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性別在雙義圖形辨識之差異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性別在雙義圖形辨識之差異"

Copied!
12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 碩士論文. 性別在雙義圖形辨識之差異 Sex Differences in the Recognition of Ambiguous Figures. 指導教授:伊 彬 研 究 生:謝惠雯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八月.

(2) 摘. 要. 雙義圖形為可引發多重解讀的特別圖像。於視覺傳達領域,設計師在圖像、 插畫、標誌、廣告、海報中應用雙義圖形手法,以消除單調、避免規律性、引發 觀賞者注意、表達圖像深層意義與達成說服與溝通之功能。本研究目的在探討不 同性別國中八年級學生辨識雙義圖形在「語言文字」、「人物/動物」及「空間 深度」類之差異。參與者為 319 名北縣就讀公立國中普通班學生;男學生佔 169 位,女學生共 150 人。在未告知圖形具備雙重意義之前提下,給予 14-15 歲學生 觀看 42 張雙義圖形刺激物。參與者在兩秒內從螢幕上觀看完雙義圖形後,以 30 秒時間,填寫所看到之雙義圖形第一義及其他內容於問卷上。問卷以描述性統計 及卡方檢定之量化方式分析,檢測變項間是否達到顯著差異。研究結果顯示:1. 多數青少年參與者在未告知圖像具備雙義下,傾向只辨識到圖形中的一種意義。 2. 國中八年級女學生在兩秒內觀看完雙義圖形後,能辨識出雙義圖形內具有兩 種不同圖像之能力,有高於國中八年級男學生之趨勢。3. 在語言文字方面,國 中八年級女學生辨識到雙義圖形內具語言文字圖像的能力,有高於國中八年級男 學生之趨勢。4. 在人物/動物辨識方面,國中八年級女學生,能辨識到雙義圖形 中具有人物/動物圖像的能力,有高於國中八年級男學生之趨勢。5. 國中八年級 男、女學生辨識具空間深度之雙義圖形,無顯著差異。冀望研究結果,可提供設 計業界瞭解不同性別消費者視覺習慣;及做為國中視覺藝術科教師瞭解男、女學 生視覺辨識差異之參考。. 關鍵字:雙義圖形、圖地反轉、性別差異、臉孔辨識、語言文字、空間深度、辨 識. ii.

(3) Abstract Ambiguous figures are special images that can give rise to multiple interpretations. Visual art designers create ambiguous figures in icons, illustrations, logos, advertisements, and posters. This way avoids monotony and regularity, attracts viewers’ attention, expresses the deep meaning of the image, as well as reaches the goal of persuasion and communic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ighth -grade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in recognizing ambiguous figures categorized into three types: linguistic character, human/animal figure, and spatial depth. Participants were 319 junior high public school students (169 males and 150 females) enrolled in common class in Taipei County. Without being told the purpose of ambiguities, 14-15 years old students were presented with 42 ambiguous visual stimuli. Participants were asked to look at every image flashed on the computer monitor for 2 seconds, then to fill out a questionnaire immediately reporting the first and the other meanings of the ambiguous figure they saw in 30 seconds.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questionnaires was conducted through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chi-square analysis in order to detec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variables. The results of data analysis revealed that: (1) Most of the adolescent participants tend not to reverse ambiguous figures if they are not informed about the ambiguity of the figures. ( 2 ) Eighth-grade females have a higher sensitive tendency to recognize both ambiguous images than males, when each image was shown for 2 seconds. ( 3 ) When recognizing ambiguous figures with linguistic character, eighth-grade females have a higher sensitive tendency than males. ( 4 ) When recognizing ambiguous figures with human/animal figure, eighth-grade females have a higher sensitive tendency than males. ( 5 ) In the recognition of ambiguous figures with spatial depth, significant sex differences do not exist between eighth-grade males and females. The results could be useful to junior high school visual art teachers and designers with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ow different sexes perceive two interpretations of ambiguous figures. Keywords: ambiguous figure, figure and ground reversal, sex difference, face recognition, linguistic character, spatial depth, recognition iii.

(4) 謝 誌 論文得以如期順遂完成,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由衷感激教授們、助教、同 事、同學、朋友、長輩及家人的從旁幫忙。特別感謝指導教授伊彬教授以系統化 的授課內容,旁徵博引實務案例,充滿智慧、活力、幽默的表達方式,引發我對 實證研究的興趣。在研究過程中,從研究方向確立、擬定題目、分析資料至撰寫 討論與結論,教授總是利用課餘時間,耐心地給予獨到清晰的見解回應、提綱挈 領的修正建議,讓我學習如何思考、解決問題,恩師審慎嚴謹、實事求是的研究 態度,及時給予筆者創作上的修正意見,令本人獲益良多。同時感謝徐秀菊教授 與張妃滿教授,撥冗擔任口試委員,對論文內容詳細審閱,在過程中不吝提供精 闢的建議,指正文中疏漏處及澄清邏輯觀念,使論文更周延完備。 三年暑期進修生活,於論文撰寫期間,感謝梁所長桂嘉教授、張柏舟教授、 鄧成連教授、周賢彬教授、賴建都教授、康台生教授、曾坤明教授,在課程中專 業熱情的教學指導和創意啟迪;感謝所上親切和藹的葉助教及葉姐,以縝密思緒 及高效率做事方式,迅速處理展覽事宜與相關行政流程;感謝甘苦與共的同學 們,無私分享教學經驗、相互砥礪完成學業;感謝任教學校資訊科同事莊雅婷老 師、陳志仁老師於實驗場地、器材及過程的鼎力相助;感謝同年級資深導師,劉 瑞芬老師和翁素娥老師於暑期期間盡心輔導我班學生,在此獻上最深的敬意。 最後,感謝家妹惠婷與妹婿國峰提供英文摘要諮詢與指導;感謝父母親對我 的包容、關愛和照顧,給予我精神上的支持與鼓勵,讓我兼顧課業與工作;沒有 您們的用心栽培與無怨無悔的付出,就沒有今日的我。 謹以此論文獻給我最摯愛的家人,及一路走來陪伴著我、關心我的人!. 謝惠雯 謹識 2010/08/24 於師大設計研究所. iv.

(5) 目 摘. 錄. 要 ................................................................................................................................... ii. Abstract ................................................................................................................................. iii 謝. 誌 .................................................................................................................................. iv. 目. 錄 ....................................................................................................................................v. 表. 次 .................................................................................................................................. ix. 圖. 次 ................................................................................................................................. xii.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4 1.3 研究假設 ................................................................................................................4 1.4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1.5 研究流程 ................................................................................................................6 1.6 名詞釋義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2.1 視覺認知 ................................................................................................................9 2.1.1 視覺處理 ...................................................................................................11 2.2 錯視圖形 ..............................................................................................................12 2.2.1 錯視基本原理 ...........................................................................................12 2.2.2 錯視分類 ...................................................................................................13 2.3 雙義圖形與圖地反轉 .........................................................................................14 2.3.1 雙義圖形(ambiguous figure) ...............................................................15 2.3.2 圖地反轉(figure and ground reversal) ................................................16 2.4 性別認知差異 .....................................................................................................17. v.

(6) 2.4.1 大腦性別差異 ...........................................................................................17 2.4.2 性別語言差異 ...........................................................................................18 2.4.3 性別空間差異 ...........................................................................................20 2.4.4 性別臉孔辨識差異 ..................................................................................2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7 3.1 參與者 ...................................................................................................................27 3.2 研究工具 ..............................................................................................................28 3.2.1 視覺刺激物(雙義圖形) ......................................................................28 3.2.2 研究工具(問卷) ..................................................................................30 3.2.2.1 問卷指導語 ....................................................................................30 3.3 施測程序 ..............................................................................................................31 3.3.1 施測環境 ...................................................................................................31 3.3.2 施測時間 ...................................................................................................31 3.3.3 正式施測過程 ...........................................................................................31 3.4 資料分析方法 ......................................................................................................32 第四章 研究結果 ...............................................................................................................33 4.1 施測圖形資料結果 ..............................................................................................33 4.1.1 圖 1 人形與欄杆 .....................................................................................34 4.1.2 圖 2 人臉與風景 .....................................................................................35 4.1.3 圖 3 人臉與英文草寫 Liar ....................................................................36 4.1.4 圖 4 側臉與穿著雨衣的人形背面 .......................................................37 4.1.5 圖 5 獅子側臉與風景 ............................................................................38 4.1.6 圖 6 紅色色塊與英文字 SEEING .........................................................39 4.1.7 圖 7 水果與側臉 .....................................................................................40 4.1.8 圖 8 山景與躺臥的人臉 ........................................................................41 4.1.9 圖 9 樹枝與英文字 SAVE THE WORLD ............................................42 vi.

