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根據研究目的的需要,使用「我的學校生活經驗問卷」用 來蒐集資料。本問卷包含三種研究工具,分別為研究者自編的 「攻 擊行為同儕提名問卷」、「社會經驗量表」以及林慧姿(2004)編製的

「友誼關係問卷」三種,其中「友誼關係問卷」的使用已取得原作者 同意(見附三)。

壹、攻擊行為同儕提名問卷

本研究主要依據 Crick(1995)以及 Crick 與 Grotpeter(1995)

所編製的同儕提名工具(Peer Nomination Instruments)為架構,

翻譯編修而成。國外許多關於關係性攻擊行為之研究,多使用 Crick

(1995)編製的調查表劃分受試者的類型,(例如 Crick & Werner, 1998; Crick & Werner, 1999; Henington & Cavell, 1998; Prinstein

& Greca, 2004),而且原量表經由多位學者研究後也顯示有良好的信 度、效度,故以此為本研究工具的基本架構。

一、原攻擊行為同儕提名問卷

(一)編製目的與量表內涵

Crick(1995)編製此工具的目的是用來區分兒童的社會行為類 性,以同儕提名調查表的結果,將兒童分為關係性攻擊型、外顯性攻 擊型、關係性及外顯性攻擊型、利社會行為型共四類。共分為三個分 測驗,各分測驗的內涵如表 3-2。

(二)原同儕提名問卷的信度與效度

原編作者使用最大變異轉軸法分析其構成因素,結果支持三個因 素,顯示此工具有良好的構念效度。再者在信度方面,Crick(1996) 以此工具做研究,得到關係性攻擊及外顯性攻擊分測驗的重測信度分

別為 r=.82 和 r=.90,顯示此工具的信度亦良好。

表 3-2 攻擊行為同儕提名問卷各分測驗之內涵

分測驗名稱 內涵 外顯性攻擊 關於肢體及語言攻擊的描述句。

關係性攻擊 關於故意企圖傷害他人的同儕關係,或是威脅要傷害他人 的同儕關係之描述句。

利社會行為 從事對他人有益行為的描述句。

二、本研究者修訂後的攻擊行為同儕提名問卷

(一)同儕提名問卷的設計

本研究主要依據 Crick(1995)以及 Crick 與 Grotpeter(1995)

所編製的同儕提名調查表(Peer Nomination Instruments)為架構,

並參酌 Crick 與 Grotpeter(1996)的研究結果,翻譯編修而成。

(二)填答與計分方式

本問卷為同儕提名工具,分為「關係性攻擊」、「外顯性攻擊」、「利 社會行為」三個分測驗,學生針對題目的描寫,根據實際生活經驗,

填寫班上最適合該項描述的同學姓名、座號,每一個題目最多提名三 位。將兒童在「關係性攻擊」及「外顯性攻擊」分測驗中被提名的次 數分別加總後,再除以扣掉 1 人之後的全班總人數,即為兒童在該分 測驗的分數。至於「利社會行為」分測驗的分數則不予計算。

(三)編製過程

1.預試問卷的編製及問卷效度

本研究者先自行將原調查表翻譯之後,再請外文系畢業且目前任 教英語課程的二位教師給予協助指正。並請 10 位國小五、六年級的 學童填答,請他們提出題意不清之處,以及問卷中所陳述的句子是否 與其學校生活經驗相符。同時請 3 位任教五、六年級的導師,檢視題

目是否可以讓五、六年級學生理解,以及依其教學經驗,判斷調查表 所述的行為在國小階段中是否具有普遍性。研究者匯整意見加以潤飾 之後,再請指導教授審核完成初稿。為求問卷題目的適切性,最後請 四位教授與四位多年任職國小高年級的導師(參見表 3-3)予以指導 修正,以取得問卷之專家效度,並完成預試問卷(參見附錄一)。

表 3-3 學者專家名單(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姓 名 現 職

陳易芬 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副教授 張美惠 台中縣梧棲國民小學教師 蔡美玲 台中縣梧棲國民小學教師 蔡耀仁 台中縣梧棲國民小學教師 歐滄和 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副教授 鄭婉敏 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副教授 賴惠婉 台中縣梧棲國民小學教師 韓楷檉 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副教授

2.預試問卷的實施

在預試問卷編製完成後,以台中縣梧棲國小五、六年級學童為預 試樣本,以了解問卷試題的適切性,作為正式問卷修訂的依據。於民 國九十三年十月發出預試問卷共 61 份(預試樣本分配表如表 3-4),

收回之預試問卷經檢核,去除填答不完整及固定反應的問卷 1 份,實 際回收有效問卷 60 份,回收率 98.36﹪。

表 3-4 預試問卷樣本分配

所發問卷 有效問卷

年級 男 女 男 女 問卷回收率 六年級 17 12 17 12 98.36﹪

五年級 16 16 15 16 總計 33 28 32 28

人數總計 61 60

3.確定正式問卷

正式問卷只取原編製者所編之「同儕提名調查表」當中「關係性 攻擊」與「外顯性攻擊」兩個分測驗進行資料蒐集與評估,另外為避 免兒童在填寫過程中只聯想同學的負面行為,所以加入三句利社會行 為的句子作為反向題。在施測的過程中,有 2 位五年級的學生對於其 中一題「…,不讓那個人成為他(她)們團體中的一份子」的題意不 了解,故將此改為「…,不讓那個人當他(她)們的朋友」。其餘各 句則不修改,編定為正式問卷(參見附錄二)。茲將各題目在分測驗 的分布情形說明如表 3-5。

