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助人工作者之不同成人依附風格、個體化與同理心之相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助人工作者之不同成人依附風格、個體化與同理心之相關研究"

Copied!
16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林世華 博士 吳麗娟 博士. 助人工作者之不同成人依附風格、個體化 與同理心之相關研究. 研究生:曾威豪.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七月.

(2) 誌謝詞. 在我心裡,這本論文不光只是畢業的象徵,更是我四年來生命的縮影!. 我常常在想,我為什麼選擇了這個主題,在不斷更換論文主題與寫作內容的 當下,我如此好奇著。原以為它只是心裡感興趣的小小部分,卻不知不覺地發現 它的到訪有其意義,原來我真心渴望與召喚它的到訪,來陪著我走著一個又一個 未走過的個體化歷程,我想是老天及自己想為這四年的學習與生命作個小結吧, 才讓我有此機會沈浸其中,透過論文寫作的歷程,再次看見自己、整理自己,並 走出自己的個體化歷程!只是,這一路,並不容易,好幾次想要放棄,好幾次深 覺自己走不下去,畢竟每一個生命的碰撞與看見,是如此地真實而震撼啊!好 在,這一路,有許多貴人相伴。 很感謝兩位指導教授,吳麗娟老師、林世華老師,這幾年的指導與信任,不 僅帶著我完成論文,也讓我對於自己、對於諮商有更多認識與體會,更謝謝兩位 老師讓我有機會從與你們的相處中練習分離個體化,這是我一輩子難忘的經驗。 很感謝修慧蘭老師、黃宗堅老師,於口試過程中的寬大包容與細心指導,一 方面給我機會讓我學習,一方面讓我對於這個論文有著更多元的視野。更謝謝黃 宗堅老師一路來的鼓舞,宛如智慧老人般地守候,讓我安心不已。 謝謝翁開誠老師、蔡秀玲學姐、吳文嘉心理師大方借予量表,也謝謝財團法 人張老師基金會執行長張德聰老師、林烝增小姐的協助,讓我有機會在自己的家 中進行研究,更感謝每一個參與研究的義務張老師們,沒有您們,就沒有這篇研 究。很謝謝世莉姊、月鳳姊、玉璁、淑芬、莞瑜、姿君、國如、淑美、振順、敏 慧、素娥、景城、至恆、景隆、企峰、品豪、信揚、小丁、亦鋒、芯儀……等許 多人的幫助與鼓勵,您們讓我知道,我並不孤單。 金樹人老師,每次聽您說話就有一種感動,您那學者的風範令人難忘,謝謝. I.

(3) 您曾經用心地聆聽過我。許維素老師,腦中猶記得您開朗的笑容,能向您學習是 我的幸福啊。陳秉華老師,每每在走廊上的相遇,都可以感受到您溫暖的問候, 如此有力又讓人安心,謝謝您對我的肯定與祝福啊。 佩娟,如果說這幾年的生命裡,誰是影響我最深的,我想,非您莫屬!我忘 不了這幾年督導過程中的學習與體驗,更忘不了您那安心又開朗的容顏,真心感 謝您這幾年的陪伴,那對我好重要。 政成,謝謝您開啟了我對同理的興趣,也讓我感受到督導的風範。 懿嫺、怡君、欣怡、素真,能有緣跟您們成為論文小組,相互支持與打氣, 分享生命中的低潮與失落,是我意想不到又倍感珍惜的,感謝您們陪我走到盡 頭,相信未來的緣分會一直下去的。里娟、琦芳、慧珊、吟慈、瓊慧、淑婉、欣 容、暐茜、韋妏、沛珊,謝謝您們在我感到困境的時候,給我鼓勵、給我幫助, 能跟您們作同學,是我這幾年很快樂的事啊!明晉、碧琴、敏茲、弘年,謝謝您 們總是給我鼓勵,讓我相信,我是有機會走過的。依璇,謝謝您如此地包容,短 短的時光中,感受到您的轉變、以及您無私的愛,也祝福您在光中快樂自在。 芳遠,咱們倆好久沒聊了,找個時間吧!感謝您為我作了個盒子!宗成,說 好,要一起作好玩的研究,等您。謝謝您總在我疲憊時,用您的智慧給了我一扇 窗。佳元、重佑、郁文、Aki,謝謝您們總是這麼地鼓勵我、信任我,能被您們 這麼地信任,我心裡充滿感謝。 佳芃,懷念那一年在醫院裡一起打拼的日子。惠琴,最後的時光,好在有您 陪我一起奮鬥,走過每個挫折與考驗。琮仁,謝謝您,實習是我最快樂的一年, 我永遠不會忘記您大哥般的照顧。志豪、繼仲、正威、川偉、宗正、裕斌、彥彬、 冠霖、士彰、淑玲、美杏,您們的關心,我收到了,有您們這群老朋友真好。 最後,感謝我的家人,在這幾年容忍我停下工作,專心地唸書,在我埋頭苦 讀的時刻,依舊守護在我身旁,給我關心,在我生病的時候,不辭辛勞照顧我, 讓我感受到您們無私的愛,也讓我無後顧之憂地打拼著,謝謝您們,我的爸媽。 威豪,誠心地祝福您,未來的日子裡,平安、快樂、自在。加油! II.

(4) III.

(5) IV.

(6)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助人工作者之不同成人依附風格、個體化與同理心三者之間 的關係,並針對: (1) 「不同成人依附風格之助人工作者在個體化之差異情形」、 (2) 「不同成人依附風格之助人工作者在同理心之差異情形」 、 (3) 「助人工作者 其同理心與個體化之間的關連情形」進行檢驗。 本研究以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台北、桃園、台中、高雄等四分事務所 之 261 名義務張老師為研究對象,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研究工具包括 「人際反應量表」 、 「關係體驗量表」與「個體化量表」等三部分。所得資料以單 因子變異數分析、典型相關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處理分析,並獲得下列結果: 1.不同成人依附風格之助人工作者在「情緒獨立」 、 「衝突獨立」 、 「人我分化」 三方面具有顯著差異,且安全依附風格之助人工作者在「衝突獨立」 、 「人我分化」 二方面皆高於焦慮矛盾依附、逃避依附組,在「情緒獨立」方面高於焦慮矛盾依 附組。此外,逃避依附風格之助人工作者在「情緒獨立」 、 「人我分化」兩方面高 於焦慮矛盾依附組。 2.不同成人依附風格之助人工作者在「同情關懷」、「身心憂急」、「幻想融 入」 、 「觀點取替」四方面具有顯著差異,即在同理心層面具有顯著差異,且焦慮 矛盾依附風格之助人工作者在「同情關懷」 、 「身心憂急」 、 「幻想融入」三方面, 高於逃避依附組,在「身心憂急」方面高於安全依附組,在「觀點取替」方面未 與安全依附及逃避依附組達到顯著差異。 3.助人工作者其同理心與個體化之間有相關存在,從典型相關分析結果中可 知,助人工作者的「身心憂急」程度越高時,其「人我分化」的傾向也就越低。 助人工作者的「觀點取替」程度越高時,其「衝突獨立」的傾向也就越高。. 關鍵字:助人工作者、成人依附風格、個體化、同理心. V.

(7)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adult attachment style, individuation, and empathy of volunteer helpers. Wei-Hao Tseng.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adult attachment style, individuation, and empathy of volunteer helpers. And to test: (1)the difference of different adult attachment style of volunteer helpers on individuation, (2)the difference of different adult attachment style of volunteer helpers on empathy, (3)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tion and empathy of volunteer helpers. The object of the study was 261 volunteer helpers of the Taipei, Taoyuan , TaiChung, and Kaohsiung Agency of the Teacher Chang Foundation. The instruments used in this study included: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 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and Individuation Scales. The data was collected by questionnaire and analyzed with cluster analysis, ANOVA, and canonical correlati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1)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different adult attachment style of volunteer helpers on emotional independence, conflictual independence, and self-other differentiation. The scale of conflictual independence and self-other differentiation for secure attachment style of volunteer helpers was higher than the score for anxious-ambivalent attachment style and avoidant attachment style. And the scale of emotional independence for secure attachment style of volunteer helpers was higher than the score for anxious-ambivalent attachment style. In addition, the scale of emotional independence and self-other differentiation for avoidant attachment style of VI.

(8) volunteer helpers was higher than the score for anxious-ambivalent attachment style. (2)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different adult attachment style of volunteer helpers on empathic concern, personal distress, fantasy, and perspective taking. The scale of empathic concern, personal distress, and fantasy for anxious-ambivalent attachment style of volunteer helpers was higher than the score for avoidant attachment style. In addition, the scale of personal distress for anxious-ambivalent attachment style of volunteer helpers was higher than the score for secure attachment style. And there was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different adult attachment style of volunteer helpers on perspective taking. (3)There exis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empathy and individuation for volunteer helper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the canonical correlation, we know the higher personal distress’ tendency was, the lower self-other differentiation's tendency was. And the higher perspective taking and empathic concern’s tendency was, the higher conflictual independence's tendency was.. Key Words: volunteer helpers, adult attachment style, individuation, empathy. VII.