(7) 4.1.10 圖 10 人臉與花朵 .................................................................................43 4.1.11 圖 11 騎馬的人與側臉 ........................................................................44 4.1.12 圖 12 綠、紫色塊與英文字 LIFE ......................................................45 4.1.13 圖 13 黑色人形與白色箭頭 ................................................................46 4.1.14 圖 14 風景與左方由樹構成之人形 ...................................................47 4.1.15 圖 15 建築工地與英文字母 iR ...........................................................48 4.1.16 圖 16 白鳥與人臉 .................................................................................49 4.1.17 圖 17 馬匹與雪地 .................................................................................50 4.1.18 圖 18 白鳥與中文愛字 ........................................................................51 4.1.19 圖 19 石頭與女性人形 ........................................................................52 4.1.20 圖 20 小城街景與人臉 ........................................................................53 4.1.21 圖 21 中文囍字與直式英文字 HONG KONG ..................................54 4.1.22 圖 22 鉗子與兩張側臉 ........................................................................55 4.1.23 圖 23 夜景與白衣女人 ........................................................................56 4.1.24 圖 24 白樹與英文字 Go WHITE.........................................................57 4.1.25 圖 25 書本與人臉 .................................................................................58 4.1.26 圖 26 瀑布建築與白衣人群 ................................................................59 4.1.27 圖 27 岩石與英文字 HIDE AND SEEK .............................................60 4.1.28 圖 28 枯樹與女性人臉 ........................................................................61 4.1.29 圖 29 花瓶與兩張側臉 ........................................................................62 4.1.30 圖 30 葉片與英文字 YOU always you ...............................................63 4.1.31 圖 31 手部造形與頭像 ........................................................................64 4.1.32 圖 32 兩名騎士與老人頭像 ................................................................65 4.1.33 圖 33 熱帶魚與英文字 PLEASE ........................................................66 4.1.34 圖 34 大樹剪影與動物剪影 ................................................................67 4.1.35 圖 35 人臉與紅色牆壁大廳 ................................................................68 vii.

(8) 4.1.36 圖 36 道路與英文字 SOS ....................................................................69 4.1.37 圖 37 海芋與人臉 .................................................................................70 4.1.38 圖 38 骷髏頭與模特兒照鏡子 ...........................................................71 4.1.39 圖 39 花朵與英文字 Bye .....................................................................72 4.1.40 圖 40 樹枝與花豹頭部 ........................................................................73 4.1.41 圖 41 白鳥與風景 .................................................................................74 4.1.42 圖 42 鹿形與中文祿字 ........................................................................75 第五章 分析討論 ...............................................................................................................77 5.1 八年級不同性別學生辨識出雙義圖形具雙重意義之各題比例 ................77 5.2 八年級女學生辨識雙義圖形語言文字類有高於男學生之趨勢 ................80 5.3 八年級女學生辨識雙義圖形人物/動物類有高於男學生之趨勢 ...............82 5.4 八年級不同性別學生辨識雙義圖形之空間深度類能力無差異 ................85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89 6.1 結論 ......................................................................................................................89 6.2 後續研究建議 .....................................................................................................90 引註文獻..............................................................................................................................92 一、中文部分.............................................................................................................92 二、英文部分.............................................................................................................96 附錄 1 表 3-2-1 視覺刺激物雙義圖形詳細來源........................................103 附錄 2 表 3-2-1 視覺刺激物雙義圖形 Powerpoint 播放檔 ......................108 附錄 3 國中部八年級學生美術圖形測驗 ..................................................109. viii.

(9) 表. 次. 表 2-2-2 錯視分類整理 ............................................................................ 13 表 2-3-1 不同研究者所定義之雙義圖形 ................................................ 15 表 2-4-3 性別在視覺細胞生理學上之差異 ............................................ 21 表 2-4-4 性別差異在生理、顏色、圖像等相關理論整理 .................... 25 表 3-1-1 施測男、女學生人數及比例 .................................................... 27 表 3-2-1 視覺刺激物雙義圖形編號及分類 ............................................ 29 表 4-1-1 性別*圖 1 交叉表列 .................................................................. 34 表 4-1-2 性別*圖 2 交叉表列 .................................................................. 35 表 4-1-3 性別*圖 3 交叉表列 .................................................................. 36 表 4-1-4 性別*圖 4 交叉表列 .................................................................. 37 表 4-1-5 性別*圖 5 交叉表列 .................................................................. 38 表 4-1-6 性別*圖 6 交叉表列 .................................................................. 39 表 4-1-7 性別*圖 7 交叉表列 .................................................................. 40 表 4-1-8 性別*圖 8 交叉表列 ................................................................. 41 表 4-1-9 性別*圖 9 交叉表列 .................................................................. 42 表 4-1-10 性別*圖 10 交叉表列 ................................................................ 43 表 4-1-11 性別*圖 11 交叉表列 ................................................................ 44 表 4-1-12 性別*圖 12 交叉表列 ................................................................ 45 表 4-1-13 性別*圖 13 交叉表列 ................................................................ 46 表 4-1-14 性別*圖 14 交叉表列 ................................................................ 47 表 4-1-15 性別*圖 15 交叉表列 ................................................................ 48 表 4-1-16 性別*圖 16 交叉表列 ................................................................ 49 表 4-1-17 性別*圖 17 交叉表列 ................................................................ 50 ix.

(10) 表 4-1-18 性別*圖 18 交叉表列 ................................................................ 51 表 4-1-19 性別*圖 19 交叉表列 ................................................................ 52 表 4-1-20 性別*圖 20 交叉表列 ................................................................ 53 表 4-1-21 性別*圖 21 交叉表列 ................................................................ 54 表 4-1-22 性別*圖 22 交叉表列 ................................................................ 55 表 4-1-23 性別*圖 23 交叉表列 ................................................................ 56 表 4-1-24 性別*圖 24 交叉表列 ................................................................ 57 表 4-1-25 性別*圖 25 交叉表列 ................................................................ 58 表 4-1-26 性別*圖 26 交叉表列 ................................................................ 59 表 4-1-27 性別*圖 27 交叉表列 ................................................................ 60 表 4-1-28 性別*圖 28 交叉表列 ................................................................ 61 表 4-1-29 性別*圖 29 交叉表列 ................................................................ 62 表 4-1-30 性別*圖 30 交叉表列 ................................................................ 63 表 4-1-31 性別*圖 31 交叉表列 ................................................................ 64 表 4-1-32 性別*圖 32 交叉表列 ................................................................ 65 表 4-1-33 性別*圖 33 交叉表列 ................................................................ 66 表 4-1-34 性別*圖 34 交叉表列 ................................................................ 67 表 4-1-35 性別*圖 35 交叉表列 ................................................................ 68 表 4-1-36 性別*圖 36 交叉表列 ................................................................ 69 表 4-1-37 性別*圖 37 交叉表列 ................................................................ 70 表 4-1-38 性別*圖 38 交叉表列 ................................................................ 71 表 4-1-39 性別*圖 39 交叉表列 ................................................................ 72 表 4-1-40 性別*圖 40 交叉表列 ................................................................ 73 表 4-1-41 性別*圖 41 交叉表列 ................................................................ 74 表 4-1-42 性別*圖 42 交叉表列 ................................................................ 75 表 5-1-1 不同性別學生自行辨識出雙義圖形雙重意義之各題比例 .... 79 x.

(11) 表 5-2-1 不同性別學生辨識語言文字類雙義圖形之比例 .................... 81 表 5-3-1 不同性別學生辨識人物/動物類雙義圖形之比例 ................... 83 表 5-4-1 不同性別學生辨識空間深度類雙義圖形之比例 .................... 87. xi.

(12) 圖. 次. 圖 1-1-1 男性側臉 ........................................................................................ 1 圖 1-1-2 天空中側臉 .................................................................................... 1 圖 1-1-3 天空綁馬尾女孩 ............................................................................ 2 圖 1-1-4 山上躺著的人臉 ............................................................................ 2 圖 1-1-5 鱷魚至觀音山一遊 ........................................................................ 2 圖 1-5-1 研究流程 ........................................................................................ 6. xii.

(13)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動機 筆者在日常運用攝影記錄生活點滴的過程中,整理出五張主題不明顯,但富 含趣味性、呈現剪影效果之照片,見圖 1-1-1 至圖 1-1-5。這些圖像中的原本之山 巒、雲朵、樹叢、建築構件、枕木等圖像形狀,透過大腦的聯想與想像,引發異 於原內容之錯覺,其中四張呈現出人物側臉的符號,另一張的造形與質感,在驚 鴻一瞥下,產生類似爬蟲類動物鱷魚造形之幻覺,在不經意地快門底下,影像呈 現出一圖雙義之效果。對於人造物或自然界的不規則形的感受經驗雖因人而異, 促成筆者運用雙義圖形做為施測工具之動機。. 圖 1-1-1 男性側臉. 圖 1-1-2 天空中側臉. 1.

