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局限與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表5-3 兩岸行銷建議

構面 中國大陸 台灣

知覺外顯效益 豐富支付場景、推動線下掃碼支付 整合跨系統轉帳,開放綁定金融卡 知覺陷入成本 導入國際通用的QR Code 規格

發展第四方支付:整合收單銀行、

第三方支付業者的金流,提供單一 API 接口

資訊瞭解程度 Target: 知曉度低的行動支付業者 前期:行銷推廣、紅利優惠 後期:建立生態系、社群推廣

知覺外顯成本 推廣初期免手續費,消費點數折抵

現金

社會影響 依託自身優勢建立生態系

異業合作、協同綜效 行銷推廣、網路效應 e.g.

Pi 行動錢包—PChome 電商生態系 街口支付—餐飲生態系

第三節 研究局限與建議

本研究由於研究時間和條件的限制,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希望後續研究 者可以更深入探索和補強本研究之不足,茲將研究局限與建議整理如下:

首先,兩岸的樣本數量還是比較少,兩岸各自只蒐集了150 份左右,對於最 終的檢驗結果可能存在一定影響。畢竟在量化研究中,足夠的樣本數量更能夠提 高研究結果準確性。後續可以增加樣本數量。

其次,兩岸的樣本代表性仍然有待提高,本次問卷蒐集的兩岸樣本的男女比 例約為3:7,較大一部分是女性受訪者,由於男女性可能在心理、行為方面存在 一些差異,可能會對最終檢驗結果有所誤差。後續可在蒐集的過程中盡量保持性 別比接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然後,在兩岸樣本的職業比例存在較大差異,大陸樣本中主要受訪者是上班 族(約佔56%),其次是學生(約佔 32%),而台灣樣本的受訪者主要是學生(約 佔87%),由於沒有有效控制該職業比例在合理範圍,可能會影響到某些變數如 知覺外顯成本等對使用意願的解釋力度。

再者,樣本的地域分佈不均,中國大陸沿海省份與內陸省份的行動支付普及 程度以及消費者看法態度可能存在差異。考量到中國大陸幅員遼闊,而每個省份 的經濟、人口等情況有所差異,如果採用整個大陸和台灣進行對比,或許兩岸的 可比性較差,以後的研究可以選取大陸的某個經濟發展程度等基本情況與台灣較 接近的省份與之進行對比,可能會提高整個研究的準確性。

最後,在問卷設計方面雖然參考了成熟量表和老師建議,并在發放正式問卷 時進行前測,但是問卷設計的問項和題目數量仍然有些不足之處,對潛在變數的 解釋力度方面還有不足。後續進一步完善問卷量表的設計以提高其信效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1. Trend Force (2016), TrendForce:蘋果、三星搶進豐富產業生態圈,2016 年 全球行動支付市場規模達6,200 億美元。

取自https://press.trendforce.com.tw/press/20160201-3111.html

2. Newzoo (2016), Newzoo 全球移動市場研究報告: 三星成為全球最大智慧 手機品牌,2016 年底擁有 8.59 億台活躍設備。

取自https://newzoo.com/insights/cn/newzoo-global-mobile-market-report

3. 丁輝(2014),消費者第三方移動支付使用意願影響因素研究,安徽大學企 業管理碩士論文。

4. 中國人民銀行(2010), 中國人民銀行令〔2010 第 2 號—《非金融機構支付 服務管理辦法》第一章第2 條。取自

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flfg/2010-06/21/content_1632796.htm 5. 艾瑞咨詢(2017),艾瑞咨詢:2017 年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行業研究報告。

取自http://report.iresearch.cn/report_pdf.aspx?id=3007

6. 台灣經濟部(2014),第三方支付服務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

取自

https://www.ey.gov.tw/Page/DFB720D019CCCB0A/4ec3fa17-5fda-4317-869d-fe6b6c 37451d

7. 台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會](2018),《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第一 章第3 條。

