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關係霸凌」在校園霸凌中,是最常見、最容易被忽視、最難被察覺的類型,影響學童 最深遠、也最長久,且「關係霸凌」的展現特別在青少年時期會達到高峰(嚴仟芳,2015)。

兒童福利聯盟(2013)的調查發現,16.3%的學童有被霸凌的經驗,其中值得關切的是,這些有 霸凌經驗的學童們,有高達九成五是「關係霸凌」(94.8%),而七成七的學童(77.2%)僅有「關 係霸凌」,而無明顯的肢體暴力攻擊行為,因此不易被察覺。然而此類霸凌伴隨而來的人際疏 離感,經常讓受害者覺得無助、沮喪。(兒童福利聯盟,2007) 「關係霸凌」雖不涉及武力,

但造成的痛苦並不亞於身體受創所造成的痛苦(Galen,B.R. & Underwood,1997; MacDonald &

Leary, 2005)。是以「關係霸凌」儼然成為社會關注的議題及本研究亟欲探討的重要課題。

目前國內對於國中學生「關係霸凌」的研究並不多,由於近幾年與「關係霸凌」相關的事 件頻頻發生,大家關注的焦點才從外顯的「言語霸凌」和「肢體霸凌」,逐漸延伸到隱匿的「關 係霸凌」。形成「關係霸凌」行為的眾多因素中,個人背景因素的影響力不可小覷,研究者較感 興趣的是個人的性別、年級、家中排行及學校規模等不同的背景變項與「關係霸凌」間的關係。

因此,積極蒐集整理相關文獻資料,以供本研究參考。

首先,在「性別」方面,多數研究顯示男生遭受霸凌行為頻率高於女生。(黄易進2011;

陳薇先,2012;林韻婷,2013;莊依綾,2013;江旻晏,2014;紀妮玓,2014 )。但有些研究 獲知,性別不同的國中學生遭受霸凌行為,並「無」顯著差異存在。(彭立德,2014;郭有恆,

2016)。從不同性別之受凌者的角度來看,部份研究顯示男性的比例高於女性。(林雅萍,2012;

林韻婷,2013; 盧昀瑜,2013;江旻晏,2014;紀妮玓,2014;黃郁涵,2014)。但有些研 究卻獲得女性受凌者的比例高過男性的結果(劉力豪,2013;蕭奕鈞,2014;劉宜佩,201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3

從「年級」方面,雖然多數研究顯現,高年級學生的關係霸凌顯著的多於低年級學生。(謝 昌志,2012;紀妮玓,2014;及黃郁涵,2014)。然而,江旻晏(2014)的研究卻發現,低年 級生的霸凌行為多於高年級生。至於受凌情況,多位學者研究獲知,年級較低者,被霸凌的 人數比例較高(劉力豪,2013;林韻婷,2013)。但林雅萍(2012)的研究卻得到相反的結果,

年級愈高,受凌情形會愈嚴重。此外,也有少部份的研究顯示為不同年級國中生的關係霸凌 行為,無顯著差異。(林慧婷,2011; 黃易進,2011;莊依綾,2013;郭有恆,2016)。

在探究「家中排行」方面,田如恆(2015)研究發現,家中排行不同之國中生對整體關 係霸凌的知覺,有顯著差異,家中排行為老大或老么的國中學生,認為在班級中受到關係霸 凌的頻率偏高。但是,彭立德(2014)卻研究獲知,家中排行之國中生所知覺受到關係霸凌 的經驗,並無顯著差異。

在「學校規模」方面,劉宜佩(2014)的研究發現:「新北市學校規模25~59班的國中學生,

在整體校園霸凌行為的覺知上,較高於學校規模60班以上的國中學生。」由此可知,學校的 規模大小,對關係霸凌似乎有其影響力。

綜合上述的研究結果顯示,「性別」、「年級」、「在家排行」及「學校規模」等不同的背景 變項與關係霸凌間的關係,眾學者的研究發現,結論不一,再加上關於此議題的研究文獻有 限,難以概括不同的層面與現象。基於上述原因,國中學生知覺受到「關係霸凌」的概況為何?

及在不同人口背景變項下,國中學生知覺受到「關係霸凌」是否有顯著差異,則成為本篇研究 的首要及次要動機。

張欣戎(2006)認為學生的「人格特質」,是影響霸凌行為的重要因素之一。霸凌事件的 處理,不可只著重在某些孩子身上,必須透視霸凌事件中每個角色的人格特質與內心世界,

才能根本解決問題(黃宛婕,2012)。基於此,學生的「人格特質」與「關係霸凌」行為間, 是否存有顯著相關,亦為研究者關注的重點之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4

蕭奕鈞(2015)曾探討人格特質、社會網路與國中生校園霸凌的關係,結果發現,嚴謹型 學生的人格特質較不易受到霸凌的傷害。而那些具有開放型或敏感型人格特質的學生,則與 曾受到霸凌經驗間呈現正向關的關係。胡志皇(2016)亦曾針對人格特質、社會網路、霸凌經 驗與國中生學習成效的關係進行研究,結果獲知,具高敏感性人格特質的學生,被霸凌的經 驗與曾霸凌他人的經驗,均有高度顯著的正相關。

