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五節 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我是一位渴望愛,又不太敢靠近愛的男孩

總在付出愛的同時,不自覺地回首自己的家庭關係,而卻步不已 常在愛的十字路口,停滯、徘徊、錯過

有時,遇見了對的人,會不自覺地交出了自己,無論感情、友情、親情 卻也在過程裡,容易把人逼的太緊,無法喘息,而我毫無知覺,直到失去

對於關係,漸漸地看見自己,原來如此渴望、如此信任、卻也如此害怕 這矛盾,其實也反映在我生活裡的每個小小面向

年紀即將邁入中年,心裡面卻像極了男孩,看似成熟,卻調皮地不得了 在感性溫暖的背後,有著理性分析的思維,讓人無法捉摸

畢業於數學系,卻選擇心輔所,開展新的生涯,卻又不離舊愛

理性與感性、執著與放下、多元與對立,這些都是我,都是如此地矛盾不已

是啊!我就是一個在關係裡容易受傷、受苦、又敏銳的人!

是啊!我也是在生活裡、抉擇上常猶豫不決、又擔心的人!

是啊!我就是看起來能理解別人生命之苦,但又靠近不了的人啊!

矛盾、焦慮,在我的生命裡,是如此隱微而顯著,而這,就是我!

如今,隨著這論文的完成,我再度看見了過去這樣的我,與現在的轉變 彷彿自己也走了一趟旅程,在論文,看見自己,與自身的陰影「相遇」!

原來,這世界沒有離我很遠,反而世界在我之內!讓我學習完整!

看見自己,漸能與自己相處、也能在焦慮裡,展現對別人的關心,而不害怕 對於同理,也不像過往如此地匠氣

對於生命,也有著更多的體悟

對於自己,也願意在臣服裡,收復失去的部分,學習用愛與勇氣,真實面對 這一路在專業與個人自我上的整合,帶著我,走向人與人真心相伴的同理

回首這一路

從對關係的不安,到能夠面對自我內在關係與人我關係,並學習面對焦慮 從無法做好同理,又急切不已,到放下自身的不完美,反而用心去陪伴

彷彿有著轉變,而我思索著,它是怎麼樣發生的啊?

何以我在督導的陪伴下、自身的統整下,有勇氣面對傷心,走過人際考驗 何以轉化成專業上的敏銳與沈穩,對生命與陪伴,有著更深的體會與效能

我,好奇著,這改變的歷程是怎麼發生的!

是督導過程無形中對依附經驗的再修復?

還是關係裡走過與原生家庭的分離?

還是個人自主性追求的個體化發展歷程?

抑或情感事件撞擊下的療癒與自我整合?

或是諮商專業訓練下的影響與轉化呢?

或許這些疑問,無法透過這本論文一一解惑

然而,我打算帶著對自己的關心,打包過往,開啟這論文的研究與探討 期待自己能從關係與自我的脈絡中,探詢依附風格、個體化與同理心的關連

一張隱喻圖卡,讓我看見了自己是自己的母親,也是自己的小孩,卻在與父 母或長輩的互動裡,忘了自己,反而受限於已成形的關係,而自覺難以鬆動,事 後在自我的覺察日記裡,我深刻體驗到依附關係對我的影響性,以及我是個怎麼 樣風格的人,然而,對於自己擁有什麼樣的力量,心裡看似有底,但也沒有信心 去承接這樣的自己,只看見自己彷彿依偎於其他關係脈絡裡,難以活出自己,也 不敢活出自己、肯定自己。那時,自己同時經歷著情感上的衝擊與低落,在關係 中意外看見自己居然有著自己厭惡的特質而沮喪不已,並在諮商工作裡頻頻遇見 撞牆期,難以對案主做出同理、真心感受,而只能用認知去理解案主的困境。

身為助人工作者的我,看見自己無法真誠地運用同理,心裡倍感挫折;身為 助人工作者的我,看見自己無法真心關愛自己,卻要鼓勵案主去疼愛自己,心裡 深感諷刺;身為助人工作者的我,發現自己無法看見自己、肯定自己、捕捉自己 的存在感,心裡一度,很沮喪、很低落,很想放棄一切,甚至反思著進入諮商領 域,開啟了高敏感度的大門,卻再也回不去過往,值得嗎?是我自己想要的嗎?

是我目前可以承接的住的嗎?那心情是如此的無解與難受,尤其看見不一致又無 法真實的自己,尤其看見未來的迷惘與何去何從,我不得不承認「我真的不知道」

該怎麼辦!而我,又是誰啊?中年,有著多重社會角色,又習慣扮演好每件事的 自己,卻在夜半時分,看見赤裸裸的自己,而無力回應,彷彿像是個做錯事的小 孩,不知怎麼面對父母,漸漸地也沒有了自己,也感覺不到自己。是啊!當自己 都感覺不到自己時,又怎麼感覺到心裡的愛,並將它傳遞給案主呢?那作錯事的 小孩,令我為之震驚,便像電影般重複地播放著,在我心裡深深烙印著,這影像,

