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自我概念的探討

艾瑞克森(Eric H. Erickson)提出人格發展論,認為人的一生從嬰兒期到成 年晚期間的八個不同發展階段皆有其不同的發展任務,而自我概念不僅是其中的 重要任務之一,亦是人格發展的重要核心概念。再者,自我概念亦能幫助我們了 解自己並控制、調節我們的行為(黃慧真譯,1998),在成長過程中是個不可或缺 的要素,尤其對於國小學童,影響層面更是廣泛,例如其自我概念發展與學習適 應有關,進而影響學習態度、學業成績、人際互動關係等。但許多研究亦已經指 出異族通婚家庭的子女需要面臨更多認同上的挑戰(引自陳毓文,2010),因此本 研究希望能了解新移民子女在自我概念的現況為何,針對其困難,進而提出建議。

本節分別闡述自我概念的意義,而後就自我概念的內涵及理論作解釋,最後 整理與自我概念相關之研究,依其背景變項分類並討論。

壹、 自我概念的意義

最早對自我概念進行定義的學者為美國心理學家 James(1890),在其所著 的「心理學原理」(principle of psychology)一書中提到,他所認為的自我包括兩部 分:一為「被認知的客體」(self as known)又稱客體我,一為「認知的主體」(self as knower),又稱主觀我。

社會學家 Cooly(1902)提出鏡中自我的概念。他認為每個人對他人都是一 面鏡子,反映出他人所表現過的事情,人們在彼此互動的過程中,會推測別人對 自己的評價,並根據此評價進而產生自我概念。

Mead(1934)根據 Cooley 的觀點之後,亦從客體我來切入,認為自我概念 是個體與環境的互動中發展而來。個體之所以能夠知道自己進而採取行動,是根 據別人對自己的態度與反應來決定。

Rogers(1959)認為自我概念是由「主觀我」和「客觀我」對自己或生活中的知 覺,再賦予這些知覺價值,一起合成有組織的、協調一致的概念性,即所謂的自

24

我概念。

Wylie(1979)進一步將自我概念分為三方面:1.個人自我:指用身體行為和 心理特質等建構自我。2.社會自我:自我與他人彼此的互動所建構的部分。3.理 想自我:個人期待自己的形象。以其分類與 James 的分類做比較,其中個人自我 與主體我的概念相似,又社會自我與客觀我相似,而理想我則是個人與社會互動 後,對自己所產生的期待。

Shavelson 以及 Huber Stanton(1976)提到,自我概念是一個人對自己的知覺。

這些知覺是藉由個體對環境的解釋與互動的經驗所形成的,其會受到重要他人評 價、增強物以及對自己行為的歸因所影響。再者,有鑑於當時自我概念尚未有一 個明確的結論,因此 Shavelson 等人提出自我概念的定義可以從以下七個特徵來進 行建構,分別為組織性(organized)、多面性(multifaceted)、階層性(hierarchial)、

穩定性(stable)、發展性(developmental)、評價性(evaluative)、區分性

(differentiable)。

針對組織性(organized),Shavelson等人(1976)認為個體的自我概念奠基於 個體本身複雜的多樣性經驗。為了減少這些經驗的複雜度,個體會將之轉化成較 簡單的形式或者類別,而個體採用獨特的類別系統某個程度反映個體本身的文化。

第二個特徵為多面性,即特定的面向能反映個體或團體採用的類別系統。在白人 中產階級的學生研究中,類別系統傾向於包含學校、社會接受、外表吸引力及能 力等方面 (Jersild ,1952;Sears1963;引自Shavelson,1976) 。第三個特徵是階層 性,也就是說自我概念的多面向架構也許會在某個一般性的面向上形成階層(Super, 1963;引自Shavelson,1976)。換句話說,自我概念的面向也許從最底層的「特定情 境的個人經驗」到最頂層的「一般性自我概念」而形成一個階層,此型式類似於心理 學家British的智力階層模式。一般來說,自我概念被區分為學術的自我概念和非學 術的自我概念。而學術的自我概念也許又被區分為一般領域和特殊領域;非學術 的自我概念則可能被分為社會的和生理的自我概念等。自我概念的第四個特徵是

25

一般性的自我概念是穩定的。但是每下降一個階層,自我概念會越容易依賴於某 個特殊的情境而發生變化,因此越往下層的自我概念會越不穩定。第五個特徵是 發展性(Engle ,1959;Long,Henderson&Ziller,1967;Long,1968;Sears,1964,引自 Shavelson,1976),指的是嬰兒會隨著生理的成熟和經驗的累績,開始建構自己的 概念。且隨著他們的成長,發展的重點也會產生重要的改變。第六個特徵是評價 性,意指在一個特殊的情境中,個體不僅會發展出一個自我描述,而且也會在這 些情境中形成自我的評價。而這些評價可能與個體過去的經驗、所處的特殊文化 或特殊的社會等等有關。由此可知,自我描述與自我評價之間的區別已經很難在 概念上或經驗上被澄清。因此,在文獻中自我概念與自尊常被學者們互換使用。

