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工具

針對本研究目的及需要,本研究用以收集資料的研究工具,除「個人基本 資料」外,共有三種,分別是「人際反應量表」、「關係體驗量表」與「個體化 量表」(施測時改稱為「生活經驗量表」)。茲分別說明如下:

一、人際反應量表

本研究採用翁開誠(民75)根據 Davis(1980)的「人際反應量表」(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簡稱為 IRI)所修訂而成的「人際反應量表」,用以測量助人工 作者在同理共鳴表現上的感受狀態與覺知狀態。

研究者首先與翁開誠進行聯繫,經其同意,而使用所編譯之量表。以下簡介 本量表的量表內容、量表型式與計分方式及其信、效度考驗:

(一)量表內容

原量表共28 題,分成四個因素,用以測量受試者在一般生活情境中表現出 來的同理心能力,經翁開誠(民75)重新修訂後,更改為 32 題,且仍舊維持相 同的四個因素,每個因素包含八道題目。

此四個因素乃由Davis(1980)透過多因素分析的實徵研究,用以支持同理 心不僅同時具有認知性與情感性的多重向度觀點之外,更可化約為四類人際互動 中的反應傾向,用以說明或推論同理心的狀態。其中,此四種人際互動反應傾向 分別為「同情關懷」、「身心憂急」、「幻想融入」與「觀點取替」。茲說明這四個 因素的名稱與意涵:

1.同情關懷(empathic concern):是一種以他人為導向(other-oriented)的

情感反應。指個體面對他人不幸時,自己當下油然而生,而經驗到的同情或關懷 等感受的傾向。換言之,是一種個體容易關懷他人不幸及同情他人的傾向表現,

主要包含了溫暖、同情、以及對受難者的關心等三種情感反應,並使個體產生幫 助受難者的動機。在本量表中,題目分屬於第1、14、16、17、18、20、27、30 題,共8 題。其中,正向題為第 1、14、16、27、30 題,反向題為第 17、18、

20 題。

2.身心憂急(personal distress):是一種以自我為導向(self-oriented)的情 感反應。指個體面對他人不幸時,自己當下油然而生,而經驗到的沮喪或不適等 感受的傾向。換言之,是一種個體面對或目睹他人不幸遭遇時,自身所產生的焦 慮、害怕、不適等感受的傾向表現。Davis(1983)指出這樣的情感反應並非是 受難者的情緒,而是觀察者自身所引發的不舒服的感受反應。在本量表中,題目 分屬於第3、4、5、9、11、12、29、31 題,共 8 題。其中,正向題為第 3、4、

5、9、11、12、31 題,反向題為第 29 題。

3.幻想融入(fantasy):是一種經由想像,將自己融入虛構人物或情節中的 傾向表現。在本量表中,題目分屬於第2、7、10、19、21、23、25、32 題,共 8 題。其中,正向題為第 2、21、23、32 題,反向題為第 7、10、19、25 題。

4.觀點取替(perspective taking):是一種在認知上,願意發自內心地瞭解或 採納他人不同心理觀點的傾向表現。在本量表中,題目分屬於第6、8、13、15、

22、24、26、28 題,共 8 題。其中,正向題為第 8、13、22、24、28 題,反向 題為第6、15、26 題。

(二)量表型式與計分方式

本量表作答方式,採用李克特氏五點量表,反應方式為「非常不符合」、「不 符合」、「不一定」、「符合」、「非常符合」。受試者作答時,根據自己真實 的人際相處經驗,以及可能的心情、想法及反應,圈選出與自己狀態最接近的答 案。在計分方面,依上述反應方式,依序給予一至五分,因本量表具有反向題設

計,故相關題項需反向計分。在每個分量表的得分越高,代表受試者在該層面的 程度或反應傾向越高。

(三)信、效度考驗

翁開誠(民75)以大學生為對象,進行信度考驗,可得這四個分量表的內 部一致性Cronbach’s α 係數介於.65 至.82 之間,相隔三個月,得再測信度介於 r

