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

範疇之異同外,亦試圖勾勒出終結貪腐、步上廉政治理之典範發展模式。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如果精確指出民主意涵有其困難性,此等難處亦會存於法治概念的確認之 上,於此儘管有論者追求法治(rule of law)之倡議與良好治理(good governance)

之關係相當密切,更遑論一國社會中之法治不僅促進經濟之發展,亦使人類福祉、

穩定之秩序獲得維繫6;當前之社會科學研究為求了解法治之成因與其所帶來之 效果,學界多以實證方法冀求提升研究質量,除探討所處地域及時程的不同性對 政府治理效能之影響外,亦不乏藉特定現象之跨國比較研究勾勒出法治不彰之原 因。

本文意欲探討之貪腐,其不僅為公部門治理所併生之病理現象,亦為法治精 神的對立面;詳言之,若藉 Daniel Kaufmann、Aart Kraay 與 Pablo Zoido-Lobatón 所共同做成的《治理至關重要》(Governance Matters)對治理的概念而為檢視,

其指出於政府組成、運作及替換之進程中,就政府於形成與實踐其政策主張之能 力,對不特定公民持尊重態度7;又承著前開所陳明之治理尊重特性,不僅有論 者 Guillermo O'Donnell 著成之《法治為何重要》(Why the Rule of Law Matters)

一文主張法治與依法行政具相當緊密之關聯性8,Thomas Carothers 亦指出:「一 個合乎法治之體系應合於法律公開、明確與平等適用法律等原則之要求,又司法 部門中,舉凡法院、檢察系統與警察機關亦應合理、公平、專業與具備執法效率」

9

由是觀之,倘合乎公平性之治理乃係法治狀態之體現,且如同 Francis Fukuyama 所陳明之「法治國之要求係為了避免國家機關之恣意妄行」10般,致依

6 Svend-Erik Skaaning, ‘‘Measuring the Rule of Law, ’’ Political Research Quarterly, Vol. 63, No. 2, p. 449.

7 Daniel Kaufmann,Aart Kraay and Pablo Zoido-Lobatón, ‘‘Governance Matters,’’ The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 2196(1999), p. 168.

8 Guillermo A. O'Donnell, ‘‘Why the Rule of Law Matters,’’ Journal of Democracy , Vol. 15, No.

4(2004), p. 33.

9 Thomas Carothers, ‘‘The Rule of Law Revival,’’ Foreign Affairs, Vol. 77, No. 2 (1998), p. 4.

10 Francis Fukuyama, ‘‘Transitions to the Rule of Law, ’’ Journal of Democracy, Vol. 21, No. 1(201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行政的精神獲得實踐,就追求法治國的公部門治理發展進程,其所涵括的概念已 成為相當龐雜的不確定狀態;易言之, 倘法治意味與國家作用相關的事務均受 其涵攝,如何確認法治程度即成為一研究評量上之難題。

於此,倘據聯合國(United Nations)所揭示之定義,其指稱:「法治代表著 政府之治理原則,而所有人、機關、實體、及國家本身,無論其處於公部門或私 領域,皆為法律之涵攝所及,且其所涵括之精義在於法律優位性(supremacy of law)、法律之前人人平等(equality before law)、法之可課責性(accountability to the law)、法律之平等適用(fairness in the application of law)、權力分立(separation of powers)、決策參與(participation in decision-making)、法之明確性(legal certainty)、避免恣意(avoidance of arbitrariness)及程序與司法透明(procedural and legal transparency)」。11

尤有甚者,國際性非政府組織「世界正義工程」(The World Justice Project)

則將「法治」視為一種體系概念,認為其涵括了四種普世價值;「除(1)政府與 官員之可課責性、(2)公告施行之法律明確、穩定與合宜,且應保護人身安全、

財產權等基本權利與(3)法律施行之有效與公平性外、(4)司法透過獨立、有 倫理、且能力足以勝任的代表獲得實踐。」。12

承上所述,若法治乃係一國公部門治理之重要價值目標,Carothers 認為存 有三種政策選擇可供採納及確保法治狀態的維繫,舉凡從法律之修改與增訂著手、

改善執法機關之效能、並藉法律優位原則為始點之立法拘束政府之作用外,司法 權獨立亦係改革之核心價值之一;此外,最後且最為重要的是,須執政者具堅決

p. 38.

