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小高年級學生的關係性攻擊及外顯性攻擊與其友誼關係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小高年級學生的關係性攻擊及外顯性攻擊與其友誼關係之研究"

Copied!
13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廖淑台博士

國小高年級學生的關係性攻擊及

外顯性攻擊與其友誼關係

之研究

研究生:林淑菁 撰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六月

(2)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 ... 8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5

第一節 攻擊行為相關理論與研究 ... 15 第二節 受害兒童的相關研究 ... 26 第三節 友誼相關理論與研究 ... 30 第四節 攻擊行為與友誼的相關研究 ... 37 第五節 受害兒童與友誼的相關研究 ... 4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4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4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47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49 第四節 正式問卷調查之實施 ... 59 第五節 資料處理 ... 6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62

第一節 不同性別國小高年級學童在攻擊類型的差異情形 .. 62 第二節 不同性別國小高年級學童在受害類型的差異情形 .. 65 第三節 不同攻擊類型兒童的友誼關係差異情形 ... 69 第四節 不同受害類型兒童的友誼關係差異情形 ... 79 第五節 兒童的攻擊類型與其受害類型的相關 ... 88 第六節 總結 ... 9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94

第一節 結論 ... 94

(3)

第二節 建議 ... 96 參考文獻

... 102

一、中文部分 ... 102 二、英文部分 ... 105 附錄

... 115

附錄一 我的學校生活經驗預試問卷 ... 115 附錄二 我的學校生活經驗正試問卷 ... 120 附錄三 友誼關係問卷原編製者同意書 ... 128

(4)

表目次

表 2-1 友誼向度表 ... 36 表 3-1 本研究正式施測所抽樣之人數分配表 ... 48 表 3-2 攻擊行為同儕提名問卷各分測驗之內涵 ... 50 表 3-3 學者專家名單(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 51 表 3-4 預試問卷樣本分配 ... 52 表 3-5 攻擊行為同儕提名問卷試題分布情形 ... 52 表 3-6 社會經驗量表各分量表之內涵 ... 53 表 3-7 社會經驗正式量表試題分布情形 ... 56 表 3-8 社會經驗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 ... 56 表 3-9 友誼品質各分量表內涵 ... 57 表 3-10 友誼品質正式量表試題分布情形 ... 58 表 4-1-1 不同性別國小高年級學童之關係性攻擊得分的差異分析 (N=966) ... 62 表 4-1-2 不同性別國小高年級學童之外顯性攻擊得分的差異分析 (N=966) ... 63 表 4-1-3 不同性別國小高年級學童在各攻擊類型之人數比例的卡方 檢定摘要表 ...64 表 4-2-1 不同性別國小高年級學童之關係性攻擊受害得分的差異分 析(N=966) ... 66 表 4-2-2 不同性別國小高年級學童之外顯性攻擊受害得分的差異分 析(N=966) ... 66 表 4-2-3 不同性別國小高年級學童在各受害類型之人數比例的卡方 檢定摘要表 ... 67 表 4-3-1 各攻擊類型學童之好朋友數量 ... 69 表 4-3-2 不同攻擊類型兒童的好朋友數量之平均數及標準差 ... 70

(5)

表 4-3-3 不同攻擊類型兒童和好朋相似性之平均數及標準差 ... 71 表 4-3-4 不同攻擊類型兒童的友誼品質整體得分之平均數及標準差 ... 72 表 4-3-5 不同攻擊類型兒童的友誼品質「幫助」分量表得分之平均 數及標準差 ... 74 表 4-3-6 不同攻擊類型兒童的友誼品質「衝突與爭執」分量表得分 之平均數及標準差 ... 74 表 4-3-7 不同攻擊類型兒童的友誼品質「安全與信任」分量表得分 之平均數及標準差 ... 75 表 4-3-8 不同攻擊類型兒童的友誼品質「陪伴」分量表得分之平均 數及標準差 ... 75 表 4-3-9 不同攻擊類型兒童的友誼品質「親密」分量表得分之平均 數及標準差 ... 76 表 4-4-1 各受害類型兒童之好朋友數量 ... 79 表 4-4-2 不同受害類型兒童的好朋友數量之平均數及標準差 ... 80 表 4-4-3 不同受害類型兒童和好朋友相似性之平均數及標準差 . 81 表 4-4-4 不同受害類型兒童的友誼品質整體得分之平均數及標準差 ... 82 表 4-4-5 不同受害類型兒童的友誼品質「幫助」分量表得分之平均 數及標準差 ... 83 表 4-4-6 不同受害類型兒童的友誼品質「衝突與爭執」分量表得分 之平均數及標準差 ... 84 表 4-4-7 不同受害類型兒童的友誼品質「安全與信任」分量表得分 之平均數及標準差 ... 84 表 4-4-8 不同受害類型兒童的友誼品質「陪伴」分量表得分之平均 數及標準差 ... 85

(6)

表 4-4-9 不同受害類型兒童的友誼品質「親密」分量表得分之平均 數及標準差 ... 86 表 4-5-1 攻擊類型與受害類型人數交叉表(一) ... 88 表 4-5-2 攻擊類型與受害類型人數交叉表(二) ... 89

(7)

圖目次

(8)

國小高年級學生的關係性攻擊及外顯性攻擊

與其友誼關係之研究

林淑菁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生的攻擊行為類型、受害類型與其友誼 關係,並且探究不同性別的兒童在攻擊類型、受害類型的差異情形,以及 兒童在攻擊類型與其受害類型上的一致性。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分層叢集抽樣的方式,抽取台中縣五所小 學以及台中市三所小學的五、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共得有效樣本 966 份。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攻擊行為同儕提名問卷」、「社會經 驗量表」以及「友誼關係問卷」。所得資料以獨立樣本 t 考驗、卡方檢定、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列聯相關進行假設考驗。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一、男孩的外顯性攻擊程度比女孩高,而且男孩在關係性攻擊受害情形以 及外顯性攻擊受害情形方面都比女孩嚴重。 二、關係性攻擊型的女孩人數比男孩多,而男孩在外顯性攻擊型以及兼具 關係性及外顯性攻擊型此兩類型內的人數比例都比女孩高。在外顯性 攻擊受害型內的人數比例,也是呈現男多於女的現象。 三、不同攻擊類型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在友誼關係中的好朋友數量,以關係 性攻擊型的兒童較多;與朋友在攻擊類型上的相似性,以非攻擊型兒 童較高;在整體友誼品質以及友誼品質中的幫助、安全與信任、陪伴、 親密四個向度方面,以關係性攻擊型的兒童較佳。 四、不同受害類型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在友誼關係中的好朋友數量,以關係 性攻擊受害兒童和關係性且外顯性攻擊受害兒童的互選朋友數較 少;與朋友在受害類型上相似性,以一般兒童較高;在整體友誼品質 的部分,以關係性攻擊受害兒童和關係性且外顯性攻擊受害兒童的友 誼品質最差;而且所有受害類型的兒童在友誼中的衝突與爭執都比一 般兒童高。 五、國小高年級學童在攻擊類型和受害類型的一致性部分,除了外顯性攻 擊之外,對於關係性攻擊和兼具關係性及外顯性攻擊而言,攻擊類型 與受害類型之間都具有一致性。 關鍵詞:關係性攻擊、外顯性攻擊、友誼關係、受害兒童

(9)

Relational Aggression, Overt Aggression and Friendship of

the Higher 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Lin, Shu-Ching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friendship of aggressive and victimized children.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female and male students on aggression and victimization types. In addition to that, the author tried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ypes of aggression and victimization of children.

In this study,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is employed. The sample consists of fifth and sixth grade students. The 966 valid samples were randomly sampled from 8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chung County and Taichung City. The instruments adopted in the study comprise Peer Nomination Instruments, Social Experience Scale and Friendship Relation Questionnaire. The data analytical techniques including t-test, chi-square test, one-way ANOVA and contingency correlation are used to verify the related hypotheses. The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Differences exist between boys and girls in overt aggression, relational victimization and overt victimization.

2. Differences exist between boys and girls in the numbers of relationally aggressive, overtly aggressive, both relationally and overtly aggressive children and overt victims.

3. Differences exist between children of different aggressive types in the numbers of friends, the similarity with friends and the friendship qualities including help, security, companionship and closeness.

4. Differences exist between children of different victimized types in the numbers of friends, the similarity with friends and the friendship qualities including help, companionship and conflict.

5. For the children of different aggressive and victimized types, there is consistency between the relational aggression and relational victimization. In addition, there is consistency between children with relational and overt aggression and children with relational and overt victimization.