(14) 圖 1-1-3 天空綁馬尾女孩. 圖 1-1-4 山上躺著的人臉. 圖 1-1-5 鱷魚至觀音山一遊. 心理學上相關研究,1921 年瑞士精神醫生羅夏克(Rorschach) ,透過 10 張偶 然留下的彩色與黑白墨跡,要求測試者仔細觀察、體會,做出聯想與解釋,回答 圖形看起來像什麼與後來覺得是什麼,依據統計數據及測試者答案,分析觀賞者 當時的情緒與性格。由此可知,人的大腦對於未知的事物,常會自發地進行解釋, 用已知的事實或符號,去解釋現象。生活中的俗諺或故事,例如: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草繩、周公解夢、人類祭拜自然界神靈的習俗、畫家帕拉提歐斯(Parrhasios) 戰勝宙克西斯(Zeuxis) ,亦是潛在記憶的經驗重現。. 2.

(15) 上述一加一不等於二、所見非所得的例子,回顧視覺藝術與平面設計的歷史, 於 16 世紀義大利畫家阿爾欽博托(Giuseppe Arcimboldo,1527-1593)之自然物集 錦畫、超現實表現主義比利時畫家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1898-1967)與西班 牙畫家達利(Salvador Dali,1904-1989) 、荷蘭版畫家艾薛爾(Maurits Cornelis Escher,1898-1972) 、歐普藝術匈牙利畫家瓦沙雷利(Victor Vasarely,1908-1997) 、 日本福田繁雄(Shigeo Fukuda,1932-2009)等藝術家或設計師之創作內容,皆利 用圖形的不確定性,提供觀賞者大腦轉換的空間,產生富含幽默、風趣、新奇、 創意、震憾等視覺效果。相較於傳統繪畫的明確單一主題,這些畫家與設計師運 用圖地反轉的技法,讓觀賞者感受到靈活多變、趣味橫生且言簡意賅的圖像。 雙義圖形獨特的多義特質,符合設計過程中需要之反邏輯、現實、傳統的創 新思維。設計師們廣泛地應用雙義圖形的創作模式於視覺藝術範疇,舉凡小至標 誌,大至車體、建築物廣告;在商標、字體、名片、插圖、包裝、封面、海報、 等圖像內容,皆可發現類似手法之使用,賦予觀賞者從不同視角,看到不同型態 的奇異感受,在看似合理,卻又是謬誤的視覺認知中,觀者與作品之間產生互動 與對話,達到印象深刻之目的。 筆者任教於國中藝術與人文領域視覺藝術科,於論文起筆之時,即將教授學 生國中八年級下學期百變幻象單元,課程主要透過介紹上述中、外藝術家與設計 概念,將雙義圖形、變形畫及圖地反轉等視覺內容,以生活化、趣味化方式呈現, 啟發學生學習興趣,並達到主動探索視覺雙關圖形之目的。 從文獻閱讀得知,男、女性在思考、行為方式上有差異,引發筆者希望調查 統計國中八年級不同性別學生,觀看雙義圖形後,男、女學生是否會因在語言文 字、空間深度、人物/動物類等面向辨識之大腦生理差異,而於視認雙義圖形時, 對圖形的第一、二義辨識產生差異。因此,在課程正式教學前一節課,筆者預先 施行雙義圖形實驗,進行研究。. 3.

(16) 本研究探討不同性別學生,觀看雙義圖形內容之辨識度差異,冀望研究結 果,可提供設計業界參考,瞭解不同性別消費者視覺習慣;並做為視覺藝術科教 師進行課程教學前,瞭解男、女學生先備經驗之參考。. 1.2 研究目的 本研究依據神經生理學理論,以性別之大腦組織差異為基礎,假設國中八年 級男、女學生認知雙義圖形時,不同性別有視覺認知方式之差異,探討下列問題:. 1. 統計國中八年級之不同性別學生,不曾接受過雙義圖形觀看訓練情況下,能 主動察覺雙義圖形之比例。 2. 瞭解國中八年級不同性別學生,在未被告知圖形具雙重意義下,視認雙義圖 形第一、二義時,在語言文字、空間深度、人物/動物類等項目之差異。 3. 探索不同性別青少年在辨識雙義圖形過程之差異,與推論可能影響辨識差異 之原因。. 1.3 研究假設 研究目的為探討:未告知圖形具有雙重意義下,男、女學生觀看雙義圖形之 視覺差異。故本處所指稱之國中八年級學生,均是在未進行課程教學前之階段。 文獻探討後,產生以下假設:. 1. 國中八年級學生天生能應用觀察力,察覺雙義圖形之存在。 2. 國中八年級不同性別學生,在認知雙義圖形第一、二義上有差異。 3. 國中八年級女學生,察覺雙義圖形之人物/動物比例,可能高於男學生。 4. 國中八年級女學生,察覺雙義圖形之語言文字比例,可能高於男學生。 5. 國中八年級男學生,察覺雙義圖形之空間深度比例,可能高於女學生。 4.

(17) 1.4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根據研究目的,劃定研究範圍;且限於時間、人力、物力與經費的因 素,設定受測樣本、參與者及刺激物研究限制。. 1. 本研究的受測樣本,以筆者任教之台北縣清水高中國中部普通班青少年學生 為樣本母群體,年齡介於 14-15 歲之間,家庭社經背景多為中下階層。 2. 雙義圖形刺激物之挑選,來自心理研究曾施測之圖形、教科書圖片、藝術家 與設計師作品及網路圖片。 3. 本研究僅以雙義圖形刺激物之「空間深度」、「人物/動物」、與「語言文字」 為研究變項,不討論色彩、構圖、主題等對性別之影響。 4. 本研究目的為調查不同性別國中八年級學生辨識雙義圖形時,是否會因大腦 結構差異而產生不同辨識結果,故研究中所稱之參與者,其背景皆設定在未 接受過單元教學訓練之前提上,考慮到文章閱讀過程的流暢性,之後文章段 落中,不再一一贅述參與者背景。 5.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實驗對象限制於任教學校之 9 個班級,共 319 名學生 參與實驗,統計結果只能就群體的現象予以瞭解,無法分析個別情況。. 5.

(18) 1.5 研究流程 本研究旨在探討八年級國中生,主動認知、察覺雙義圖形之比例,以瞭解此 階段學童之觀察敏銳度,並與以往研究文獻相互對照、驗證。. 本研究流程如下:. 第一階段. 確認研究主題. 探討相關文獻. 擬定研究架構. 第二階段. 設定研究方法. 製作圖形與問卷. 進行問卷施測. 第三階段. 資料整理與分析. 解釋結果與討論. 撰寫結論及建議. 圖 1-5-1 研究流程. 6.

(19) 1.6 名詞釋義 綜合諸多學者之看法、見解,筆者將研究題目中所提到之雙義圖形與辨識兩 詞彙解釋如下:. 1. 雙義圖形(ambiguous figure) 圖像內需至少包含兩種可供解讀的意象,有別於傳統單一畫面的圖像,觀賞 者接收訊息過程時,受到主觀或客觀因素影響,選擇注意之焦點不同,如整體或 局部、圖形或背景,圖像呈現意義因注目區域不同隨之改變。通常觀賞者僅能觀 察到兩種圖義之一,當觀賞者企圖轉換知覺到第二種圖像時意義,第一義的畫面 便消失不見,兩者無法同時觀看。. 2.辨識(recognition) 辨識是個體很早就擁有的能力,為普遍存在的心理能力,人類因經年累月地 使用這樣的能力而習以為常。例如:嬰兒剛出生後不久,就能認得母親的笑容與 聲音;當欣賞一幅畫、聆聽一首樂曲、品嚐一道佳餚、感受一陣輕風或聞一朵玫 瑰花產生熟悉感,皆仰賴這項能力。以下為筆者定義之視覺辨識名詞解釋。 人類大腦視覺系統面對外來圖形刺激,透過腦內不同細胞偵測造形邊界、方 向、長度、色彩、形狀、質地、空間、動態之訊號整合過程,從記憶結構中提取 既有的知識經驗,察覺圖像表徵之任務。. 7.

(20) 8.

(2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主題為探討國中八年級不同性別學生,辨識雙義圖形之語言文字、空 間深度及人物/動物之差異比較。本章就視覺認知、錯視、雙義圖形與圖地反轉、 性別視覺認知的差異,分作以下四節進行敘述:. 2.1 視覺認知 人的視覺神經系統因無法承受外來的訊息刺激內容之紊亂無章、渾沌無秩序 的情形,故由大腦統一產生解釋作用(呂清夫,1984,153)。基本的認知功能 是感覺(sensation)和知覺(perception) 。感覺是感覺接受體傳遞感覺訊息的過程, 知覺是把感覺刺激賦予意義的解釋過程(Smith,2006/2008,6-8) 。知覺具有選擇、 補充、構成、判斷作用,是人主動造成,感覺是被動的,器官所感覺到的不一定 知覺到(王秀雄,1975,124) 。 視覺是知覺經驗之重要途徑,人類對外在環境的感官認知,知覺中有 70%來 自視覺;20%來自聽覺;10%來自其他知覺管道(陳俊宏、楊東民,1998) 。視覺 由數個平行系統構成,各個系統除了負責分析影像的屬性,也要負責解讀(Zeki, 1999/2001,77) 。 美國心理學家Solso(1973/1992,2-9)提出認知特徵涉及心理全部過程和結 構,如信號檢測、注意力、圖樣識別、信息處理、學習、記憶、回憶、心象、思 維、語言、遺忘干擾,在這個認知結構下,對以上的部分結構操弄、組織、使用 等複雜過程的結果。認知包含知覺、記憶與思考各個層面。當我們處理外來的圖 像、符號、意念訊息,是透過層級系統的傳遞,經由經驗與知識的詮釋之後,才 能達到辨識(recognition)的目的。辨識後的訊息才具有其意義,才能進而轉換 成另一種訊息形式為記憶系統 (memory system)所儲存與使用(吳菁樺,2004)。. 9.