雖然上述兩位學者的研究結果均顯示不同的「人格特質」,與國中學生是否會受到霸凌,

有很高的相關。但如果就因為「關係霸凌」為霸凌行為的類型之一,就依此推論「人格特質」

與國中學生受到「關係霸凌」間,亦同樣的存有很高的相關。似乎就過於輕忽,到底「人格 特質」與國中學生知覺受到「關係霸凌」間的關係如何,則成為本篇研究的第三項動機。

Lucy Bowes(2015)研究發現,經常遭受霸凌的青少年,在18歲時會出現臨床憂鬱症狀 的機率為未受到霸凌者的兩倍。經常被霸凌的青少年感到憂鬱的期間也會比較長。那些經常 遭受霸凌而變得憂鬱的孩子中,有10%的憂鬱症狀會持續2年以上。而從未遭受霸凌的青少年 中,僅有4%會出現長期憂鬱症狀(引自大家健康雜誌,2015.08)。此研究報告說明,曾遭受 霸凌的經驗者與憂鬱行為表現,有顯著的相關。

王意媛(2011)曾針對國中生遭受霸凌、憂鬱情緒與其自殺意念的關係進行研究,結果顯 示國中生遭受霸凌經驗會對其憂鬱情緒帶來顯著的影響,在憂鬱情緒與自殺意念之間、遭受 霸凌與自殺意念間,亦呈現顯著的正相關,且「無望」、「品行人際問題」、「身體抱怨及反應 遲滯」等因素最能有效預測其自殺的意念。

「關係霸凌」有各種形式的攻擊行為,其中藉由電腦網路與通訊科技等媒介,來散播不 實謠言、操弄人際關係,使受凌者受到社會排擠的事件,近年來接二連三地發生。曾吉玉(2012)

曾探討國中生網路霸凌受害經驗與其憂鬱表現間的相關性,結果發現,學生在網路中,受霸 凌的經驗與其憂鬱表現間確實存有顯著的相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5

從上述研究結果獲知,國中學生的受霸凌經驗與其憂鬱行為表現間,確實存有顯著的 相關。唯完全針對國中學生為研究對象的相關文獻為數甚少,國中學生知覺受到關係霸凌與 其憂鬱行為表現間關係的研究,更是寥寥無幾。因此,究竟國中學生知覺受到關係霸凌與其 憂鬱行為表現間,是否存有顯著的相關?尤其在不同人口背景變項下,國中學生知覺受到關 係霸凌與其憂鬱行為表現間的關係如何?均為研究者所關切及欲探討之議題,則成為本篇研 究的第四項動機。

多位學者曾研究發現,個人的人格特質會對其憂鬱行為表現,「有」顯著的預測力(蘇 吉禾,2009;郭家如,2010;簡嘉怡,2014)。其中蘇吉禾(2009)與簡嘉怡(2014)的研究結 果均顯示,「神經質、嚴謹自律性、和善性、外向性」人格特質能有效預測國中學生的憂鬱 傾向,尤以「神經質」人格特質的預測力最高。郭家如(2010) 以國中生個人背景變項及人 格特質預測其憂鬱行為表現,結果也發現「異常」、「慮病」、「內向」、「迫害感」和「焦慮」

等變項能聯合預測憂鬱傾向的 61.2%。這些研究結果似乎均說明,人格特質能預測國中學 生的憂鬱行為表現。

關於國中學生遭受關係霸凌與其憂鬱行為表現之預測分析方面,雖然目前相關研究為數 不多,但此方面多篇研究的結果尚稱一致,均發現學生受到關係霸凌的經驗,會對其憂鬱行 為表現有顯著的預測力(王意媛,2011;陳昱穎,2015)。王意媛(2011)曾研究發現,國中生 遭受霸凌經驗會對其憂鬱情緒帶來顯著的影響,且「無望」、「品行人際問題」、「身體抱怨及 反應遲滯」等因素最能有效的預測其自殺的意念。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於 2015 年 1 月 6 日公開 發表研究成果時,也提及那些在中小學階段曾遭受過霸凌經驗的,會對其大學健康的生活品質 帶來影響。陳昱穎(2015)亦調查獲知,中小學時期曾受過霸凌經驗的學生,長大後,有 39%罹 患輕度憂鬱」。黃俊豪(2015)更進一步的說明,曾受過霸凌經驗的學生,長大後會有一些後 續的加乘發酵的作用,並將會在不同的範疇中影響他們健康的生活品質,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透 過憂鬱行為來表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6

由上述研究結果得知,國中生的人格特質能有效預測其憂鬱行為表現;且國中生遭受關 係霸凌的經驗,亦能顯著的預測其憂鬱行為表現。然而,研究者亟欲探討的是,若將國中生 的「人格特質」及受到「關係霸凌」的經驗,同時預測其憂鬱行為表現時,預測程度是否有 變化?何者的預測力會較高?尤其在不同的背景變項下,「人格特質」及受到「關係霸凌」經 驗,對國中生的憂鬱行為表現,預測程度又會有何不同?何者的預測力會較高呢?均為研究 者正待探討的議題,而成為本篇研究的第五項動機。

貳、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目前新北市國中學生人格特質及知覺受到關係霸凌對憂鬱行為表現 之影響,具體研究目的說明如下:

一、瞭解新北市國中學生知覺受到關係霸凌之概況。

二、瞭解個人背景變項(性別、年級、家中排行、學校規模)不同之新北市國中學生知覺 受到關係霸凌之差異。

三、瞭解個人背景變項不同之新北市國中學生人格特質與知覺受到關係霸凌之相關。

四、瞭解個人背景變項不同之新北市國中學生知覺受到關係霸凌與其憂鬱行為表現之相關。

四、瞭解個人背景變項不同之新北市國中學生知覺受到關係霸凌與其憂鬱行為表現之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