=.71 至.83 之間。

在建構效度方面,翁開誠(民75)以大學生為對象,進行因素分析及相關 分析,兩者都顯示四個分量表是獨立的因素,且「身心憂急」分量表與其他三個 分量表具有顯著負相關,故本研究之實際結果討論,將以每個分量表之得分進行 分別討論,而不以總量表分數加以進行討論(引自廖本富,民89)。

二、關係體驗量表

本量表原為Brennan 等人(1998)根據 Hazan 與 Shaver(1987)的成人依附 風格理論所發展出來的評量工具「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簡稱 ECR),此量表內含「逃避」及「焦慮」兩個分量表,每個分量表各包含 18 道題 目,其中,奇數題測量「逃避」向度,偶數題測量「焦慮」向度,而計分採取七 點量尺,分數越高代表逃避或焦慮程度越高。施測之後,依據「逃避」及「焦慮」

兩個向度之得分,Brennan 等人以群聚分析(cluster analysis),將不同受訪者的 成人依附風格加以區辨出來。後林家玲(民89)將 Brennan 等人(1998)所編 製的ECR 量表,翻譯修訂為中文版的「親密關係體驗量表」,用以測量個體於愛 情關係中所知覺的依附關係之安全感程度。

本研究採用吳文嘉(民95)修訂林家玲翻譯之親密關係體驗量表而成的「關 係體驗量表」。其內容從「與親密伴侶的關係」修改為「與生活中關係最親近的

對象之關係」,用以瞭解成年人的依附關係。之所以採用此量表,乃因本研究主 要在探討成年人之依附風格,但不受限於愛情關係中,故採用吳文嘉修訂之量表 作為本研究之研究工具。

研究者首先與吳文嘉進行聯繫,經其同意,而使用所修訂之量表。以下簡介 本量表的量表內容、量表型式與計分方式及其信、效度考驗:

(一)量表內容

Brennan 等人(1998)所編製的原量表乃根據 Hazan 與 Shaver(1987)透過

「逃避」及「焦慮」兩個正交向度,用以評估三種成人依附(安全依附、焦慮矛 盾依附、逃避依附)之理論觀點,而發展出來的評量工具。因此,此量表內含「逃 避」及「焦慮」兩個分量表,每個分量表各包含18 道題目,其中,奇數題測量

「逃避」向度,偶數題測量「焦慮」向度。後吳文嘉修訂之量表,僅針對題目修 改,並經過張本聖老師及李良哲老師潤飾修正,而未更改其題數、計分方式、反 向題內容,只是轉而測得與生活中關係最親近的對象之關係(吳文嘉,民95)。

現將兩個正交向度的名稱與意涵,茲說明如下:

1.與依附有關之逃避量尺(attachment-related avoidance):用以測量對親密 關係、依賴及親密感的揭露感到不適的程度(Brennan, Clark, & Shaver, 1998)。

在本量表中,題目分屬於奇數題,共18 八題。其中,反向題為第 3、15、19、

25、27、29、31、33、35 題。

2.與依附有關之焦慮量尺(attachment-related anxiety):用以測量害怕被拒 絕以及對人際關係強烈渴望的程度。在本量表中,題目分屬於偶數題,共18 題。

其中,反向題為第22 題。

(二)量表型式與計分方式

本量表作答方式,採用李克特氏七點量表,反應方式為「非常不同意」、「不 同意」、「有點不同意」、「不一定」、「有點同意」、「同意」、「非常同意」。

受試者作答時,根據自己所認定與自己關係最為親近之對象的人際相處經驗,以 及可能的心情、想法及反應,圈選出與自己狀態最接近的答案。在計分方面,依 上述反應方式,依序給予一至七分,因本量表具有反向題設計,故相關題項需反 向計分。在每個分量表的得分越高,代表受試者在該層面的程度或反應傾向越 高。施測之後,依據「逃避」及「焦慮」兩個向度之得分,以群聚分析(cluster analysis),將不同受試者的成人依附風格加以區辨出來。