(22) 鄭昭明(2004,12-16)認為人是一個認知與學習的系統,具有以下特點: 1. 人是符號運作與計算(symbol manipulation and computation)的系統。人具有使 用文字、符號及語言的能力,透過這些媒介,從事複雜學習內容或作業,從 既存的知識獲得、理解與貯存新知識,再將新知傳遞給他人。 2. 人是多階段訊息處理的系統。外來的訊息經過感覺的登錄(sensory register)、 注意(attention)、辨識(recognition)、短期與長期的事件記憶(short-term and long-term episodic memories)等階段的傳遞與運作後,才有機會成為個人知識 與經驗的一部分;每個階段運作皆有能力與容量限制,必須以有效率的認知 策略,從事學習。 3. 人是主動(active)詮釋訊息的系統,而非被動(passive)接收外在訊息。訊 號接收後,人腦透過過往經驗與知識的積極詮釋後,才能達到辨識 (recognition) 的效果。辨識後賦予意義的訊息,才能使用及儲存於記憶系 統(memory system)中。 部分學者主張訊息處理模式(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l) 是認知心理的主 要理論架構,將人類視為主動訊息處理者,並探討人類接收感官訊息、儲存訊息、 過濾、辨認、選擇、運用訊息、理解、問題解決及學習等,不同階段所發生訊息 處理模式。環境中的訊息,從感官紀錄器接收後,做短暫的儲存,稱為感官儲存 或感官記憶。此階段保留訊息的原始形式約一秒至兩秒鐘,供個體辨認,若訊息 沒有引起個體的注意,則很快消失,被後面的訊息所取代。過濾理論認為注意力 如同過濾器,限制一次可辨認的量,發生在型態辨認階段之前。而選擇理論則認 為所有的訊息都被辨認,只有重要的訊息才被注意,做進一步處理,進到下一階 段記憶(鄭麗玉,1993,2-3)。. 10.

(23) 2.1.1 視覺處理. 眼睛是視覺的接受器官,人類眼球之構造如相機一般,捕捉物像的過程如 下:視覺起於環境物體反射光線進入眼球,穿透角膜(cornea)和瞳孔(pupil) 進入水晶體(lens)內調節曲度,投射清晰影像於視網膜(retina)底,視網膜內 含分布在邊緣的桿細胞(rods)與位於網膜中心中央窩(fovea)位置的椎細胞 (cones)負責接收光線,再將光線轉化為電氣化學訊號(electrochemical signals) 後,經由視神經傳遞至大腦的視覺皮質區(visual cortex),整合形成視覺影像 (Robert、Martha,2004,143-145) 。 在視網膜中央包含兩種感光細胞,其中桿細胞約有一億兩千萬個,分布在整 個視網膜上,對黑色、白色及灰色敏感;而椎細胞僅有五百萬個左右,約 99%集 中於中央窩,對有彩色敏感。桿細胞與椎細胞接收訊息後,往上送到節細胞 (ganglion cells),科學家在過去幾十年的研究已知道節細胞分為 M 細胞(巨細 胞)與 P 細胞(小細胞)。M 細胞(巨細胞)多與桿細胞互相連接,透過不同神 經迴路,將訊息傳遞到視覺皮質內分析空間關係及物體運動的區域,主要偵測動 作和方向;而 P 細胞(小細胞)與三種錐細胞連接,將訊息送到中繼站視丘,再 送至視覺皮質內分析顏色與質地的區域,負責顏色與質地偵測(Sax,2005/2006, 44) 。 大腦中存在許多視覺區,處理各自專化功能,如形狀、顏色和動作等。視網 膜接收之視覺訊號,透過視神經束傳送至大腦主要視覺皮質區,視覺訊號可分為 顏色、明暗、動作、形狀、深度等不同類型。大腦主要視覺皮質區內負責接收訊 號的細胞會依類型聚集,形成小區間,採用平行和同步處理不同視覺屬性(Zeki, 1999/2001,73-76) 。 視覺訊號抵達大腦的視覺皮質區後的第一個區域為主要視覺區 V1,亦稱為 條紋皮層區(striate cortex),V1 擁有走向選擇性細胞(orientation selective cells), 其神經元的分布反映了視網膜各部位所代表的空間訊息,不同種類的神經元反應 11.

(24) 偏好不同,譬如斜度走向、移動、尺寸大小等(Goldstein,2002)。在 V1 的模 組內,不同柱狀結構(column)結構的神經元接收不同的斜度。V1 是視覺皮質 中神經最密集的區域,如同精準的測量儀器,記錄每個接收到的訊號狀態。 初級視覺皮質 V1 的細胞,可將訊號由兩條路徑傳出至其他區域,從視覺路 徑(visual pathway)分為「何處」路徑(where pathway)和「什麼」路徑(what pathway) ,在「什麼」路徑的下顳葉皮質 IT(inferior temporal cortex)專司刺激的 形狀(form)和顏色,Tanaka、Saito、Fukada、Moriya(1991)發現 IT 中的神經 元細胞對於特定形狀物件有不同的反應值;一般認為此視覺路徑與物體辨識及記 憶有關。在「何處」路徑的 MT(middle temporal cortex)則與運動(movement) 和偵測刺激的方位有關;一般認為此視覺路徑與物體移動、伸手取物及手眼協調 有關。 視覺訊號離開 V1 之後,在 V2分析複雜的輪廓、空間資訊,V3與運動中的 形狀有關。在更高階的視覺處理(higher-level visual processing)中,V4被神經生 理學家Zeki稱為視覺腦的顏色中心,發現它有感應紅、綠、青的三種細胞,是專 司色彩反應的區域。察覺動作的中心在V5,大多數細胞只對動作方向反應(Zeki, 1999/2001,178)。. 2.2 錯視圖形 本研究中引用圖地反轉及雙義圖像做為刺激物,此兩類圖形皆隸屬於錯視圖 形之下,故本節粗略探討錯視的原理及分類,並比較不同研究者提出之差異。. 2.2.1 錯視基本原理. 人類的視覺起初先看到一個物象,再轉變方向看到另一物象,在短暫時間 內,人們對此兩者的錯覺不易加以矯正或恢復(劉其偉,1975,135) 。錯視是人. 12.

(25) 們知覺經驗的判斷與實際觀察物特徵上的一種錯覺經驗,當人們仔細觀察物體 後,會與先前的判斷有所不同,具有顯著的視覺分歧現象,並非視覺異常(王藍 亭、黃詩珮,1992) 。 我們的感覺器官不一定總是能對客觀事物作出正確的反應,大部分的時候, 視覺都能很正確的進行組合。在某些情況下,看到的現象並不符合外部刺激,此 時知覺必須綜合外界的多重線索,像解謎一般,便產生了錯視(visual illusion 或 optical illusion)(陳上瑜,2005)。. 2.2.2 錯視分類. 錯視原理的分類方式眾多,今井省吾(1988,3-4)在其著書中提出錯視的 分類方法,見表 2-2-2 整理,從主觀的直接感受分析歸納不同的性質、指向意義 錯視分類方式以錯視的外觀為主,將錯視分為:(1)幾何學錯視之多種現象; (2)多義圖形;(3)逆理圖形;(4)月亮錯視;(5)對比錯視;(6)運動 錯視;(7)傾斜錯視;(8)方向判斷錯視;除了分類全部錯視外,也將幾何錯 視分為三類:(1)角度、方向錯視;(2)彎曲錯視;(3)長度、距離、面積 錯視。 表 2-2-2 錯視分類整理 錯視. 幾何學 錯視圖形. 其他 錯視圖形. 分類. 代表圖形. 缪勒利亞圖形. 矢羽線間兩線段直線長度相等. 同心圓和圓環圖形. 兩同心圓,內、外圓大小相等. 分割距離錯視及垂直水平錯視圖形. 歐皮爾康德圖形. 三次元圖形及其他大小錯視圖形. 彭佐圖形. 角度、方向之錯視圖形. 亞賓浩斯角度/傑魯那/雷格圖形. 彎曲錯視圖形. 赫林/汪德/黑夫勒圖形. 多義圖形(曖昧圖形). 魯賓之杯. 逆理圖形. 邊洛斯三角形. 明暗對比錯視圖形. 赫爾曼柵格.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自今井省吾(1988,3-4). 13.