(9) 目次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次 表目次 .........................................................................................................................IX 圖目次 .........................................................................................................................IX 附錄目次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8 第三節 研究問題 ...............................................................................................8 第四節 研究假設 ...............................................................................................8 第五節 名詞釋義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成人依附風格的內涵與理論基礎 .....................................................13 第二節 個體化的內涵與理論基礎 .................................................................36 第三節 同理心的內涵與理論基礎 .................................................................45 第四節 成人依附風格、個體化與同理心的關連及相關研究 .....................6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7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7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79 第三節 研究工具 .............................................................................................84 第四節 研究程序 .............................................................................................91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方法 .........................................................................9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93 第一節 助人工作者之成人依附風格的群聚分析結果 .................................93 第二節 不同成人依附風格之助人工作者在個體化與同理心之差異情形 .95 第三節 助人工作者同理心與個體化之典型相關分析結果 .......................102 第四節 討論 ...................................................................................................108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21 第一節 結論 ...................................................................................................121 第二節 限制 ...................................................................................................122 VIII.

(10) 第三節. 建議 ...................................................................................................124. 參考文獻 ...................................................................................................................131. 表目次 表 2-2-1 表 3-2-1 表 3-2-2 表 4-1-1 表 4-1-2 表 4-1-3 表 4-1-4 表 4-2-1 表 4-2-2. 成人依附風格之不同分類取向一覽表..........................27 研究有效樣本之「取樣來源」摘要表....................................................82 研究有效樣本之「人口背景變項」摘要表............................................82 三種依附風格之初始集群中心點摘要表................................................94 三種依附風格之最後集群中心點摘要表................................................94 三種依附風格之最後集群中心點間的距離............................................94 三種依附風格之觀察值樣本數摘要表....................................................94 不同成人依附風格之助人工作者在個體化之平均數分析結果摘要表 95 不同成人依附風格之助人工作者在個體化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96 表 4-2-3 不同成人依附風格之助人工作者在個體化之事後比較摘要表............96 表 4-2-4 不同成人依附風格之助人工作者在同理心之平均數分析結果摘要表 99 表 4-2-5 不同成人依附風格之助人工作者在同理心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99 表 4-2-6 不同成人依附風格之助人工作者在同理心之事後比較摘要表..........100 表 4-3-1 助人工作者其同理心與個體化之典型相關分析摘要表......................102. 圖目次 圖 2-1-1 圖 3-1-1 圖 4-3-1 圖 4-3-2. 成人依附兩大研究傳統的起源分類圖....................................................31 研究架構圖................................................................................................77 助人工作者其同理心與個體化之第一組典型相關分析結構圖..........104 助人工作者其同理心與個體化之第二組典型相關分析結構圖..........106. 附錄目次 附錄一 附錄二. 量表借用同意書........................................................................................139 本研究正式量表........................................................................................142. IX.

(11) 第一章 緒論. 本章目的主要在說明本研究的動機,提出研究目的、問題與假設,並針對本 研究的相關名詞進行釋義。本章共分為五節:第一節研究動機;第二節研究目的; 第三節研究問題;第四節研究假設;第五節名詞釋義。茲將各節分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我是一位渴望愛,又不太敢靠近愛的男孩 總在付出愛的同時,不自覺地回首自己的家庭關係,而卻步不已 常在愛的十字路口,停滯、徘徊、錯過 有時,遇見了對的人,會不自覺地交出了自己,無論感情、友情、親情 卻也在過程裡,容易把人逼的太緊,無法喘息,而我毫無知覺,直到失去. 對於關係,漸漸地看見自己,原來如此渴望、如此信任、卻也如此害怕 這矛盾,其實也反映在我生活裡的每個小小面向 年紀即將邁入中年,心裡面卻像極了男孩,看似成熟,卻調皮地不得了 在感性溫暖的背後,有著理性分析的思維,讓人無法捉摸 畢業於數學系,卻選擇心輔所,開展新的生涯,卻又不離舊愛 理性與感性、執著與放下、多元與對立,這些都是我,都是如此地矛盾不已. 是啊!我就是一個在關係裡容易受傷、受苦、又敏銳的人! 是啊!我也是在生活裡、抉擇上常猶豫不決、又擔心的人! 是啊!我就是看起來能理解別人生命之苦,但又靠近不了的人啊! 矛盾、焦慮,在我的生命裡,是如此隱微而顯著,而這,就是我! 1.

(12) 如今,隨著這論文的完成,我再度看見了過去這樣的我,與現在的轉變 彷彿自己也走了一趟旅程,在論文,看見自己,與自身的陰影「相遇」!. 原來,這世界沒有離我很遠,反而世界在我之內!讓我學習完整! 看見自己,漸能與自己相處、也能在焦慮裡,展現對別人的關心,而不害怕 對於同理,也不像過往如此地匠氣 對於生命,也有著更多的體悟 對於自己,也願意在臣服裡,收復失去的部分,學習用愛與勇氣,真實面對 這一路在專業與個人自我上的整合,帶著我,走向人與人真心相伴的同理. 回首這一路 從對關係的不安,到能夠面對自我內在關係與人我關係,並學習面對焦慮 從無法做好同理,又急切不已,到放下自身的不完美,反而用心去陪伴 彷彿有著轉變,而我思索著,它是怎麼樣發生的啊?. 何以我在督導的陪伴下、自身的統整下,有勇氣面對傷心,走過人際考驗 何以轉化成專業上的敏銳與沈穩,對生命與陪伴,有著更深的體會與效能 我,好奇著,這改變的歷程是怎麼發生的! 是督導過程無形中對依附經驗的再修復? 還是關係裡走過與原生家庭的分離? 還是個人自主性追求的個體化發展歷程? 抑或情感事件撞擊下的療癒與自我整合? 或是諮商專業訓練下的影響與轉化呢? 或許這些疑問,無法透過這本論文一一解惑 然而,我打算帶著對自己的關心,打包過往,開啟這論文的研究與探討 期待自己能從關係與自我的脈絡中,探詢依附風格、個體化與同理心的關連 2.

(13) 一張隱喻圖卡,讓我看見了自己是自己的母親,也是自己的小孩,卻在與父 母或長輩的互動裡,忘了自己,反而受限於已成形的關係,而自覺難以鬆動,事 後在自我的覺察日記裡,我深刻體驗到依附關係對我的影響性,以及我是個怎麼 樣風格的人,然而,對於自己擁有什麼樣的力量,心裡看似有底,但也沒有信心 去承接這樣的自己,只看見自己彷彿依偎於其他關係脈絡裡,難以活出自己,也 不敢活出自己、肯定自己。那時,自己同時經歷著情感上的衝擊與低落,在關係 中意外看見自己居然有著自己厭惡的特質而沮喪不已,並在諮商工作裡頻頻遇見 撞牆期,難以對案主做出同理、真心感受,而只能用認知去理解案主的困境。 身為助人工作者的我,看見自己無法真誠地運用同理,心裡倍感挫折;身為 助人工作者的我,看見自己無法真心關愛自己,卻要鼓勵案主去疼愛自己,心裡 深感諷刺;身為助人工作者的我,發現自己無法看見自己、肯定自己、捕捉自己 的存在感,心裡一度,很沮喪、很低落,很想放棄一切,甚至反思著進入諮商領 域,開啟了高敏感度的大門,卻再也回不去過往,值得嗎?是我自己想要的嗎? 是我目前可以承接的住的嗎?那心情是如此的無解與難受,尤其看見不一致又無 法真實的自己,尤其看見未來的迷惘與何去何從,我不得不承認「我真的不知道」 該怎麼辦!而我,又是誰啊?中年,有著多重社會角色,又習慣扮演好每件事的 自己,卻在夜半時分,看見赤裸裸的自己,而無力回應,彷彿像是個做錯事的小 孩,不知怎麼面對父母,漸漸地也沒有了自己,也感覺不到自己。是啊!當自己 都感覺不到自己時,又怎麼感覺到心裡的愛,並將它傳遞給案主呢?那作錯事的 小孩,令我為之震驚,便像電影般重複地播放著,在我心裡深深烙印著,這影像, 也讓我開始意識到,不能再逃避過去原生家庭對我的影響、與他人的互動對我在 關係及情感上的撼動,以及不能再逃避、再視而不見那一直沒有開啟整合的自我 啊!這一切的迷惘與危機,促發了我選擇改變與探索,也讓我在情緒的碰觸下、 關係的整理中,逐漸成形自己我看見自己,從不安全依附的狀態,漸能對人放心, 也能在個體化的過程中,生成自我,並對陪伴他人有著更敏銳的同理狀態。我好 奇著我的轉變,同時,對於依附心理、個體化與同理心的關連有著更高的關注。 3.