表 3-5 攻擊行為同儕提名問卷試題分布情形

分測驗名稱 題數 分佈題號

關係性攻擊 6 3.6.9.12.14.15 外顯性攻擊 6 1.4.7.8.11.13 反向題 3 2.5.10

題數總計 15

貳、社會經驗量表

本量表主要依據 Crick 與 Grotpeter(1996)所編製的社會經驗 問卷(Social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簡稱 SEQ)為架構。原 問卷經過其他學者使用後也顯示有好的信度與效度(Phelps,2001),

所以研究者採此量表翻譯修改使之適合國內兒童使用。

一、SEQ 原問卷簡介

(一)編製目的

社會經驗量表乃 Crick 與 Grotpeter(1996)改寫 Crick 與 Grotpeter 在 1995 研究使用的攻擊行為同儕提名問卷而成。本研究 以「社會經驗量表」評估兒童是否能區分受到同儕關係性攻擊或外 顯性攻擊,並調查兒童感覺到受到同儕關係性攻擊、外顯性攻擊、

利社會行為對待的頻率高低。

(二)量表的內涵

社會經驗量表包含外顯性攻擊受害經驗、關係性攻擊受害經 驗、受利社會行為對待經驗三個分量表,分別代表受到同儕三種不 同的對待方式,各量表代表的內涵如表 3-6。

表 3-6 社會經驗量表各分量表之內涵

分量表名稱 內涵 外顯性攻擊受害經驗 兒童受同儕企圖傷害或威脅傷害其身體,或受到利

用言語的直接傷害。

關係性攻擊受害經驗 兒童受同儕企圖傷害或威脅傷害其人際關係。

受利社會行為對待經驗 兒童受到同儕幫助、關心、支持等。

(三)信度與效度

信度方面,原作者做過內部一致性分析,得到三個分量表的 Cronbach alpha 係數介於.77 到.80 之間,顯示其信度是可以接受 的。受外顯性攻擊分量表和受關係性攻擊分量表的相關係數為 r

= .57, p < .01,又原作者使用最大變異轉軸法(varimax rotation)

分析 SEQ 的構成要素,分析的結果產出三個因素,顯示本量表的構 念效度亦獲得支持。

二、本研究者修訂後的社會經驗量表

(一)社會經驗量表的設計

本研究主要依據 Crick 與 Grotpeter(1996)所編製的社會經驗 問卷(Social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簡稱 SEQ)為架構,只 取其中「外顯性攻擊受害經驗」以及「關係性攻擊受害經驗」兩個分 量表作為本研究的資料蒐集和分析使用,並加入「受利社會行為對待 經驗」分量表中的三題,並將所選取的題目翻譯修改使之適合國內兒 童使用。

(二)填答與計分方式

本量表為自陳式量表,分為「關係性攻擊受害經驗」、「外顯性攻 擊受害經驗」、「受利行為對待經驗」三個分量表,採 Likert-type 五點量表方式計分,每個試題有五個選項,1 代表「從來沒有」、2 代表「很少如此」、3 代表「有時如此」、4 代表「常常如此」、5 代表

「總是如此」,兒童依最適合自己生活經驗的選項圈選。兒童作答時 若圈選 1 則得 1 分,若圈選 2 則得 2 分,以此類推。各分量表的題目 得分數加總,即為兒童該分量表的得分。其中「受利社會行為對待經 驗」分量表中的題目不予計分。

(三)量表編製過程 1.預試量表的編製

本預試量表的編製過程,同「攻擊行為同儕提名預試問卷」之編 製過程。(預試量表內容參見附錄一)

2.預試量表的實施

本預試問卷的實施過程,同「攻擊行為同儕提名預試問卷」之實 施過程。

3.正式量表的編製

將收回的有效問卷,經社會科學統計套裝軟體程式(Statistical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簡稱 SPSS)進行項目分析,以下列 原則篩選題目:(1)決斷值(Critical Ratio,即 CR 值)小於 3 者,

予以刪除。(2)若刪除此題後,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係數會提高者。

首先,先以得分前 27%為高分組,後 27%為低分組,求出各題目 高分組、低分組的平均數之顯著性考驗,得出 CR 值,除了第 14 題的 CR 值小於 3,所以予以刪除之外,其餘各題的差異均達顯著水準,顯 示每一道題目都具有鑑別力。另外,於各分量表內部一致性檢測的結 果,每一題刪除後對於 α 值的影響不大,所以除第 14 題之外,各題 皆與以保留。

本研究於預試之前,即請專家學者針對各題歸類於各分量表下的 適切性進行審核,審核結果亦認可此工具二個分量表的因素構成。

4.確定正式量表

根據項目分析及專家效度審核的結果,正式量表共 19 題(參見 附錄二),可分為三個分量表,分別為「外顯性攻擊受害經驗」、「關 係性攻擊受害經驗」、「受利社會行為對待經驗」。茲將各題目在分量 表的分布情形說明如表 3-7。

表 3-7 社會經驗正式量表試題分布情形

分量表名稱 題數 分佈題號 最低至最高之可能得分 外顯性攻擊受害經驗 9 2.4.5.6.11.12.14.17.18 9 分~45 分 關係性攻擊受害經驗 7 1.7.9.10.13.15.19 7 分~35 分 受利社會行為對待經驗 3 3.8.16. 不計分

題數總計 19

5.量表信度

本量表以預試有效樣本(N=60)為對象,進行內部一致性分析,

求得各分量表的 Cronbachα係數,發現各分量表的 Cronbachα係數 介於.85~.87 之間,顯示具有良好的信度,各量表的 Cronbachα係數 如表 3-8 所示。

表 3-8 社會經驗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

表 3-8 社會經驗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