(10)

第一章 緒論

本章主要是說明研究源起以及研究問題與假設,進而對相關的名詞做 闡釋與界定。本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為研究 問題與研究假設,第三節為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案例一:一名國小六年級的女生外表乾淨整齊、功課中等、行為端 正守規,可是在拍攝團體畢業照的時候,卻沒有任何一個女生願意跟她 同組合照,在導師一一詢問班上其他女生之後發現:該名女學生常會在 同學背後說人閒話,或是要同學不要跟某人在一起,且會說某些人的壞 話以破壞對方的友誼關係,所以沒有人願意跟她在一起。 案例二:另一名國小五年級的女生下課時間總是躲在校園角落哭 泣,因為某些同學要求她的朋友不能跟她維持朋友關係,否則也要將其 列入排斥的對象,因此她的朋友一一離她而去。 以上兩個例子是我在擔任高年級導師的期間,所接觸的真實案例。案 例一中的六年級女生,因為說同學的壞話、破壞同學的關係,最後落到一 個朋友都沒有的下場;而案例二的五年級女生則是因為同儕破壞其友誼關 係,使得朋友不敢在班上公開與其互動。回想我在國小的階段,班上也常 會有「不要跟誰在一起」、「如果…,我就不要當你朋友」這類的話語流傳。 一般成人會要求兒童不能有肢體攻擊的行為,但是相對而言比較不會禁止 兒童說這樣的話去傷害別人的友誼。然而 Crick 與 Grotpeter(1995)表 示這樣的行為就屬於攻擊行為,即所謂的「關係性攻擊行為」(relational aggression)。關係性攻擊意指操弄或控制他人的人際關係,例如威脅不 再跟對方做朋友以達控制的目的、利用社會排斥或散播謠言報復對方 (Crick 1995; Crick & Grotpeter,1995)。

(11)

與肢體攻擊相較起來,關係性攻擊總是在隱微處發生,所以不容易立 刻被大人發覺或是制止,因此可能更多兒童因而受到傷害。關係性攻擊既 然是操弄人際關係,以傷害他人的人際關係為目的(Crick & Grotpeter, 1995),那麼攻擊者的目的是否經常能達成?是否會對被攻擊兒童在班上 的友誼關係造成影響呢?上述二個案例中攻擊者與被攻擊者在班上與同 儕的友誼關係,分別都因為關係性攻擊而被破壞,而這種關係性攻擊的出 現,以及雙方各自與同儕的關係被傷害的情況,在目前國小高年級究竟是 常態或是個案?種種疑問,引發我對兒童的關係性攻擊和友誼變化做進一 步探究的動機。以下分幾個部份來說明: 一、另一類的攻擊形式—關係性攻擊 鑑於攻擊行為會對個人和社會造成影響,而且攻擊行為是預測個人未 來社會與心理失調的重要指標(Stormshak, et al., 1998; Crick ct al., 1999),以及很多證據都指出了解兒童攻擊行為的重要性(Crick et al., 1999),所以過去有非常多以兒童的攻擊行為為主題的研究。國內外對於 兒童的攻擊行為的研究,比比皆是,不論是攻擊者的特質、引發攻擊行為 的相關因素、甚至是對攻擊型兒童所做的輔導,都有頗多的探討。 但是關於攻擊的研究大多數都聚焦在外顯性的攻擊行為上,也就是生 理攻擊與語言攻擊。尤其是國內的研究,幾乎都是以肢體上的攻擊為主 題,然而郭隆興(1993)的研究顯示:國小兒童平日在學校中出現口語攻 擊的比率,比出現身體攻擊行為的比例高。可見在國小階段中,同儕之間 的衝突,肢體的攻擊只佔一部份而已。然而因為肢體攻擊的行為較易被發 覺,傷害性較為明顯,所以往往易被注意到,近期國內開始有研究者針對 肢體攻擊以外的攻擊形式進行研究(顏肇基,1997),但也只限於口語攻 擊一種。而且不論是肢體攻擊或口語攻擊,都是屬於外顯性攻擊。 因為外顯性攻擊比較容易出現於男性身上,使得一般人認為男性比女

(12)

性具有攻擊性,然而近來的國外研究者則認為,這樣的推論有所偏頗 (Crick & Grotpeter, 1995; Galen & Underwood, 1997)。這些研究者指 出男性與女性具有同樣的攻擊性,只是攻擊的形式有所差異。

Crick 和 Grotpeter(1995)首先提出了有別於外顯性攻擊的另一種 形式-「關係性攻擊」的論點。關係性攻擊受到研究的重視後,漸發現女 生比過去所認為的更具有攻擊性。也有研究指出:雖然男孩或女孩都會使 用關係性攻擊,但是女孩使用的程度比男孩大(Crick & Grotpeter, 1995; Crick, 1997),而且且高度關係性攻擊型的兒童幾乎都是女孩。然而有些 研究結果卻不支持「女孩的關係性攻擊會比男孩多」這樣的論點(Galen & Underwood, 1997;Henington, Hughes, Cavell & Thompson, 1998;Tomada & Schneider, 1997)。可見目前國外研究對於關係性攻擊在性別差異上並 未有一致的結果,加上相關的研究對象也幾乎以西方兒童為主,其研究結 果難以推論於不同文化體系的東方社會中,所以若要了解男女生攻擊行為 的差異,有必要針對外顯性攻擊及關係性攻擊這兩種不同的攻擊形式與性 別的相關情形做進一步的瞭解。 以國內目前關於兒童攻擊行為的研究,全面偏向外顯性攻擊的情況 下,很難以周全的角度瞭解兒童攻擊行為面向,因此以關係性攻擊為焦點 進行深入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除了針對關係性攻擊型兒童進行研究之 外,關係性攻擊的受害兒童也值得探討,因為過去的研究顯示,大部分的 男女孩都曾經有過關係性攻擊的受害經驗(Paquette & Underwood, 1999),而且男孩和女孩都覺得社會性的攻擊比起身體性的攻擊,更讓他 們覺得很難過和不舒服,受害的女孩比男孩更容易感到難過、訝異,而且 覺得自己很糟,同時會有比較多負面的想法和感覺。可見關係性攻擊的確 會對兒童造成某些程度的傷害。除此之外, Cairns,Cairns,Neckerman, Ferguson, et al.(1989)指出青少年早期的男孩與男孩有衝突時,會使 用身體的攻擊,但比較不會對女孩動粗;相對的,女孩之間衝突的處理方

(13)

式,可能使用社會的操弄。所以本研究者也希望透過研究,了解相較於全 體兒童關係性攻擊受害兒童的比例高低,以及探討性別是否與受害兒童所 遭受的攻擊類型有關。 二、友誼的重要性與內涵 在兒童中期 9-12 歲的發展階段,兒童傾向與同性別的兒童建立關係, 友誼和同儕團體對兒童的發展來說變得越來越重要,在這一時期同儕會扮 演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對兒童的行為會造成正面或負面影響(Spence, 2003)。 因此探討影響兒童時期同儕關係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當探究兒童的同儕關係時,應該分成個體在團體中的受歡迎度,以及 個體與朋友兩人之間的相互關係二個部份探討(Parker & Asher, 1993)。 前者通常以社會計量法評估兒童的社會地位,而後者則需透過兒童與互選 朋友之間的友誼經驗,例如擁有的互選朋友數量、友誼的品質來界定。兩 者中,友誼對兒童而言似乎顯得格外重要,因為在大團體中不受同儕歡迎 的兒童,也許仍然有非常要好的朋友,而且友誼品質也可能很高,良好的 友誼品質甚至可以減緩不佳的同儕地位對兒童所造成的負面影響(Parker & Asher, 1993)。 Hartup(1996)指出過去大部分關於兒童友誼品質的研究,只會以兒 童「有沒有朋友」這個部分來探討兒童的友誼關係,但是擁有朋友並不代 表擁有很要好的朋友,也無法從朋友數來了解朋友的行為特徵、朋友之間 的友誼品質高低,而且朋友特徵和友誼品質也會因人而異,因此,為了解 朋友對發展的重要性,探討友誼當中的朋友數、朋友類型、友誼品質這三 個方面都是很重要的。近期國外針對兒童的友誼關係進行研究時,會以兒 童擁有的互選朋友數量以及友誼的品質來界定兒童的友誼經驗(Parker & Asher, 1993)。Hartup(1996)更提出了針對兒童友誼這領域的研究,應 該還要探討兒童的朋友類型才算完整。

(14)

反觀國內研究,早期對同儕關係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社交地位和同儕 接受度,並探討其與人格發展、生活適應等的相關(朱經明,1981;簡茂 發,1983;蔣恵珍,1986)。近期國內學者開始針對友誼進行研究,然而 多數是探討兒童的友誼概念發展(林瑞昌,1997;高秀君,2002;徐君怡, 2001;黃美雯,1999;劉伶莉,1998),針對友誼品質的研究較少(林妙 華,2002;林慧姿,2004;周庭芳,2001),至於發展中的兒童和青少年 與其朋友行為類型相似性的研究,目前國內只有一名研究者以保護處分的 青少年為研究對象(周庭芳,2001),對於非犯罪兒童的友伴類型的暸解, 可謂付之闕如,是以本研究者以朋友數、朋友類型的相似性、友誼品質三 個方面,探討兒童攻擊行為和友誼的關係,期望對兒童友誼的瞭解能較深 入與全面。 三、攻擊型兒童之友誼關係 對兒童或青少年來說,擁有親密、支持性的友誼對個體社會發展的影 響,遠超過來自同儕接受的影響(林慧姿,2004)。過去的研究顯示,兒童 的攻擊行為與同儕拒絕有關 (Crick,Casas & Mosher, 1997; Crick & Grotpeter, 1995; Henington et al., 1998),而且攻擊型的青少年也會 有很多適應上的問題(Coie & Dodge, 1998)。但是若攻擊型兒童擁有朋友 以及擁有高品質的友誼關係,會減緩其適應問題與同儕拒絕所造成的負面 影響(Brendgen, Vitaro &Bukowski ,2000)。所以瞭解攻擊型兒童的友誼 品質是有必要的。