(14) 家庭互動與父母對子女的依附態度,對於孩子在愛的感受上、信任與安全感 的培養、未來人際相處模式的發展,以及同理心的啟發有著極大的影響力。 Sullivan(1953)曾提及,主要照顧者的個人情緒、心情變化及對他人的需求反 應皆會在親子互動中,無形地傳遞給孩子,而孩子也會依此反應,漸漸形成對主 要照顧者及生活重要他人的信任感及安全感,甚至會模仿主要照顧者的對待方式 來形成與他人的互動關係、依附型態,以及與人相處時的同理心。Staub(1987) 的研究中亦指出,在建立正向關係時,若主要照顧者對嬰兒表現出同理心,則嬰 兒也會以正向的反應回饋給主要照顧者,此時雙方便產生同理心的連結,促發雙 方發展穩定且正向的關係,而此種關係會影響嬰兒日後與他人的互動。因此,個 體早年的親子關係、依附關係與孩子日後的人際關係型態、同理心表現,彼此間 具有相關。Spinrad 等人(1999)指出父母溫暖支持性的教養態度能促進孩子的 同理心與道德行為的發展。Krevans 與 Gibbs(1996)指出父母的管教行為,若 為威信型的管教方式,比起權威型的管教方式,其孩子較具有同理心、也較具有 利社會助人行為。Herrera 與 Dunn(1997)的研究中發現,在家中有機會討論情 緒的孩子,在學校較能體會他人的情緒,並與別人有良好互動(王世億,民 96; 林芳寧,民 92;趙梅如,民 95) 。由上可知,家庭互動經驗與親子關係,對於孩 子日後的人際關係品質良好與否有著某種程度的影響。此外,研究者觀察到,親 子依附關係似乎會影響著個體看待外界的內在運作模式、自我概念、人際關係裡 的信任與安全感、未來人際相處模式的發展,以及同理心的學習與發展。甚至, 部分文獻(Bekendam & Cormin, 1997;Pistole, 1999;Popenoe, 1996)也指出安 全依附者會有較佳的生活適應、人際關係與同理反應,但是,對於不安全依附者 在同理心及生活適應上的表現就不是這麼樂觀了(邱秀燕,民 88;賴怡君,民 91;Pistole, 1999) 。只是,真的只有安全依附者才能發揮高度同理心嗎?而不安 全依附者就不容易學習或發展同理心嗎?而缺乏適切同理心表現的狀況是否會 隨著個體之個體化發展而有所改變呢?這些問題,在我心中不時地浮現著,同時 也好奇著,當個體長大成人時,此時的成人依附風格與他的同理心展現又有何關 4.

(15) 連呢?翻閱相關研究,關於成人依附與同理心的相關研究並不多,然而,正因依 附風格對於人際關係及同理心展現有著一定的影響性(唐子俊等譯,民 95;孫 頌賢、修慧蘭,民 96;黃淑蓉,民 96;趙梅如,民 95;蘇育萱,民 97),且個 體成年後的人際行為與同理表現,似乎也會反映出個體的成人依附風格,故探究 成人依附風格與同理心之間的相關便有其意義性。對助人工作者而言,依附關係 會影響著他與案主建立關係的品質,而諮商關係的品質恰與同理心的展現狀態有 著密切相關,換言之,助人工作者的成人依附風格與同理心的展現狀態兩者間有 其關連。因此,研究者打算透過本研究,針對助人工作者之成人依附風格與同理 心之間的關連作進一步的探討。 在看見依附風格對於同理心與人際互動有著影響之際,研究者也在反思,還 有哪些因素,影響著同理心的表達呢?關於同理心的發展又會是循著怎麼樣的脈 絡前行著?研究者回顧相關文獻發現,個體發展的成熟性,尤其是在社會互動下 能夠理解他人意涵的認知能力、能夠設身處地的觀點取替能力、能夠有所共鳴的 身心憂急能力,以及願意真心助人的關懷能力,都能隨著個體的發展下,促使同 理心達到較高的品質,這裡面彷彿也牽涉到,個體對於「自身情緒的敏感度與覺 察能力」 、對於「關係分化的拿捏能力」 ,以及個人「整合自我、情緒與認知的能 力」 。Carla、Susan 與 Ellen(2005)認為人天生俱有同理的潛能,約至十八個月 大左右,因開始發展自我意識、記憶、複雜的情緒,且能開始調節自我的情緒, 因而具有感受他人情緒的能力。此時,正向社會互動經驗有助於同理心的培養。 Barnett(1987)亦提及兩個影響同理心發展的因素,一是正向的自我概念;二是 與他人的相似度。當孩子具有正向的自我概念時,通常會覺得自己有能力可以了 解他人或幫助他人,進而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較不會將互動焦點過度置於自己 身上,而更能體會他人的感受,並可從他人的互動中,增進對自己的更多覺察與 認識。而當孩子與他人的生活經驗相似度較高時,研究發現,孩子更能產生取替 的觀點與能力,更能增加自己體會對方心境的敏感度,進而理解對方。 Yeates 與 Selman(1989)也進行研究提出相似觀點,說明孩子的角色取替 5.

(16) 階段發展與認知發展有密切關係,唯有當孩子能區分自己和他人,才能瞭解自己 和他人(趙梅如,民 95)。Hoffman(1987)也指出同理的能力是隨著發展與成 長而產生變化的。同理心的內在運作的機制是角色取替,個體必須能「區辨」他 人的情緒,並與他人產生「一同感受」的能力,才能運作角色取替,而產生同理 心(Goldstein & Michaels, 1985) 。換言之,觀點取替能力是同理心的重要內涵, 然而,運作的前提似乎需要情緒共鳴的同步才有辦法啟動,而不會流於一種情緒 激起(arouse) ,卻又人我混淆不分。Newman(1993)對此有更深入的看法,他 認為同理心中的情感性同理心能真正對個體及他人產生支持的感受,進而建立良 性的人際關係。Hoffman(1993)也有類似的看法,他認為情感性同理心能對他 人情緒感同身受,盡而激發利他行為,產生助人行為(趙梅如,民 95) 。綜合上 述觀點可知,正向的社會互動經驗、親子依附品質、情緒的敏銳度與分化能力、 認知理解的取替能力、人際的分化能力、正向的自我概念以及個體的成熟發展都 會影響著同理心的展現。尤其許多學者認為同理的過程,除情緒上的感受外,尚 須在認知發展上達到人我分化的能力才能成立,亦即,需具備區分自我與他人的 分際,並瞭解情緒之來源為他人而非自身時,才能稱之為同理。就助人工作者而 言,Bozarth(1984)認為對於諮商關係中自身的反移情現象的掌握、人我界限 的覺察,以及個人的自我統整狀態,更是會影響著同理心的展現,倘若掌握不佳, 甚至會成為阻礙(廖本富,民 89)。 Rogers(1975)也提到相似的概念,唯有當助人工作者能夠充分地自我接納, 才有能力減少對於案主產生防衛的行為,進而在關係中冒險,能持續地投入個人 獨特的內省能力及自我觀察能力,以便從助人工作者自己內在中獲取有關案主所 傳遞出的更多及更深的訊息,也就是說,利用自己被觸動的經驗與感受,直覺地 運用,但又能在意識下獲得監控,而不流於助人工作者個人議題的反移情現象, 而這一切的確需要助人工作者在自我上有一定程度的成熟發展,尤其是適切的自 我認定及人我界限與情緒方面的個體化。Rogers 便認為「表現同理的能力取決於 治療師的個人發展」且「治療師越是在心理上成熟與高度整合,他所提供的關係 6.

(17) 就越有幫助。」綜合以上文獻,我們可以看見,諮商員個人的發展與自我的統整 對於同理心的發展與展現似乎有著一定的影響。 然而,關於助人工作者的個體化發展與同理心的相關研究並不多,且多為間 接研究,藉由個體化與情緒獨立有助於自我發展,而自我發展有助於情緒調適, 情緒調適包含了同理他人的能力,來加以推論個體化與同理心之間似有某種關 係,但甚少研究直接推論與指出個體化是有助於同理心的發展。正因目前關於同 理心與個體化的直接研究並不多,針對兩者各自的內涵進行相關的研究更是少 見,但研究者從文獻回顧中發現,當助人工作者具有分離與融合的能力,並保有 獨立自主及人我界限等個體化特質時,較能與案主維繫良好的同理心接觸(廖本 富,民 89;Clark, 2007;Rogers, 1975)。換言之,同理心與個體化之間可能存 有某種關連,因此,研究者認為探究助人工作者其同理心與個體化之間的相關有 其意義性。本研究,將針對助人工作者其同理心與個體化之間的關連作進一步的 探討,以找出助人工作者其個體化發展對於同理心的展現有何影響性或關連性。 綜合上述討論,研究者歸結本研究動機如下:從自身的經驗出發,在反思關 係與生命困境下對同理效能的阻礙下,激起研究者的初步熱情,進而發現國內尚 無研究者針對助人工作者在成人依附風格、個體化與同理心的相關進行研究,進 而想要透過本研究之實徵結果,加以補充目前文獻不足之現象,以期藉由研究結 果的討論,提出具體的建議,以作為助人工作者、同理心發展與培育單位及未來 相關研究之參考。. 7.

