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對象

一、 研究場域

本研究場域為 2013 年新成立的一所非營利幼兒園,園內共有三個班級,分別 為一班 2~3 歲的幼幼班及兩班 3~6 歲的混齡班。該園共有七名教保服務人員,包 含一名園長及六名教師,其中有四名教師(包含本研究的三名研究對象)完成蒙 特梭利教師培訓課程。園長除了以方案教學見長外,亦相當認同蒙特梭利教學對 幼兒發展學習的幫助,因此非常鼓勵教師們參加蒙特梭利教學相關研習課程,並 以身作則於 2016 年 10 月開始進修蒙特梭利教師培訓課程。本研究中的 T1、T2 為 混齡班教師,T3 為幼幼班教師。

該園所採蒙特梭利教學及方案教學兩者融合的方式進行教學,幼兒主要的學 習活動時間有兩個時段,一為上午九點至十一點,另一為下午兩點三十分至三點 三十分,上午課程活動如為蒙特梭利教學時間,下午則為方案教學時間。園長與 教師們皆以融合兩種教學模式為目標,蒙特梭利教學除了基本的領域教具外,教 師必須將有關方案教學中的活動、技能或知識轉換為蒙特梭利教具,延續幼兒在 方案教學活動中的發現與學習關注,使其可以依據自己的需求與興趣進行深度探 究。

44

二、 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擇 T1、T2、T3(基於研究倫理,三人皆以代號示之)為研究對象主 要源自於研究者對三位成為蒙特梭利教師的過程感到好奇,且因三位研究對象皆 符合本研究所設的兩項條件,一為完成完整的國際蒙特梭利師訓課程,另一為蒙 特梭利教職經驗四年以下的教師,因此邀請他們成為本研究的研究對象。

三位初任蒙特梭利教師所參與的師資培訓課程是大學學群課程,與美國 MIA 機構合作,由臺灣福爾摩沙顧問公司進行課程安排與授課,三人參加培訓期間為 2009 年 2 月至 2011 年 6 月,參與方式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為理論與教具操作課,

共 266 小時,須完成作業並通過教具操作考試,第二階段為至少 720 小時的教學 現場實習且完成實習檔案作業,每階段皆須全程參加。

課程內容的部分,第一階段的理論與教具操作課,顧名思義包含理論課與教 具操作兩部分。理論課程以相關專書研讀、講師授課的方式進行學習,主要是認 識蒙特梭利教育相關理論,有蒙特梭利生平、蒙特梭利教育發展沿革、吸收性心 智、兒童發展的自然法則、環境的預備、環境結構六要素、敏感期、正常化兒童、

活動週期、蒙特梭利教師的特質與工作職責等,作業為 34 題作業,包含理論精讀 類、觀察類、戲劇類、實作類、認識蒙特梭利等五類,理論精讀類的題目主要是 透過專業書籍的閱讀,讓學員對蒙特梭利教育理論與教學法有更深入的了解,以 及對「蒙特梭利教師」的工作職責與角色更加熟悉。觀察類的題目藉由觀察不同 教學方法,不僅發現與了解蒙特梭利與非蒙特梭利教學兩者的差異外,也培養觀 察的能力。戲劇類的題目提供不同的情境模擬,融入課堂中所學的理論,讓學員 練習將理論運用在現實生活中的問題處理。實作類的題目包含教具創作、課程活 動設計、課程實習等實做練習,練習依據蒙特梭利的精神與操作原則進行實作練 習,增進對蒙特梭利教學法的熟悉。認識蒙特梭利類的題目使用不同的方法,加 深對蒙特梭利與其教學法的認識。最後,通過理論課筆試者將可取得課業完成證 書(王素偵,課程大綱,2009 年 2 月 17 日)。

教具操作課共有五大領域,分別是日常生活區、感官區、數學區、語文區及 文化區,其中文化區可細分為地理、歷史、音樂、藝術與烹飪。每一領域作業為 操作檔案手冊及一項自創教具,操作檔案手冊中須有每一樣教具的操作記錄單,

內容有教具名稱、材料(Materials)、操作步驟(Presentation)、變化(Variations)、

45

適用年齡(Age)、錯誤控制(Control of Error)、興趣中心(Point of Interest)、操 作目的(Purpose)、教具操作照片等;自創教具每個區域各一項,製作完成後須進 行示範並完成操作記錄單。第一階段修課完畢且完成各項作要求後始可參加由國 外講師主持的教具操作考試,通過者可以取得學業證書(王素偵,課程大綱,2009 年 9 月 20 日)。

第二階段的培訓開始進入蒙特梭利教學現場,學員選擇實習的學校必須為 MIA 認可的會員學校,且實習期間講師會不定期入園指導、召開實習會議以及額 外安排三所蒙特梭利幼兒園進行參訪,以了解學員實習情形,也提供學員將所見 所聞進行討論分享的機會,增強實習學員進行蒙特梭利教學的能力,減少理想與 實務之間的衝突與落差(夏書琴,課程筆記,2009 年 12 月 8 日)。