(三)信、效度考驗

吳文嘉(民95)以 95 位 65 歲以上之老人為施測對象,進行信度考驗,求 得「逃避」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α 係數為.85,「焦慮」分量表的內部 一致性Cronbach’s α 係數為.92,此信度與 Brennan 等人(1998)以 1086 名大學 生為施測對象,進行原量表內部一致性分析,所求得「逃避」分量表的Cronbach’s α 係數為.94,「焦慮」分量表的 Cronbach’s α 係數為.91,十分相近。

三、個體化量表(施測時改稱為「生活經驗量表」)

本研究採用蔡秀玲(民86)根據客體關係理論,並參考 Hoffman(1984)的

「心理分離量表」(Psychological Separation Inventory),以及 Olver 等人(1989)

所編製的「人我分化量表」(Self-Other Differentiation Scale)所修訂而成的「個 體化量表」,用以測量助人工作者在分離個體化與人我分化的程度。

研究者首先與蔡秀玲進行聯繫,經其同意,而使用所編譯之量表。以下簡介 本量表的量表內容、量表型式與計分方式及其信、效度考驗:

(一)量表內容

本量表共86 題,分為五個分量表,用以說明個體在成長過程中,滿足個人

情感、態度、功能方面之獨立需求時,所能放棄或脫離自己對於父母的心理依賴 程度,若越能放棄,代表個體在心理層面,越具備心理分離的能力、滿足自我需 求的能力,換言之,若越能放棄對父母的心理依賴,其分離個體化的程度越高。

此五個分量表分別為「功能獨立」、「態度獨立」、「情緒獨立」、「衝突獨立」

與「人我分化」。茲說明這五個分量表的名稱與意涵:

1.功能獨立(functional independence):指個體不需要依賴父母親的協助與 建議,而能自己直接處理事情並完成該事件的程度。在本量表中,題目分屬於第 5、10、14、19、24、33、38、43、47、52、57、61 題,共 12 題。

2.態度獨立(attitudinal independence):指個體知覺到自己與父母親態度、

想法、價值觀上的不同,而能擁有自己信念的程度。在本量表中,題目分屬於第 4、9、13、18、23、28、32、37、42、51、56、60、65、66、69、72 題,共十 六題。

3.情緒獨立(emotional independence):指個體在與父母親的互動中,能夠 從過度需要父母讚賞、親近與情緒支持等狀態中獨立出來的程度。在本量表中,

題目分屬於第1、3、11、12、16、22、29、31、35、39、41、45、48、50、54、

58、63、67、70、73、75 題,共二十一題。

4.衝突獨立(conflictual independence):指個體在與父母親的互動中,能夠 從過度責任感、罪惡感、焦慮感、不信任感,以及生氣憤怒等狀態裡獨立掙脫出 來的程度,進而與父母親的關係中較沒有罪惡感、怨恨、焦慮和生氣等負向情緒。

在本量表中,題目分屬於第2、6、7、8、15、17、20、21、25、26、27、30、

34、36、40、44、46、49、53、55、59、62、64、68、71、74 題,共二十六題。

5.人我分化(self-other differentiation):指個體在人我關係中,能夠維持獨 立分離的自我感,擁有清楚的人我界限的程度,亦即在與他人的互動關係中,能 保持親密,又可以擁有適切的自主性及距離,而不會過度涉入或抽離的程度。在 本量表中,題目分屬於第76、77、78、79、80、81、82、83、84、85、86 題,

共十一題。

(二)量表型式與計分方式

本量表作答方式,採用李克特氏五點量表,反應方式為「非常不符合」、「不

本量表作答方式,採用李克特氏五點量表,反應方式為「非常不符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