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本章主要是說明研究源起以及研究問題與假設,進而對相關的名詞做 闡釋與界定。本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為研究 問題與研究假設,第三節為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案例一:一名國小六年級的女生外表乾淨整齊、功課中等、行為端 正守規,可是在拍攝團體畢業照的時候,卻沒有任何一個女生願意跟她 同組合照,在導師一一詢問班上其他女生之後發現:該名女學生常會在 同學背後說人閒話,或是要同學不要跟某人在一起,且會說某些人的壞 話以破壞對方的友誼關係,所以沒有人願意跟她在一起。

案例二:另一名國小五年級的女生下課時間總是躲在校園角落哭 泣,因為某些同學要求她的朋友不能跟她維持朋友關係,否則也要將其 列入排斥的對象,因此她的朋友一一離她而去。

以上兩個例子是我在擔任高年級導師的期間,所接觸的真實案例。案 例一中的六年級女生,因為說同學的壞話、破壞同學的關係,最後落到一 個朋友都沒有的下場;而案例二的五年級女生則是因為同儕破壞其友誼關 係,使得朋友不敢在班上公開與其互動。回想我在國小的階段,班上也常 會有「不要跟誰在一起」、「如果…,我就不要當你朋友」這類的話語流傳。

一般成人會要求兒童不能有肢體攻擊的行為,但是相對而言比較不會禁止 兒童說這樣的話去傷害別人的友誼。然而 Crick 與 Grotpeter(1995)表 示這樣的行為就屬於攻擊行為,即所謂的「關係性攻擊行為」(relational aggression)。關係性攻擊意指操弄或控制他人的人際關係,例如威脅不 再跟對方做朋友以達控制的目的、利用社會排斥或散播謠言報復對方 (Crick 1995; Crick & Grotpeter,1995)。

與肢體攻擊相較起來,關係性攻擊總是在隱微處發生,所以不容易立 刻被大人發覺或是制止,因此可能更多兒童因而受到傷害。關係性攻擊既 然是操弄人際關係,以傷害他人的人際關係為目的(Crick & Grotpeter,

1995),那麼攻擊者的目的是否經常能達成?是否會對被攻擊兒童在班上 的友誼關係造成影響呢?上述二個案例中攻擊者與被攻擊者在班上與同 儕的友誼關係,分別都因為關係性攻擊而被破壞,而這種關係性攻擊的出 現,以及雙方各自與同儕的關係被傷害的情況,在目前國小高年級究竟是 常態或是個案?種種疑問,引發我對兒童的關係性攻擊和友誼變化做進一 步探究的動機。以下分幾個部份來說明:

一、另一類的攻擊形式—關係性攻擊

鑑於攻擊行為會對個人和社會造成影響,而且攻擊行為是預測個人未 來社會與心理失調的重要指標(Stormshak, et al., 1998; Crick ct al., 1999),以及很多證據都指出了解兒童攻擊行為的重要性(Crick et al., 1999),所以過去有非常多以兒童的攻擊行為為主題的研究。國內外對於 兒童的攻擊行為的研究,比比皆是,不論是攻擊者的特質、引發攻擊行為 的相關因素、甚至是對攻擊型兒童所做的輔導,都有頗多的探討。

但是關於攻擊的研究大多數都聚焦在外顯性的攻擊行為上,也就是生 理攻擊與語言攻擊。尤其是國內的研究,幾乎都是以肢體上的攻擊為主 題,然而郭隆興(1993)的研究顯示:國小兒童平日在學校中出現口語攻 擊的比率,比出現身體攻擊行為的比例高。可見在國小階段中,同儕之間 的衝突,肢體的攻擊只佔一部份而已。然而因為肢體攻擊的行為較易被發 覺,傷害性較為明顯,所以往往易被注意到,近期國內開始有研究者針對 肢體攻擊以外的攻擊形式進行研究(顏肇基,1997),但也只限於口語攻 擊一種。而且不論是肢體攻擊或口語攻擊,都是屬於外顯性攻擊。

因為外顯性攻擊比較容易出現於男性身上,使得一般人認為男性比女

性具有攻擊性,然而近來的國外研究者則認為,這樣的推論有所偏頗 (Crick & Grotpeter, 1995; Galen & Underwood, 1997)。這些研究者指 出男性與女性具有同樣的攻擊性,只是攻擊的形式有所差異。

Crick 和 Grotpeter(1995)首先提出了有別於外顯性攻擊的另一種 形式-「關係性攻擊」的論點。關係性攻擊受到研究的重視後,漸發現女 生比過去所認為的更具有攻擊性。也有研究指出:雖然男孩或女孩都會使 用關係性攻擊,但是女孩使用的程度比男孩大(Crick & Grotpeter, 1995;

Crick, 1997),而且且高度關係性攻擊型的兒童幾乎都是女孩。然而有些 研究結果卻不支持「女孩的關係性攻擊會比男孩多」這樣的論點(Galen &

Underwood, 1997;Henington, Hughes, Cavell & Thompson, 1998;Tomada

& Schneider, 1997)。可見目前國外研究對於關係性攻擊在性別差異上並 未有一致的結果,加上相關的研究對象也幾乎以西方兒童為主,其研究結 果難以推論於不同文化體系的東方社會中,所以若要了解男女生攻擊行為 的差異,有必要針對外顯性攻擊及關係性攻擊這兩種不同的攻擊形式與性 別的相關情形做進一步的瞭解。