11 ‘‘The Rule of Law and Transitional Justice in Conflict and Post Conflict Societies, ’’ United Nations :Rule of Law, < http://www.unrol.org/doc.aspx?d=3096>, p. 4.

12 其發行之年度「世界法治指數」(Rule of Law Index)報告中,就評斷一國之法治程度指數分 為九個部分,其中分別為有限政府(Limited government powers)、免於貪腐(Absence of corruption)、

秩序暨安全(Order and security)、基本權利(Fundamental rights)、開放政府(Open government)、

執法管理(Regulatory enforcement)、民事司法(Civil justice)、刑事司法(Criminal justice)與非 正式司法(Informal justice),於此一併補充。‘‘The Rule of Law Index 2012-2013 report,’’ The World Justice Project, < http://worldjusticeproject.org/rule-of-law-index>, p. 3.

治之不可能性》(The Impossibility of the Rule of Law)一文中所指陳的非屬法治 概念進行合併檢視,就未能成就法治之治理狀態範疇論,舉凡立法者未能奉該理 治及平等原則為圭臬,或許將如同論者 Bo Rothstein 與 Dietlind Stolle 共同作成

《政治制度如何創造與摧毀社會資本:一總體信任制度理論》(How Political Institutions Create and Destroy Social Capital:An Institutional Theory of Generalized Trust)一文所言,行政活動的公平與正義特性,實屬公部門健全治理的體現。17 竿見影之效,於此一併補充。Thomas Carothers, op. cit., p. 4.

14 前揭兩部分作為國家所構築之規範及其所附隨而生的法律關係,類同於論者 Rothstein 所主張

的檢視法治與否之關鍵時機,如輸入(input):規範及政策如何形成和產出(output):規範及政

策如何實踐。Bo Rothstein, op. cit., p. 169.

15 Timothy A. O. Endicott, ‘‘ The Impossibility of the Rule of Law,’’ Oxford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Vol. 19, No. 1 (1999), p. 3.

16 若撇除公部門行政恣意之概念,而以宏觀面來檢視法治與治理間之關係,論者 Daniel Kaufmann 作成之《對治理的再次檢視:實證研究對正統之挑戰》(Rethinking Governance:Empirical Lessons Challenge Orthodoxy),藉經濟模型探究法治效果,發現到法治狀態(減少貪腐)獲得維繫,長 遠來看將對開發中國家帶來增加平均國民所得、減少新生兒夭折率與國民識字率的成長,於此一 併補充。Daniel Kaufmann, ‘‘ Rethinking Governance:Empirical Lessons Challenge Orthodoxy,’’ The World Bank: Working Paper Series,<http://siteresources.worldbank.org/INTWBIGOVANTCOR/

Resources/rethink_gov_stanford.pdf>, pp. 45-47

17 Bo Rothstein and Dietlind Stolle, ‘‘How Political Institutions Create and Destroy Social Capital:An Institutional Theory of Generalized Trust,’’ 98th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in Boston,<http://www.apsanet.org/~ep/papers/2003winner.pdf>, p. 1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扣除(-)貪腐 」,並指出貪腐行為侵蝕了依法治理之精神,使之實施、行政之 作用的實踐背於法律約束的狀態,不僅傷害了公部門與私領域之發展,亦對社會 弱勢造成無可抹滅的傷害之觀念推移下,18由於貪腐與國家公部門行政之作用具 一體兩面的特質,一個合乎法治的國家難以與嚴重之貪腐活動劃上等號,而貪腐 現象嚴重之國家,即可想見其多不屬於廉能與法治兼備的國家;據此,如何自貪 腐及其與法治間建立更為明朗的研究結構,為公法與刑法等法學研究增添學術能 量,乃係本文所冀求的重要目標之一。

其二,在自共產主義國家轉型為民主國家的史無前例之發展進程中,公部 門制度建置作為國家發展不可分割的一部,藉 Dinissa Duvanova 就公部門行政所 指涉的作用論,行政作用者依據法律規範所設定之框架視事,在其作為政府治理 政策的具體實踐者的情況下,行政活動對外部所生之結果與該治理環境之型塑,