(18) 第二節 研究目的. 一、探討助人工作者「成人依附風格」與「個體化」之間的關係。 二、探討助人工作者「成人依附風格」與「同理心」之間的關係。 三、探討助人工作者「同理心」與「個體化」之間的關係。 四、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 第三節 研究問題. 一、不同成人依附風格之助人工作者在個體化及同理心表現上為何? 1.不同成人依附風格之助人工作者在個體化是否有差異? 2.不同成人依附風格之助人工作者在同理心是否有差異? 二、助人工作者的個體化與同理心的關係為何?. 第四節 研究假設. 一、不同成人依附風格之助人工作者在個體化各分量表之得分是有差異存在。 1-1.不同成人依附風格之助人工作者在「功能獨立」之得分是有差異存在。 1-2.不同成人依附風格之助人工作者在「態度獨立」之得分是有差異存在。 1-3.不同成人依附風格之助人工作者在「情緒獨立」之得分是有差異存在。 1-4.不同成人依附風格之助人工作者在「衝突獨立」之得分是有差異存在。 1-5.不同成人依附風格之助人工作者在「人我分化」之得分是有差異存在。. 8.

(19) 二、不同成人依附風格之助人工作者在同理心各分量表之得分是有差異存在。 2-1.不同成人依附風格之助人工作者在「同情關懷」之得分是有差異存在。 2-2.不同成人依附風格之助人工作者在「身心憂急」之得分是有差異存在。 2-3.不同成人依附風格之助人工作者在「幻想融入」之得分是有差異存在。 2-4.不同成人依附風格之助人工作者在「觀點取替」之得分是有差異存在。 三、助人工作者其同理心與個體化有相關存在。. 第五節 名詞釋義. 一、助人工作者. 助人工作者係指在諮商輔導領域裡,用以協助或陪伴案主針對其生活困境與 心靈困擾,進行一連串的互動,以協助案主探索其情感、想法、行為與需求,進 而使得案主從中經驗到溫暖信任的諮商輔導關係、學習或練習促進改變的方法, 以及在心理上對困境產生新的見解或洞察,並邁向個人成長的心理工作者。 本研究裡的助人工作者,係指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台北、桃園、台中、 高雄等四分事務所之義務張老師。其主要來自於大學院校相關科系高年級學生, 以及大專或研究所畢業之社會熱心人士,經為期一年的三階段輔導知能專業訓 練,並通過考核,且經歷一年之實務接案與督導經驗之助人者。故在諮商輔導相 關知能方面有一定之能力與專長,且符合本研究對象之定位,在諮商輔導領域 裡,高度觸及人心的工作人員,而非其他領域之助人者。. 二、成人依附風格(Adult Attachment Style). 9.

(20) 成人依附風格係指個體與生活重要他人的互動關係裡所知覺到的依附關係 之傾向。Hazan 與 Shaver(1987)以 Ainsworth 所提出的依附風格為基礎,編製 出最早的成人依附量表,以自陳式問卷來測量成人在親密關係上的感受和行為。 其將受試者所知覺到的依附關係傾向分為三種成人依附風格,分別為「安全依附 風格」(secure attachment style)、「焦慮矛盾依附風格」(anxious-ambivalent attachment style)及「逃避依附風格」(avoidant attachment style)。 本研究採用吳文嘉(民 95)修訂的關係體驗量表(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簡稱 ECR)。藉由測量助人工作者針對與自己關係最為親近之對 象的人際相處經驗,以及可能的心情、想法及反應,透過與依附有關之「逃避」 與「焦慮」兩正交向度量尺的計分及群聚分析(cluster analysis) ,將不同受訪者 的成人依附風格區辨為「安全依附風格」 、 「焦慮矛盾依附風格」及「逃避依附風 格」。. 三、個體化(Individuation). 本研究中,「個體化」(Individuation)係指個體在心理上從與父母融為一體 的狀態中逐漸分化出來,並產生自己為一個獨立自主個體感受,以及能與他人保 有清晰人我界限的歷程。 本研究採用蔡秀玲(民 86)根據客體關係理論,並參考 Hoffman(1984)的 「心理分離量表」,以及 Olver 等人(1989)所編製的「人我分化量表」所修訂 而成的「個體化量表」。藉由測量助人工作者在「功能獨立、態度獨立、情緒獨 立、衝突獨立、人我分化」五分量表的得分,反映出個體在該向度的獨立程度, 分量表得分越高,代表該向度的獨立程度越高。茲說明五分量表的名稱與意涵如 下: 1.功能獨立(functional independence) :指個體不需要依賴父母親的協助與建 議,而能自己直接處理事情並完成該事件的程度。 10.

(21) 2.態度獨立(attitudinal independence) :指個體知覺到自己與父母親態度、想 法、價值觀上的不同,而能擁有自己信念的程度。 3.情緒獨立(emotional independence) :指個體在與父母親的互動中,能夠從 過度需要父母讚賞、親近與情緒支持等狀態中獨立出來的程度。 4.衝突獨立(conflictual independence) :指個體在與父母親的互動中,能夠 從過度責任感、罪惡感、焦慮感、不信任感,以及生氣憤怒等狀態裡獨立掙脫出 來的程度,進而與父母親的關係中較沒有罪惡感、怨恨、焦慮和生氣等負向情緒。 5.人我分化(self-other differentiation) :指個體在人我關係中,能夠維持獨立 分離的自我感,擁有清楚的人我界限的程度,亦即在與他人的互動關係中,能保 持親密,又可以擁有適切的自主性及距離,而不會過度涉入或抽離的程度。. 四、同理心(Empathy). 同理心係指助人工作者能夠正確地覺知與瞭解當事人內在的主觀世界,並且 能以與當事人感覺相近的音調及詞彙,把助人工作者所覺察到的口語與非口語訊 息,加以回覆傳達給對方的歷程。故其內涵包含兩個要素,一為情感成分與認知 成分的「同理瞭解」,另一為溝通與表達成分的「同理反應」。 本研究因關注助人工作者本身之成人依附風格、個體化與同理心的相關,故 不涉及助人工作者與案主間的口語表達及互動,因此,本研究之同理心乃定位為 助人工作者在同理共鳴上的感受狀態與覺知狀態,即函指「情感成分」與「認知 成分」的「同理瞭解」,而非「溝通與表達成分」的「同理反應」。 本研究採用翁開誠(民 75)重新修訂 Davis(1980)的「人際反應量表」 (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簡稱為 IRI)而成的「人際反應量表」,用以測 量助人工作者在「同情關懷、身心憂急、幻想融入、觀點取替」等四分量表的得 分,反映出助人工作者在同理共鳴表現上的感受狀態與覺知狀態。由於原始量表 係由 Davis 透過多因素分析的實徵研究,用以支持同理心不僅同時具有認知性與 11.

(22) 情感性的多重向度觀點之外,更可化約為四類人際互動中的反應傾向,用以說明 或推論同理心的狀態。故分量表得分越高,該向度的反應傾向越高,可用以推論 個體的同理心傾向表現也就越高。然而,翁開誠(民 75)重新修訂 Davis 的人際 反應量表過程中,發現以大學生為樣本所跑出來的建構校度方面,透過因素分析 及相關分析都顯示出「身心憂急」與其他三者「同情關懷、幻想融入、觀點取替」 之間具有顯著負相關,因而,在進行研究與實驗結果討論時,將每個分量表分別 討論而不採用總量表分數(廖本富,民 88)。由於部分學者(邱珍琬,民 96; Eisenberg, 1994)表示過度身心憂急並不為同理心的一種表現,因此,本研究在 以翁開誠、廖本富之觀點為基礎下,採用「同情關懷、幻想融入、觀點取替」之 得分越高且與「身心憂急」之得分不過度高分之觀點視為適切的同理心展現指 標。茲說明四分量表的名稱與意涵如下: 1.同情關懷(empathic concern) :是一種以他人為導向(other-oriented)的情 感反應。指個體面對他人不幸時,自己當下油然而生,而經驗到的同情或關懷等 感受的傾向。換言之,是一種個體容易關懷他人不幸及同情他人的傾向表現,主 要包含了溫暖、同情、以及對受難者的關心等三種情感反應,並使個體產生幫助 受難者的動機。 2.身心憂急(personal distress) :是一種以自我為導向(self-oriented)的情感 反應。指個體面對他人不幸時,自己當下油然而生,而經驗到的沮喪或不適等感 受的傾向。換言之,是一種個體面對或目睹他人不幸遭遇時,自身所產生的焦慮、 害怕、不適等感受的傾向表現。Davis(1983)指出這樣的情感反應並非是受難 者的情緒,而是觀察者自身所引發的不舒服的感受反應。 3.幻想融入(fantasy):是一種經由想像,將自己融入虛構人物或情節中的 傾向表現。 4.觀點取替(perspective taking):是一種在認知上,願意發自內心地瞭解或 採納他人不同心理觀點的傾向表現。. 12.