以國內目前關於兒童攻擊行為的研究,全面偏向外顯性攻擊的情況 下,很難以周全的角度瞭解兒童攻擊行為面向,因此以關係性攻擊為焦點 進行深入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除了針對關係性攻擊型兒童進行研究之 外,關係性攻擊的受害兒童也值得探討,因為過去的研究顯示,大部分的 男女孩都曾經有過關係性攻擊的受害經驗(Paquette & Underwood, 1999),而且男孩和女孩都覺得社會性的攻擊比起身體性的攻擊,更讓他 們覺得很難過和不舒服,受害的女孩比男孩更容易感到難過、訝異,而且 覺得自己很糟,同時會有比較多負面的想法和感覺。可見關係性攻擊的確 會對兒童造成某些程度的傷害。除此之外, Cairns,Cairns,Neckerman,

Ferguson, et al.(1989)指出青少年早期的男孩與男孩有衝突時,會使 用身體的攻擊,但比較不會對女孩動粗;相對的,女孩之間衝突的處理方

式,可能使用社會的操弄。所以本研究者也希望透過研究,了解相較於全 體兒童關係性攻擊受害兒童的比例高低,以及探討性別是否與受害兒童所 遭受的攻擊類型有關。

二、友誼的重要性與內涵

在兒童中期 9-12 歲的發展階段,兒童傾向與同性別的兒童建立關係,

友誼和同儕團體對兒童的發展來說變得越來越重要,在這一時期同儕會扮 演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對兒童的行為會造成正面或負面影響(Spence, 2003)。 因此探討影響兒童時期同儕關係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當探究兒童的同儕關係時,應該分成個體在團體中的受歡迎度,以及 個體與朋友兩人之間的相互關係二個部份探討(Parker & Asher, 1993)。

前者通常以社會計量法評估兒童的社會地位,而後者則需透過兒童與互選 朋友之間的友誼經驗,例如擁有的互選朋友數量、友誼的品質來界定。兩 者中,友誼對兒童而言似乎顯得格外重要,因為在大團體中不受同儕歡迎 的兒童,也許仍然有非常要好的朋友,而且友誼品質也可能很高,良好的 友誼品質甚至可以減緩不佳的同儕地位對兒童所造成的負面影響(Parker

& Asher, 1993)。

Hartup(1996)指出過去大部分關於兒童友誼品質的研究,只會以兒 童「有沒有朋友」這個部分來探討兒童的友誼關係,但是擁有朋友並不代 表擁有很要好的朋友,也無法從朋友數來了解朋友的行為特徵、朋友之間 的友誼品質高低,而且朋友特徵和友誼品質也會因人而異,因此,為了解 朋友對發展的重要性,探討友誼當中的朋友數、朋友類型、友誼品質這三 個方面都是很重要的。近期國外針對兒童的友誼關係進行研究時,會以兒 童擁有的互選朋友數量以及友誼的品質來界定兒童的友誼經驗(Parker &

Asher, 1993)。Hartup(1996)更提出了針對兒童友誼這領域的研究,應 該還要探討兒童的朋友類型才算完整。

反觀國內研究,早期對同儕關係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社交地位和同儕 接受度,並探討其與人格發展、生活適應等的相關(朱經明,1981;簡茂 發,1983;蔣恵珍,1986)。近期國內學者開始針對友誼進行研究,然而 多數是探討兒童的友誼概念發展(林瑞昌,1997;高秀君,2002;徐君怡,

2001;黃美雯,1999;劉伶莉,1998),針對友誼品質的研究較少(林妙 華,2002;林慧姿,2004;周庭芳,2001),至於發展中的兒童和青少年 與其朋友行為類型相似性的研究,目前國內只有一名研究者以保護處分的 青少年為研究對象(周庭芳,2001),對於非犯罪兒童的友伴類型的暸解,

可謂付之闕如,是以本研究者以朋友數、朋友類型的相似性、友誼品質三 個方面,探討兒童攻擊行為和友誼的關係,期望對兒童友誼的瞭解能較深 入與全面。

三、攻擊型兒童之友誼關係

對兒童或青少年來說,擁有親密、支持性的友誼對個體社會發展的影 響,遠超過來自同儕接受的影響(林慧姿,2004)。過去的研究顯示,兒童 的攻擊行為與同儕拒絕有關 (Crick,Casas & Mosher, 1997; Crick &

Grotpeter, 1995; Henington et al., 1998),而且攻擊型的青少年也會 有很多適應上的問題(Coie & Dodge, 1998)。但是若攻擊型兒童擁有朋友 以及擁有高品質的友誼關係,會減緩其適應問題與同儕拒絕所造成的負面 影響(Brendgen, Vitaro &Bukowski ,2000)。所以瞭解攻擊型兒童的友誼 品質是有必要的。

傳統上,若比較攻擊型兒童與一般兒童的朋友數,大部分的人會認為 攻擊型的兒童的朋友數較少,但研究結果卻不全然支持傳統的觀念。有些 研究發現:攻擊型兒童與非攻擊型兒童的朋友數量相當(Ray, Cohen,

傳統上,若比較攻擊型兒童與一般兒童的朋友數,大部分的人會認為 攻擊型的兒童的朋友數較少,但研究結果卻不全然支持傳統的觀念。有些 研究發現:攻擊型兒童與非攻擊型兒童的朋友數量相當(Ray, Co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