實習階段的作業有實習檔案與觀察紀錄本,實習檔案中除了記錄實習學校班 級的幼兒資料、學校作息等基本資料外,還有線上活動設計與帶領至少八週、一 位幼兒觀察紀錄至少九小時(每次一小時)、三位幼兒各區域操作觀察表、每個領 域至少一項自創教具並於實習班級中進行展示、專書閱讀至少八本並撰寫閱讀筆 記與心得、參加相關研習活動至少二十小時。此外,還須完成一本觀察紀錄本,

裡面包含所有蒙特梭利教具,實習學員必須觀察幼兒操作教具的情形並記錄下來。

各項作業的最終目標是培育能將蒙特梭利理論融會貫通運用於實際教學實務中,

因此強調以符合蒙特梭利教學法原理原則進行教學實習,從幼兒操作教具時間中 培養觀察的能力,專書閱讀及研習活動則豐富教師的相關知能(夏書琴,課程筆 記,2010 年 1 月 10 日)。達成以上兩階段的各項課程要求者加上指導老師的推薦 書才算完成所有培訓課程,取得 MIA 國際執照合格教師證。

經過訪談及整理後,發現三人各有相同及相異處,三人相同的地方為幼教求 及學蒙特梭利教師培訓背景相同,且目前亦在同一園所擔任教師;相異之處則有 相關資格、蒙特梭利教學年資、個人特質及重要經歷等整理如表 3-1,並逐一進行 詳細描述。

46

47

關事務;取得蒙特梭利照後以「課程助理」的身分與講師前往北京進行師訓課程;

大學畢業後參加 0~3 歲蒙特梭利教育師資培訓課程,並進入一所以蒙特梭利取向 的公私協力托嬰中心擔任保母,因而累積豐富的蒙特梭利教育相關經驗。

我所認識的 T1 臉上總是充滿笑容、積極、做事有效率、有主見、樂於分享、

對於不公義的事也會勇於發聲。我們結識於大學時期,一起修完全部的蒙特梭利 教育課程,而且在同時期進行蒙特梭利實習,也曾在蒙特梭利照護取向的托嬰中 心共事,所以我們有很長的時間、很多的機會可以互相交流,聊蒙特梭利教學、

從孩子身上看到敏感期可以給什麼、蒙特梭利教學面臨衝突時的想法、在蒙特梭 利教育領域以後我們可以一起做什麼事等,對我而言是很難得的經驗,因為我有 同好可以一起談談關於蒙特梭利教育。

因其任職學校雖然其他老師也有修過蒙特梭利教育課程,但因實際的蒙特梭 利教學經驗較少,所以常常花許多時間分享關於蒙特梭利教學的點點滴滴,更常 是帶頭示範者,如預備環境、教具示範操作、引導孩子等,因此不免在工作時面 臨大大小小的挑戰,雖難免感覺疲累,但過一段時間就會聽到她用輕鬆的神情,

說著這些困擾她的事情已經獲得改善或者解決了,從中分享她的想法、當時的處 理方式、心態的轉換。從相處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 T1 是一個勇於接受挑戰、樂 觀積極、關注孩子、熱愛教學的老師,即使教學現場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煩心事,

但仍對她的工作滿懷期待。

結束托嬰中心的保母工作後,T1 開始投入目前該任教園所擔任幼教師職務,

不同環境、不同的年齡層對象,不變的是仍然是蒙特梭利教師的身分;與保母一 職相比,教師在教學的意義與重要性高於照護工作許多,相對也代表蒙特梭利教 學的經營顯得更為重要了,而進入幼兒園任職的 T1,可以開始將有關於蒙特梭利 教育中強調的理論精神付諸於行動中。

(二) T2

T2 於畢業後取得幼兒園合格教師證照;然而,其完成蒙特梭利師資培訓課程 及完成至少 720 小時的實習後,由於時限內未完成實習檔案作業,因此無法獲得 MIA3~6 歲蒙特梭利教師證照。在進入 3~6 歲蒙特梭利教學現場前,T2 此方面的 相關經驗主要來自一年多蒙特梭利教學取向的托嬰中心工作經驗,讓其有機會參

48

加 0~3 歲蒙特梭利教師培訓課程,重新認識蒙特梭利教育,並於蒙特梭利取向的 環境中學習與嬰幼兒互動、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引導嬰幼兒學習成長等。

同樣結識於培訓課程時期,T2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總是以溫柔、輕聲細語的 方式講話,相處起來給人很舒服的感覺,而這點很符合我理想中的蒙特梭利老師 形象;另外,她也是一個熱衷於肢體表演,對於藝術充滿興趣的女孩,對我而言,

可能來自對藝術教育的憧憬,我認為一個對藝術有興趣,喜歡並懂得唱歌、藝術 創作或肢體表演的教師可以讓幼兒感受不同的教育氛圍,帶給孩子很多不同生活 的體驗,尤其在講師示範完蒙特梭利中的音樂教學後,更深信教師需要美的感受 與體驗,從 T2 身上所散發出的就是這種感覺。從興趣與講話的方式讓我覺得 T2

可能來自對藝術教育的憧憬,我認為一個對藝術有興趣,喜歡並懂得唱歌、藝術 創作或肢體表演的教師可以讓幼兒感受不同的教育氛圍,帶給孩子很多不同生活 的體驗,尤其在講師示範完蒙特梭利中的音樂教學後,更深信教師需要美的感受 與體驗,從 T2 身上所散發出的就是這種感覺。從興趣與講話的方式讓我覺得 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