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從中央政府播遷來台起,過去 60 多年來,台灣1以有限的資源與經濟發展政 策,使每人國民所得由 154 美元增加到 2014 年的 1 萬 9 千多美元,2締造了所謂 的台灣經濟奇蹟。其中最為關鍵的是以小農為基礎透過技術改進增加農業生產,

再將之外銷賺取外匯發展工商業之「以農業發展工業」之策略。台灣農業發展經 驗所包括的範圍很廣,面向也是多元的。政策面如「耕者有其田」、「三七五減租」

及「公地放領」等土地改革政策及農產價格、農民組織、農業推廣、農業機械化、

農業信用與外銷一元化等政策。在措施方面則有農業灌溉排水系統的建設、大型 水庫的興建、鄉村道路的舖設、高產及高品質品種的試驗與推廣、農產加工品的 研發等等,均為台灣農業發展經驗的重要部份。3

1971 年時,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聯合國 23 個會員國提出「恢復中華人民 共和國在聯合國組織中的合法權利」之提案。美國與中華民國達成「雙重代表權」

的共識,但美國政府卻於 7 月 15 日指派國家安全顧問季辛吉(Henry Alfred Kissinger)訪問中共,開啟與「中共關係正常化」的大門並與中共達成協議。於 8 月 2 日,美國正式發表聲明:「美國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席次,同時 美國亦反對任何排斥中華民國或用不同的方法來剝奪台灣在聯合國的代表權。至 於在安理會的中國席次問題,則交由聯合國的 127 個會員國來決定。」4美這一

1 本份論文為行文方便,除了特定上的專有名詞為「中華民國」之稱呼,其他統稱台灣地區政 府為「台灣」。

2 國民所得統計摘要(104 年 5 月更新),平均每人所得與消費,上網日期:2015 年 7 月 11 日,

檢自:行政院主計總處網站,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33338&ctNode=3099&mp=1。

3 王明來,〈台灣農業援外的成效與前景〉,上網日期:2014 年 11 月 5 日,檢自:行政院農業 委員會網站,http://www.coa.gov.tw/view.php?catid=10331。

4 〈美國對中國代表權聲明全文〉,《國際現勢》,1976 年第 806 期,頁 5-1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為「千島之國」。印度 尼西亞人口超過 2 億,為世界上人口第四多的國家。並擁有豐富天然資源,包括 石油、天然氣、錫、銅及黃金等,勞動人口從事農業者亦佔大多數,政府也極為 重視農業。

在我國外交部解密的文件中,印尼與台灣的技術合作可以追溯到 1968 年。

印尼國會議長塞胡建議台灣派遣農耕隊協助印尼開發農業,並欲派遣印尼農業人 員來台考察。印尼Baden Penbangunan Indonesia 機構也於該年 6 月 14 日向中華 民國政府提出農業合作,增進印尼農業產物及食米生產,並且希望台灣政府部門 能夠提供相關的私部門組織資料以尋求進一步的合作。該機構成立於 1967 年,

從事社會經濟服務為目的,但並不是印尼政府所成立的官方組織或部門,而是民 間私人機構。11

印尼政府始終對台灣採取、維持低姿態之技術合作層次,再加上提出此農業 合作的為民間團體,台灣方面希望是由印尼官方正式向台灣提出申請,因此尚未 簽訂正式的農業技術協定,直到 1976 年 5 月,才簽訂了第一個農業技術合作協 定,並於同年 11 月,派遣農技團到東爪哇中部指導當地農民相關農業技術。

選定泰國與印尼此兩國之主要研究動機原因,第一為台灣與東南亞國家的接 觸甚早,地理位置接近,戰後台灣與泰國、印尼、越南及菲律賓有農業之援助,

其中與泰國、菲律賓和南越有邦交關係(1975 年以前),但與印尼則無外交關係,

因此選定一有外交關係的泰國與無外交關係但政治、歷史、地理相近的印尼來做 比較討論;第二,台灣對該兩國的農業援助之出發點和援助方式不盡相同,農業 援助之政治考慮為何?對該兩國之農業有何成效和影響?台灣之農業援助佔有 何重要性或意義?

11 「中印技術合作」,《外交部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檔案館藏,館藏號:11-01-21-06-01-001,

編號:11-EAP-02767,Part5 頁 1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