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分為三節,第一節說明研究者選擇本研究的動機;第二節列 出本研究之研究目的與問題;第三節則是界定本研究中的名詞。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本研究動機緣自於本身對於父母親與較小幼兒進行親子共讀活動 的好奇。世界各國如美、英、日、芬蘭都積極推展閱讀運動(王美恩,

2008),國內亦深感閱讀影響國民學習的能力,故教育部自九十年度 至九十二年度推行為期三年的「全國閱讀兒童計畫」(教育部,2000),

自九十三年度至九十七年度起,選定 300 個資源不足之焦點學校,推 動為期四年的「焦點 300-國民小學兒童閱讀推動計畫」(教育部,

2007),九十七年底出版「閱讀從 0 歲開始」的父母手冊,提供父母 與幼兒共讀的有用技巧(教育部,2008)。自九十八學年度開始推動

「小一新生閱讀起步走」由學校轉贈一份閱讀禮袋給每個剛進小一的 新鮮人,內容包括優質適齡童書以及親子共讀指導手冊各一本(教育 部,2009)。在教育部這一連串的推動兒童閱讀,至鼓吹父母與幼兒 親子共讀過程中,全國父母對於「親子共讀」早已不陌生,且實行已 久。

遠早於國內興起「親子共讀」風潮時,國外早已將其視為家庭活動 之一,且經由研究發現親子共讀與幼兒語言和讀寫的發展有顯著的影 響(Bus,Van Ijzendoorn, & Pellegrini, 1995; Morrow, 1993; Snow &

Dickinson, 1990; Snow & Ninio, 1986)。國內研究學者亦深感父母與幼 兒共讀的重要性,自九十一年累積至今已有碩士論文有十六篇,博士 論文一篇以及四篇表發於學報論文的研究,上述研究大多探討「親子

2

共讀」效益的相關研究(王慧君,2007;王瀅晴,2008;何文君,2005;

周育如,2008;周育如、張鑑如,2008;林依曄,2008;林維勤,2008;

林燕宗 ,2004;張家齊,2005;陳琪玲,2007;蔡雅琪,2004;魏淑 芬,2008)或是親子共讀現況調查(林姿君,2005;郭佳瑜,2008;

劉雅惠,2006)。唯有三篇碩士論文(林佳慧,2004;黃卓琦,2004;

黃敬雅,2009)和二篇學報論文(金瑞芝,2001;張鑑如、林佳慧 2006)

以幼兒與母親共讀對話時的真實語料進行親子共讀互動行為研究。國 內親子共讀互動行為或語料研究數量不多,目前我們對於國內父母親 與幼兒進行共讀時所使用的語言內容和形式瞭解仍有限,親子共讀互 動行為的研究尚有許多值得探究和討論的空間。

國內父母在「提早閱讀」觀念推廣之下,已有父母在幼兒一至二 歲時甚至在懷孕期間就已經開始進行親子共讀(康雅惠,2006)。檢 視國內研究親子共讀研究可發現大多以二歲以上的幼兒為研究對象

(林佳慧,2004;金瑞芝,2000;黃卓琦,2004;黃敬雅,2009),較 少關注二歲以下的幼兒。Deloache和De Mendoza(1987)針對母親與 其十二、十五、十八個月大的幼兒共讀圖畫書的互動進行分析時發現,

就互動內容而言,對一歲的嬰兒,母親會像說兒語般地說出物體名稱,

互動內容相當簡單,而一歲半的母親,其要求幼兒參與的情形較多、

會問幼兒較多的問題。隨著幼兒語言能力不同,母親使用的互動內容 亦不同(Sénéchal, Cornell, & Broda, 1995; Wheeler, 1983)。基於此,本 研究則將探討對象之年齡降至二歲以前。

人類語言發展都經歷了類似的幾個階段。雖然兒童到達某一個語 言發展階段的年齡不完全相同,卻依循著一定的順序,經過長期不斷 的修正、改變和演化,才漸漸變成後來的語言和文字(靳洪剛,1994)。

3

很多語言發展學家都認為,嬰幼兒在前語言階段(從出生至大約一歲 左右)出現的一些行為,例如:哭叫、用手抓取、目觸、微笑、喃語、

胡亂語、用手比、用手去指、推、甩手等非口語的行為,都可能是嬰 幼兒表達溝通意圖的方式。而在大人與嬰幼兒的互動中,大人會將嬰 幼兒的行為解釋成具有溝通意圖的表示,並給予適當或誇張的回應(錡 寶香,2009)。幼兒大多於一歲左右的時候,才說出第一個有意義的字,

十八個月大時進入語言爆炸期,幼兒會大量的模仿和使用語言(蘇建 文,1995)。研究者認為選擇二十個月大的幼兒為研究對象,可以從 語料中瞭解到父母親在共讀過程中會使用哪些口語策略和非口語行為 與正值語言爆發期的幼兒互動以及哪些話語內容和形式將故事文本轉 化成二十個月大幼兒可以理解的內容。

國內杜宜展(2006)發現父親們已從傳統的負擔家計者、道德指 引者之角色轉變為積極父職參與者,父親們在扮演工具性角色時得同 時兼負情感性角色,對於幼兒的影響力已漸趨重要:如幼兒的語言、

讀寫和認知能力發展(Lamb & Tamis-LeMonda, 2004; Perlmann &

Gleason, 1993)。Lamb(1997)研究發現父親在子女社會化上扮演了重 要且獨特的角色,同時Starrels研究亦指出父親與孩子的互動方式的確 不同於母親與孩子的形式,父親會習慣用行為、物質來表達親子關係,

不習慣言語上的表達(引自蔡佳宜,2000)。從上所述,我們可以知 道父親角色涉入的教養對孩子發展有其獨特性與影響,其角色是無法 由母親或他人所取代的。近來國外研究親子共讀研究已有涉入父親角 色(Blake, Macdonald, Bayrami, Agosta, & Milian, 2006; Hammett, Van Kleeck, & Huberty, 2003),其部分研究中顯示父親相對於母親在親子共 讀中對於過去事件的推論會使用較多指令、要求澄清和wh問句,與幼 兒互動過程中也使用較多命令(Fash & Madison, 1981; Kavanauggh &

4

Jirkovsky, 1982; Leaper, Anderson, & Sander, 1988)。反觀國內親子共讀 研究可發現父親同母親常是幼兒共讀時的伴讀者(劉雅惠,2006),然 國內親子共讀研究仍多以母親與幼兒共讀做為研究對象(林佳慧,

2004;金瑞芝,2000;黃卓琦,2004;黃敬雅,2009)。就研究者所知,

國內現有研究尚無蒐集父親參與親子共讀語料之研究。本研究期望能 彌足國內在此方面研究的不足。

總結上述所言,本研究旨在探討親子共讀時父母親與二十個月大 幼兒如何交織互動,此外探究父母親與二十個月大幼兒互動的行為是 否有所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