傳統上,若比較攻擊型兒童與一般兒童的朋友數,大部分的人會認為 攻擊型的兒童的朋友數較少,但研究結果卻不全然支持傳統的觀念。有些 研究發現:攻擊型兒童與非攻擊型兒童的朋友數量相當(Ray, Cohen, Secrist & Duncan,1997),而且也有要好的朋友(Cairns, et al., 1988)。 但是也有學者指出,關係性攻擊型兒童比一般兒童的互選朋友個數少

(15)

(Johnson, 2003)。

若論及兒童與其朋友相似性的程度,一般而言,兒童會選擇與自己相 似的人當朋友(Kupersmidt, Griesler, DeRosier, Patterson, et al.,

1995),「物以類聚」這樣的論點在攻擊型兒童身上似乎也適用,因為攻擊

型兒童的朋友通常也是屬於攻擊型的(Cairns et al., 1988; Kupersmidt et al., I995 ; Poulin & Boivin,2000)。然而也有研究指出,攻擊型 的兒童也會與一般非攻擊型的兒童交往,而且在某些攻擊型的男孩身上, 並未發現朋友與其有相似的行為類型(Poulin & Boivin,2000)。可見攻 擊型兒童的互選朋友數,以及這類兒童和朋友在攻擊行為的相似性部分, 目前的研究尚未有十分一致的結果。 由上述的研究顯示,對於兒童的攻擊行為是否會對其朋友數量造成負 面影響,以及攻擊型兒童是否和朋友有相同的攻擊類型的看法並沒有一致 的結論。但是依照關係性攻擊型的兒童,會對朋友使用關係性攻擊(Crick & Grotpeter,1995),以及攻擊型兒童與朋友會有相似的攻擊類型 (Kupersmidt et al., 1995)的傾向來看,很容易讓人質疑攻擊型兒童的 朋友不具有攻擊性的觀點,所以本研究者希望進一步瞭解攻擊型兒童與朋 友在攻擊行為類型的相似性,以及攻擊類型與朋友數的相關。 至於攻擊型兒童的友誼品質的研究,國外學者指出,友誼品質測量通 常含有正向特徵,例如親密、支持等,以及負向的特徵,例如衝突 (Berndt ,1996; Hartup, 1996)。有研究指出不同的攻擊形式與不同的負 面友誼特徵有關,例如:外顯性攻擊與友誼的衝突、背叛有關,關係性攻 擊與友誼的排他性有關(Grotpeter & Crick, 1996)。此外,兒童對友誼 品質整體的優劣程度感覺,依攻擊型兒童的觀點來看,會認為本身與朋友 的關係良好,但是從攻擊型兒童的朋友觀點而言,會認為友誼品質比較差 (Brendgen, Vitaro, Turgeon & Poulin,2002)。

(16)

所知覺的友誼品質比其朋友高。至於不同攻擊類型兒童所知覺的友誼品 質,在各個向度上的差異情形為何?對於友誼品質的整體感受是否相異? 需要更深入的探討。 另外,國內以攻擊型兒童為對象所做的研究不少,但是探討受攻擊兒 童的友誼品質的研究卻不多。由於關係性攻擊的目的是破壞同儕人際關 係,外顯性攻擊的目的則不在於損害對方的人際關係,所以兒童的友誼關 係是否會因為遭受不同的攻擊而有不同的影響,值得進一步研究。 除此之外,大部份研究認為,兒童通常會與同類型的朋友交往,所以 關係性攻擊型兒童的朋友極有可能也是關係性攻擊者,加上關係性攻擊型 的兒童,傾向對朋友施以關係性攻擊(Crick & Grotpeter, 1995),所以 關係性攻擊者在友誼關係中很有可能也是關係性攻擊受害者。研究者與多 位高年級女生談話的經驗,亦發覺某些關係性攻擊型的兒童,也較常有遭 受同儕施以關係性攻擊的經驗。且針對外顯性攻擊受害兒童的研究顯示, 有一部分的外顯性攻擊兒童同時也是外顯性攻擊的受害者(Schwartz et al., 2000)。是以本研究者欲探討攻擊型兒童與被攻擊型兒童是否有某些程度上 的關聯。 綜上所述,兒童攻擊行為對兒童的影響很大,而且攻擊類型亦相當複 雜,為對兒童攻擊行為有更全面的了解,有必要針對不同行為類型兒童、 不同受害類型兒童及其友誼關係,這數個層面加以探討。 貳、研究目的 綜合上述的研究動機,本研究以國小五、六年級學童為對象,研究的 目的如下: 一、瞭解兒童的攻擊行為類型以及受害類型與性別的關係。 二、瞭解不同攻擊類型兒童友誼關係的差異情形。 三、瞭解不同受害類型兒童友誼關係的差異情形。

(17)

四、瞭解兒童在攻擊類型與受害類型的一致性。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 壹、研究問題 根據上述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研究問題如下: 一、不同性別兒童在攻擊行為類型上是否有差異? 1-1 不同性別兒童的關係性攻擊程度是否有差異? 1-2 不同性別兒童的外顯性攻擊程度是否有差異? 1-3 不同性別兒童在關係性攻擊型內的人數比例是否有差異? 1-4 不同性別兒童在外顯性攻擊型內的人數比例是否有差異? 1-5 不同性別兒童在兼具關係性及外顯性攻擊型內的人數比例是否有 差異? 二、不同性別兒童在攻擊受害類型上是否有差異? 2-1 不同性別兒童的關係性攻擊受害情形是否有差異? 2-2 不同性別兒童的外顯性攻擊受害情形是否有差異? 2-3 不同性別兒童在關係性攻擊受害型內的人數比例是否有差異? 2-4 不同性別兒童在外顯性攻擊受害型內的人數比例是否有差異? 2-5 不同性別兒童在關係性且外顯性攻擊受害型內的人數比例是否有 差異? 三、不同攻擊類型兒童之友誼關係是否有差異? 3-1 不同攻擊類型兒童之好朋友數量是否有差異? 3-2 不同攻擊類型兒童與朋友在攻擊類型上的相似性是否有差異? 3-3 不同攻擊類型兒童之整體友誼品質及友誼品質各向度是否有差 異? 四、不同攻擊受害類型兒童之友誼關係是否有差異? 4-1 不同受害類型兒童之好朋友數量是否有差異?

(18)

4-2 不同受害類型兒童與朋友在受害類型上的相似性是否有差異? 4-3 不同受害類型兒童之整體友誼品質及友誼品質各向度是否有差 異? 五、兒童在外顯性攻擊型和外顯性攻擊受害類型上是否有一致性? 六、兒童在關係性攻擊型和關係性攻擊受害類型上是否有一致性? 七、兒童在兼具關係性及外顯性攻擊型和關係性且外顯性攻擊受害類型 上是否有一致性? 貳、研究假設 根據上述研究問題,本研究提出研究假設如下: 一、不同性別兒童在攻擊行為類型上有差異存在。 1-1 不同性別兒童的關係性攻擊程度有差異存在。 1-2 不同性別兒童的外顯性攻擊程度有差異存在。 1-3 不同性別兒童在關係性攻擊型內的人數比例有差異存在。 1-4 不同性別兒童在外顯性攻擊型內的人數比例有差異存在。 1-5 不同性別兒童在兼具關係性及外顯性攻擊型內的人數比例有差異 存在。 二、不同性別兒童在攻擊受害類型上有差異存在。 2-1 不同性別兒童的關係性攻擊受害情形有差異存在。 2-2 不同性別兒童的外顯性攻擊受害情形有差異存在。 2-3 不同性別兒童在關係性攻擊受害型內的人數比例有差異存在。 2-4 不同性別兒童在外顯性攻擊受害型內的人數比例有差異存在。 2-5 不同性別兒童在關係性且外顯性攻擊受害型內的人數比例有 差異 存在。 三、不同攻擊類型兒童之友誼關係有差異存在。

(19)

3-1 不同攻擊類型兒童之好朋友數量有差異存在。 3-2 不同攻擊類型兒童與朋友在攻擊類型上的相似性有差異存在。 3-3 不同攻擊類型兒童之整體友誼品質及友誼品質各向度有差異存 在。 四、不同攻擊受害類型兒童之友誼關係有差異存在。 4-1 不同受害類型兒童之好朋友數量有差異存在。 4-2 不同受害類型兒童與朋友在受害類型上的相似性有差異存在。 4-3 不同受害類型兒童之整體友誼品質及友誼品質各向度有差異存 在。 五、兒童在外顯性攻擊型和外顯性攻擊受害類型上沒有一致性。 六、兒童在關係性攻擊型和關係性攻擊受害類型上有一致性。 七、兒童在兼具關係性及外顯性攻擊型和關係性且外顯性攻擊受害類型 上有一致性。 第三節 名詞釋義 壹、國小高年級學童 本研究對象是指就讀台中縣市國民小學五、六年級的學童。除了考慮 進入前青少年期之後,對人際親密的需求增高之外(Sullivan, 1953), 一般認為關係性攻擊比較會出現在兒童中期階段,因為這一階段的兒童已 經具有發展複雜友誼關係的能力(Johnson, 2003)。所以本研究以國小五 六年級兒童為研究樣本。 貳、關係性攻擊(relational aggression) 本研究即採 Crick 與 Grotpeter(1995)的建議,將關係性攻擊定義 為:有目的的操弄人際關係,以達傷害他人目的之行為。例如:散播不利 某人的謠言或閒話以破壞其人際關係、要同儕排斥某人、利用朋友關係的

(20)

