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一、研究架構與設計

本研究「國民中學輔導教師督導員訓練方案之成效評估」指「強化中等學校 輔導教師督導能力,提升師資生實習品質」計畫結束後,針對計畫中國民中學輔 導教師督導員訓練方案進行成效評估研究。「強化中等學校輔導教師督導能力,

提升師資生實習品質」計畫係由教育部之卓越師資培育特色議題計畫提撥經費補 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實習發展與就業輔導處統一籌劃,並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承接辦理。研究欲瞭解三項研究目的:(1)瞭解目前國民中 學輔導教師擔任實習學生的督導員之困難與挑戰(2)瞭解學校輔導教師督導員對 目前實習督導制度的看法;以及(3)瞭解國民中學輔導教師督導員訓練方案的成 效與缺失、有效的進行方式以及相關建議。

本研究屬方案成效評估性質,以現職國中輔導教師且曾經、目前或未來將要 擔任大四、大五實習學生之督導員為主要服務對象,針對學校輔導工作場域、內 容以及輔導教師擔任實習學生之督導員為發想,設計此一結合訓練工作坊與實地 團體督導之督導員訓練方案,本研究設計架構如圖 3-1-1。如圖 3-1-1 所示,本研 究設計架構可分二階段說明:(1)第一階段是督導員訓練方案執行階段,包括訓 練工作坊以及實地團體督導兩部分。此時的主要工作為蒐集研究資料,包括各問 卷的施測與回收,以利後續資料分析。依研究設計,課前自我評估問卷於訓練工 作坊前施行與回收、課後滿意度問卷則於督導員訓練工作坊結束後施行與回收,

以及團體督導後滿意度問卷於實地團體督導結束後施行與回收。同時,研究者於 督導員訓練方案執行期間,以觀察者身分實際參與督導員訓練工作坊進行並紀錄

64

活動歷程,且徵得實地團體督導舉辦學校之同意進行觀察紀錄,所得資料作為研 究分析之參考。(3)第二階段為督導員訓練方案後的訪談階段,亦為質性資料主 要蒐集階段。此階段依受訪標準邀請符合之受訪者接受半結構式個別訪談。訪談 期間同時撰寫訪談札記,作為研究分析與撰寫之參考。各階段所獲得之資料,以 量化資料瞭解研究目的三、質化資料瞭解研究目的一至三,其他活動觀察記錄、

訪談札記則做為資料分析之參考。

65

66

質性資料方面,質性研究相對於數學與統計的分析程序,較強調藉由各種資 料收集方式,完整且全面性收集相關資料,並對研究結果作深入的詮釋(Struss &

Cobbin, 1997/1998)。質性訪談則是一種有目的的談話過程,研究者透過談話過程,

針對特定對象收集與研究有關的資料,以瞭解受訪者對特定事件或生活經驗的主 觀感受,包括認知、看法、感受與意見(潘淑滿,2003)。而訪談法依其結構程 度可分為兩端,一端是結構化的訪談,讓受訪談者從預先編制問題的各種答案選 項中做出選擇,例如民意調查;另一端是非結構化訪談,是由特定議題帶動的對 話,其目的在於從受訪談者,通常稱做「資料提供者」(informant)口中,導出 豐富、詳盡、可以用在質性分析中的材料,試圖發現資料提供者對於某一特定話 題或情境的體驗(Lofland & Lofland, 2005/2005)。本研究採半結構式訪談法,其 為 Merton 與 Kendall 在 1964 年媒體研究中發展出的「訪談法」(interviewing)

中的「半結構式訪談」(semi-structured questions)(胡幼慧,1996;Flick, 1995/2007)。

半結構式訪談的假設為每位受訪者基於不同的認知與生活經驗,反應會有很大差 異,因此訪談大綱的設計只是為了讓訪問進行得更順暢(潘淑滿,2003)。本研 究目的為本督導員訓練方案成效評估,屬特定議題的探討,但考量每位受訪談者 個人經驗不同,體會不同,同時為了使訪談較為聚焦,故本研究採半結構式訪談 法,研究者在訪談前根據研究問題與目的設計訪談大綱,但在訪談過程中則依照 實際狀況對訪談問題作彈性調整。

除採質性研究方式半結構式個別訪談法,獲得研究資料,以瞭解參與受訓者 對參與本督導員訓練方案的經驗、想法外,本研究另輔以問卷方式量化資料評估 參與受訓者的學習成效,及本督導訓練方案對參與受訓者是否有所幫助,故設計 訓練工作坊課程與實地團體督導滿意度與回饋問卷。問卷共有四份,一為課程前 的自我評估問卷,主要為瞭解在工作坊課程前參與受訓者的一些自我評估,以及 對課程期待等;其二為初階課程滿意度調查表,旨在瞭解工作坊前兩天課程的學 習吸收程度,以及對課程整體安排的滿意度;其三為進階課程滿意度調查表,用

