概念是一種自我意象(image),

是行動的參考架構,更是瞭解個人的重要線索。

自我概念不健康的人通常會被他人排斥,因此是否能接納他人以及被他人接 納,與自我概念的建構息息相關。若無法順利達成以上的情形,其可能會造成青 少年發展的阻礙或危機,使青少年無法順利與他人建立友誼關係(Rice & Dolgin, 2002)。

另外,在自我概念與個人學業成就兩者的關係上,王美華(2008)指出新臺

3

灣之子的學業自我概念對於學業成績是有預測性的,而學習動機與學業成就間亦 有正相關存在。因此提出,對於新台灣之子自我概念與學習動機的提升,不僅依 賴學校給予的鼓勵,還需要再加上父母親家庭教育的配合。若是父母親可以多給 予鼓勵,增加他們在各方面的學習動機,才不會因為一時的挫敗降低其自我概念。

再者, 沈如瑩(2003)表示自我概念的建構也會影響自我評價的形成,也就 是自尊。換句話說,國中小學生對自己的整體評價具愈多正向看法時,同時也傾 向對自己擁有較佳的整體自我概念。而 Diane、Sally 及 Ruth 等學者(1981/2001)

認為青春期約持續十年之久,從 11、12 歲左右開始一直到 18、19 歲。而張春興

(1984)則提到,以目前社會變遷的快速而言,學童青春期已提前到國小五、六 年級。Estrada(1996)指出對自己有較正面感受的青少年,更容易提升其友誼關 係(引自 Way & Pahl, 2001)。Roger(1951)亦認為青少年時期是個人自我概念發 展的重要時期,此時期青少年對自主性的要求逐漸增加,其自我概念亦漸漸因生 活經驗的擴展而改變。因此,青少年時期是影響個人自我概念發展最大的一個時 期(沈如瑩,2003)。洪秀梅(2007)也同樣提出自我概念較好的高年級學童,擁 有較佳的人際關係。

除此之外,自我概念也會影響學童情緒能力的發展。陳彤羚(2007)以國小 高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指出自我概念愈積極正向的學童,其情緒能力發展愈佳。

另外,就早期發展為後期發展的基礎來看,兒童時期具有積極的自我概念,

將有利於青春期心理我的成長。Dusek 與 Danko(1994)指出:青少年時期,個體 在身體、外貌改變及扮演新角色,開始重新評價自我,因之自我了解和重新評估 成為青少年時期重要的發展目標。

綜合以上,我們可以知道發展正向的自我概念是相當重要的事,擁有良好自 我概念的人,對自己的接納度及評價會較高、人際關係較好、學業成就較佳,且 對於情緒能力的發展也會有正向的影響,因此,探討學童自我概念發展之情形,

顯然是非常重要的議題。

4

參、 新移民子女自我概念發展之困境

當新移民子女進入國小校園後,從學習、人際活動中,感受自己的語言、發 音與一般兒童不盡相同;母親的長相、國籍也與其他同學的母親不一樣;更嚴重 的是,普遍存在於台灣社會對新移民女性的刻板印象,也透傳播媒體或家庭錯誤 觀念而誤導國小學童產生族群歧視的行為或語言。國外學者Schmidt(2006)指出,

相較於本地生,新移民之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比本地生多了必須面對與處理父母不 同文化與種族的認同與衝突之議題。也就是說,這些外籍配偶子女的自我概念為 何?與本地生是否有差異?此外,吳碧娥(2006)研究中也提出,關於「孩子對 家長國籍的看法」,有部分學生會出現言語或態度的歧視現象;這些都可能使新移 民子女產生自卑感,而形成對自我概念的負面看法。此外,劉雅純(2009)認為 新移民子女的自我概念也會因為母親受環境壓迫與歧視的壓力、經濟的弱勢、在 校人際互動的困難以及語言無法溝通等等因素而造成負面的影響。胡蘭沁(2012)

亦整理出國內研究新移民與本地家庭子女間的自我概念差異的相關文獻,發現其 研究結果皆不盡相同,由此可知此議題仍有被探討的必要性。

綜合以上敘述,探討新移民子女進入國小後,透過學習活動與同儕互動,感 受到自己的語言、長相以及家庭背景等與一般生有較多差異,或了解到母親的國 籍與其他同儕母親不同時,其自我概念是否會與一般生有差異?或在與一般家庭 相較,新移民家庭可能擁有的家庭教育資源較為不足、社經地位較為低落等等條 件,是否影響新移民子女產生較大的自卑感,進而在自我概念上產生負面看法?

其為非常重要的議題,也是本研究的重要研究動機。

肆、 父母對於子女自我概念的重要性

影響自我概念發展的因素很多,黃德祥(1994)認為父母教養方式、家庭社 經地位、個人生理的成熟度、心理的認知發展程度、學校因素及社會文化皆是影 響自我概念發展的因素。李麗珠(2003)指出影響自我概念因素大致可分為三類:

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及學校因素。其中家庭因素包含社經地位、父母管教態度、

5

居住地區等。此外,李雅芳(2005)指出孩童會因為認同父母而建立與其相近之 自價值體系。

另外,研究指出家庭和學校是孩子社會化的兩個重要因素,家庭成員、同學、

老師和同儕是孩子和青少年社會化的重要他人,也就是說,孩子的自我概念受家 庭和學校經驗很大的影響(Lau,Siu,&Hhik,1988)。

然而,研究者檢視過去的研究,雖有許多學者討論父母的教養行為對子女各 方面的影響,但隨著家庭結構的改變、社會的變遷等因素,Belsky 等人亦開始加 入家庭系統的概念,進行共親職的研究。其所探討的共親職是夫妻對於彼此親職 教養所表現的支持或抵制行為。共親職的情境可以是顯性(overt)的,包含父、

母及孩子三人,也可以是隱性的(covert),並不需要雙親皆在孩子面前(引自陳 富美、利翠珊,2004)。目前國外相關研究大多關注於夫妻在共親職過程中的互動 如何影響孩子的情緒發展、福祉、學業與社會適應能力,對於自我概念發展之相

母及孩子三人,也可以是隱性的(covert),並不需要雙親皆在孩子面前(引自陳 富美、利翠珊,2004)。目前國外相關研究大多關注於夫妻在共親職過程中的互動 如何影響孩子的情緒發展、福祉、學業與社會適應能力,對於自我概念發展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