持續與否作為威脅(比如告訴對方「如果你不聽我的話,我就跟你斷交」), 以達到其行為之目的。 參、外顯性攻擊(overt aggression) 本研究所稱外顯性攻擊,是指藉由身體的攻擊、言語上的恐嚇威脅(例 如告訴對方「如果你不聽我的話,我就要打你」),以達到傷害他人目的 之行為。 肆、兒童攻擊行為類型 Crick 與 Grotpeter(1995)鑒於破壞他人人際關係的行為符合攻擊 行為的傷害性特質,所以將這類的行為命名為關係性攻擊。而身體攻擊和 言語攻擊因為較為明顯易見,所以這類的行為則稱為外顯性攻擊。本研究 者利用編修自 Crick(1995)和 Crick 與 Grotpeter(1995)所設計的同 儕提名調查表,將樣本區分為關係性攻擊型兒童、外顯性攻擊型兒童、兼 具關係性及外顯性攻擊型兒童、以及非攻擊型兒童四類。各類型兒童的操 作型定義如下: 一、關係性攻擊型兒童:受試者在「攻擊行為同儕提名問卷」中關係性 攻擊分測驗之得分,超過樣本平均數以上一個標準差。 二、外顯性攻擊型兒童:受試者在「攻擊行為同儕提名問卷」中外顯性攻 擊分測驗之得分,超過樣本平均數以上一個標準差。 三、兼具關係性及外顯性攻擊型兒童:受試者在「攻擊行為同儕提名問 卷」中關係性攻擊分測驗及外顯性攻擊分測驗之得分,皆超過樣本 平均數以上一個標準差。 四、非攻擊型兒童:受試者在「攻擊行為同儕提名問卷」中的關係性攻擊 及外顯性攻擊分測驗的分數,皆低於樣本平均數之上的半個標準差。 伍、受害兒童類型

(21)

本研究使用「社會經驗量表」,以了解兒童在校園中受到同儕對待的 情形。依照兒童在各分量表得分的高低,將樣本分為關係性攻擊受害兒 童、外顯性攻擊受害兒童、關係性且外顯性攻擊受害兒童、一般兒童四類。 各類型兒童的操作型定義如下: 一、關係性攻擊受害兒童(relational victimization):受試者在「社 會經驗量表」中關係性攻擊受害經驗分量表之得分,超過樣本平均 數以上一個標準差。 二、外顯性攻擊受害兒童(overt victimization):受試者在「社會經 驗量表」中的外顯性攻擊受害經驗分量表之得分,超過樣本平均數 以上一個標準差。 三、關係性且外顯性攻擊受害兒童:受試者在「社會經驗量表」中關係性 攻擊受害經驗分量表及外顯性攻擊受害經驗分量表之得分,皆超過 樣本平均數以上一個標準差。 四、一般兒童:受試者在「社會經驗量表」中的關係性攻擊受害經驗分量 表及外顯性攻擊受害經驗分量表之得分,皆低於樣本平均數之上的 半個標準差。 陸、友誼關係 本研究參考 Hartup(1996)的看法,將友誼關係分成「好朋友數量」、 「朋友相似性」以及「友誼品質」三方面探討。 一、好朋友數量 本研究所指的好朋友數量,是依據受試者在同性別好朋友提名 工具所填寫的名單,相互選擇的數量來決定。因提名工具的人數限 制為 5 人,又考慮兩人互選才能視為好朋友,故好朋友數量最多 5 人,最少 0 人。 二、好朋友相似性

(22)

對攻擊型兒童而言,是指該兒童與朋友在攻擊行為上屬於同類 型,其操作型定義為:攻擊型兒童之互選的朋友在「同儕提名調查 表」上,於同類的攻擊行為分測驗的得分,也達到樣本平均數以上 一個標準差;對受害兒童而言,是指兒童與朋友在受害的類型上屬 於同一類,其操作型定義為:受害兒童之互選的朋友在「社會經驗 量表」上,於同類的受害經驗分量表的得分,達到樣本平均數以上 一個標準差。 三、友誼品質 友誼品質是指兒童對於自己和好朋友之間,正向及負面互動程 度的知覺感受(林慧姿,2004)。友誼品質的測量即在瞭解兒童在友 誼中正向、負向互動特質的程度高低,包含正向的特質,例如:陪 伴、親密、平等,和負向的特質,例如:衝突(Berndt ,1996; Hartup, 1996)。本研究以受試者在「友誼品質量表」之各分量表的得分,作 為友誼品質高低的指標。本研究所使用的友誼品質量表可分為:幫 助、衝突與爭執、安全與信任、陪伴、親密五個分量表,若受試者 在幫助、安全與信任、陪伴、親密四個分量表的得分越高,表示其 友誼品質越高;若在衝突與爭執分量表上的得分越高,表示其友誼 品質越低。

(2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分為分為五節探討,第一節為攻擊行為相關理論與研究,第 二節為受害兒童的相關研究,第三節為友誼的相關理論與研究,第四 節為攻擊行為與友誼的相關研究,第五節為受害兒童與友誼的相關研 究。 第一節 攻擊行為相關理論與研究 壹、攻擊行為的意義 國內外的學者因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及目的的不同,對攻擊行為 所下的定義也不同。然近幾年國內學者對攻擊行為的界定,大多指出 攻擊行為是有意圖的傷害性行為。如郭隆興(1997)認為攻擊行為是 意圖以侵犯他人身體,或影響他人安全的行為。洪榮照(1998)認為 攻擊行為是指故意將有害的刺激傳送至某個體,企圖傷害對方,並預 期達到傷害的效果。馬傳鎮、孟維德(1998)將攻擊行為定義為以身 體性或社會性傷害加諸他人的行為。葉重新(1999)指出意圖以不法 的手段,傷害他人身心的行為即可謂攻擊行為。周百營(2002)指攻 擊行為乃存在於人際之間,為語言或身體上的侵害,或意圖傷害他 人。顏綵思(2004)認為攻擊行為是為了使他人感受身體、心理的痛 苦,或是為了得到財物等目的,藉由不同的方式所做的傷害或破壞行 為。同樣的,攻擊行為是有目的的傷害性行為的概念,也顯現在國外 學者對攻擊行為的定義上。如 Myers 在 1993 將攻擊定義為企圖傷害 他人的行為,包括身體與口語兩方面。Gosdstein 與 Kodluboy 於 1998 的研究中認為意念上或行為上企圖傷害他人的行為即是攻擊行為(引 自顏綵思,2004)。 綜上所述,攻擊行為的定義雖然眾說紛紜,但是卻都可以歸納出

(24)

共同兩大特徵,一為攻擊行為是具有傷害性的,二為攻擊者是有意圖 的。依這兩點攻擊行為的特徵而言,應該不能只將攻擊行為限定在肢 體及口語的行為上,過去的研究即指出,除了肢體的攻擊和言語的謾 罵之外,排斥、背後說人閒話、人際關係的破壞等這些行為同樣具有 傷害性(賴惠虹,1991;戴晨志,1995;顏肇基,1997;Crick, 1995; Galen & Underwood, 1997)。是以近期的研究者(e.g., Crick, 1995; Galen & Underwood, 1997)認為應該將攻擊的概念擴大,將其他具有 傷害性的行為涵蓋在攻擊的範疇之內,例如人際關係的傷害,像是散 播謠言、排斥同儕、威脅要中止友誼關係等行為。 貳、攻擊行為的分類 因研究者著眼點的不同,以及所根據的攻擊定義不同,研究者對 攻擊行為的分類也不盡相同。例如洪莉竹(1993)依攻擊者人數的多 寡,將攻擊分為「人際攻擊」、「集體暴力」。張春興(1889)按照對 敵視對象攻擊的方式,將攻擊分為兩種,一為「直接攻擊」,意指對 想要攻擊的對象直接加以傷害,二為「替代性攻擊」,意指攻擊其他 的人或破壞物品以替代攻擊的對象。Cole 與 Dodge 於 1986 依攻擊行 為的目的,將攻擊行為分為「工具性攻擊」與「敵意性攻擊」,「工具 性攻擊」目的不在傷害受攻擊者,而是以攻擊獲得利益或間接達到目 的。「敵意性攻擊」目的在使對方遭受肉體或精神上的痛苦,是以傷 害某個對象為目的(引自顏綵思,2004)。 Spence(2003)依照攻擊的定義:故意傷害他人為根據,整理過去 關於攻擊行為的文獻,將攻擊行為可以區分為外顯性攻擊、間接攻 擊、社會性攻擊、關係性攻擊四種不同的形式。茲將此四種攻擊類型 分別說明如下: 一、外顯性攻擊

(25)

外顯性攻擊是指透過語言和肢體行為這種直接方式,以達傷害他人 的意圖,包含推、打、踢、吼罵、羞辱、威脅打人這些行為。一般而 言,男孩比女孩容易出現外顯性攻擊(Crick & Grotpeter, 1995; Galen & Underwood, 1997)。

二、間接攻擊 Peshbach 於 1969 年認為間接攻擊是對被攻擊者造成傷害的行 為,通常包含社會排斥或拒絕的行為,其發現一年級的學生以躲避、 忽視、排斥、拒絕這些行為,與新加入遊戲團體中的成員進行互動。 在研究的第一階段中,對於新加入的成員,女孩顯然的比男孩使用較 多排斥、拒絕這些間接攻擊的行為(引自 Spence, 2003)。 有些研究者利用間接攻擊與直接攻擊一詞,來界定語言攻擊與肢 體攻擊;有些研究者用此名詞來區分攻擊行為是否有特定對象,例如 直接攻擊是指踢打他人,間接攻擊是指用力踢門;第三類的研究者則 是將直接攻擊定義為直接對被攻擊者造成傷害,間接攻擊是迂迴間接 的對被攻擊者造成傷害(Spence, 2003)。近年來的研究者則傾向利 用研究工具對間接攻擊下一個操作型的定義(Bjorkqvist,

