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分三節,第一節旨在闡述本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提出待答問題;

第三節針對本研究的名詞加以詮釋。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七十多年,一個世界大家庭的意識似乎逐漸形成,而 在這家庭成員中,彼此需要的是合作,而不是對抗。然而,具有不同文化、歷史 與傳統秩序的各個地區,是否能夠維護彼此共同體系的合法性?做到這一點,必 須採取一種既能尊重人類社會異彩紛呈的特點,又能尊重人類與生俱來對自由的 渴望。這秩序必須長期培育,而不能強加於人,在一個即時通訊和政治劇變的時 代尤其如此。新的國際秩序覆蓋全球所有地區,共同的價值觀和目標,將促使各 國社會變得更加人性化,幾代人建立世界秩序的努力,也將在許多方面結出果實。

一、走出臺灣,走進世界—國際秩序,跨文化理解

沒有自由的秩序,即使靠一時的鼓噪得以維持,最終也會製造出反對自己的 力量;沒有一個維持和平的秩序框架,就不會有自由,即使有也難以長久。秩序 和自由有時被說成是人類體驗的兩個極端。其實二者應被視為一種相互依存的關 係。二十一世紀的臺灣展現出多元文化、活潑有朝氣的國際面貌,新住民及移民 勞工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而促成人口移動的主因來自於經濟全球化,在多 元的文化社會中,要合平相處、相互合作,有賴彼此對於國際素養的提升。依目 前全球發展現況與未來趨勢而言,不同地區的人群互動與關係會愈來愈頻繁緊密;

各種文化背景群體交流互動頻仍,但也因為人們在交流歷程欠缺理解的態度與行 為,因此出現彼此誤解、仇視的現象(Lambe & Swamp, 2002)。是以,教育作為 回應社會潮流的機制,其內涵也應重新探索,並加以適當定位,這是經濟與科技 發展,縮短時空對人類限制所帶來的現象。社會面對全球化的生活現實,致使不

- 2 -

同文化背景或不同種族必須生活一起,為了促進國際經貿交流,學生跨文化溝通 能力的培養,乃為教育的新興任務。

由於不同文化之間的融合,如何培養學生面對今日世界的發展趨勢,成國際 教育所關切的焦點。藉由不同文化背景者的互動,增進彼此了解的可能性,教育 不再只是單純地灌輸知識(Boyd, Wadham & Jewell, 2007),國際教育更須強調文 化人權的維護,並確保各文化享有自由的詮釋權(Stavenhagen, 2008)。而藉由國 際教育的實施,融入跨文化的活動,強化交流經驗的轉化,並落實於本土的教學 歷程,以培養學生跨文化溝通與整合的能力。不僅學生可學習跨文化的知識或技 能,教育人員及學校單位作為帶領學生進行跨文化交流的角色,也必須多方參與 國際教育專業知能成長的研習,成為擁有國際視野的個體。

Hayden(2006)指出,過去教育活動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社會中發生,教導學 生為將來的成人生活作準備。時至今日,我們不再假設學生未來會繼續待在同一 個社會中,或是與他的父母或祖父母有任何共同點。我們會教導學生可轉換的技 能,並鼓勵學生學會如何學習。此外,學者 Räsänen (2007)就國際教育的實務 指出,國際教育所關切的主題各有不同。雖然每個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權,並不 代表所有學生都能獲得相同品質的教育內容(Connell, 1992),而 Rawls(1971)也 提出,教育必須明確地為社會少數族群努力爭取權益。所以實施國際教育是依照 國家、地區或學校的需求而有所差異。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為符應國際教育發展的新趨勢,在 2008 年 8 月設立當時 全國首創的新住民文教輔導科,負責推動國際教育及新住民相關業務,並且在 2011年 1 月提出國際教育發展的施政理念與規劃。因此,教育部國際教育白皮書 公布之後,新北市國民中學在實施國際教育的情形,值得深入進行探討。

進一步來看,在個別教育單位內,具體推動的教育措施更多元、更具多樣化。

學校實施重點包含了以國際學生的交流、語言學習、交換學生計畫、融入教學等 等。然而,國際教育應當傳達給學生更多,可以作為國際互動時的基本價值。這

- 3 -

些價值觀首重有合作的意願與動機,因為不同的國家偶爾會有共同的利益與需求,

為了避免相互爭奪而造成爭端,所以必須要理解、要合作。而合作必須將對方視 為主體與目標,而不只是以達到某些目的為原則;在合作當中,若藉由強調一個 人的不足之處、差異和缺陷,來分配其社會地位,是剝奪他們與生俱來的某些權 力和動機(Gardner & Deborah, 2011)。亞洲國家最廣泛的共通點是,大家都認為 自己是「新興的」或「後殖民時代的」國家,大家都努力通過突出自己的國家特 點,來克服殖民統治遺留下來的後果。大家都堅信歷經幾個世紀西方超乎常規的 異軍突起,現在世界秩序正再次趨向平衡。但我們從自己的歷史進程中吸取的經 驗教訓大不相同。當面臨不同的核心利益的時候,借鑑的是不同的文化系統,嚮 往的是不同的黃金時代。只有在一個互相承諾的秩序中,不同的個體或群體彼此 間才能真正的合作,並共同追求和平及永續發展,世界才能安全平穩地運作下去。