(2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目的主要在探討本研究的相關理論基礎。全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成 人依附風格的內涵與理論基礎;第二節為個體化的內涵與理論基礎;第三節為同 理心的內涵與理論基礎;第四節為成人依附風格、個體化與同理心的關連及相關 研究。茲將各節分述如下:. 第一節 成人依附風格的內涵與理論基礎. 本節主要探討成人依附風格的內涵與理論基礎。本節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 份為依附的意義與內涵;第二部份為成人依附風格的意義與內涵;第三部分為成 人依附風格的測量方式。茲分述如下:. 一、依附的意義與內涵. 焦慮不安的哭喊,喚醒了母親或主要照顧者的關愛,在亦步亦趨的回應裡, 新生兒安撫了自己因分離或生心理匱乏所引發的不安,並在安全親密的感受下, 開始成長、開始學習探索社會、開始與主要照顧者及生活重要他人營造出一種情 感上的聯繫,然後安然地生存在這世上。這樣從出生以來,為了生存,而與主要 照顧者形成某種強烈情感連結的現象,無論是生物界或人類的新生兒,舉凡皆 是,且研究指出,這樣與主要照顧者間的強烈情感連結品質會對未來的人際關係 及生活適應有著重大的影響力,因而,也開啟許多關於這現象的研究。 1969 年,Bowlby 根據心理分析論、生態理論(ethological theory)的適應觀 點,以及臨床上長期觀察與母親分離之兒童的行為後,提出「依附」 (attachment) 一詞,用以指稱個體在生命中與某個特定對象所形成的某種強烈情感連結 13.

(24) (Shaffer, 2005) ,此時,個體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一種互惠、持久、富有情緒, 並能滿足生理與心理匱乏需求的連結關係稱為依附關係,個體透過彼此的情感交 流與想要相互靠近的衝動,以獲得所需的安全感與保持親密關係的行為稱為依附 行為。在依附關係下,個體會透過依附行為來尋求依附對象的照顧與保護,以維 繫生存的需求、安撫心中的不安,長期下來,個體會在心中形成對自己及依附對 象的認知基模,並以此發展出人際所需的因應技巧,進而形成穩固一致的互動模 式與風格,影響著日後的人際關係與情感連結。儘管依附對象消失,個體對依附 對象的情感仍會存在(陳金定,民 92;Shaffer, 2005)。 Bowlby 與相關學者認為依附主要發生於新生兒在感到內在的不舒服或知覺 到危險時,藉由向主要照顧者表達求救訊息的依附行為慢慢建構而成的。新生兒 在與主要照顧者建立依附關係的互動過程中,一方面會將互動經驗逐漸內化,並 形成一套對自己、對他人、對世界的內在表徵系統,用以影響與依附有關的知覺 評估、情緒感受及行為表現,進而作為主導親子互動的指標系統,此稱為內在運 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 ;另一方面,在內在運作模式漸趨穩定的狀態下, 個體也會在關係互動中持續地觀看著自己,並反思著「我是誰」 、 「我是否會被他 人接納」 、 「我是否值得被愛」等問題,進而形塑日後生命裡對自我的形象與人際 互動的能力(張倫琪,民 94) 。此與他人互動的能力便會成為一種關係互動的風 格或類型,Ainsworth(1978)便根據 Bowlby 的理論,設計了「陌生情境測試」 的實驗,觀察 12-18 個月大的新生兒,在實驗室裡面對母親在身旁與暫時離去, 以及陌生人出現的反應及行為表現,並將此種互動行為歸類為三種依附風格,分 別為「安全依附」(secure attachment)、「焦慮矛盾依附」(anxious-ambivalent attachment)及「逃避依附」(avoidant attachment),用以建構出新生兒在與主要 照顧者互動中的一種人際關係的反應傾向,其中,焦慮矛盾依附與逃避依附在歸 類上皆屬於不安全依附風格。然而,這樣的分類方式在 Ainsworth 的初探下,也 開啟了依附理論中關於依附風格的相關研究,大體上,不同學者的分類與內涵, 也近於相同,可見個體在與重要他人互動時的反應傾向有其穩固性及一致性。 14.

(25) 接下來就針對內在運作模式與依附風格的意義與內涵加以說明,再歸結依附 的特性。 (一)內在運作模式 內在運作模式,本質上奠基於人際互動經驗,並具有認知與情感的成分,可 會協助個體在接受外在刺激時,形成對外界的預期,進而產生行為上的反應、情 感上的表達,同時也會對自己及他人形成更穩定、不易變動的看法及預期,亦會 對未來人際事件的詮釋上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換言之,此套內在運作模式具有 穩定性與獨特性,可延展到成人階段,依舊堅定不已,同時也是一套存在於每個 人心中用以知覺社會與訊息處理的建構法則(王亞民,民 94;陳金定,民 92; 林美珍、黃世琤、柯華葳,民 96;Trusty, Ng, & Watts, 2005)。 內在運作模式包含四個心理內涵,分別為「自我表徵」 (個體對自己的看法) 、 「他人表徵」 (個體對他人的看法) 、 「自我與他人的關係表徵」 ,以及「情緒處理 策略」。其中自我表徵與他人表徵為相互影響的一體兩面,若自我表徵的內涵充 滿了自貶的負面訊息,則他人表徵的內涵也會被負面訊息所瀰漫,同理,若個體 或助人者的內在心理表徵充滿了安全的正面訊息,那麼他也能傳達正面訊息給他 人或案主,或有能力進行適切的自我揭露與表達合宜的同理反應。而自我表徵與 他人表徵的互動歷程也會影響著依附雙方對於關係品質的認定,以及自我面對不 愉快情緒時的處理策略選擇(陳金定,民 92) 。由上可知,個體在成人關係中所 知、所感、所為的內在運作模式,是影響著個體在人際互動中的自我概念、人際 策略、情緒調適能力,以及安全信任感的培養。 此外,Bowlby(1973)更進一步將內在運作模式分為個體對自我的內在運 作模式,以及個體對他人的內在運作模式,其內涵如下: 1.個體對他人的內在運作模式: 個體在與主要照顧者互動過程中,主要照顧者的回應方式及非口語訊息,會 使得個體開始預期主要照顧者對於自己所發出的訊息有所反應、是否會提供支持 與保護,這樣的過程就會形成個體對於主要照顧者的意象。 15.

(26) 2.個體對自我的內在運作模式: 個體在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過程中,會預期自己是否能被主要照顧者所所接 受或有回應,而這些被接受或不被接受的經驗,也會影響著個體對自己的看法及 意象,一旦此內在運作模式形成,個體便會以此模式看待外在世界、重要他人與 自己本身,並影響著自己與他人的人際關係。 不難發現,個體在與主要照顧者互動的過程中,照顧者對於個體需求的敏感 度、所傳達的反應,以及個體本身的預期,都會促使個體漸漸發展出一種穩固的 認知基模去理解世界及經營關係,彷彿也會對日後在人際關係中的涉入程度有著 一定的影響。然而,過程裡,不僅有認知的影響,尚有情緒經驗的深植也是穩固 內在運作模式或人際因應策略的一個重要變項。Collins 與 Read(1990)闡述依 附的內在運作模式時,進一步提及,當個體遇到和依附有關的事件時,會從記憶 中提取過去的依附經驗,而和當時情緒反應產生交互作用,最後反應在對目前社 會的互動行為上。換言之,在特定情況下,依附內在運作模式的形成是個人以認 知性方式提取過去依附經驗的記憶,並針對目前情境加以詮釋,而將所產生的情 緒反應和認知詮釋進行交互作用而表現出的依附行為,進而形成內在運作模式。 其中,情緒經驗是內在運作模式的認知歷程到依附行為表現的過程中的一個重要 中介變項(張倫琪,民 94;蘇逸珊,民 91)。 研究者認為個體早期與主要照顧者之間所形成的依附經驗,會促使個體在進 入一段新的人際關係時,以個人獨特的記憶、信念與期待等認知方式,以及特有 的情緒反應、漸成形的人際因應模式來回應著自己及他人,進而影響著自己與他 人的互動方式。倘若諮商關係可視為一段新的人際關係,那麼助人者在與案主進 入一段新的諮商關係時,亦會帶著自身過往的依附經驗、認知、情緒及行為,在 互動中展現出來,影響著諮商關係的發展與涉入程度,同時也會影響著助人者對 於案主的情緒感受能力、認知理解能力及同理表達能力。換言之,不同依附風格 的助人工作者在建立關係與同理感受的程度上可能是有差異的,然而,兩者間的 關連又是如何呢?此亦為本研究意圖探討的焦點之一。 16.