Lagerspetz & Kaukiainen, 1992)。

Lagerspetz 等人於 1988 年對間接攻擊所下的定義是攻擊者利 用他人去傷害被攻擊者,或是操弄社會架構以傷害某人(引自 Spence, 2003),攻擊者利用這種方式可以避免對方進行報復(Bjorkqvist, et al., 1992)綜合來說,間接攻擊是指攻擊者利用不必直接出面的方式 來傷害對方,以避免被攻擊者直接的對抗或報復。例如:在背後說某 個人的壞話、告訴別人不要跟某人玩等行為。間接攻擊最明顯的特徵 是比較隱蔽,因為不會跟被攻擊者正面衝突,所以被攻擊者也許就無 法知道誰是唆使者。

(26)

三、社會性攻擊

社會性攻擊首先由 Cairns 等人(1989)提出。近年來的研究者 (Galen & Underwood, 1997)將社會攻擊定義為傷害他人的自尊或 社會地位。社會性攻擊除了散播謠言和社會性的排斥之外,還包含非 語言行為,像是負面的臉部表情和肢體動作。社會性攻擊並沒有特定 要傷害對方的人際關係,但是卻是直接會傷害對方的自尊和社會地 位。 四、關係性攻擊 Crick 與 Grotpeter (1995)將關係性攻擊定義為:透過人際操 弄傷害對方的人際關係。關係性攻擊通常會在友誼關係或社會團體中 出現,而且攻擊者會企圖傷害對方的友誼,以及同儕團體對被攻擊者 接受的程度。例如:將某人排斥於社會團體之外、散播謠言、說某人 的閒話、不跟對方說話、威脅要結束兩人間的友誼關係除非對方聽他 的話等。 間接攻擊、關係性攻擊、社會性攻擊這三種行為都包含傷害他人 的人際關係的行為(Crick, 1995; Galen & Underwood, 1997; Paquette & Underwood, 1999),而且與外顯性攻擊相比顯然比較不 容易被發覺。雖然這三者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但是彼此之間並非 全然相同,分別將其差異說明如下: 間接攻擊與關係性攻擊較類似,有些行為可以同時歸類於這兩 類,例如散播謠言、忽視、叫別人不要跟某人玩等。但是根據 Crick 等人(1999)的說法,這兩種攻擊形式仍是有區別的,因為間接攻擊 是在避免受攻擊者直接的對抗的情況下,採用非直接的方式達到傷害 對方的目的,而關係性攻擊則是操弄人際關係達到傷害的目的,所包 含的行為可能是直接性的行為,例如直接告訴對方:「你不照我的話

(27)

做我就不當你的朋友。」或是間接性的行為,例如:討厭某一個人時, 就不讓他加入小團體中。此外,Buss 與 Perry 在 1992 指出間接性攻 擊也被用來描述一些非關係性攻擊的行為,例如惡作劇(引自 Spence, 2003)。總而言之,間接攻擊是對同儕做出一些不會引起其直接對抗 的行為,而關係性攻擊則是包含所有操弄人際關係的不友善行為,不 論該行為是間接的還是直接的。 關係性攻擊與社會攻擊也有一些部份重疊,因為這兩種攻擊都包 含散佈謠言和社會排斥的行為,然而社會攻擊並沒有特別強調人際關 係的傷害,而是比較強調對直接他人自尊和社會地位的傷害(Galen & Underwood, 1997)。此外社會攻擊涵蓋的行為範圍比關係性攻擊廣, 因為社會性攻擊除了人際關係的操弄之外,還包含了非語言的行為, 例如:負面的臉部表情或肢體動作。 本研究因著重在探討兒童之人際關係的操弄,故以關係性攻擊為 研究焦點。 叁、攻擊行為的評量方式 對於攻擊行為的評定方式,多使用同儕提名、教師提名或評定、 以及觀察法三種,但是若研究焦點之一著重在關係性攻擊的話,會因 關係性攻擊比較隱微的特質,所以不容易採用自然情境的觀察,是以 雖然有學者建議對學前兒童的攻擊行為進行使用觀察研究會更直接 (Crick, et al., 1997), Galen 與 Underwood(1997)也認為以往 關於關係性及間接性攻擊的研究,過於依賴同儕提名和調查表的使 用;所以在其對四、七、十年級的學生進行研究時,除了讓兒童填寫 社會行為問卷,以評估研究對象對身體和社會攻擊的覺察之外,更在 第二階段進行實驗室的觀察,以直接觀察其社會性攻擊,例如輕蔑的 表情、社會的排斥、嘲笑的言語等。不過 Galen 與 Underwood 也指出

(28)

臉部表情、肢體語言等雖然可透過觀察的方式進行研究,但人際關係 之間的操弄,並不容易在實驗室中被觀察。所以目前大部分的學者仍 然使用同儕提名(e.g. Attili, Vermigli, & Schneider, 1997; Dane, 2001; Geiger, 2004; Sebanc, 2000; Warman & Cohen, 2000)以及 教師提名或評定的方式(e.g. Ang, 2001; Spence, 2003;

Sebanc,2002),以區辨關係性攻擊型的兒童。

Crick 與 Grotpeter(1995)是首位使用同儕提名工具來評估兒 童之關係性及外顯性攻擊行為的學者。Crick 與 Grotpeter 利用提名 工具辨識出外顯性攻擊型、關係性攻擊型、非攻擊型的兒童,其後多 位的學者也都跟進採用同樣的研究方法(Crick & Grotpeter,1996; Werner & Crick,1998; Henington et al.,1998; Prinstein & Greca, 2004)。不過也有學者因為受試者的年齡較低的考量,所以會請老師 填寫教師評定表(Ang, 2001),或是因為研究的設計與考量,所以同 時使用同儕提名及教師提名或評定的方式進行(e.g. Crick &

Grotpeter,1995; Grotpeter & Crick,1996; Tomada & Schneider, 1997; Sebanc, 2003)。而且不論是教師評定或同儕提名工具,研究 已顯示兩者之間有顯著相關,而且此兩種方式的信度、效度也都已獲 得肯定(Crick & Grotpeter, 1995; Grotpeter & Crick, 1996)。 關於教師評定工具和同儕提名工具的選用考量,Crick,Casas 與 Mosher(1997)整理一些學者的研究結果之後,發表以下的論點:對 學齡的兒童來說,不論是關係性攻擊行為或是外顯性攻擊行為,同儕 提名都比教師提名更有可信度,因為(1)國小階段以後的兒童,都 已經成熟到可以在社會脈絡中感覺到成人的存在,因此不太可能在教 師在場時從事攻擊行為。(2)國小階段攻擊行為的同儕提名的資料是 由全班的同學所組成,而教師的提名的資料只由一人提供,所以同儕 提名的可信度較高。中國大陸的學者也提出類似的看法。Xu, Farver,

(29)

Schwartz 與 Chang 等人(2004) 認為教師與同儕對於兒童是否表現 攻擊行為的觀點會有些不一致,因為兩種不同的角色透過不同的管道 發覺兒童的攻擊行為發生的時間及地點,教師比較會注意到被孤立的 攻擊型兒童,相對的,比較容易忽略具有社會技巧的攻擊型兒童,且 對於大部分的教師,求其是中國的教師,被孤立的攻擊型兒童比較突 顯。對兒童來說,對於同學攻擊行為的觀察則比較具有優勢的地位, 基本上,兒童比較有機會發現甚至親身經歷攻擊事件,所以不論攻擊 型兒童是否有隸屬的團體,或是被孤立的個體,都將不會影響同儕對 他提名的累計次數,所以同儕比較教師更適合評定兒童是否具有攻擊 行為。 綜上所述,用以區辨攻擊型兒童的研究方法,以同儕提名、教師 提名或評定、觀察法比較多見,但鑑於關係性攻擊乃屬於人際關係操 弄的行為,較難使用觀察法了解事實的真相,所以相關研究的學者多 使用教師評定或同儕的提名方式進行。又本研究的對象乃國小高年級 學童,在教師面前較不易表現攻擊行為,基於兒童的觀察會比教師全 面,且學生已有能力自行填寫問卷等考量,本研究乃採同儕提名方式 以瞭解兒童攻擊行為。 肆、關係性和外顯性攻擊行為的相關研究 一般而言,在進行關係性攻擊的相關研究時,多數的研究者都會 同時將關係性攻擊與外顯性攻擊進行比較,並檢視兩者在性別、社會 心理適應的異同。 一、攻擊行為的性別差異 關於攻擊行為在性別上的差異情形,以外顯性攻擊而言,大部分 的研究都顯示:男孩較具有外顯性攻擊傾向。以關係性攻擊而言,則 呈現兩種不同的論點。茲將過去研究整理後,按照其結果將相關研究

(30)