而透過追求全球環境的永續發展,才能提供後代子孫可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所以 不只是人的世界,也包含大自然,都必須得到尊重與合理的對待(Olivier, 2011),

此為研究動機一。

二、社會結構轉變,學校國際化—提升全球責任感

當今世界,全球化已不是選擇題,而是必須面對的事實。全世界的人來來去 去,新移民的問題對大部分的國家而言,都是進行式。而人力資源一向是決定競 爭力強弱的關鍵因素。若非從教育著手,其他終將是徒勞無功的(Olivier, 2011)。

因此,教育應能提供學生體驗跨國學習的機會,激發其跨文化比較的觀察力與反 思能力,強化學生參加國際教育活動所需的多元外語能力、專業知識與技能,並 鼓勵學生體驗國際競爭與合作經驗,厚植邁向國際舞臺的實力。同時,國際教育 應強調對不同族群、地域、文化的尊重與包容,以及對於世界的道德與責任,重 視全球環境生態的相互依存性,從日常生活中養成生命共同體的概念,進而產生 對整個地球村的責任感。

- 4 -

專家認為人類迄今已經歷了三次全球化,換言之,臺灣社會結構也相對地經 歷了三次轉變:第一次是「由國家推動的全球化」,英法等率先工業化的國家,

以其製造的產品,挾船堅利炮之威力,轟開世界各國和地區的大門,將整個地球 捲入了商品大流通中,全球市場由此形成;第二次全球化被稱為「由企業推動的 全球化」,從早期東印度公司到麥當勞、蘋果等跨國企業,它們不但把產品賣到 全世界,也將經營模式和生活方式滲透到全球,不需飛機、大炮,卻更深入人心。

第三次全球化是「由個人推動的全球化」,利用網路技術發達而帶來的變化。現 在任何人只要能夠上網,幾乎就可以成為全球訊息的集散中心。然而,實際掌握 網絡技術的是企業,而大國則是這些企業背後的重要推手。全球不斷深入,效應 日益擴大,在便利人類生活的同時,也越引發憂思:在國家實力不平衡的今日,

我們是否該警覺民族文化元素的流失?是否該警惕強勢文化的入侵?年輕一代在 不知不覺中被同化?會不會被全球化淹没?這些問題相當嚴肅,事實上各國都在 思考如何保持與發展民族文化特性與國家認同的問題。

新住民家庭的教育問題,在眾多文獻中,多數是以自身社會的角度出發,探 討如何使臺灣社會對具有新住民文化背景的學習者,能一視同仁、互相尊重,因 為平等應該是一項基本人權(Nordstrum, 2006)。但實際上這些討論,也可以由國 際教育的觀點,從多元文化教育角度探討下,解決所發現的問題,這當中最重要 的是如何消除一般學生或大眾對於新住民子女的刻板印象。研究者在學校時有耳 聞學生在言談中稱呼同學為「瑪莉亞」、「菲傭」,因學生長相不同而被歧視或 標籤化,而產生自我認同的問題;也有新移民女性被視為買賣婚姻,造成子女對 母親原生國產生負面的文化認同(吳俊意、吳錦惠,2009)。因此,國際教育應 從認識自我文化出發,讓學生具有本土意識與愛國情操,透過國際文化的對照,

教導學生深入了解自我文化的特質,認識自我的歷史定位,體認國家在國際社會 的處境,喚醒國家意識,正視自已對國家的責任,進而理解、尊重與欣賞不同文 化,接觸並認識國際及全球議題,學習跨文化溝通的知識與技巧。《中小學國際

- 5 -

教育白皮書》提到,「中小學國際教育之推動,學校能教導學生認識及尊重不同 族群的異質文化,強調人權與永續觀念…」,以及「教導中小學生理解、尊重與 欣賞不同文化…」,應當以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與新住民或移民勞工的互動經驗 或認知作為學習題材,教導學生尊重不同種族與文化的人民,以消除對不同族群 的刻板印象;另外,在關注新住民的同時,應同時考察一下當今臺灣的文化基因,

考察一下臺灣文化的「抗同化能力」,以及反映在節慶習俗上的中國傳統文化生

考察一下臺灣文化的「抗同化能力」,以及反映在節慶習俗上的中國傳統文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