檢視係屬行政作用者的官僚系統與行為,容或為一理解貪腐的重要因素之一;19於 此,本文認為檢視特定公部門機關,或能為其他二十一世紀之民主轉型國家的類 似機關勾勒出足資指引的廉政制度發展及改革典範。

與此同時,揆諸後共國家的轉型治理進程,其不僅意味著民主化及市場化 發展的機會之窗於斯土肇生,亦表彰了大規模的法律體系變遷、國家財富的再分 配與容或欠缺有效究責及監控之國家機制的變動過程;於此,倘一國之公部門特 別為貪腐所囿,實致從事公部門改革的正面發展可能性遭到遏阻。20

再者,若以地域上而論,位處中東歐之前共產國家,其變遷之路徑不僅較 為穩健,亦於諸多貪腐研究中不同於中亞高加索國家,而呈現較為廉能的狀態;

由是觀之,本文為求瞭解後共國家之公部門貪腐與廉能之關係,且試圖為轉型國 家勾勒出一追求廉能治理之肅貪典範途徑,就案例的選擇上,雖俄國與喬治亞分

18 Hokky Situngkir, ‘‘Money-Scape: A Generic Agent-Based Model of Corruption,’’ Bandung Fe Institute, < http://www.bandungfe.net/ >, p. 3.

19 Dinissa Duvanova, ‘‘Bureaucratic Discretion and the Regulatory Burden: Business Environments under Alternative Regulatory Regimes,’’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 42(2012), p. 175

20 ‘‘Anticorruption in Transition:A Contribution to the Policy Debate,’’ The World Bank

<http://siteresources.worldbank.org/INTWBIGOVANTCOR/Resources/contribution.pdf>

, p. 1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屬人口逾一億及未滿五百萬人口之國家,然而究其貪腐研究價值,本文的比較概 念發想自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所作成之貪腐印象指數

(Corruption Perception Index ,CPI),在兩國於世紀之交前的評比結果的相似性,

為何在千禧年以後開始出現逆轉,而後喬治亞亦逐漸步入免於貪腐的國家之列;

21尤有甚者,喬治亞在打擊貪腐與廉能發展之歷程中,不僅於 2011 年為經濟學人 雜誌(The Economist)讚譽為國家心靈革命(mental revolution),世界正義工程

(WJP)於 2012 年釋出之法治指數報告亦給予高度評價;由是觀之,究竟該國 於世紀之交以降的公部門廉政發展如何獲致實踐,乃係本文意欲探究的課題之一。

22

再者,喬治亞據歐洲開發復興銀行釋出之民調報告顯示,倘與 2006 年相較,

百分之七十八的受訪民眾於 2010 年認為貪腐情況已顯著的減少;此等顯著改善 的趨勢,雖國際透明組織於 2002 年公布之年貪腐印象指數將其評為第 85 名(在 102 個受評比國家中與烏克蘭、越南同級),然而據前開組織於 2012 年釋出之報 告而論,喬治亞在 180 個受評估國家中已躍升至第 51 名,甚至優於部分中東歐 國家(如捷克與斯洛伐克)之表現。

相較於喬治亞於廉政治理之發展,俄國在世紀之交以降雖亦進行諸多公部門 改革,然而卻未能呈現出積極殷實之制度發展效果,其與以往同屬於為國際透明 組織視為高度貪腐的喬治亞,揆諸兩國的公部門貪腐及廉能發展路徑,本文認為 係屬一相當具研究價值之比較案例;綜上,本文意欲思考的問題有以下三點:

21 又兩國的貪腐現象類似性,若藉歐洲開發復興銀行(European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EBRD)於 2000 年所發布的《營商環境與企業表現報告》(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Enterprise Performance Survey, BEEPS)觀,俄喬兩國於是時之國家竊取指數(state capture),分 別為 30%與 25%,又行政性貪腐(administrative corruption)則構成逼近百分之三與百分之四之譜,

21 又兩國的貪腐現象類似性,若藉歐洲開發復興銀行(European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EBRD)於 2000 年所發布的《營商環境與企業表現報告》(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Enterprise Performance Survey, BEEPS)觀,俄喬兩國於是時之國家竊取指數(state capture),分 別為 30%與 25%,又行政性貪腐(administrative corruption)則構成逼近百分之三與百分之四之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