(26) 近江源太郎採取今井省吾的分類方法,作更進一步的垂直延伸和水平擴展, 在每一個主分類的下方,定義了更明確的分類細項。從分類的依據來說,仍然使 用性質的差異,較主觀的方式來作分類。 楊清田(1992,20-25)將錯視分為:(1)幾何學的錯視;(2)多義圖形(即 多種看法的圖像,包含曖昧圖像及圖地反轉等);(3)矛盾圖形;(4)月亮的 錯視;(5)運動的錯視;(6)深度的錯視;(7)主觀性輪廓錯視;(8)色彩 及明度錯視;(9)欲求與情緒的錯視等。 朝倉直巳(1984/1993,156-169)在介紹造形文法,幻象的創造手法時,將 錯視心理學分類為:(1)形態歪曲的錯視;(2)線或角對不齊的錯視;(3) 與垂直方向有關的視覺扭曲;(4)大小的錯視;(5)有關明度的錯視;(6) 視角指定。並將反轉現象分為:(1)雙重意象;(2)正、倒立共存圖;(3) 反轉性遠近錯視。 相較於「依性質分類」, Gregory(1997)以「認知實驗」提出利用知覺的 差異,作為錯視的分類依據,將錯視歸納為物理上的(physical)和認知上的 (cognitive)錯視,將錯視類型命名類比為語言上的錯誤,分為四類:(1)曖眛 含糊的(ambiguities) ; (2)變形失真的(distortions) ; (3)矛盾悖理的(paradoxes); (4)虛構不實的(fictions)。 綜觀不同學者的分類方式,除了 Gregory 以外,大部分研究者分類錯視時, 多由錯視的外觀或是視覺、量感上變化作為分類的依據,不同學者提出之分類的 差別僅在於種類、數量相異。而本研究中採用之雙義圖形刺激物,在錯視圖形中 的定位,屬於幾何錯視以外的其他錯視類型中。. 2.3 雙義圖形與圖地反轉 本研究設定之刺激物,包含圖地反轉與雙義圖形兩種,參考先前學者提出之 觀點,就此兩類圖像特性分別進行介紹。 14.

(27) 2.3.1 雙義圖形(ambiguous figure). 雙義圖形屬於錯視圖形的一種,源自西元十世紀左右對大寫字母的文字設計 (楊清田,1992,64) 。雙義圖形又可稱為多義圖像、模稜兩可圖形、曖昧圖形, 圖像中至少包含兩種以上的意義或看法。例如 Boring 所繪的「老婦還是小姐?」 物體曖昧圖。由觀察圖中不同的特徵(耳、脖子、鼻子),兩種可能會隨著觀看 者的意念換來換去。眾多學者曾定義雙義圖形,表 2-3-1 為整理不同研究者所定 義之雙義圖形。. 表 2-3-1 不同研究者所定義之雙義圖形 名詞. 出處. 定義. 雙關圖形. 圖面跳動之現象,此變化與注意力跳動有關。. Luckiesh(1969,73). 多義圖形. 同一圖有兩種看法,圖、地都可表現意義。. 今井省吾(1988,207). 兩歧圖形. 圖形交替「物體」成為「背景」. Gregory(1966/1987). 隱避畫、. 十七世紀歐洲流行之隱含人像之風景畫,又稱畫. 歧義畫. 謎。一個圖像在視覺意識內,具多義性。. 雙重意象. 因觀點不同,出現不同意義的畫面。. 朝倉直巳(1984/1993,167). 雙關語的圖像. 一個簡單的造形,產生不同層次的詮釋和認同。. Munari(1981/1989,327-332). 多義圖形. 同一圖形,有兩種或兩種以上觀看方式。. 楊清田(1992,64). 單純構成的幻像、複. 對象由若干的畫因組合而成。同一畫面,表現兩種. 像. 相反含意。. 模稜兩可圖形、視覺 雙關性的表現形式. 陳淑娥(1984,12-25). 劉其偉(1975,77). 曖昧不明或雙重影像。 雙關性可為「將兩種或三種可運用的事物並列配. Roukes(1988/1995,152-155). 置」,指趣味性的排列組合。. 曖昧圖形. 圖形的圖與地之區分是曖昧的。. 張恬君(1997,104). 雙重解碼. 一個圖像符號有兩種以上的解讀。. 楊裕富(1999,198). 謊畫. 觀看者常受多義圖像隱藏圖欺騙。. 劉凰慧(2001). 多義圖像. 圖地關係曖昧造成反轉,但均可表達意義。. 王藍亭、黃詩珮(2003). 曖昧空間 (equivocal space) 視覺幻象 (optical illusion). 為藝術家計劃的一種狀態,當觀者於不同時間觀看 作品時,在藝術元素或被繪物之間,可發現超出一 組以上的構成關係。.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合自李佳珍(1998)、蔡斐鈞,(2005)相關名詞定義表格. 15. Ocvirk、Stinson、Wigg、Bone、 Cayton(1997/2004,396).

(28) 2.3.2 圖地反轉(figure and ground reversal). 根據完形心理學理論,人們觀看物體時會選擇主題或背景,觀看的當下,視 覺感知已開始自動分離主形體與形體周圍的背景(楊清田,1996,193) 。圖地反 轉是視知覺主觀形象切換的過程,會依據人們主動察覺事物之形象與背景,在切 換過程中察覺不同之圖案(陳瀚凱、林品章,2004) 。觀者無法立即同時看到兩 種影像,因為視知覺的圖樣搜尋功能會傾向注意有意義的圖形,將其他視為背景 (Mckim,1980/2002,79) 。視覺的主要形體從周圍浮現的物體稱為「圖」 (figure) , 周遭的背景稱為「地」 (ground) ,人類的視覺得以視認物體存在,是因物體與背 景之間在色彩、明度、形狀有差異(王秀雄,1975,122-124) 。 當圖與地的之間差異不大時,視覺焦點會不時地在圖、地間穿梭調換,導致 圖地不分或背景轉換為圖形之狀況,便形成圖地反轉。圖與地間若相互競爭,當 兩者均有成為圖之條件,就容易產生反轉。例如丹麥哥本哈根的魯賓(E. Rubin 1886-1951)創立的魯賓之盃,如果只看中間白色部份,就知覺為盃,那再往旁邊 黑色背景看則看到規則且左右相稱臉形了,但視知覺不能同時出現兩種現象,這 就是所謂的圖地反轉。 小林重順(1978/1997)分析圖與地的關係: (1)閉鎖、被包圍的形易成圖,包圍者易為地。 (2)小面積易成圖,大面積易為地。 (3)密度高、有紋理易成圖,地則反之。 (4)兩形位於上下位置,面積與形狀均相同,只有色彩或明度差異。 (5)對稱形之形狀易成圖。 (6)相臨兩形為對稱形時,則凸形易成圖。 (7)越單純的形易成圖。 (8)日常生活經常接觸圖像易成圖。 (9)形之方向與人們視野水平座標一致者易成圖。 16.

(29) (10)圖與地地位不穩定,就會產生反轉現象。 一幅圖像可簡約地劃分為圖與地兩部分,圖形往往包含一個以上之圖形領 域。當觀賞者透過視覺認知圖像時,同一圖像的圖形與背景因為凝視部位不同, 產生圖像與背景相互切換主體之現象。 視覺上所感受到的圖地調換,增添了感受的趣味性,第一時間感受到的圖或 地因人而異,不同於單純圖形描繪,設計作品中經常應用此圖地轉換手法,增加 想像力(楊清田,1996,203)。. 2.4 性別認知差異 生物學的研究指出男、女性在天生的生理構造上有諸多不同,本節整理大腦 性別構造差異及性別在語言、空間及臉孔辨識差異之相關文獻。. 2.4.1 大腦性別差異. 生物學對性別差異的觀點著重在基因和類固醇荷爾蒙對發展造成之影響,認 為性別差異是與生俱來,從母體內的胎兒時期便已存在(Smith,2006/2008,4-15) 。 木村(Kimura,1992,1996)和 Hampson(Hampson、Kimura,1992)在論文 中指出,胎兒時期在母體內接收之荷爾蒙濃度不同,會導致神經組織對性別在語 言及空間能力認知功能出現差異,例如:男性擅長飛鏢或射擊目標物的技能與挑 選出相同之空間迴轉圖形,女性擅長處理細微指尖協調運動及列舉同一字母開頭 的單字。 De Lacoste、Horvath、Woodward(1991)研究胎兒時期大腦的性別差異,發 現女性胎兒的左、右大腦差不多或左邊大一點,而男性胎兒則是右腦比較大。同 時期胎兒,男性胚胎的神經發育較女性慢,男性在 15 週時的腦容量相當於女性 12-13 週的腦容量。研究者認為子宮內的睪固酮濃度,對於神經發展有重要的影 17.