最後,第七個特徵是區別性,即自我概念要在理論中與相關的概念作區別。也就 是說,盡可能指出具體的描述來解釋自我概念是如何與其他概念有區別或相關。

在國內方面,國內學者張春興(2007)在「張氏心理學辭典」中將自我概念定 義為個人對自己多方面知覺的總和,其中包括個人對自己性格、能力、興趣、慾 望的了解,個人與別人和環境的關係,個人對於處理事物的經驗,以及對生活目 標的認識與評價。

陳慶福、鍾寶珠(1997)則認為自我概念是與個人角色和特質有關的自我描 述,它是經由個體與他人互動而逐漸發展而成。而個體的自我概念亦受到生活中 重要他人,例如父母、師長;手足、同儕團體對其的接納程度而有所影響。

郭為藩(1972)所定義的「自我概念」是指自我的客體而言,是個人對自己所 知覺的形象,亦所謂自我意象(image)。自我亦是個人對身體、能力、家庭、團 體、他人、社會價值、生活目標及社會結構等的態度所組成,是了解自己的重要 線索。

綜合上述各國內外學者對自我概念的定義,個體的自我概念形成是多面向的,

除了個體對自己主觀的認知與感受外,還包括在與他人社會互動的歷程中,所知 覺到他人對自己所產生的評價與態度,藉此個體能形成一個整體的自我概念。雖

26

然這些自我概念多是主觀意識,並非絕對正確或事實,但卻會影響個體的人格發 展或外顯行為,甚至是價值的判斷、道德發展、人際關係、生活適應等,故在本 研究欲深入探討之。

貳、 自我概念的內涵

整理學者對自我概念的描述,發現自我概念涵蓋許多層面,從不同角度 切入分析,就會有不同向度的分類,茲分列如下:

James(1890)認為自我概念可以分為三部分:

1.物質我(material me):包括個人對自己的身體、衣物,再其次是親族、家庭,

以及擁有的財產、創造物等;

2.社會我(social me):友伴的認同、尊敬和注意,及親友的讚美、榮譽及聲望。

3.精神我(spiritual me):心理傾向、想法、感受和行動意識。精神我位於自我的 最高層統籌全體,所以有些人會為了實現自我而放棄親友、聲譽與財產。

Fitts(1972)將自我分為內在架構與外在架構兩部分:

1.外在架構,包含五個層面:

(1) 生理自我(physical self):指個體對自己的身體、健康、外貌、技能 等方面的看法。

(2) 心理自我(personal self):指個體對自己的價值、情緒與人格評價。

(3) 家庭自我(family self):指個體對自己在家庭中所感受的價值感與 勝任感。

(4) 道德自我(moral-ethical self):指個體對自己的道德行為和意志的看 法。

(5) 社會自我(social self):指個體藉由與他人的互動所意識到的價值感 和勝任感。

2.內在架構包含三層面:

(1) 自我認同(self identity):指個體對自己現況的了解。

27

(2) 自我滿意或自我接納(self satisfaction or self acceptance):指個體對自 己的現況感到滿意或接受的程度。

(3) 自我行動(self behavior):指個體了解自我、接納自我或拒絕自我之 後,所採取的行為反應。

Hurlock(1974)將自我概念分為以下四種不同的形式:

1.基本的自我概念(the basic self-concept):指個體對其外表、能力、價值及抱負 的看法和態度。

2.短暫的自我概念(the transitory self-concept):指個人對自我認知所持的概念是 暫時的、變動的。

3.社會的自我概念(the social self-concept):所謂的鏡中自我,即是個人以他人對 自己的看法作為評價自己的依據。

4.理想的自我概念(the ideal self-concept):指個人所欲成為理想自我的知覺。此 理想的自我概念會受到基本的自我概念與暫時性的自我概念所影,而不斷調整 或修正。

Shavelson, Huber Stanton(1976)提出自我概念接成模式,將自我概念分成學 業自我概念及非學業自我概念兩部分,其中非學業自我概念包含社會自我概念、

情感自我概念及身體自我概念。

1. 學業自我概念:不同學科的自我概念。

2. 社會自我概念:同儕、重要他人。

3. 情感自我概念:特殊情緒狀況。

4. 生理自我概念:外貌、能力。

Harter(1987)針對不同時期的兒童自我概念發展做了解釋,其中Harter認為 八歲以上兒童的自我概念可以分為五個部分:

1. 學業能力:兒童感受自己學業成就的能力及智力程度。

2. 運動能力:兒童在需要運動技巧及運動能力的活動或比賽,感受自己能勝任

28

的程度。

3. 社會接納:和同儕互動時,兒童感受自己被接納的程度。

4. 行為:兒童對自己行為所感受到的適切性。

5. 身體外貌:兒童在與他人互動中所獲得對於外貌、體格的感受。

Lawrence(1988)認為自我概念包括三方面:

1. 自我形象(self image):個體知覺自己所擁有的身體及心理特質。

2. 理想自我(ideal self):個體對欲擁有的期待。

3. 自尊(self-esteem):個體對自己所擁有與欲擁有之間差異的感受。

郭為藩(1996)將自我概念分為:

1.軀體我(corporal self):指對自己身體及生理需要的認定。

1.軀體我(corporal self):指對自己身體及生理需要的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