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動機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動機

筆者在日常運用攝影記錄生活點滴的過程中,整理出五張主題不明顯,但富 含趣味性、呈現剪影效果之照片,見圖 1-1-1 至圖 1-1-5。這些圖像中的原本之山 巒、雲朵、樹叢、建築構件、枕木等圖像形狀,透過大腦的聯想與想像,引發異 於原內容之錯覺,其中四張呈現出人物側臉的符號,另一張的造形與質感,在驚 鴻一瞥下,產生類似爬蟲類動物鱷魚造形之幻覺,在不經意地快門底下,影像呈 現出一圖雙義之效果。對於人造物或自然界的不規則形的感受經驗雖因人而異,

促成筆者運用雙義圖形做為施測工具之動機。

圖 1-1-1 男性側臉 圖 1-1-2 天空中側臉

圖 1-1-3 天空綁馬尾女孩 圖 1-1-4 山上躺著的人臉

圖 1-1-5 鱷魚至觀音山一遊

心理學上相關研究,1921 年瑞士精神醫生羅夏克(Rorschach),透過 10 張偶 然留下的彩色與黑白墨跡,要求測試者仔細觀察、體會,做出聯想與解釋,回答 圖形看起來像什麼與後來覺得是什麼,依據統計數據及測試者答案,分析觀賞者 當時的情緒與性格。由此可知,人的大腦對於未知的事物,常會自發地進行解釋,

用已知的事實或符號,去解釋現象。生活中的俗諺或故事,例如: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草繩、周公解夢、人類祭拜自然界神靈的習俗、畫家帕拉提歐斯(Parrhasios)

戰勝宙克西斯(Zeuxis),亦是潛在記憶的經驗重現。

上述一加一不等於二、所見非所得的例子,回顧視覺藝術與平面設計的歷史,

於 16 世紀義大利畫家阿爾欽博托(Giuseppe Arcimboldo,1527-1593)之自然物集 錦畫、超現實表現主義比利時畫家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1898-1967)與西班 牙畫家達利(Salvador Dali,1904-1989)、荷蘭版畫家艾薛爾(Maurits Cornelis Escher,1898-1972)、歐普藝術匈牙利畫家瓦沙雷利(Victor Vasarely,1908-1997)、 日本福田繁雄(Shigeo Fukuda,1932-2009)等藝術家或設計師之創作內容,皆利 用圖形的不確定性,提供觀賞者大腦轉換的空間,產生富含幽默、風趣、新奇、

創意、震憾等視覺效果。相較於傳統繪畫的明確單一主題,這些畫家與設計師運 用圖地反轉的技法,讓觀賞者感受到靈活多變、趣味橫生且言簡意賅的圖像。

雙義圖形獨特的多義特質,符合設計過程中需要之反邏輯、現實、傳統的創 新思維。設計師們廣泛地應用雙義圖形的創作模式於視覺藝術範疇,舉凡小至標 誌,大至車體、建築物廣告;在商標、字體、名片、插圖、包裝、封面、海報、

等圖像內容,皆可發現類似手法之使用,賦予觀賞者從不同視角,看到不同型態 的奇異感受,在看似合理,卻又是謬誤的視覺認知中,觀者與作品之間產生互動 與對話,達到印象深刻之目的。

筆者任教於國中藝術與人文領域視覺藝術科,於論文起筆之時,即將教授學 生國中八年級下學期百變幻象單元,課程主要透過介紹上述中、外藝術家與設計 概念,將雙義圖形、變形畫及圖地反轉等視覺內容,以生活化、趣味化方式呈現,

啟發學生學習興趣,並達到主動探索視覺雙關圖形之目的。

從文獻閱讀得知,男、女性在思考、行為方式上有差異,引發筆者希望調查 統計國中八年級不同性別學生,觀看雙義圖形後,男、女學生是否會因在語言文 字、空間深度、人物/動物類等面向辨識之大腦生理差異,而於視認雙義圖形時,

對圖形的第一、二義辨識產生差異。因此,在課程正式教學前一節課,筆者預先 施行雙義圖形實驗,進行研究。

本研究探討不同性別學生,觀看雙義圖形內容之辨識度差異,冀望研究結 果,可提供設計業界參考,瞭解不同性別消費者視覺習慣;並做為視覺藝術科教 師進行課程教學前,瞭解男、女學生先備經驗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