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每當我們睜開雙眼,便有許多事物映入眼簾,諸如日月山川、蟲魚鳥獸、宮 室器物等各種事物,種類如此繁多,內容如此複雜,不禁令人思考,人類是如何 認識、理解、記憶這些事物?難道只是單純地感受與記憶事物?若是如此,人類 的記憶容量與時間實在有其限制,不可能將所有事物一一記數在腦中。或如蘇格 拉底所言,人類之所以有「知識」,是透過「感官能力」、「歸類能力」與「超 越能力」所構成的;以感官能力接受各種事物,接著運用歸類能力,將類似的事 物歸為一類,從個別的事物中抽象出「共相」,而得到「概念」,並進一步使用 超越能力將「概念」獨立於感官事物之外;如此,便形成「知識」,人類則運用 知識認識、理解與記憶世界上的事物。

但是,如果順著這個問題進一步思考,存在於世界中的事物萬殊多樣,所呈 現的物象亦是千變萬化,當人類要認識這個大千世界時,必然要經過從渾沌到秩 序的分類過程,也唯有在分類之後,才能形成知識,讓人類能夠認識、理解世界,

於此,分類既是一種行為,也是一種思維模式。那麼,人類是如何進行分類?要 如 何 理 解 人 類 分 類 思 維 的 原 則 與 過 程 ? 正 如 李 維 - 史 特 勞 斯 ( Claude Lévi-Strauss,1908-2009)所言:「分類的基本原則決不可能預先假定:它只能 事後通過人種志的研究,即通過經驗,來發現。」1李維-史特勞斯於《野性的 思維》一書中確認「分類」行為透過「記號」完成,其中具有秩序性和規則性原 則,產生一種結構,這種「野性的思維」是一種「模擬性的思維」,但李維-史 特勞斯未能更深入具體地說明此種「模擬性的思維」的內容與形式為何、是單一 的或是複雜的?也無法解答「分類思維」究竟是普遍的,或是特殊的?前者涉及

1 李維-史特勞斯著,李幼蒸譯:《野性的思維》(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 年),頁 7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

「模擬性思維」如何產生與實際運作的問題,後者則是探問世界上具有各種不同 的文化,彼此之間的思維方式究竟是相同的,或是不同的?此外,除了「模擬性 思維」之外,是否仍有其他的思維方式?這些仍是要進一步提出的問題。

關於第一個問題──「模擬性思維」的內容──在雷可夫(George Lakoff,1941-)

與詹森(Mark Johnson,1949-)合著的《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2一書中,深入 且細緻地討論以譬喻概念系統作為認知模式的內容與運作,其後雷可夫另著《女 人、火與危險事物──範疇所揭示之心智的奧祕》一書,討論範疇劃分的特性,

兩書皆從語言學角度切入,討論「分類思維」的運作與內涵,對於認識、理解「分 類思維」提供許多重要的觀點。然而,仍然無法解答第二個問題──「思維模式 在不同文化之間是否相似」──此一問題涉及跨文化之比較,需要對比較雙方的 文化有深入的瞭解方能進行,因此,筆者必須先以先秦漢初的五行思維為觀察對 象,討論中華文化的分類思維模式,以作為比較之基礎。

若是想要認識、理解一個文化的分類思維模式,透過該文化所建構的「宇宙 圖式」,是一個有效的方式。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具有繁多的事物,而人類首先 必定透過感官與感官能力如眼睛-視覺、耳朵-聽覺、身體-觸覺等加以感受、

認識,這些感受進入腦中,產生「經驗」,並運用思維能力加以思考、分類,形 成一幅幅知識圖像,由此建構人類所認知的宇宙。因此,「宇宙圖式」一詞,即 代表人類觀看宇宙的方式,以及人類如何建構宇宙的模式,更影響知識體系結 構。這類圖式往往包含著對自然與超自然運作邏輯的解釋,以及由此衍伸之人與 世界關係的定位。3建構「宇宙圖式」的方式,可能是透過經驗,也可能是經由 想像,不論是哪一種方式,都無礙於「宇宙圖式」作為該文化認識世界以及發展 之方向。是以,對於中國式的「宇宙圖式」之考察,便成為瞭解「中國思維模式」

的一個途徑。然而,思維模式是可能發生轉移的,最明顯的例子是西方思維模式 在割學革命後由宗教的思維模式轉為科學邏輯的思維模式,而隨著思維模式的轉 移,其所建構之宇宙圖式與知識體系也會隨之轉變,若是無法理解、解釋不同的 思維模式所建構的宇宙圖式,則往往會加以批判、貶低,如同科學邏輯思維模式

2 雷可夫(George Lakoff)、詹森(Mark Johnson)著,周世箴譯注:《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 年)。

3 顧忠華:〈巫術、宗教與科學的「世界圖像」-一個宗教社會學的考察〉,發表於中央研究院 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舉辦「論命、靈、科學──宗教、靈異、科學與社會研討會」(1997 年 12 月 5、6 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

對宗教思維模式所建構的宇宙圖式之批判,認為其思維模式乃是落後且不合科學 邏輯,故無法「同情地」加以理解。也因此,生活在當代的我們,想要理解中國 先秦漢初的思維模式,必須自我提醒,從古代以迄今日,其間已經過多次思維模 式的轉移,必須試著以同情的心理加以認識,透過視域融合的方式閱讀、觀看與 理解當時書籍、文物中所承載的宇宙圖式與知識體系,並加以分析,才能發現與 瞭解先秦漢初中國人的分類思維模式。