(27) (二)依附風格 Ainsworth(1978)根據 Bowlby 的依附理論,提出三種人際依附風格,分別 為「安全依附」、「焦慮矛盾依附」及「逃避依附」,並認為不同的依附類型會發 展出不同的人際與親密關係。安全依附的人傾向發展穩定與支持的關係,能在親 密關係中表現出較多的信任、互賴、承諾和滿意;逃避依附的人傾向發展保持距 離的情感關係,不易與人建立關係,或維繫穩固及長久的情感,相對來講,呈現 出來的信任、互賴、承諾和滿意也較低;焦慮矛盾依附的人,對其伴侶容易呈現 矛盾的互動關係,一方面很希望發展穩定與支持的關係,但由於對穩定關係缺乏 安全感,所以常在關係建立的過程中,一下子投入太多,但又感到徬徨、擔心, 而對於是否要繼續或怎麼維繫這關係感到左右為難,相對來講,也不容易發展出 信任、互賴、承諾和滿意的親密關係(王慶福,民 89)。 從關係的角度來看,安全依附者對自己及他人都存有正向的看法,對情感的 親密和相互依賴較感到自在,對於關係不會過度焦慮或刻意避免或想要逃離,反 而勇於涉入,且在焦慮情境裡,能給予對方適當的支持,提出具有建設性的衝突 解決策略,對於生活重大事件的轉變也較能正確知覺、坦承以對、自我反思。逃 避依附風格的人,對自己的看法較為正向,能肯定自己的價值,且不會因為他人 的評價而懷疑自己,有時會理想化地自我肯定。在面對他人時,會認為他人是不 可信任的、沒有回應的,也覺得關係建立或與人親切是沒有必要的。因此,在關 係上的建立與經營而言,多是選擇不涉入,會逃避與人親切,避免產生情感上的 交流與分享,相對地,在建立關係方面、情感共鳴方面的同理表現也顯得較為薄 弱。焦慮矛盾依附風格的人,對自己的看法較為負向,常自我懷疑、無法肯定自 己的價值,甚至會不斷地尋求他人的接受來肯定自己。因此,在與人交往時,會 強烈渴望與對方親近或被對方接受,但不一定會讓對方感到舒服與對等,有時, 對於關係互動的相關訊息會過份的關心與警覺,傾向將訊息解讀成關係出現危機 或他人會離開自己,進而,容易感受到強烈的痛苦,容易讓自己處在矛盾與衝突 中,有時會過度涉入關係,過度在意對方的反應,但這也會讓他們對於他人的情 17.

(28) 緒變化有著高度的覺察與敏感度,而有機會與對方產生情感同步的現象,相對 地,在關係中渴望親密與再保證的程度,會比一般人所願意提供的來得多(王慶 福、王郁茗,民 96;唐子俊等譯,民 95;劉敏珍,民 89;賴雅純,民 95)。 除了上述三種分類方式,Florsheim 等人(1996)曾就不同學者提出的成人 依附風格進行歸類,約計可歸為十種成人依附風格(劉敏珍,民 89) 。這些依附 風格彼此之間並不是這麼容易區辨,主要因為各學者採用的方法學不同、措辭不 同,而有著重疊性的現象產生。對本研究而言,主要在探討助人工作者的成人依 附風格,以及不同依附風格對於個體化及同理心的影響,而非區辨受試者的成人 依附風格,在文獻探討過程中,也發現以「焦慮」與「逃避」兩向度建構出來且 分為三類的成人依附風格分類方式,更能接近依附理論。因此,本研究採用 Hazan 與 Shaver(1987)的分類方式,將依附風格分為安全依附、焦慮矛盾依附與逃避 依附等三類,以貼近本研究所需。. (三)依附的特性 從內在運作模式與依附風格的探究中,可以發現依附行為系統不僅對於個體 未來的關係經營品質有著一定的影響力之外,更可以看見依附系統內的核心概念 間彼此相互牽引,無論從何處關注,都會影響與牽動著其他部分,並引發出依附 專屬的獨特性質,而這些依附性質也在諸多學者的研究下漸達共識。 接下來,研究者就蒐集到的文獻,加以整理,茲說明相關性質如下:. 1.目標導向性 Bowlby 認為依附是人類原始的一種求生本能,新生兒透過與主要照顧者之 間的互動,認識人們、自己及環境,來幫助自己存活下來。換言之,無論何種依 附風格,依附行為皆具有維繫生存價值的目標導向(goal-directed)功能,此亦 為依附的正向意義。. 18.

(29) 2.由單向給予或索求歷程,轉變為雙向互動的需求滿足歷程 依附,乍看之下,它是新生兒感到匱乏時,主動向主要照顧者索取安撫的一 種單向歷程,然而,隨著依附理論的發展,Bowlby 與相關學者漸漸認為依附關 係並非是新生兒一出生幾個小時後就形成的,而是在出生數個月後透過「社會互 動」才產生的。換言之,一開始雖是新生兒內在感到匱乏透過行為,以單向的方 式向主要照顧者尋求協助,建立關係,然而在過程中,隨著主要照顧者自身回應 的增加、照顧過程中的成就感,以及情感投入程度的改變,慢慢會與新生兒維繫 某種情感連結,讓彼此透過依附行為的交流,更加穩固此情感聯繫,也就是說, 不只是新生兒對主要照顧者產生依附,主要照顧者也會在互動過程中對新生兒維 繫某種依附情感,而讓關係在互動中得以發展(Shaffer, 2005) 。研究更指出,此 時雙向需求滿足的正向依附互動關係,對依附雙方未來的人際關係、人際模式、 人際親密需求、自我概念與成就動機需求皆有相當程度的影響性與幫助(何政岳 等譯,民 97)。. 3.主觀經驗解讀的決斷性 當新生兒因為生理匱乏發出求助訊息時,何以主要照顧者願意給予安撫呢? 而這互動過程中又帶給主要照顧者什麼,以促使主要照顧者願意持續付出?從理 論及實務經驗中可以發現,除了切割不斷的血緣關係之外,成就動機與親密需求 是重要的動力,因為主要照顧者在過程中會感受到親子間的親密感,以及身為照 顧者可以照顧他人的成就感,進而,在內在形成對自己的良好評價與自我概念, 感受到正向依附關係的存在,而願意持續付出。換言之,不僅是新生兒在社會互 動中形成依附,主要照顧者亦在互動中形成依附,並從人際互動中形成對關係及 他人的認知解讀,唯有新生兒與主要照顧者雙方都學會對彼此的反應有適當的回 應,彼此的安全依附才會得以發展。Siegel(2001)便指出依附的形成除了互動 經驗外,新生兒的主觀經驗解讀亦是十分重要的。舉例而言,在現今社會裡,許 多父母認為自己對子女的照顧是適宜的,何以孩子卻會覺得不安全或疏離的,研 19.

(30) 究者個人便認為除了互動行為之外,其可能原因在於子女個人的主觀解讀差異所 致,一旦個體覺得不安全,儘管父母作了再多,依舊難以扭轉其內心設定之形象, 因此不難發現個體的主觀經驗對於依附關係的形成有其重要之影響。. 4.對象獨特性、專一性 新生兒所形成的依附對象是獨特的,該對象是會比其他成年人更能安撫新生 兒。儘管新生兒後來接觸到訓練有素的專業照顧者,這些陌生人仍無法取代新生 兒原先已經建立的獨特依附對象(何政岳等譯,民 97)。關於這樣的獨特對象, 僅止於生命中少數能帶來安全感的幾位,而非所有人際皆有辦法與個體形成如此 緊密的情感連結。. 5.對象多元性、時間延續性 隨著個體的成長與發展,個體會於不同人生階段,開始與不同對象形成不同 的依附關係(多半是同儕、教師或親密伴侶),在這不同的依附關係中,依舊可 以看出個體主要的依附風格(類型),但會因不同對象,而有不同的依附行為, 以利自己在不同的關係裡(親子、同儕、親密關係)滿足自己所需的親密需求及 成就需求(何政岳等譯,民 97) 。換言之,個體有能力區分,並與不同對象建立 不同的依附關係、維繫不同的依附品質(Shaffer, 2005) 。同時,也可以看見依附 是終其一生發展的,直至成人,依舊會與相關重要他人形成不同的依附關係,以 維繫主觀經驗中,情感或認知層面的親密與安全感。. 6.風格一致性 隨著與主要依附對象之間的互動持續增加,個體慢慢會形成對自己、他人、 世界的一種主觀看法,並於人際互動裡,形成某種假設,以評估此對象是否會愛 我、是否值得接近、是否值得信賴,漸漸地,這樣的想法與行為,就會形成一種 自己對於關係安全感及自我概念的影像,並於互動中加以呈現,此因應依附對象 20.