分為以下兩類: (一)認為女孩較具有關係性攻擊傾向的相關研究 Cairns 等人(1989)為研究攻擊行為在性別上的差異性,以四 年級的兒童為研究對象,進行長達六年的縱貫研究,結果發現:男孩 與男孩在衝突時,持續使用直接的對抗或身體的攻擊;而女孩與女孩 在衝突時,社會攻擊和排斥逐漸增加。另外 Bjoerkqvist 等人(1992) 以 8、11、15 歲的男女孩為研究對象,發現身體攻擊在男孩之間比較 容易出現,在 11 和 15 歲時,間接攻擊在女孩間是很普遍的攻擊策略。 由此看來,攻擊行為的類型似乎有性別上的差異。 Crick 與 Grotpeter(1995)針對 419 位三至六年級的兒童進行 研究,研究顯示女孩的關係性攻擊行為明顯的比男孩多,而且相對於 男孩致力於外顯性攻擊,女孩則比較會表現關係性攻擊,因為對女孩 來說,社會互動和人際關係是他們最在意的部份,當兒童企圖傷害同 儕時,較可能去傷害別人他們認為比較重要的部份,所以女孩比較會 使用關係性攻擊去傷害他人的社會關係。 Crick 等人(1996)調查兒童對攻擊行為覺察的研究,三到六年 級的學生被問及:「大部分的男孩或女孩生某人的氣時會怎麼做?」 「當其他男孩或女孩不懷好意時會做什麼事?」,針對兒童的回答進 行內容分析,將兒童的答案歸屬於下列六類之一:身體攻擊、言語羞 辱、言語威脅、非言語攻擊、關係性攻擊、疏離。結果顯示,在女孩 的社會網絡中,關係性攻擊是生氣時最常出現的行為,而且是最常出 現的傷害性行為。在男孩的社會網絡中,身體攻擊則是最常出現的生 氣、傷害性的行為。 Crick 等人(1997)評估學前兒童關係性攻擊行為的研究,結果 亦顯示幼稚園的女孩比男孩明顯的有較多的關係性攻擊行為及較少 的外顯性攻擊行為。

(31)

當兒童被問及在同儕中看到的攻擊形式(Crick et al., 1999), 女孩會表示在她們的社會網絡中最常見的傷害性行為是關係性攻 擊,相對的男孩或女孩都會認為外顯性攻擊在男孩中較容易出現。越 高年級的女孩,越容易指出關係性攻擊是故意傷害別人的行為。相似 的結果在 Cairns 等人的研究也可發現。Cairns 等人(1989)要四到 九年級的學生描述近期與同儕衝突的事件,結果發現女孩的衝突事件 與男孩比較而言,很顯然的比較會聚焦在社會孤立、排斥、同儕接受 度的操弄上,而這些項目正都屬於關係性攻擊。 (二)認為關係性攻擊並沒有性別差異的相關研究 Tomada 與 Schneider(1997)以 314 名三、四年級的義大利小學 生進行關係性攻擊、性別、同儕接受度的相關研究,結果指出男孩在 關係性攻擊行為及外顯性攻擊行為的比例上都較女孩高。Henington 等人(1998)以二、三年級 461 位男孩和 443 位女孩為研究對象,結 果也顯示外顯性攻擊行為和關係性攻擊行為在性別上的差異很少,這 兩種行為都比較容易在男孩身上發現。其他學者的研究結果也指出: 不管使用同儕評定的工具,或是教師評定的工具,關係性攻擊在性別 上並沒有差異 (Estrem, 2003; Galen & Underwood,1997; Henington, et al., 1998; Long, 2004; Tomada & Schneider,1997; Rys & Bear, 1997)。 雖然過去的研究無法對於關係性攻擊在性別上是否有差異的情 形下定論,不過對於不同的性別對關係性攻擊的觀感或看法的研究, 卻有比較一致的結果。Goldstein 與 Tisak ( 2004) 以 292 位青少年 為研究對象,評估其關係性攻擊,以及對關係性攻擊在認識、友誼、 約會三個人際脈絡中的結果預期。結果顯示,雖然關係性攻擊型的男 孩和女孩數量相近,但是兩者對關係性攻擊的結果預期卻不同。女孩 認為關係性攻擊對他們人際關係比較具有傷害性,而且女孩若是關係

(32)

性攻擊的受害者,會覺得自己非常的差,因此女孩比男孩容易將大量 負面的結果和關係性攻擊聯想在一起。這樣的結果與過去的研究一致 (Crick, 1995; Galen & Underwood, 1997; Paquette & Underwood, 1999)。可見對於兒童及青少年的來說,女性比較會認為關係性攻擊 具有傷害性,而且具有較高度的敵意(Crick,1995; Galen &

Underwood, 1997; Goldstein & Tisak, 2004; Paquette & Underwood, 1999),另外青少女比青少男會花更多的時間回想所遭受的關係性攻 擊(Paquette & Underwood, 1999)。此外,研究也指出關係性攻擊型 兒童對關係性攻擊的看法與其他同儕不同(Crick, 1995; Crick & Werner, 1998)。例如 Crick (1995)的研究即發現,關係性攻擊型兒 童在面對關係性的挑釁情境時,會比一般非關係性攻擊型兒童感覺到 較多的敵意。 綜上所述,關係性攻擊在性別的差異方面目前仍未有定論,不過 仍然可以確定外顯性攻擊比較容易出現在男孩的行為表現上,另外, 雖然女孩的關係性攻擊不一定比男孩高,但是就女孩本身而言,關係 性攻擊發生的可能性仍然是比外顯性攻擊高,而且女孩比男孩更容易 感受到關係性攻擊的傷害。 二、攻擊行為對兒童社會性發展的影響 對攻擊者而言,不論是採用關係性攻擊或外顯性攻擊,都與社會 心理失調有關(Crick et al, 1997)。就外顯性攻擊來說,Prinstein 與 Greca(2004)以 148 位四到六年級的女孩為研究對象,進行為期 長達六年的縱貫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兒童期的攻擊行為和青春期種 種的危險行為,包括抽煙、喝酒、吸毒、性伴侶數有顯著相關。很多 縱貫研究皆顯示兒童時期的身體性攻擊,對於兒童未來的犯罪行為和 物質濫用是很大的危險因素(Werner, 2001)。不過近來也有學者表示

(33)

關係性攻擊型的兒童,也有反社會行為發展上的危機,而且關係性攻 擊兒童的縱貫研究結果也顯示,關係性攻擊兒童的違法行為在國小階 段有隨著年級增加的情形(Crick et al, 1999)。除了違法行為的潛 在危險之外,兒童的攻擊行為還可以用來預測兒童或青少年在未來生 活將面臨到不適應的問題,而且這樣的結果在不同文化的研究中都已 獲得證實(Chen, Rubin & Li, 1995 ; Coie,1992)。

對攻擊型兒童來說,在校園生活中最直接會面臨的問題,是社交 和情緒上的問題。Coie 與 Dodge 在 1983 以及 Kupersmidt 與 Patterson 在 1991 的研究都指出:兒童的攻擊行為已經被證實和多種的適應問 題有關,例如同儕拒絕和情緒問題(引自 Johnson, 2003)。這樣的 結論,與多位學者的研究一致(Crick, et al., 1997; Crick & Grotpeter, 1995; Henington & Cavell, 1998)。

Henington 等人(1998)以國小二、三年級的兒童為研究對象, 結果發現被同儕視為使用關係性攻擊的女孩,也通常被視為較害羞、 內向、悲傷的人。在外顯性攻擊行為得分高的女孩,不論是否伴隨著 高度關係性攻擊,都非常有可能會被排斥。而男孩有高外顯性攻擊行 為得分者,除非在關係性攻擊行為上也有高得分,否則不會被排斥。 Crick 與 Grotpeter(1995)的研究結果指出:兒童中期的關係 性攻擊與沮喪、孤獨、社會焦慮有關,而且關係性攻擊型的兒童與非 關係性攻擊型的兒童相較之下,比較不被同儕喜愛,此外頻繁的使用 關係性攻擊,與當時及未來的同儕拒絕有顯著相關(Crick &

Grotpeter, 1995; Crick, 1996; Grotpeter & Crick, 1996; Tomada & Schneider,1997 )。

Crick 等人(1997)評估學前兒童的關係性攻擊行為,以平均年 齡 4.5 至 5.5 歲的學前兒童為樣本,結果顯示關係性攻擊行為在很小 的年紀就已經出現,而且學前兒童已經能區分外顯性和關係性的攻擊

(34)

行為;幼稚園的女孩比男孩顯著的有較多的關係性攻擊行為及較少的 外顯性攻擊行為,若評估同儕提名的結果,關係性攻擊行為對男孩及 女孩來說與較高的同儕拒絕有顯著相關;若同時評估教師及同儕的提 名,結果則顯示:對男孩來說,關係性攻擊行為與同儕接受及同儕拒 絕都有相關,但對女孩來說,只有跟同儕拒絕有關。另外,分析攻擊 行為和正向社會行為的教師提名工具,結果指出:對男孩來說,外顯 性攻擊行為與沮喪有正相關;對女孩來說,關係性攻擊行為與沮喪有 正相關。 Tomada 與 Schneider(1997)以 314 名三、四年級的義大利小學 生為對象,進行關係性攻擊、性別、同儕接受度的相關研究,結果證 實了對男孩和女孩來說,在整學期中,關係性攻擊行為特別和同儕的 接受度下降有關。 由此可見,兒童的攻擊行為與不良的社會性發展有關,除了外顯 性攻擊型兒童之外,關係性攻擊型兒童也會面臨到多種發展上的困 境,尤其是情緒上的調節以及人際關係的問題。而且此發展上的危 機,也會跟隨著兒童進入成年期,因為研究發現關係性攻擊型的成年 人,與同儕拒絕、反社會行為、尋求刺激、自我中心、情緒不穩定、 統整問題、負向的人際關係、自我傷害的行為、沮喪等多種的適應不 良也有很大的相關(Werner & Crick, 1999)。因此,對兒童時期的 攻擊行為深入探討,有助於我們及早發現問題及早介入處理。