對於未曾接受近代西方科學知識概念的中國人來說,宇宙是一個有機的整 體,事物之間並非斷裂之存在,而具有「馬鳴而馬應之,牛鳴而牛應之」4的呼 應關係,以及「引譬援類」5的類比關係,「天-地-人-國」有其連續性,「自 然」與「人文」彼此影響,因此觀察中國式的宇宙圖式,應當從有機整體的一元 宇宙觀著手,觀察其「宇宙圖式」,是如何在「呼應」與「類比」思維中建構而 成。此外,人類在認識宇宙時,必然以身體做為媒介、工具,透過其身體存在感 受加以認識宇宙,而中國人更將自然宇宙與人事相連屬,透過自然,引發感受,

依此決定應當如何行事,《詩經‧豳風‧七月》:「春日遲遲,採蘩祁祁。女心 傷悲,殆及公子同歸。」6與《管子.幼官》之記載,各為一例。此間所構成的 宇宙圖式,已反映出當時中國人的思維模式。

誠如顧頡剛所言:「五行,是中國人的思想律,是中國人對於宇宙系統的信 仰,兩千餘年來,它有極強固的勢力。」7因此,若要觀察中國人的分類思維模 式,「五行觀」具有特殊意義,其所建構的五行宇宙圖式也最具特色。此種思維 發源於先秦時代,將「五行」由物質元素上升為屬性,以此作為分類思維模式,

運用於分類、認識世界萬物,建構五行宇宙圖式,並逐漸發展成為五行知識體系,

運用於日常生活中,如風水、術數、行事宜忌等,更擴及身體醫學領域,且時至 今日,雖然經過多次的思維模式轉移,「五行觀」仍然為現代中國人所熟悉,至 今仍然具有效用,可見此種思維模式與時演進,透顯出高度生命力。

但是民國以來,對於「五行」之討論,多帶有某種程度的先入為主之成見,

4 北京大學哲學系注:《荀子新注》(臺北:里仁書局,1983 年 11 月),頁 37。

5 漢‧劉安編,漢‧高誘注:《淮南子‧要略》(臺北:世界書局,1962 年),頁 373。

6 《詩經‧國風‧豳‧七月》影印清嘉慶二十年南昌學府刊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

1985 年),頁 279-288。

7 顧頡剛:〈五德終始說下的政治和歷史〉,收入《古史辨》第五冊(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 有限公司,1987 年 11 月),頁 40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而無法同情地理解與認識五行觀。其中具有相當代表性的討論當推《古史辨》第 五冊下編之討論,以梁啟超作於民國十二年之〈陰陽五行說之來歷〉為濫觴,細 觀梁啟超〈陰陽五行說之來歷〉一文,視五行為迷信荒誕者,考其來歷之目的在 於欲「辭而闢之」,在此種前提下進行考證,容易流於一偏,而未能睹其全豹。

顧頡剛所作之〈五德終始說下的政治與歷史〉則為導火線,引發熱烈討論。據王 汎森之言,《古史辨》中討論陰陽五行問題,目的在於清理今古文之爭,並進一 步打破古文經中的古史系統。8故其彼此間論辯糾結於古史之真偽,而未能就「五 行」本身之問題加以討論,亦未能澄清「五行」之內涵。然《古史辨》第五冊下 編所收錄之文章,對五行起源問題有豐富的討論,具有開拓之功,筆者將順著其 討論進一步釐析,討論五行宇宙圖式之起源。

關於五行的起源,梁啟超、顧頡剛等人皆從經典中著手,認為「五行」最初 見於《尚書》之〈甘誓〉與〈洪範〉,因此透過辨析〈甘誓〉與〈洪範〉成書之 時代,以此判定「五行」出現之時間。顧頡剛將〈甘誓〉與〈洪範〉成書時代推 遲至戰國末年,目的不僅在於說明「五行說起於戰國的後期」,「鄒衍是使創五行 說的人」9,更重要的意義在於論證五行說既然是戰國末年鄒衍所創之學說,則 其以五行說五德終始亦是「創造」,而非「史實」,則依附於五德終始說中的古史 亦是向壁虛構。

然而,當顧頡剛與其反對者往復討論〈甘誓〉與〈洪範〉的成書年代及古史 系統之真偽時,卻忽略「五行宇宙圖式」本身內涵及其所構成之「知識體系」問 題。「五行」作為一宇宙圖式及知識體系,其內涵相當豐厚,以「木、火、土、

金、水」為核心,與季節、方位、色彩、時令等各領域事物結合,此種知識體系 的建立應非一時一地一人所能完成者,而是在長久的文化積累過程中完成此一知 識體系,也就是說,五行知識體系實前有所承,因此,若是以「五行」或「木、

火、土、金、水」詞彙出現年代為上限進行討論,則是攔腰截斷,而未能究其淵 源。職是之故,筆者以「五行宇宙圖式」作為切入點,觀察中國古代先民如何認

火、土、金、水」詞彙出現年代為上限進行討論,則是攔腰截斷,而未能究其淵 源。職是之故,筆者以「五行宇宙圖式」作為切入點,觀察中國古代先民如何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