(31) 分離焦慮所產生的典型反應行為可被歸類為依附類型或依附風格(何政岳等譯, 民 97) 。個體雖在不同關係裡,與不同對象建立各自的依附關係,然而在不同的 關係裡,多維繫一致的依附類型,而甚少出現差異,儘管不同關係中的依附行為 會有所不同。換言之,個體人際關係的運作模式,在關係之內(within)或關係 之間(across)通常是一致的,且隨著時間傾向於一個關係之中維繫相同的依附 類型,並以相同且一致的方式繼續形成新的人際關係(唐子俊等譯,民 95)。. 7.依附行為的轉化性: Ainsworth(1989)認為個體在不同年齡階段的依附目的與歷程大致相似, 但會隨著個體發展,以及語言或表徵智力的成熟,讓依附行為的呈現有所調整, 即由外顯的行為轉變成一種認知上的表徵,只要個體在認知上覺得與依附對象是 親密的,就會感到安全,即使依附對象不在身旁,個體也能帶著這種安全的感覺, 從事其他的活動。. 8.非命定論觀點 雖說依附關係並不會因時間、情境而改變,依附風格也具有一致且穩定的特 性而不易變化,然而是否保證安全依附者日後的生活就會有較佳的適應,不安全 依附者就會有較不佳的生活結果?Bowlby 認為個體的內在運作模式,會隨著自 身認知與情感發展的逐漸成熟而有所變動與調整,進而影響每一個生活事件的感 受解讀與因應行為的發展,因此,當真實世界的經驗改變時,都會變更個體所抱 持的期待、信念、態度與因應的行為,並產生不同與過往的適應結果(Shaffer, 2005) 。R. A. Thompson(1999)針對依附連貫性的研究也指出,依附風格雖具有 一致性,但會因著照顧者回應方式的改變、個體認知的成熟、解讀事件的參考架 構模式的改變,而調整依附行為與鬆動依附風格(何政岳等譯,民 97) 。Shaffer (2005)也認為「新生兒所接受到的照顧者品質、家庭中的情緒氛圍、新生兒本 身的氣質、新生兒在互動下主動建構的認知」等四個因素會影響依附的安全感 21.

(32) 受,而讓依附關係具有彈性與互動的動力觀點,而非命定論(Shaffer, 2005) 。因 此,可以發現,儘管依附風格漸趨一致,但若能修正依附關係的內在運作模式, 聚焦在個體溝通其依附需求的方式,以及個體如何能夠建立更具支持性的社交網 絡,相信會有助於個體日後的適應與發展的,此想法即為人際心理治療學派 (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 IPT)所認同的治療目標(唐子俊等譯,民 95)。. 9.非病理化觀點 早期的學者認為新生兒的氣質會影響依附風格的形成,甚至覺得此生物因素 所產生的影響是難以被改變,亦即不安全依附者終其一生必為不安全依附,無法 鬆動及調整,且生活適應多半會有困難,甚至容易產生心理病理方面的疾病,而 難以修復。然而,命定論與病理化的觀點並未獲得後期學者的認同,Van den Boom (1989, 1994, 1995)針對氣質上容易惱怒的新生兒與非易怒的新生兒進行陌生人 情境測試與家庭親子互動觀察,其發現氣質上易怒的新生兒,雖然屬於不安全依 附者,然而在父母有關注的教養下,亦可能反轉其不安全依附傾向為安全依附, 尤其在新生兒年幼時。因此,值得反思的是新生兒的不安全依附特質的形成,是 歸因於他們的氣質,還是他們對主要照顧者的信任程度呢?氣質一旦決定或依附 類型一旦形成,就難以改變或被影響嗎?隨著學者提出這樣的反思,Cassidy (1999)認為依附行為具有維繫生存的演化價值,並被視為「在人一生過程中的 一種正常且健康的特質,而不是一種代表不成熟的行為或是某種心理動力上的象 徵」(何政岳等譯,民 97)。換言之,不安全依附者的依附風格,雖然可以反映 出其內在狀態的不安、慣用的人際互動模式,以及生活適應困難的現象與程度, 然而,在臨床上並不能將其視為病理化的個體,因為依附行為的產生只是為了求 生存而發展出來的,若能將其正向需求,透過其他方式加以滿足,相信假以時日, 定能擴展其滿足依附需求的依附行為,以及鬆動理解世界的內在運作模式,而協 助其有更佳的適應。 10.正向情感傳遞對依附連結的重要性 22.

(33) 有鑑於依附風格是主動建構出來,且可以鬆動修正的,那麼個體與他人形成 依附關係時,是否有核心要素呢?情緒焦點取向治療(Emotionally Focused Therapy, EFT)的創始人 Susan M. Johnson(1996)便認為成人親密關係的核心是 兩個人之間的情感連結,衝突與否取決於兩個人情感連結的穩固與安全的程度。 而情感連結顯示了我們對於安全和與人接觸的內在需要程度,因此是塑造依附行 為與親密經驗的重要關鍵。換言之,情緒引導了我們對自己及他人的看法,也引 導了行為背後的動機和與他人溝通的方式。同時也是經驗歷程學派在治療過程中 改變的主題與催化劑,因此更加看見情感連結與情緒之於關係的重要性(劉婷 譯,民 90)。 Siegel(2001)指出互動過程中,非口語行為中的情緒溝通是依附的核心要 素,其認為依附的形成主要在於互動過程中的情緒感受,進而延展為對他人及關 係的認知模式以及依附行為。故「初始的情緒感受」及「主觀解讀」是依附形成 的主要核心。Stevenson-Hinde 與 Verschueren(2002)更進一步說依附界限與品 質的維繫是需要依附行為系統的活化而加以穩固的,此活化對於情緒經驗與人我 關係的穩固及修正是具有效果的。因此,研究者認為,無論是兒童或成人依附關 係,非口語行為實比口語行為來的有保證力,若教養孩子或發展親密關係的過程 裡,若能傳遞真誠、富有關愛的非口語行為,並維繫口語與非口語行為間的一致 性,相信是有助於個體發展安全依附風格的。 綜合以上的討論,我們可以說「依附關係」是指自新生兒起個體與特定照顧 者間建立的情感連結,此緊密的情感連結使個體在共處時感受到愉快的經驗,而 且在面對壓力時能得到安慰。一般而言,依附關係大約在一歲以前建立,主要的 條件是照顧者對新生兒所提供的身心照顧及回應。新生兒所表現出的依附關係在 行為上是很多樣化的(引自林美珍、黃世琤、柯華葳,民 96) 。其特性也說明著 近代對於依附研究與治療的觀點與相信,誠如 Bowlby 所假定的,愛與被愛、關 懷與被關懷是人類終其一生的渴望與特性,而這種需求的表達與呈現是會在每個 人的成長過程中所被預期發生的,尤其是在生病、脆弱或遭遇災難時,更是如此。 23.