第二節 受害兒童的相關研究

壹、受害兒童相關因素探討

Hodges, Boivin, Vitaro,與 Bukowski,(1999)整理相關研究後 指出,大約有 10%的美國中小學生是攻擊行為的受害者(Hodges, V. F.; Bukowski, W. M.; Vitaro, F. & Bukowski, W. M., 1999;引自

(35)

Hodges, et al., 1999),而且攻擊行為的受害兒童通常是很穩定的 一群人,所以同一位的兒童可能在好幾年期間都會是身體攻擊和口語 攻擊的對象 (Egan & Perry, 1998; Hodges, Malone, & Perry, 1995; Olweus, 1978;引自 Hodges, et al., 1999)。鑒於受害兒童所佔的 比例不少,所以引發了學者針對受害兒童與一些相關因素的進行探 究。茲將相關研究整理如下:

一、受害兒童與心理調適問題有關

Hodges, 等人(1999)整理多位學者的研究發現:受同儕攻擊的 兒童與很多心理不適應有關,例如焦慮、沮喪、孤獨、低自尊(Boivin & Hymel, 1997; Boivin, Hymel, & Bukowski, 1995; Egan & Perry, 1998; Olweus, 1978, 1992),逃學(Kochenderfer & Ladd, 1996)、 低學業成就(Olweus, 1978)而且朋友數較少(Bukowski, Sippola, & Boivin, 1995)(引自 Hodges et al.,1999)。

二、受害兒童之早期家庭經驗

Schwartz, Dodge, Pettit & Bates(2000)評估小學中年級兒 童在學前的家庭背景,以及這些兒童在小學階段受攻擊的情形。結果 顯示早期在處罰、嚴苛、敵意、高壓力的家庭環境下成長的兒童,比 較有可能在之後成為受同儕攻擊的對象。其他家庭的因素還包含父母 的敵意和拒絕,以及母親過度的管束和壓抑(e.g., Finnegan et al., 1998; Olweus, 1993;引自 Schwartz, et al.,2000)。而且不同家 庭背景出身的受害兒童,顯現的類型也會有所差異,例如有攻擊傾向 的受害兒童,通常有婚姻暴力、嚴苛、受虐待的家庭背景(Schwartz et at., 1997);順從、被動的受害兒童則相對的跟母親過度保護與否定 有關(Olweus, 1993; 引自 Schwartz, et al.,2000),。

(36)

三、受害兒童之行為特徵 Hodges(1997)以 229 位三到七年級的男女孩為樣本,針對受害 兒童進行相關因素的探討,結果發現兒童的「內化問題」例如焦慮、 沮喪、退縮,以及「外化問題」例如攻擊、說謊、好辯,還有「身體 瘦弱」這三類因素,與受到同儕攻擊有高度的相關。Hodges 等人(1999) 的研究中也發現一致的結果。 Hodges 等人(1999)以 533 位四、五年級的法裔加拿大兒童為 受試者, 進行一年的縱貫研究,以受害者提名問卷區分受害兒童, 並以教師評定的兒童問題行為問卷作為研究工具,結果發現兒童的內 化行為,例如擔心、孤單、看起來很悲傷、害怕新的事物,以及外化 行為,例如常常破壞自己或他人的物品、時常和別人打架、常說謊、 偷東西、欺負別人,這兩類的行為可以預測兒童受害的增加。Huffman (2001)以國中小的學生進行研究,也証實了內化的行為與受同儕攻 擊的相關性。 另外,雖然大部分的受害兒童有順從、優柔寡斷的特質,但是也 有一部分的受害兒童有攻擊性和敵意的傾向(Olweus,1978; Perry et

al., 1988;引自 Schwartz, et al.,2000)。

四、受害兒童的性別差異 Phelps(2001)以三到六年級的兒童為研究對象,發現就攻擊 的頻率來說,男孩受到的外顯性攻擊明顯的比女孩多。Pellegrini 與 Bartini(2000)也發現男孩比較會對男孩採取恃強欺弱的行為。而 且女孩會表示在她們的社會網絡中最常見的傷害性行為是關係性攻 擊,相對的男孩或女孩都會認為外顯性攻擊在男孩中較容易出現 (Crick el at., 1999)。可見受害兒童會因為攻擊形式的不同,而 在性別上呈現不一樣的結果:男孩比較容易是外顯性攻擊的受害者,

(37)

相對的女孩比較容易成為關係性攻擊的受害者。 此外,即使遭受同類型的攻擊,男女孩負面感受的程度也不同。 Paquette 與 Underwood (1999)對 76 位七、八年級的學生進行的研 究發現,大部分的男孩女孩都曾經有遭受社會性攻擊的經驗,而且男 孩和女孩都覺得社會性的攻擊比起身體性的攻擊,更讓他們覺得很難 過和不舒服。不過受害女孩比受害男孩更容易感到難過、訝異,而且 覺得自己很糟,同時也會有比較多負面的想法和感覺。女孩經歷越多 的社會性攻擊,對自我運動能力的看法、外貌、吸引力、行為的管理、 親密的友誼、整體的自我價值就越低。類似的研究也支持攻擊行為會 對受害兒童會造成負面影響的看法(Galen & Underwood, 1997)。 綜上所述,受害兒童通常與內化或外化等問題行為以及早期不良 的家庭環境相關,而且通常會伴隨著心理調適上的困難,如果將關係 性攻擊也列入考慮,會發現受害者普遍存在於男女孩之間,而且關係 係攻擊對女孩的負面影響比較大。 貳、受害兒童的評量方式 有學者採取自陳量表以瞭解兒童受同儕攻擊的情形(Crick &

Grotpeter,1996; Pellegrini & Bartini, 2000; Phelps, 2001)。 另外也有些研究者以同儕提名問卷為研究工具,請受試者針對問卷中 描述的句子選擇適合的同儕,以區辨出受害兒童(e.g. Boulton,

Trueman, Chau, Whitehand, & Amatya, 1999; Hodges, et al. ,1999; Schwartz, et al., 2000)不過採用同儕提名工具的研究者,對受害 兒童的操作型定義大部份只聚焦在外顯性攻擊的受害經驗上,由於外 顯性攻擊顯而易見,所以同儕很容易辨識哪些兒童較常受到攻擊。但 若考量兒童的關係性攻擊受害經驗時,基於關係性攻擊較為隱微,不 容易直接觀察辨識特性,所以相關研究的學者選擇自陳量表作為研究

(38)

的工具(eg. Crick & Grotpeter,1996; Phelps, 2001)。 本研究因同時探討外顯性攻擊受害兒童、關係性攻擊受害兒童與 友誼的關係,所以採用採用自陳量表作為區分兒童受害類別的工具。 第三節 友誼相關理論與研究 壹、友誼的定義 關於友誼的研究自 1980 年代開始逐漸受到重視(林慧姿, 2004)。各個研究者對友誼的定義,因為研究方法或對象的差異而有 些許的不同。在國外文獻方面,1981 年之韋氏辭典(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將友誼定義為:一種朋友關係的狀

態,而且具有相互性的情感和善意的關係(引自 邱愛真,2004)。Hanna 與 Berndt(1995)認為友誼是兩個個體之間相互的感情關係。Rose 與 Asher(1999)認為友誼是兩個有相同經歷的人之間的親密關係。 陳玲玲(1991)則認為兒童時期的友誼代表兩個兒童之間的情感關 係,此關係的建立常常是以相互性為基本條件。而國內學者的看法, 劉苓莉(1998)認為友誼是人與人之間的依附關係,而且此種關係的 建立並非透過一定的社會儀式,是彼此雙方一種志願性的重要承諾。 林純真(2001)在歸納相關的文獻後,指出友誼是對稱、互惠、親密、 分享的情感經驗關係。周庭芳(2001)認為友誼應該是介於兩人之間 的情感關係, 這份關係的基礎是相互與對等的。 由此看來,友誼是兩人之間志願性的相互關係,兩人之間有相互 的情感交流,並且可以提供雙方親密、分享的情感需求。 貳、友誼對兒童發展的重要性 Furman 和 Buhrmester(1992)指出隨著個體年齡的增長,兒童 與同儕的關係會變得更親密穩定,同儕就成了兒童社會支持和親密感

(39)

