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對象、研究時間與共同研究者

第四章 研究設計

第三節 研究對象、研究時間與共同研究者

一、研究對象

(一)選擇研究對象的條件

問題導向學習相當重視學習者的自我選擇和主動性,也較注重高層次科學規 則的歸納與問題解決技能的培養(Aspy, Aspy & Quimby, 1993; Bridges & Hallinger, 1992)。本研究基於問題導向學習的這些特性,依下列 4 個條件來選擇研究對象:

1、較注重主動、自主和成熟度,以大專以上學生為選擇範圍;

2、研究場域為故宮博物院的線上課程,學習美術相關內容,所以最好有學 習藝術的意願;

3、本研究所探討的完全線上課程,學習者要分散在各地,沒有面對面教學 的部分;

4、參與線上課程的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電腦能力和相關設備。

綜合這些條件,研究者決定從兩所學校中,尋找開設藝術相關課程的教師,

探尋時間可以配合者,從他們的學生中尋找研究參與者。

(二)研究對象應具備的能力和設備

為順利進行線上課程,研究參與者需精熟網路瀏覽、電子郵件和文書處理等 技能,並能使用電腦、寬頻網路,以同步聊天室進行溝通討論。這些能力和設備 對現在的大學生而言,應是基本能力。

(三)研究對象

本研究進行了前導性和正式的教學行動,依據可配合的學校和研究過程的省 思,2 次研究對象不同,說明如下:

1、前導性行動教學的對象

前導性行動研究,找到台北科技大學和屏東教育大學兩位教師,願意在課程 中安排本研究的線上課程。台北科技大學的教師,在創意設計研究所開設「當代 藝術與文化創意產業」課程,屏東教育大學教師則在美術系開設「網頁設計」課 程,這兩位老師的學生共有 27 位,分為 7 組,每組 3-4 人。這些學生均已選修 藝術相關課程,有學習藝術的意願,同時分散在不同的兩所學校,空間限制讓他

們無法進行面對面教學,符合本研究以美術館完全線上課程為研究重點的需求。

2、正式行動教學的對象

正式的行動教學,以剛考上台北科技大學互動媒體研究所,即將選修「互動 講座」的學生為研究對象,利用他們剛考上研究所的暑假,進行研究。

根據前導性行動研究,無法深入了解各組討論、互動的經驗。正式的教學行 動,將分組組數降為 4 組,每組 3-4 人,共有 15 個研究對象,以增加線上課程討論 的品質。這些學生畢業各系所,但即將進入互動媒體研究所,對學習藝術有興趣;

雖同屬一個學校,但不需集中到固定的上課地點,學生完全模擬網路學習者,分 散各地,在約定的上課時間,沒有面對面教學的部分,符合本研究以美術館完全 線上課程為研究重點的需求。

二、研究時間

(一)前導性行動研究的時間

前導性的行動研究,從 2009 年 4 月 6 日到 2009 年 6 月 1 日,共 9 週,每週 有 3 小時(每週一中午 12:30-15:30)的共同上線時間,以便進行線上同步討論;

各小組的研究對象在共同上線後,最少上線 1 小時,以進行非同步的討論,以完 成小組每週預定的學習進度,研究者每天都掛在網路上最少 6 小時,等候、觀察 並適時提供協助與互動。

(二)正式行動研究的時間

正式行動研究,從 2012 年 7 月 8 日到 2012 年 8 月 26 日,共 8 週,每週有 2 小時(每週日晚上 8:00-10:00)的共同上線時間,以便進行線上同步討論;每週 都能上線,進行非同步討論,以完成小組每週預定的學習進度,研究者以行動載 具,每天掛在網路上,隨時等候、觀察並適時提供協助與互動。

三、共同研究者

邀請故宮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和藝術相關課程的教師,為本研究的共同研究 者。行動研究後,研究者向故宮博物館的 2 位研究人員,展示此次行動研究的過 程和成果,並進行深度訪談,提供美術館角度的實務意見,以了解這個線上課程,

在美術館線上課程實施的可行性,研究者再針對故宮人員的實務經驗,提出建議 或一套修正的方案,做為下一個行動循環的參考。而藝術相關課程的 2 位教師,

並未進行實際的線上課程教學,僅從旁觀察、與研究者對話,並協助評鑑學習者 的學習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