(34) 一旦個體的依附需求與情感連結無法被滿足時,便會產生心理困境,且人際關係 就會崩解,進而,影響其對自我、他人及世界的認知和信任,削弱其感受安全或 與人建立關係的能力。此狀況多發生在個體無法有效地表達個人的需求讓他人知 曉,或外界的社會支持網絡無法適切地回應其需求。因此,依附需求的滿足與依 附關係的品質實影響著日後人際關係的發展,甚至對生活適應也有著相當影響性 (唐子俊等譯,民 95;黃淑蓉,民 96;蘇育萱,民 97)。 Trusty、Ng 與 Watts(2005)認為個體早年的依附風格會引發日後人際關係 的發展,且會在日後的人際關係中重現早期特定的依附風格,故在諮商情境中, 不安全依附風格的案主重現平日慣用的人際模式,並渴望能在諮商互動中滿足愛 與被愛、關懷與被關懷的需求便是極為可能的事,此時,助人工作者具有支持性 與探索性的同理心回應,對案主而言,則是一個不同於日常生活預期的人際反 應,此經驗會讓案主有機會經驗到一個新的關係與矯正性情感經驗,進而,轉化 自身的不安全依附行為、鬆動對自己的負向內在運作模式、發展與人產生情感連 結的人際因應策略,發展出滿足依附需求的新方式,使得自己在離開諮商情境, 回到生活中時,可以建立更具支持性的社交網絡。換言之,助人工作者能否提供 具有支持性與探索性的同理心,以及能否創造一個安全信任的諮商關係與空間便 是十分重要的關鍵,此想法也普遍獲得許多學者與治療學派的認同(呂宏曉譯, 民 93;唐子俊等譯,民 95;唐子俊等譯,民 98;劉婷譯,民 90;Teyber, 2006) 。 然而,助人工作者要能提供出這樣的諮商環境並不容易,這彷彿也需要助人工作 者有著較為正向的內在運作模式、正向的情感連結經驗,以及正向的同理共鳴能 力,這不僅對安全依附者有著極大挑戰,更對不安全依附風格的助人工作者更為 艱難,因為上述正向能力的締造,都牽涉到助人工作者依附風格的轉化與情感經 驗的重整,換言之,無論是安全依附或不安全依附風格的助人工作者,自身經驗 的整合與關係的修復便對諮商工作有著極大的影響。 由上可知,助人工作者的依附風格會影響著諮商關係的建立品質,也會影響 著同理表現的狀態,而個體自身的個體化統整與依附行為的修復是有助於不安全 24.

(35) 依附風格之助人工作者發展更佳的諮商能力。因此,研究者認為,依附風格對於 同理表現與諮商關係的發展有著某種關連與影響,而探討依附風格、個體化與同 理心三者之間的相關有其意義性,礙於目前國內外的相關研究並不多,故本研究 意圖初探助人工作者之不同依附風格、個體化及同理心之間的相關及其意涵。. 二、成人依附風格的意義與內涵. 成人依附風格(adult attachment style)係指成年個體與生活重要他人的互動 關係裡所知覺到的依附關係之傾向。終其一生,個體會在不同的發展階段,與不 同的重要他人形成如早期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緊密的情感連結,用以支持自己滿足 所需的心理需求。Berman 與 Sperling(1994)提出成人依附是個體的一種穩定傾 向,以靠近他主觀認為可以提供且滿足其生理及心理安全需求的對象。這穩定傾 向會促使個體做大量的努力,以尋求、接近此特定對象,並會將過去經內化後的 兒童依附關係,持續地反映在與不同他人所形成的親密關係裡,進而成為新的依 附關係,此稱為成人依附風格(黃秀惠,民 93;劉敏珍,民 89;蘇逸珊,民 91)。 關於成人依附的特性,一般說來,成人依附與兒童依附是很相似的,Weiss (1991)認為成人依附與兒童依附的特質有些許相似之處,包括了情緒特質上的 相似性、經驗的延伸性、時間上的聯結性,且在發展上皆有連續的現象。但成人 依附與兒童依附間亦有一些相異點存在,而最大的相異點便是在於「依附的互動 性」 。在兒童時期,依附的關係是單向的。兒童會希望從依附對象身上獲得安全、 照顧與支援,但其依附對象並不會要求兒童給予對等回應的安全與照顧;但是, 成人的依附關係則是雙向的,雙方同時會給予與接受彼此傳遞出來的安全感、照 顧與支援。換言之,兒童的依附關係只有「尋求照顧」系統,而成人的依附關係 尚包括「給予照顧」系統(蘇逸珊,民 91)。雖然有此差異,但是,如前所述, 發展心理學家,也漸漸認為唯有親子雙方都對彼此的反應有適當的回應,彼此的. 25.

(36) 安全依附才會得以發展(Shaffer, 2005) ,也讓兒童時期,看似單向的依附關係論 點,漸漸轉為雙向的互動論點,而與成人依附有著更少的差異性。然而,成人依 附與兒童依附仍有著部分的差異性。Ainsworth(1990)指出情感、認知與依附 是緊密聯結的,而個體隨著認知的發展與成熟,與依附對象分離的時間能夠越來 越久,隨著語言與記憶的發展,個體會漸漸產生與轉化為象徵式的依附行為,儘 管僅透過電話或閱讀照片的方式,而非直接的肢體接觸,仍能感受到對方的存 在,感受到依附的感覺,並容忍因分離所產生的痛苦。此現象便是成人依附不同 於兒童依附所呈現出來的獨特現象。 由上可知,成人依附是個體整合過往的依附風格,於新的人際互動中所展現 的一種新的情感連結系統。無論是親密關係、友伴關係或諮商關係中,都可以看 見成人依附關係的現象,以及成人依附行為對於情感及關係的影響。在成人的人 際關係研究中, 「成人依附」 (adult attachment)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概念,許多研 究(Duemmler & Kobak, 2001;Feeney, 1999)指出成人依附風格對愛情、婚姻、 或人際關係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孫頌賢、修慧蘭,民 96) 。研究者也認為,成人 依附可以反映出個體於親密關係中,對人的信任感與安心程度、對親密的渴望程 度,以及被拒絕的恐懼程度,同時,可看見自己與人際互動所產生的距離及自我 效能感。換言之,成人依附風格可以看見不同於早年依附關係的人際互動風格及 此風格對人際關係的影響。在諮商情境裡,當助人工作者與案主建立諮商關係 時,便也會帶著自己過往的依附經驗與風格進入諮商關係裡,而開啟了不同於過 往依附關係的新互動,因此,對助人工作者而言,此為一種成人依附風格在諮商 中的展現,故本研究決定採用成人依附風格的觀點來進行探究。 成人依附理論最早由 Hazan 與 Shaver(1987)提出,兩人以 Ainsworth 所提 出的依附風格為基礎,編製出最早的成人依附量表,以自陳式問卷來測量成人在 親密關係上的感受和行為。其將受試者對親密伴侶間的情感性連結過程分為三種 成人依附風格,分別為「安全依附型」 (secure attachment style) 、 「焦慮矛盾依附 型」 (anxious-ambivalent attachment style)及「逃避依附型」 (avoidant attachment 26.

(37) style)。 近年來,也引發諸多學者以不同的觀點探究成人依附風格的理論,其中有兩 種分類取向,第一,是依據不同的依附對象來進行分類,共分為兩個子系統。第 二,是依據 Ainsworth 所提出的依附風格或 Bowlby 所提出的內在運作模式來進 行分類,共分為三個子系統。如:表 2-1-1 所示。. 表 2-1-1 成人依附風格之不同分類取向一覽表 分類依據 依附對象. 分類系統 與原生家庭有關的「父母親依附」 與友伴或愛情有關的「同儕依附與愛情依附」. 依附風格或內在運作模式. Main、Kaplan 與 Cassidy 的分類方式 Hazan 與 Shaver 的分類方式 Bartholomew 與 Horowitz 的分類方式. 就不同的依附對象所形成的分類系統而言,共可分為兩個子系統,一個是與 原生家庭有關的父母親依附,另一個是與友伴或愛情有關的同儕依附與愛情依附 (Simpson & Rholes, 1998)。就參照學者編製出來的依附風格理論所形成的分類 系統而言,共可分為三個子系統,一個是 Main、Kaplan 與 Cassidy(1985)採取 Ainsworth 所提出的分類方式所形成的依附風格分類,另一個是 Hazan 與 Shaver (1987)採取 Ainsworth 所提出的分類方式所形成的依附風格分類,兩者之差異 為 Main 等人是邀請成人回憶與父母的關係,將個體對依附的經驗、反應及行為 分為四種依附風格,而 Hazan 與 Shaver 是透過自陳式量表的填寫,協助個體瞭 解自己在親密關係中的感受及行為,而建構出三種依附風格。最後一個是 Bartholomew 與 Horowitz(1991)便根據 Bowlby 的內在運作模式為基礎所發展 出來的四種依附風格,茲就各分類方式及內涵說明如下: (劉敏珍,民 89;蘇逸. 2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construction was part of an intense competition in  New York for the title of "world's tallest building". Two  other  projects  fighting  for  the 

(2)同一雇主自同一或不同計 畫工程內之甲工程調派外 籍工作者至同一或不同計 畫工程內之乙工程工作人 數與乙工程原有聘僱之外

Other than exploring the feasibility of introducing a salary scale for KG teachers, we also review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heme in different areas including funding

An additional senior teacher post, to be offset by a post in the rank of APSM, is provided to each primary special school/special school with primary section that operates six or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We have also discussed the quadratic Jacobi–Davidson method combined with a nonequivalence deflation technique for slightly damped gyroscopic systems based on a computation of

On the other hand, his outstanding viewpoint of preserving the pureness of the ch'an style of ancient masters, and promoting the examination of the state of realization by me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