的來源之ㄧ。簡茂發(1983)也指出:兒童有隸屬於團體且受到尊重、 注意、認可、讚許的需求。Kupersmidt, Coie 以及 Dodge(1990)也 表示兒童和同儕的關係在兒童發展的過程中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 色。因此探討兒童時期同儕關係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友誼不但能滿足兒童的親密需求(Hartup,1996),也能提供兒童 學習與練習社交技巧的機會,例如與同伴溝通、和平解決衝突等 (Shaffer, 2000)。Hartup(1992)指出四種友誼對發展的重要性: 一、提供社交技巧學習的背景。二、獲得關於自我、他人、世界的知 識。三、兒童在與朋友進行一般互動時以及面臨生活壓力期間,可以 獲得情感和認知上的資源。四、提供兒童與日後他人互動的模式。邱 愛真(2004)整理相關研究後歸納出友誼的四種社會發展的功能:一、 透過社會比較,提供兒童自我認識、尋求自信的機會。二、提供機會 讓兒童練習與他人交往、參與他人活動及解決衝突的社會技巧,並促 進角色取代及妥協能力的發展。三、提供兒童修正過去心態的機會。 四、助長兒童關心與同情心的發展。除此之外,Ladd 於 1990 的研究 也發現,親密的友誼關係可使兒童更喜歡學校或更投入學校的活動 (林慧姿,2004)。 是以友誼關係不但提供兒童情感需求以及情緒緩衝的管道,也使 兒童學習社會技巧的機會。所以有誼關係不但能滿足兒童心理上的需 求,也會影響其日後生活、人格、社會化能力。 叁、友誼的相關理論 一、Sullivan 的人際理論 Sullivan(1953)認為個體從嬰兒期到青春期,有五種基本的社 會需求,分別是:溫柔、遊戲活動的參與、被他人接納、人際間的親 密、性接觸。在前青春期開始會有親密交換的需求,主要是為了體驗

(40)

愛的感覺和避免寂寞,所以前青春期是兒童發展同儕親密關係的關鍵 時期,藉著親密的同儕關係,兒童可以使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得到認同 與支持,也可以透過朋友的接納得到幸福的感覺,另外朋友之間合作 的關係也有助於青少年利他行為和同理心的發展。如果缺乏親密的友 誼關係,個體會有孤單、寂寞的感覺,同時也會影響其未來的人格發 展。

二、Youniss 所提的 The Sullivan-Piaget 理論

Youniss(1980)整合 Sullivan 和 Piaget 的觀點形成一個理論, 說明成人和同儕在兒童的發展上所扮演的角色。他認為兒童和成人在 家中建立的關係是單方面的權威,兒童透過成人的教導與社會化,學 習在社會中生存適應的原則,在這種關係中,兒童透過大人的評價決 定自己的想法和行為是否符合社會的標準。相對的,兒童與朋友的關 係是建立在直接的互惠上,雖然一開始兒童會以從成人學到的經驗與 規則運用在同儕關係中,但之後會發現若以權威解決紛爭,同儕關係 會陷入僵局,此時若兒童與同儕發展出合作關係,就會解除此等困 境。合作關係是一種雙方都能表達自己的看法,但也都能採納對方意 見,而且同時保有自己立場的過程。友誼關係的發展從五歲一直持續 到青少年時期。兒童進入學齡階段之後,較幼兒期接觸到更多的同 儕,逐漸學習與同儕互動的原則與技巧;到了青少年期,兒童與朋友 的互動關係已從單方面的權威轉換成合作的關係。所以透過與朋友建 立的友誼,可以讓兒童的人格趨向更成熟。 由以上論述可以發現,友誼關係有別於兒童與父母所建立的單向 權威關係,友誼提供兒童與他人建立平等、合作的人際互動機會,也 讓兒童得以學習與他人相處的社會能力,因此友誼對兒童社會的發展 和生活的適應具有相當的貢獻。

(41)

肆、友誼關係

雖然學者對友誼的性質有一定的共識,但是對友誼關係所應包含 的向度、看法卻不一致。Bukowski 與 Hoza(1989)建議以階層友誼 模式(Hierarchical friendship model)進行友誼之研究,他們認 為為了合宜的評估友誼,應該從以下三個階層進行研究:一為考慮個 體是否有互相選擇的朋友,二為個體互相選擇數量的多寡,最後是個 體與互選朋友之間的友誼品質高低。Hartup (1996)則認為在探究兒 童的友誼關係時,除了互選的朋友、友誼品質之外,應該也要將好朋 友之間的相似性納入考量。茲分述如下: 一、有無朋友的測量 朋友關係的建立與否著重在相互性的關係上,所以大部分的研究 者對於兒童是否有朋友的認定,必須是彼此皆互認對方是好朋友。因 此在測量上主要採用提名的方式,要求兒童寫出最要好的朋友,並檢 核其所填寫的朋友,是否也將該兒童列為其要好朋友的名單中(e.g., Brendgen, Vitaro, Turgeon, Poulin & Wanner, 2004; Brendgen et al., 2002; Geiger, 2004; Johnson, 2003; Linsey, 2002; Sebanc, 2003; Spence, 2003; Werner, 2001; Xu et al., 2004)。此外也有研究者 經過一段時間後,再重複一次上述的提名方式,以了解前後次提名的 穩定性(Johnson, 2003)。 二、互選朋友數的測量 好朋友數量的多寡也可顯示兒童的友誼關係,因此互選的朋友越 多,表示友誼關係越好。Eder 與 Hallinan 是最早進行兒童之好朋友 數量研究的學者,他們在 1978 年以五、六年級學童為對象,要求學 生不限人數的寫出好朋友的名字,結果發現學生提名人數集中在二到

(42)

八人之間,平均約為五人(引自林瑞昌,1997)。不過若考慮朋友須 有相互性的條件,則應該以互相選擇的朋友數以作為好朋友數量的依 據,因此目前國外大部分的學者也都以互選的朋友數作為評定的標 準。此外朋友提名的方式也分為限額提名與不限額提名兩種,大多數 的學者是採用限額提名的方式(Parker & Asher,1993; Rose et al.,2004; Sebanc,2003; Werner, 2001),限制的名額通常是三至五 人之間,研究指出在限制名額為三名的情況下,仍然可以發現有七成 的比例有相互型的朋友(林瑞昌,1997;林妙華,2002;Parker & Asher,1993),若未限制提名人數時,約有九成比例有相互型的朋友 (引自林瑞昌,1997)。所以也有學者認為不限制提名比較不會低估 兒童真實的好朋友數量,比較符合統計上的特性,所以研究時採用不 限額提名的方式 (Xu et al.,2004)。Xu 等人從研究結果也發現,如 果只檢測兒童提名的前八名同儕,結果也會很接近不限制提名所得到 的同儕數。可見不限制提名得到的朋友數,所得朋友數量也集中在八 名之內,而且雖然不限制提名方式可以得到比較完整的資料,但是卻 容易產生非朋友的提名(林瑞昌,1997)。 除了受試者的朋友提名人數限制與否之外,性別也是一個需要考 量的因素。Rose, Swenson, Carlson 及 Rose 等人(2004)在不限定 性別的情況下,請 607 位三、五、七年級的學生提名要好的朋友,並 檢測受試者的互選朋友數,結果發現會選擇不同性別的同儕為要好朋 友的比例低於 5%,可見兒童時期的友誼仍以同性別為主。此等結果 與兒童傾向與同性別的同儕建立友誼關係的概念相符。 本研究在進行時,為了避免兒童提名的名單流於浮濫,所以限定 兒童至多提名五名朋友,另外由於國小高年級階段的兒童,有些會與 異性交往建立男女朋友的關係,兩性的親密關係有別於同儕間的友誼 關係,為避免受試者填答時造成混肴,加上兒童有與同性別的同儕建

數據

表 2-1 友誼向度表
圖 3-1  研究架構  第二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限於人力、物力,故僅以台中縣市國小五、六年級學生為 研究對象。為求樣本的代表性,採取分層叢集抽樣法進行抽樣。因教 育部公佈的九十二學年度台中縣市的學生人數比例約為 3:2,故本性別 攻擊行為類型 關係性攻擊型 外顯性攻擊型 兼具關係性及外顯性攻擊型非攻擊型 受害類型 關係性攻擊受害型 外顯性攻擊受害型 關係性且外顯性攻擊受害型一般型 友誼關係 好朋友數量 朋友相似性 友誼品質 幫忙 衝突與爭執 安全與信任 陪伴 親密
表 3-4 預試問卷樣本分配  所發問卷 有效問卷  年級  男 女 男 女  問卷回收率  六年級  17 12 17 12  98.36﹪  五年級  16 16 15 16  總計  33 28 32 28  人數總計 61  60  3.確定正式問卷      正式問卷只取原編製者所編之「同儕提名調查表」當中「關係性 攻擊」與「外顯性攻擊」兩個分測驗進行資料蒐集與評估,另外為避 免兒童在填寫過程中只聯想同學的負面行為,所以加入三句利社會行 為的句子作為反向題。在施測的過程中,有 2 位五年級的學生對
表 3-7  社會經驗正式量表試題分布情形  分量表名稱 題數  分佈題號  最低至最高之可能得分  外顯性攻擊受害經驗 9  2.4.5.6.11.12.14.17.18 9 分~45 分  關係性攻擊受害經驗 7  1.7.9.10.13.15.19 7 分~35 分  受利社會行為對待經驗 3  3.8.16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Specifically, in Section 3, we present a smoothing function of the generalized FB function, and studied some of its favorable properties, including the Jacobian consistency property;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re are different types of pollution (air pollution/land pollution/noise pollution/water pollution).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why there is

Direct Access Attack 直接訪問攻擊. 詳細的攻擊手段描述請閱附件一 SQL

Over there, there is a celebration of Christmas and the little kid, Tiny Tim, is very ill and the family has no money to send him to a doctor.. Cratchit asks the family

There are three major types of personal finance products: mortgages, personal loans and credit cards. Mortgage is a long-term loan that is used for buying a

There is no general formula for counting the number of transitive binary relations on A... The poset A in the above example is not

Fiske, D.W., (1949), ”Consistency of the factoral structure of personality ratings from different sourc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Abnormal Psychology, 44(2), pp.329-344.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proposed computer aided text mining method for patent function model analysis is able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consistency of the result w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