(30) 響,會增加右大腦發展並減緩左大腦發展,提出兩性在行為上的差異則與胎兒時 期的睪固酮濃度有關之假說。 社會生物學家認為,因為產前荷爾蒙導致胎兒發展中的大腦差異,造成男性 對於空間方面的活動(如爬樹)、特定的運動技能(如足球)較女性為好;而女 性的語言能力(如玩家家酒) 、記憶能力(如記住物品放置的位置)則較男性佳。 生物學強調,男女左、右大腦發展不對稱,及女性的胼胝體發展較好,導致男孩 遊戲行為的空間活動能力及女孩的語言能力上的差異(Allen、Richey、Chai、 Gorski,1991;De Lacoste、Holloway、Woodward,1986) 。 2004 年,由加州大學、密西根大學及史丹佛大學組成的 14 位神經科學家, 研究 30 個採集自不同人種、性別之大腦部位的組織樣本,共同發表了一篇論文: 「人類男性的大腦和女性的大腦中有著因 X 和 Y 染色體所產生完全不同的蛋白 質」 ,發現六條性染色體基因(DBY、SMCY、UTY、RPS4Y、USP9Y、XIST)在 男、女性大腦有差異,提出在人類大腦發育過程中,性染色體 X 與 Y 基因製造 之神經元蛋白質,可能影響大腦成長發展進而產生性別認知、行為等差異(Vawter 等,2004) 。 Maccoby、Jacklin(1974)對 1500 餘項性別差異實徵研究進行統整分析,指 出男女主要差異在語言能力、數學能力、視覺空間能力和攻擊性四範疇上,女性 的語言能力優於男性;男性在數學能力、視覺空間能力和攻擊侵略性上優於女性。. 2.4.2 性別語言差異. 從生物學研究中發現,大腦胼胝體大小、密度不同及大腦偏側化發展差異對 於男、女性後天之語言發展、學習過程具有重大影響。人類的大腦左、右半球主 要依靠胼胝體(corpus callosum)連結及溝通。女性的胼胝體構造的體積較男性 大,有較多的神經纖維連結,故女性左、右大腦間的聯繫及溝通會更好(De Lacoste、Holloway、Woodward,1986;Aboitiz、Scheibel、Fisher、Zaidel,1992) 。 18.

(31) Hines、Chiu、McAdams 等(1992)認為大腦胼胝體結構差異,是造成女性語言流 暢性較男性好的原因,許多研究都證實這樣的觀點。部分心理學家認為,大腦的 語言學習能力和記憶的差異對女性學習較有利;女性大腦中與聽覺有關的神經元 密度比較高,胼胝體的大小、形狀和男性不大相同(Witelson、Glezer、Kigar,1995) 。 雖然語言功能與胼胝體的形態發展有關,但生物因素和社會情緒因素間的交 互作用也很值得探討。Witelson、Kigar(1988)指出兒童 4-5 歲時,胼胝體的發 育才會完全,此構造承載著早期兒童時期的主要改變,因此男孩和女孩的早期經 驗通常會對胼胝體有明顯影響。女性在語言發展速度上較快,出現語言發展障礙 情形較低(Hyde、Linn,1988;Bishop,1990)。 耶魯大學Shaywitz、Shaywitz、Pugh等(1995)提出與語言相關之腦部作用差 異報告,採用MRI核磁共振成像裝置,檢驗19對慣用右手的男、女性,實驗中展 示兩組無意義的字母配對,令測試者判別單字是否押韻,實驗結果顯示男、女性 腦部反應區域不同,有11位女性同時運用左、右兩半腦判別字彙是否押韻,表示 女性的大腦是雙側性發展,男性在語言機能上大多使用左腦,女性左、右大腦的 差異不如男性大。 許多研究者支持Maccoby、Jacklin(1974)應用後設分析方式,得到女性的語 言能力表現較男性佳之研究結論;後續研究者採用不同的語言測量工具,得到類 似的結果(Bates、O'Connell、Shore,1987;Quay、Blaney,1992;Halpern,1986; McGlone,1980) 。兩性語言能力差異從幼兒到成年時期都存在著,在Acredolo、 Goodwyn(1988)的研究中證實,女孩聽懂語言的能力較男孩好。女性察顏觀色 的能力比男性好(Cohen、Arunasalam、 Patel、Sharma,1996) 。 木村教授曾進行在限制時間內,列舉同一字母起首的單字數量測試,結果顯 示女性表現勝過男性(Kimura,1992) 。另外,加州大學洛杉機分校(UCLA)的 漢茲教授曾應用 8 個單字,觀察 52 名男學生及 89 名女學生在一分鐘內能夠聯想 出之相關單字量,大多數女性聯想出的單字量較多;在同義詞語的聯想過程中, 大腦所記憶的字彙數量及對單一詞彙意義的理解,皆為必要條件,根據測試結 19.

(32) 果,女性表現優於男性(松本明,1999,47-48) 。 Schießl、 Duda、Thölke、Fischer(2003)以眼球追蹤系統,測試男、女性網 路觀看行為,指出男性一般在網站上會先瀏覽圖片,較少閱讀文字,男性閱讀方 式是圖像與寬鬆導向的;女性傾向於非常仔細地接收文字資訊,女性閱讀方式是 文字和精確導向的。 國內東吳大學社會學系黃朗文副教授及吳明燁副教授,在網路教學課程現代 社會之單元四性別關係的語言認知能力中歸納:女孩的語言發展比男孩早,在語 法拼音或文法方面表現較男孩優異,男孩在語文類推方面略佔優勢,男、女孩於 語彙程度與閱讀理解能力並無差異。由於女孩掌管語言發展的左半腦的發育較男 孩為早,從生物性的微小差異而言,在兒童時期女性的語言技巧領先男孩,女孩 善用語言處理問題。後天成長過程中,父母對待不同性別孩子的方式,亦為影響 性別語言認知差異因素,例如:當父母出聲逗弄兒女時,因女兒反應較兒子佳, 因此更經常以聲音逗弄女兒,結果增強女兒的語言反應。在語言方面,女孩稍許 領先男孩,可解釋為先天大腦組織生物性因素與後天社會化因素、環境影響,交 互作用之結果。. 2.4.3 性別空間差異. 研究者認為空間視覺是最具一致性的性別認知差異(Halpern,1996; Maccoby、Jacklin,1974) 。空間視覺包括了物體旋轉或形狀、迷宮問題、形狀與 區分物體與背景(Hines,1990) 。所有視覺屬性在約一秒的時間整合完畢,讓觀 者看到單一完整影像。實驗結果顯示顏色、形狀和動作三種不同視覺屬性,在極 短時間內非同時被察覺,顏色最快,形狀次之,最後為動作;顏色比動作被察覺 的時間快 60-80 毫秒(Zeki,1999/2001,80) 。 解剖學家列法特(Lephart、Salyer、Lund、Fleming、Horvath,2001)和其同 事研究不同性別老鼠之視網膜細胞發現,公鼠的視網膜有許多巨細胞,母鼠的視 20.

(33) 網膜有許多小細胞,故公鼠的視網膜比母鼠的厚很多。巨細胞(M 細胞)主要偵 測動作和方向;小細胞(P 細胞)負責顏色與質地,從解剖結果得知公鼠及母鼠 視覺訊息接收及處理有差異,進而推測同為哺乳類的人類之視網膜細胞亦有差 異;相關研究者(Asrani、Zou、Anna、Vitale、Zeinier,1999;Hee、Puliafito、Duker 等,1998;Huynh、Wang、Rochtchinar、Mitchell,2006;Massin、Erginay、Haouchine 等,2002;Wakitani、Sasoh、Sugimoto 等,2003;Wong、Chan、Hui,2005;Wexler、 Sand、Elsås,2010)也提出人類男性視網膜厚度大於女性之實驗結果。表 2-4-3 整理性別在視覺細胞生理學上之差異。. 表 2-4-3 性別在視覺細胞生理學上之差異 項目 細胞類型 偵測特徵 連接細胞種類 眼球構造位置 視網膜厚度. 女性 小細胞(P 細胞) 顏色與質地 錐細胞 視網膜中央(視野中央) 薄. 解決視覺的問題. 那是什麼?. 最後傳達於. 下顳葉皮質. 男性 巨細胞(M 細胞) 動作和方向位置 桿細胞 整個視網膜區(視野中央及周圍) 厚 現在它在哪裡? 它往哪兒去了? 它移動得多快? 後頂葉皮質. Geschwind、Galaburda(1985)提出荷爾蒙理論(hormonal theory) ,認為男性 荷爾蒙睪固酮(teststerone)在懷孕期間會抑制胚胎左大腦的神經組織發育,因此 男生的左半球發育較慢,影響語言發展,故男性出現較多口吃者,口吃者多伴隨 語言遲緩、識字困難(dyslexia)。而男性右大腦的發育較好,右大腦的發育和男 性工作的優越感有關,如幾何及空間能力,因此男孩大腦的偏側化發育較女孩早 (Witelson,1976) 。 (Voyer、Voyer、Bryden,1995)認為在每個發展階段,男性的空間視覺能 力都較女性為好。青春期後的男性,其空間視覺(visual-spatial performance)能力 較同年齡女性為好(McGee,1979;Epting、Overman,1998) 。女性的視野較男性 為大,且女性適應黑暗視覺的能力較男性為快,也較能忍受強光,而男性對於光 21.