也讓我開始意識到,不能再逃避過去原生家庭對我的影響、與他人的互動對我在 關係及情感上的撼動,以及不能再逃避、再視而不見那一直沒有開啟整合的自我 啊!這一切的迷惘與危機,促發了我選擇改變與探索,也讓我在情緒的碰觸下、

關係的整理中,逐漸成形自己我看見自己,從不安全依附的狀態,漸能對人放心,

也能在個體化的過程中,生成自我,並對陪伴他人有著更敏銳的同理狀態。我好 奇著我的轉變,同時,對於依附心理、個體化與同理心的關連有著更高的關注。

家庭互動與父母對子女的依附態度,對於孩子在愛的感受上、信任與安全感 的培養、未來人際相處模式的發展,以及同理心的啟發有著極大的影響力。

Sullivan(1953)曾提及,主要照顧者的個人情緒、心情變化及對他人的需求反 應皆會在親子互動中,無形地傳遞給孩子,而孩子也會依此反應,漸漸形成對主 要照顧者及生活重要他人的信任感及安全感,甚至會模仿主要照顧者的對待方式 來形成與他人的互動關係、依附型態,以及與人相處時的同理心。Staub(1987)

的研究中亦指出,在建立正向關係時,若主要照顧者對嬰兒表現出同理心,則嬰 兒也會以正向的反應回饋給主要照顧者,此時雙方便產生同理心的連結,促發雙 方發展穩定且正向的關係,而此種關係會影響嬰兒日後與他人的互動。因此,個 體早年的親子關係、依附關係與孩子日後的人際關係型態、同理心表現,彼此間 具有相關。Spinrad 等人(1999)指出父母溫暖支持性的教養態度能促進孩子的 同理心與道德行為的發展。Krevans 與 Gibbs(1996)指出父母的管教行為,若 為威信型的管教方式,比起權威型的管教方式,其孩子較具有同理心、也較具有 利社會助人行為。Herrera 與 Dunn(1997)的研究中發現,在家中有機會討論情 緒的孩子,在學校較能體會他人的情緒,並與別人有良好互動(王世億,民96;

林芳寧,民92;趙梅如,民 95)。由上可知,家庭互動經驗與親子關係,對於孩 子日後的人際關係品質良好與否有著某種程度的影響。此外,研究者觀察到,親 子依附關係似乎會影響著個體看待外界的內在運作模式、自我概念、人際關係裡 的信任與安全感、未來人際相處模式的發展,以及同理心的學習與發展。甚至,

部分文獻(Bekendam & Cormin, 1997;Pistole, 1999;Popenoe, 1996)也指出安 全依附者會有較佳的生活適應、人際關係與同理反應,但是,對於不安全依附者 在同理心及生活適應上的表現就不是這麼樂觀了(邱秀燕,民88;賴怡君,民 91;Pistole, 1999)。只是,真的只有安全依附者才能發揮高度同理心嗎?而不安 全依附者就不容易學習或發展同理心嗎?而缺乏適切同理心表現的狀況是否會 隨著個體之個體化發展而有所改變呢?這些問題,在我心中不時地浮現著,同時 也好奇著,當個體長大成人時,此時的成人依附風格與他的同理心展現又有何關

連呢?翻閱相關研究,關於成人依附與同理心的相關研究並不多,然而,正因依 附風格對於人際關係及同理心展現有著一定的影響性(唐子俊等譯,民95;孫 頌賢、修慧蘭,民96;黃淑蓉,民 96;趙梅如,民 95;蘇育萱,民 97),且個 體成年後的人際行為與同理表現,似乎也會反映出個體的成人依附風格,故探究 成人依附風格與同理心之間的相關便有其意義性。對助人工作者而言,依附關係 會影響著他與案主建立關係的品質,而諮商關係的品質恰與同理心的展現狀態有 著密切相關,換言之,助人工作者的成人依附風格與同理心的展現狀態兩者間有 其關連。因此,研究者打算透過本研究,針對助人工作者之成人依附風格與同理 心之間的關連作進一步的探討。

在看見依附風格對於同理心與人際互動有著影響之際,研究者也在反思,還 有哪些因素,影響著同理心的表達呢?關於同理心的發展又會是循著怎麼樣的脈 絡前行著?研究者回顧相關文獻發現,個體發展的成熟性,尤其是在社會互動下 能夠理解他人意涵的認知能力、能夠設身處地的觀點取替能力、能夠有所共鳴的 身心憂急能力,以及願意真心助人的關懷能力,都能隨著個體的發展下,促使同 理心達到較高的品質,這裡面彷彿也牽涉到,個體對於「自身情緒的敏感度與覺 察能力」、對於「關係分化的拿捏能力」,以及個人「整合自我、情緒與認知的能 力」。Carla、Susan 與 Ellen(2005)認為人天生俱有同理的潛能,約至十八個月 大左右,因開始發展自我意識、記憶、複雜的情緒,且能開始調節自我的情緒,

因而具有感受他人情緒的能力。此時,正向社會互動經驗有助於同理心的培養。

因而具有感受他人情緒的能力。此時,正向社會互動經驗有助於同理心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