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壹、 研究場域:

研究者所任教之雙雙國小(化名)位於新北市偏遠地區,創校於民國 35 年,學生多半來自家庭經濟狀況為中、低收入戶的家庭,目前本校 小學部共有 26 名學生,幼兒園共 9 名學生,學生總數為 35 名。學校 原先設有英語科專用教室一間,由於 107 學年度部分校舍進行拆除重 建工程,導致校內可用空間縮減,乃將英語專用教室改為行政辦公室 使用,故自 107 學年度第一學期起,二年級學生將在英語課時間進入 一年級的教室內一起上課,以利混齡教學課程的進行,故本研究所進 行的場所是雙雙國小的一年級教室為主。另因本校今年將教室內的課 桌椅由固定式的木製桌椅,改為學生自一年級入學始至六年級都能接 續使用的成長型桌椅,並依各班學生人數配置擺放,而成長型桌椅不 論面積及體積皆較先前使用的木製桌椅龐大且沉重許多,若實施分組 活動,較不易搬移或合併使用,故二年級學生於一年級教室進行混齡 合班上課時,乃使用木製舊桌椅,而一年級學生使用的則是依該班級 人數配置的成長型桌椅。除此之外,配合混齡教學的實施,各班亦配 置沙發、茶几、壁燈等硬體設備,嘗試將教室營造出家一般的氛圍,

讓學生在校即有如同在家的溫暖氣氛,教室則另配有黑板、電腦、單 槍投影機、螢幕、音響,硬體設備尚稱足夠。

就英語教育而言,本校目前只有研究者一位專任英語教師,學校方 面,亦給予教師相當高的自主空間與教學尊重。本學期之低年段英語 課程時間安排,學生除每週兩節英語課程之外,每逢單數週之週五晨

50

光時段,亦進行以低年段學生為主的英語教學活動,積極培養校內學 生聽、說、讀、寫的英語能力。

本研究之低年段英語領域課程,每週授課時間共兩次,本學期分別 為星期一與星期四上午,各一節課,40 分鐘。而每逢單數週的星期五 晨光時間,額外進行一節低年段的英語相關活動,如表 5 所示:

表 5 低年段班級英語課週課表

節數 時間 一 二 三 四 五

1 07:50-08:30

英語大嘴 巴(單週)

2

08:40-09:20 英語

3

09:30-10:10 英語 4

10:30-11:10 5 11:20-12:00 6 13:30-14:10 7 14:20-15:00 8 15:10-15:50

51

附註:漸層色表示校內可使用之教學場域

圖 3 校園空間配置平面圖

52

附註:漸層色表示英語課程時主要使用之教學設備 圖 4 一年級教室配置圖

貳、 研究參與者:

目前全校學生人數為 26 人,而同屬於低年段的一、二年級生共 6 人,其中男生 3 人,女生 3 人。本研究之一年級 3 位新生皆畢業於本 校幼兒園,二年級生中則有 2 位亦畢業於本校幼兒園,另 1 位則於國 小一年級時自新北市其他分區轉入本校就讀。相較於市區學校的大多 數學生在安親班或者幼兒園時期即有英語學習的經驗,然在研究者與 本校服務已十年的時間中,本校的學生幾乎未曾有學生在就讀小學之 前即有英語學習的經驗。因此,一年級的 3 位學生在進入小學部之前

53

54

55

配偶,日常學習的主要來源皆為學校所提供之課程。個性 溫和,對同學友愛,並常能主動協助他人。一年級時對於 英語課程雖有些害怕與恐懼,並對少數字詞的發音也較難 以發音準確,但是非常喜歡學習英語,對於英語的課堂活 動參與踴躍,常期待英語課的到來。

參、 行動研究者:

研究者在 2002 年畢業於某私立大學外文系,後於 2006 年修畢某國 立教育大學學士後英語學分班課程且完成實習,並於同年取得教師檢 定證書。因為大學時曾為登山社的一員,所以對偏鄉地區的孩子們有 著一份特殊的情感。九二一大地震之後,對於大學畢業後能憑一己之 力做些什麼事情,才能有益於社會,感到迷惘,想著自己可能連陪伴 那些無辜受難的孩子們都做不到,也不懂得能用什麼方法付出。想著 若能讓自己在教育方面變得更專業一些,也許就能找到方法,且能學 習如何和孩子們相處,未來如果學校震垮了,自己終有專業能力能幫 助他們學習,即便僅是盡微薄之力也好。進而選擇報考並就讀學士後 兒童英語學分班,完成教育課程學分的修習與教學實習後,通過教師 檢定與教師甄試,進入雙雙國小服務至今。

在考取教師甄試之前,研究者曾於新北市其他大型國小服務三年,

也於雙雙國小服務滿五年之後,選擇轉調至新北市另一所中型國小服 務一年,因此,研究者對於新北市境內的公立國小從小型至中、大型 學校的英語課程生態,可謂十分熟悉。另外,不論在大型或中型學校

56

時期,或者在雙雙國小服務共十年的期間,研究者每學期在英語領域 的每週授課時數皆超過全部授課時數的一半,任教學生從一年級到六 年級皆有包含,更為雙雙國小校內唯一一位正式英語教師。在中型學 校任教時,除了正式授課時間之外,每週另額外指導全校性英語社團 活動,授課對象為三到四年級的學生;同樣地,在雙雙國小除了正式 授課時間之外,每週皆另於晨間時光安排一節全校性的英語教學活動,

授課對象為校內一年級到六年級的全部學生。並指導學生參與校內英 語說故事比賽、新北市英語能力競賽、新北市英語讀者劇場競賽,皆 獲佳績,並於過去十年間,年年帶領雙雙國小一到六年級全校學生參 與新北市英語歌唱比賽,榮獲特優與優等佳績無數。

因此,對於國小的英語課,研究者過去雖已有施行跨年級的混齡教 學經驗,唯此類社團活動之教學內容多半以口語教學為主,課程內容 安排亦較有彈性,唯對於讀、寫方面的活動內容較為缺乏,且此類混 齡教學之活動設計,也無正式課程中須配合校內每學期定期舉辦之測 驗評量,或新北市其他主科領域的能力檢測,故無教學進度的壓力。

猶記得進入雙雙國小的第一天起,我就暗自期許自己能把這個學校 學生的英語能力帶起來。「老師,我好高興哦!終於是真的老師帶我們 了!我是說,你真的是英文老師耶!」這麼多年了,這些話似乎仍在 耳際。在我尚未報到之前,這所偏遠小學並沒有專任英語教師,因此 英語課常常自然而然地變成其他課程的補救教學時間。於是,把應該 做的事情做好,讓小朋友擁有該有的英語基本能力,並且,長大後不 要討厭英語,便是我首要的目標。而今,隨著英語教學在新北市政策 的演變,從 97 學年度的實驗活化課程,試圖增加英語課教學時數,藉 以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與學習經驗,而今至 107 學年度,似乎已轉變

57

為因應班級學生人數的逐年減少,試圖合班上課以增加同一間教室中 的學生人數,促進偏鄉小校學生的學習刺激,以及使學校經費運用更 加有效益的一個趨勢,而實施混齡教學,不論我們願意不願意,在這 樣一個偏鄉小校,一個領域,六個年級,只有我一位專任教師,我仍 希望自己能把每一個施行混齡教學的課堂上得精采,學生的學習成效 也能在混齡教學「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下,真正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