(34) 線強度改變較為敏感(McGuinness,1976) 。Bryant(1982,1991)研究顯示男性 在看地圖及地理空間的能力較好。Bryant 的另一項研究顯示男性新獲得空間知識 的能力較女性好,對現有地理認知則沒有差異;而女性則是靜態物體位置記憶較 男性為佳。 黃朗文、吳明燁(無日期),在網路教學課程歸納:男性空間感的表現比女 性優異,男性數學或科學方面表現較佳,被認為與此相關。從遺傳、激素以及腦 部研究等生物性因素,無法肯定為男性較優的視覺空間能力的主因,只能說兩性 的生理結構差異,有造成性別視覺空間能力差異之可能。諸多研究者從社會性因 素解釋此差異現象,因為視覺空間能力與空間活動的參與有正向的相關性,一般 男孩比女孩參與更多的空間活動,例如,男孩常玩的工具、模型或車子常須運用 較多的空間建構概念,間接影響男孩的視覺空間能力表現。部分實驗研究顯示, 若對男、女孩施以同樣的空間活動訓練,則兩性在視覺空間能力差異可完全消 除。兩性差異應是生理結構與活動經驗的交互作用造成。許多的認知測驗結果顯 示男女在思考、推理或學習方面有不同的表現,很難斷定這些差異是先天或後天 因素造成的,因為認知的形成,包含與生俱來的能力及後天訓練習得的技巧,又 與個人的情緒、動機、自我期許有密切的關係。. 2.4.4 性別臉孔辨識差異. 人腦中有個特化辨識面孔的大腦皮質區。欣賞人像畫時,雖然人物臉孔範圍 不大且五官各部位皆很小,但無論臉部明暗,臉孔總是作品中最易引人注目之處 (Zeki,1999/2001,190) 。 二十世紀中葉,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史培利教授,提出左右腦作用差異報告, 指出左腦擅於讀、寫、說與理解的語言活動且支配理論性、數學計算及分析思考 等機能;右腦則擁有立體感覺、認識人物臉孔或物體形狀、主導創造性思考或音 樂藝術、情緒、情感等機能(松本明,1999,39) 。 22.

(35) 腦部影像研究顯示,人們觀看陌生臉孔時,靠近紡垂狀腦回後端的血流量增 加,此部分負責處理與臉孔有關的訊號,確認出臉部特徵後,再由紡垂狀腦回的 另一區及額葉分辨是否為熟悉的臉孔(Zeki,1999/2001,198) 。 Babcock(2002);Babcock、Pelz、Fairchild(2003)探討視覺注意集中的區 域,以配對比較、排序與等級劃分等方式探討色彩偏好與檢測差異,發現觀察者 注目圖像之高峰區域,傾向於臉部與圖像中央具語義的造形特徵。 神經解剖學及神經生理學上發現大腦負責處理臉孔細胞,支持了臉孔辨識歷 程的獨特性,研究者認為人們對於臉孔的處理確實有特定的皮質區域在負責。起 初研究多是關於大腦皮質,研究顯示,臉孔辨識的能力和大腦特定區域有關,如: 顳葉上和中間的部分和枕葉與顳葉交界的部分,在觀看不熟悉臉孔時,活動增 強;杏仁核和額葉也對臉孔辨識有反應活動(王晴右,2002)。 在研究哺乳類動物猩猩也發現,負責分辨臉孔的細胞,位於下顳葉皮質、杏 仁核及顳上溝…等部位。臉孔認知細胞,可分為下列幾類:(1)對臉孔及非面 孔進行輪廓線條進行處理的原始素描細胞。(2)對臉孔細部結構,例如:眼、 眼側面、臉、臉側面、髮型及側面髮型單元產生反應的細胞。(3)以觀察者為 中心的細胞,對於觀察者與其相對角度符合,便會產生最大的反應。(4)物體 中心的細胞,存在於下顳葉中,,不論觀察何種角度的人物,便會引起少數特定 細胞的反應(Barlow,1972)。臉孔的辨識活動並不是由單獨一種細胞專門負責, 每個細胞並非獨自對某一熟悉臉孔產生反應,而是以群體細胞的方式進行。對於 熟悉臉孔反應的基本機制,乃是透過一系列的神經訊息傳遞,構成熟悉臉孔的辨 識迴路(王晴右,2002)。 Goren、Sarty、Wu(1975),研究40名平均僅出生9分鐘的新生兒,發現相較 於空白圖形或五官顛倒的重組圖像,嬰兒花較多時間轉動其頭部與眼睛觀看像臉 形的圖像,主張嬰兒在臉孔圖像辨識之能力及偏好,是與生俱來,非透過. 學習逐步形成的。 劍橋大學研究者,為了研究女性是否天生對臉孔表情的解釋比男性好,以吊 23.

(36) 掛搖籃上方無聲轉動之飾品或站在一旁微笑不語的年輕女性為刺激物,拍攝記錄 102 名初生嬰兒眼球凝視刺激物之影帶,影片錄製完成後,播放給不知情的研究 者判斷嬰兒觀看方向,結果發現男嬰對動的吊飾比女嬰對面孔的差別大上兩倍。 此實驗結果顯示因大腦生理差異,女孩天生對臉孔比較感興趣(Sax,2005/2006, 42) 。 稲嶺麻希子及遠藤光男(2009),以問卷調查方式,測驗沖繩縣內289名大 學生,發現女性概括而論,表現出比男性更多快樂、驚喜、悲傷、嫌惡、害怕、 憤怒等情感。 Endo、Endo、Kirita、Maruyama(1992)操作三種不同熟悉程度的臉孔,分別 為陌生臉孔、日常生活中的熟悉臉孔及明星的臉孔。每一種類的臉孔均呈現中性 臉、生氣臉及笑臉三種表情,發現在日常生活中的熟悉臉孔來說,中性臉孔比起 笑臉及生氣臉更容易辨認。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神經型態上的性別差異,會使得認知出現差異。有相 當多的研究均證實,語言文字、記憶、面孔辨識、空間深度視覺能力、圖像的色 彩與內容有著性別差異,如表 2-4-4 所列。部分後續研究者(Feingold,1988;Voyer、 Voyer、Bryden,1995;Masters、Sanders,1993)則認為這些差異有越來越不明顯 的趨勢。 因此,筆者希望透過實驗設計、問卷測試,以實證研究方法,瞭解土城地區 任教之不同性別國中八年級學生,在辨識雙義圖形關於語言文字類、平面空間深 度類、人物/動物類圖像的差異,瞭解青少年階段男、女學生,在大腦硬體結構 設定不同情況下,視認不同類型圖像內容之差異,並將統計分析結果與既存文獻 進行對照。. 24.

(37) 表 2-4-4 性別差異在生理、顏色、圖像等相關理論整理 項目 生理 機制. 色彩 偏好. 圖像 內容. 圖像 深度. 寫實 偏好. 性別差異 男性視網膜厚於女性,多為偵測動作與方向的 M 細胞,女 性則是偵測色彩和質地的 P 細胞。 男童 7-15 歲喜歡藍色。 男性比女性不喜歡黃色。 無論性別,最多人喜好藍色,最不喜歡黃色。 9-16 歲女生偏好愉悅溫馨色調與較軟調的寫實表現。 畫圖過程中,女孩喜好在一幅作品運用至少 10 種顏色,以 暖色及淺色為主,男孩則喜好無彩色、銀色、藍色。 女性會特別注意畫面中的臉部與表情。 男女性同時傾向選擇動物圖像,親子類圖畫女性偏好高於男 性。 青少女偵測人臉情緒的能力高於同齡男性。 研究 6-75 歲男女性,女性對人的側臉、動物照片、嬰兒偏好 顯著高於男性。 女孩通常畫靜態動、植物及人物與重覆性圖形設計,男孩通 常畫戰爭、車禍等場景或行動本身。 女生畫名詞,男生畫動詞。 男孩鮮少描繪人類,屬現實派,多半畫物體結構、機器、英 雄人物、機器人;女孩屬想像派,多半描繪大地、房子、樹 木、花、鳥、蝴蝶、閃耀的太陽及穿著可愛的女孩等日常性 場景。 青少年女性偏好富情感、浪漫的主題,青少年男性偏好陽剛 之氣的主題。 女性視域傾向「圖像式」寬廣但不深入搜尋方式,男性傾向 「空間式」狹窄但具深度的視域搜尋。 女性傾向平面性構圖,男孩偏向物體重疊或俯瞰構圖。 女孩偏好一字排開圖案式構圖,男孩多用鳥瞰式遠距離法表 現某事件。 場地依賴男性較為明顯,喜歡寫實畫作。 以中外童書為刺激物,發現 13 歲男生「類西畫」表現偏好 超出「童話卡通」。 男性在 13-15 歲時對強烈立體感的寫實表現形式最為喜好, 呼應 Machotka(1966)、Winner(1982)之研究。 9-16 歲青少年對寫實性需求大於其他形式。 青少年男性偏好客觀寫實的立體感表現,揚棄平面、圖案化 表現法;9-16 歲青少年女生對具象、色彩鮮豔、可愛化、平 面化特徵的童話卡通形式偏好高於男生許多。. 25. 研究者 Salyer、Lund 、Fleming、Lephart & Horvath(2001) Michaels(1924) Eyesenck(1941) Dittmar(2001) 張琬琪、伊彬(2007) Iijima 等(2001) Calkins(1900) Hildreth(1936) McClure(2000) Maestripieri(2004) Iijima 等(2001);Boyatz、 Eades(1999);伊彬(2008) Tuman(1999) 松本明(1999,133-139). 張琬琪、伊彬(2007) Cupchik、Gebotys(1990) 松本明(1999,134) Iijima 等(2001) Tobacy 等(1981) 黃淮麟(2001) 王孟惠(2005); 王孟惠、伊彬(2005) 張琬琪、伊彬(2007).