67

以瞭解工作坊後兩天課程的學習與吸收程度,以及對課程整體安排滿意度;其四 為實地團體督導滿意度調查表,在實地團體督導最後一次督導結束後發放問卷與 回收,旨在瞭解透過實地團體督導,參與者的學習情形,以及對實地團體督導的 整體安排滿意度。且為了解參與受訓者在訓練工作坊結束後行為上是否有所改變,

設計有關督導預備度、意願、信心、能力四方面的前後測比較,以了解訓練工作 坊課程後,參與受訓者在這四方面是否有所改變。

二、研究流程

茲將本研究之流程以圖 3-1-2 表示,並依各流程之階段列點說明。

圖 3-1-2 研究流程圖 文獻探討並發展研究問題與目的

瞭解國民中學輔導教師督導員訓練方案之內容與進行方式

設計訪談大綱與問卷調查表

督導員訓練方案相關問卷的發放與回收 督導員訓練方案實際參與觀察記錄

選定受訪對象標準

邀請符合受訪標準之參與受訓者並徵得受訪同意

正式訪談

質性與量化資料分析

結果撰寫

國民中學輔導教師督導員訓練方案之招募與進行

68

(一)文獻探討並發展研究問題與目的

依圖 3-1-2 所示,本研究首先針對相關文獻進行閱讀,瞭解過去與目前有關督 導訓練方案相關之研究,藉由閱讀與整理文獻了解此領域之脈絡發展以及研究成 果、討論與未來研究建議,進而發展出本研究問題與目的。

(二)國民中學輔導教師督導員訓練方案之招募與進行

督導員訓練方案係採公開招募之方式招募成員,透過臺北市學校公文系統將 訊息發送給臺北市公私立國中,以及設有國中部之完全中學,另外由主辦單位以 電話聯繫共同合作之教育實習機構輔導室,邀請參與。共有 36 名國高中教師報名。

(三)瞭解國民中學輔導教師督導員訓練方案之內容與進行方式

針對國民中學輔導教師督導員訓練方案作進一步了解,藉由相關資料,如課 程講義與工作坊手冊的閱讀,瞭解督導員訓練方案的設計架構、課程內容、進行 方式、講師與實地團體督導帶領者之安排,以及參與受訓者的招募方式等。

(四)設計訪談大綱與問卷調查表

根據本研究問題與目的,設計訪談大綱草稿、問卷調查表草稿,並與指導教 授討論後修正形成正式訪談大綱與正式問卷調查表(包括課前自我評估問卷、初 階課後滿意度問卷、進階課後滿意度問卷以及團督後滿意度問卷共四分)。本督導 員訓練方案之問卷調查,主要參考授課內容編擬,用來瞭解訓練結束後,參與受 訓者對於訓練課程內容的學習瞭解程度,作為評估參與受訓者學習狀況、本督導 員訓練方案成效的依據之一。訪談大綱則依研究目的與問題設計。

(五)督導員訓練方案相關問卷的發放與回收、督導員訓練方案實際參與觀察記

本研究於督導員訓練方案正式課程第一天,向課程參與者說明本方案與方案 成效研究,邀請參與受訓者填寫問卷調查表,於督導員訓練工作坊實際舉辦之前、

後,分別施測課前自我評估問卷與課後滿意度問卷(依參與時間分為初階與進階), 在訓練方案結束後回收問卷並進行資料輸入、統整整理。同時研究者參與訓練工

69

作坊的進行,對活動進行加以觀察與記錄。實地團體督導則是由督導訓練工作坊 的參與受訓者自由報名,以學校輔導室為單位進行之團體督導,並邀請大學諮商 背景教授擔任團體督導帶領者,總共進行 2~3 次共 4~6 小時之團體督導。實地團 體督導進行前,由研究者徵得參與實地團體督導之學校輔導教師與團體督導帶領 教授同意後,參與觀察與記錄,並於團體督導結束後施測實地團體督導滿意度調 查表。

(六)選定受訪標準

為了解本研究問題達到研究目的,將邀請完整參與工作坊課程與實地團體督 導之參與受訓者為個別訪談的受訪者,唯實際狀況符合此標準者僅一位,是以將 選定標準改為同時具備訓練工作坊與實地團體督導經驗者皆列為受邀對象,符合 此標準者一共 6 位國中輔導教師,其詳細參與狀況、時數將於後節之受訪者中說 明。

(七)邀請符合受訪標準之參與受訓者並徵得受訪同意

督導員訓練方案完全結束後,根據受訪標準,邀請同時參與訓練工作坊與實 地團體督導之現職國中輔導教師為本研究之受訪者,接受一對一半結構大綱式個 別訪談。以電子郵件、電話和親自拜訪等方式說明本研究目的與研究方式,邀請

督導員訓練方案完全結束後,根據受訪標準,邀請同時參與訓練工作坊與實 地團體督導之現職國中輔導教師為本研究之受訪者,接受一對一半結構大綱式個 別訪談。以電子郵件、電話和親自拜訪等方式說明本研究目的與研究方式,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