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對象分析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研究對象分析

本研究分為三個階段收集資料,第一階段實施大量問卷調查,第二階段邀請 合適對象進行訪談及日誌撰寫,第三階段則為探索實驗,以下分別說明各階段參 與對象之背景分析結果。

一、人口背景分析

本研究透過Facebook、LINE、PTT(批踢踢實業坊)等管道發放網路問卷。

在Facebook 以研究者自身的朋友及大學的校友社團為主要發放社群;LINE 則以 研究者自身的親戚朋友為主要發放對象;PTT 則選擇耳機版和音樂版等較容易聚 集音樂愛好者的看板發放。選擇社群平台做為發放管道,目的是希望藉由社群將 問卷有效的擴散;為提升填答率,研究者準備LINE 貼圖及名牌耳機作為填答後 抽獎禮品。問卷調查為期二週,連結問卷之點擊次數為1,339 次,共回收 965 份 問卷,問卷填答率為72.07%;其中有效問卷 951 份,高達 98.55%。951 人中,

男性計545 人(59.56%),女性計 402 人(43.93%),其他有 4 人(0.44%)。

本研究主要針對18 至 45 歲之青壯年使用者進行調查,因此問卷中的年齡題 項僅分為18 – 25 歲、26 – 35 歲、36 – 45 歲三項。年齡的劃分參考自中華民國交

通部公路總局於 2015 年公佈的公路汽車客運駕駛員性別統計分析報告。其年齡 劃分恰巧將青壯年人口依就業職場分為三個階段,18 – 25 歲約為大(專)學生至 社會新鮮人階段;26 – 35 歲約為穩定工作至基層主管階段;36 – 45 歲則約為基 層主管至中高階主管階段。

問卷對象以18 – 25 歲為主,共計 656 人、佔 68.98%;其次是 26 – 35 歲,

共計224 人、佔 23.55%;最後是 36 – 45 歲的族群,共計 71 人、佔 7.47%。一方 面由於研究者本身屬於18 – 25 歲族群,問卷主要透過本研究者所能連結之社交 網絡為發放範圍,多少會產生所謂的同溫層現象,,所收集到的樣本易以研究者 年齡背景相近的對象為主;另一方面,學生與社會新鮮人等較年輕族群可能有較 多的音樂休閒時間,對新音樂的需求也較高。

有關問卷對象之職業背景(圖 4-1-1),有近半數為學生(49.74%),其次為 資訊科技業(8.94%)、服務業(8.52%)、製造業(7.36%)、公教(6.41%)等,

共有16 人選擇「其他職業」,包括圖書館員、現役軍人、旅遊、動物照護等,較 特別的是,其中有一名專業的音樂從業人員。在教育程度方面,以大(專)學之 學歷最多,達73.08%;其次是研究所,為 18.82%;而學歷在國高中以下的樣本 僅有8.1%。

4-1-1:研究對象職業統計

就平均每日上網休閒時間,以2 – 4 小時為最多,共計 358 人(37.64%);其 次是6 小時以上,共計 243 人(25.55%)。如圖 4-1-2 所示,超過五成的填答者 每日平均上網休閒超過4 小時以上,顯示上網休閒在青壯年的日常生活佔有相當 大的比重。根據創市際市場調查於 2015 所做的調查,平均每人單日以電腦上網 時間約為1 個小時;行動上網則是 3.8 小時,整體而言約為 5 個小時,與本研究 大致相符。有趣的是,若從年齡的角度來看,平均上網時間以4 小時為分水嶺,

隨著年齡的增加,4 小時以上的比例逐漸下降;反之平均上網休閒時間 4 小時以 下的比例則是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上升。

473

85 81 70 61

37 26 20 17 16 15 14 12 12 4 4 4 0 0

100 200 300 400 500

4-1-2:研究對象每日上網休閒時間

二、受訪及受試對象背景分析

在網路問卷收集完成後,根據問卷填答者的「音樂涉入程度」與「音樂探索 程度」進行篩選,以選擇合適對象進行接續之日誌、訪談及實驗資料收集。本研 究所指音樂涉入程度是日常生活中與音樂互動的程度,如取用、聆聽、遭遇次數 與頻率等。在本研究中是根據「生活中音樂的重要性」、「聆聽線上音樂的頻率」、

「平均聆聽線上音樂時間」三個題項,依選項重要程度給予1 - 5 分來呈現涉入 程度,如非常重要給予5 分;非常不重要則給予 1 分。以此類推,各項分數加總 後,高於平均分數者為相對音樂涉入程度高;反之則為相對涉入程度低。音樂探 索程度則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對新音樂產生渴望,並進一步探索的可能性,在本研 究中是依「新音樂需求程度」、「是否經常聽到新音樂」、「是否經常探索音樂」等 三個題項作為評斷依據。最後本研究將研究參與者依涉入程度高低、探索程度高 低區分為四種類型。

1(含)小時以內 1.26%

1 - 2(含)小時 11.46%

2 - 4(含)小時 37.64%

4 - 6(含)小時 24.08%

6 小時以上 25.55%

但由於部分參與者無法完全配合,最後共計 15 人參與研究,僅有 13 人完全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