(38) 26.

(3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透過整理視覺原理、雙義圖形與圖地反轉圖像、及性別在語言文字、 臉孔辨識、空間深度差異之文獻,以設計合適的研究方法,探究以下目的:. 1. 調查不同性別國中八年級之學生,能主動察覺施測圖形為雙義圖形之比例。 2. 調查不同性別國中八年級學生,分辨雙義圖形之人物/動物類是否有差異。 3. 調查不同性別國中八年級學生,分辨雙義圖形之語言文字類是否有差異。 4. 調查不同性別之國中八年級學生,分辨雙義圖形之空間深度類是否有差異。. 本研究採取問卷調查方式,對筆者任教之國中部八年級學生族群,以非隨機 抽樣方式進行。本研究透過雙義圖形內容呈現之語言文字類、空間深度類及人物 /動物類三大項類別測試,來探討性別視覺差異。並將內容與步驟分述如下:. 3.1 參與者. 本研究所選取之研究對象,為98學年度就讀台北縣清水高中國中部八年級之 普通班學生,學生年齡介於14-15歲之間(生於西元1995-1996年之間),屬非藝 術類組,學校採常態分班,參與者學業成就不一,社區家長職業多為工地工人或 一般公司職員,社經背景約為中下階層。實驗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測驗,共施測九 個班級,男學生共計169人,佔整體53%,女學生共計150人,佔整體47%,總計 319人,如表3-1-1所示。 表 3-1-1 施測男、女學生人數及比例 項目 人數 比例. 性別 男性 169 53%. 女性 150 47%. 27. 總人數 319 100%.

(40) 施測之前,於國中學生入學後,在七年級及八年級上學期藝術與人文領域, 視覺藝術課程中已受教過以下單元內容:. 1. 分辨視覺藝術作品中之線條、形狀、色彩、光線、肌理與質感等特質。 2. 認識色相環及不同色彩予人之心理感覺,學習色彩的調色技巧與知識。 3. 從教科書圖片中培養對自然環境與人為環境美的欣賞與敏感度。 4. 認識臺灣前輩藝術家及其作品。 5. 使用電腦資訊蒐集資料,製作藝術檔案。 6. 認識動態藝術的內涵與價值。 7. 欣賞古今中外建築藝術中的對稱之美,製作建築紙模型,培養品評能力。 8. 認識印象派藝術及藝術家對光線的理論與表現。 9. 認識光線的物理性質及照相原理。 10. 了解攝影的基本常識及構圖原則。 11. 認識廣告,認識廣告對生活的影響。 12. 認識水墨畫的特色與要素。 13. 透過圖片鑑賞,認識具象與抽象藝術的特質、美感及意義。. 3.2 研究工具. 3.2.1 視覺刺激物(雙義圖形). 本實驗之刺激物(stimulus)為作者所自編設計之「雙義圖形測驗」,取材 來自教科書內容、國、內外設計師、藝術家作品及網路圖片。 選用圖像時,以 Photoshop 軟體剔除原圖案上之文字符號內容,避免文字敘 述、符號意義對參與者產生暗示作用,總共訂定 42 題,如表 3-2-1 所示,圖片詳 細來源,請參閱附錄 1。 28.

(41) 實驗使用之圖像為了避免讓學生重覆觀看圖像,無法控制觀看時間變項,影 響作答結果,故採預先應用 Powerpoint 軟體製作播放檔,統一於電腦螢幕展現, 每張圖像於電腦螢幕中僅顯現 2 秒鐘,以利掌握每張圖之觀看時間,對受測者進 行雙義圖形在語言文字類、空間深度類及人物/動物類之視認度測試。 筆者依據文獻第二章視覺認知一節,學者鄭麗玉(1993,2-3)曾提出感官 接收環境訊息後,會以原始形式保留約一至兩秒鐘,故限定每張雙義圖形顯示在 電腦螢幕上時間為 2 秒,供學生辨識圖像內容。 將雙義圖形內容分為 3 類,在語言文字、空間深度及人物/動物類,皆分別 選定 14 張做為刺激物,測試圖像內容採三項類別交錯顯示,避免頻繁地呈現單 一類別圖像,導致受測者熟悉特定圖形模式,影響施測效果及準確度,見表 3-2-1。Powerpoint 檔範例,請參考附錄 2。. 表 3-2-1 視覺刺激物雙義圖形編號及分類. 人物/動物. 空間深度. 語言文字. 圖1. 圖4. 圖7. 圖 10. 圖 13. 圖 16. 圖 19. 圖 22. 圖 25. 圖 28. 圖 31. 圖 34. 圖 37. 圖 40. 圖2. 圖5. 圖8. 圖 11. 圖 14. 圖 17. 圖 20. 圖 23. 圖 26. 圖 29. 圖 32. 圖 35. 圖 38. 圖 41. 圖3. 圖6. 圖9. 圖 12. 圖 15. 圖 18. 圖 21. 圖 24. 圖 27. 圖 30. 圖 33. 圖 36. 圖 39. 圖 42. 29.

(42) 3.2.2 研究工具(問卷). 問卷目的欲了解國中八年級男女學生,觀看每張雙義圖形後,辨識圖像內容 之先後次序。採紙筆作答形式,整份問卷的題目共計 42 題,每題皆有「第一義」 及「其他」兩個欄位,讓學生觀看電腦呈現之雙義圖形刺激物畫面,自由、簡潔 地填寫所辨識到之圖形內容,限制每欄不超出 7 個字,以免超出作答 30 秒時間。 問卷格式請參閱附錄 3。 研究者希望從實驗開始進行至結束,能控制在國中生上課時間,一節課45 分鐘內結束,不耽誤到下課活動時間與下節課程之進行,並考量時間分配,從各 班帶隊至專科教室、教師維持現場秩序、讓學生安靜進入施測環境與施測善後工 作之進行約需10分鐘,因此,將刺激物圖像數量限定為42張,每張提供學生30秒 作答時間,而每格填答字數最多7字之限制,乃是考量不同程度學生觀看圖形後, 需意識到圖形呈現內容,並提筆回答之速度。. 3.2.2.1 問卷指導語. 參與者填寫問卷前,研究者以清晰口語宣讀以下指導語,並將問卷內容、指 導語及範例,同時呈現於參與者電腦螢幕上,讓參與者清楚瞭解作答方式與時間 限制。以下內容為每個班級學生填答問卷前聽到之指導語。 親愛的同學您好,這份問卷是針對本校國中部八年級學生所做之美術圖 形測驗,以做為學術研究之用。這不是考試,更無標準答案,請同學們依據 實際所見回答即可。 測驗開始後,請遵守:(1)每張圖只播 2 秒,作答時間 30 秒,每格答 案字數勿超過 7 字。(2)請填寫:第一眼所看到的圖形於「1. 第一義」空 格內;若看到第二種圖像,請填於「2. 其他」空格中。(3)測驗開始時, 前三題為範例,引導同學們熟悉作答方式,勿填答。(4)測驗共計 42 張圖. 3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experiment may be said to exist only in order to give the facts a chance of disproving the

It is useful to augment the description of devices and services with annotations that are not captured in the UPnP Template Language. To a lesser extent, there is value in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math of high-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s significant related to their SES and the self-concept in math, but is non-related to their

Students’ cognition toward low-carbon diet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grades, could be affected by their comprehension on

Maximal and graded effort perception by young females in stoop lifting, hand grip and finger pinch activity with comparisons to males.. Human Strength: Terminology,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controlled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in score of the scale of learning satisfaction of Natural Science and

It aims to understand the authentic English learning adjust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remote area an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amily background and

The dimensions of the breast, waist and shoulder of the 10 year-old femal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Wang’s (2002) results.. For the 11 year-old females, seve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