取自http://law.fsc.gov.tw/law/LawContent.aspx?id=GL001488

8. 白長虹(2001),西方的顧客價值研究及其實踐啟示,南開管理評論期刊。

9. 行動支付,維基百科。取自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A1%8C%E5%8B%95%E6%94%AF%E4%BB%98 10. 李向濤(2013),移動支付消費者使用意願模型及其實證研究,華南理工 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碩士論文。

11. 李平、餘運偉、陳林(2016), 協力廠商支付研究綜述,電子科技大學學 報(社科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 吳萬益(2000),企業研究方法,台北:華泰文化事業。

13. 邱志聖(2014),策略行銷分析:架構與實務應用(四版),台北:智勝文 化。

14. 邱志聖(2015),行銷研究:實務與理論應用(四版),台北:智勝文化。

15. 邱志聖(2018), 台灣金融機構發展金融科技商業模式之探究,科技部補 助專題研究計劃之期中報告,MOST 106-2420-H-004-023。

16. 易觀(2017),中國協力廠商支付移動支付市場季度監測報告 2016 年第 4 季度。

取自https://www.analysys.cn/analysis/trade/detail/1000702/

17. 東方網(2016),聚合支付服務誕生的邏輯。

取自https://read01.com/j5BnjB.html#.Wv2wHYF97IU

18. 胡秋靈、孫權(2008),運用整合科技接受模型對消費者移動支付使用意願 的解析,統計與決策期刊。

19. 陳啟權(2015), 基於感知價值的移動支付使用意願影響因素研究,北京 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碩士論文。

20. 奚中陽(2015),第三方移動支付影響因素研究,雲南財經大學信息學院碩 士論文。

21. 張庭瑜(2018),邁向無現金社會:Visa 推 QR Code 統一規格,加速台灣 行動支付普及。數位時代,金融科技。

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7803/visa-mobile-payment-qrcode

22. 張庭瑜、何佩珊( 2017),電子支付將開啟新戰局?LINE Pay 宣布投資一 卡通成為主要股東。數位時代,金融科技。取自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7616/linepay-become-major-shareholder-of-ipa ss

23. 移動支付,百度百科。取自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A7%BB%E5%8A%A8%E6%94%AF%E4%BB%98 24. 曹媛媛、李琪(2008),中國文化下的移動支付使用者使用意願與行為分 析—基於整合型資訊接受模型,社會科學家期刊。

25. 溫忠麟、葉寶娟(2014),中介效應分析:方法和模型發展,心理科學進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期刊。

26.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2018a),【行動支付大調查一】近四成手機 用戶曾使用行動支付 LINE Pay、Apple Pay 認知度最高。取自

https://mic.iii.org.tw/IndustryObservations_PressRelease02.aspx?sqno=486

27.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2018b),【行動支付大調查二】用戶最常用 Line Pay Apple Pay 街口支付 2020 年第一波收斂。取自

http://mic.iii.org.tw/IndustryObservations_PressRelease02.aspx?sqno=487

28. 管筱星(2014),移動支付的用戶接受行為影響因素研究,首都經濟貿易大 學工商管理學院碩士論文。

29. 滕佳東、陳曉穎(2014),基於感知價值的協力廠商移動支付用戶使用意願 研究,中國管理資訊化期刊。

30. 韓國紅(2012), 協力廠商支付發展的十年回顧: 一個文獻綜述,企業經濟 期刊。

英文文獻

1.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BIS](2012). Innovations in retail payments(May 2012). Retrieved from https://www.bis.org/cpmi/publ/d102.pdf

2. Bauer,R.A. (1960). Consumer Behavior as Risk Taking. Dynamic Marketing for a Changing World, Proceedings of the 43rd. Conference of the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389-398.

3. Baron, R., & Kenny, D. (1986). 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1(6), 1173-1182. doi:

10.1037//0022-3514.51.6.1173

4. Burnham, T., Frels, J., & Mahajan, V. (2003). Consumer Switching Costs: A Typology,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31(2), 109-126. doi: 10.1177/0092070302250897

5. Cronbach, L. (1951). Coefficient alpha and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ests.

Psychometrika, 16(3), 297-334. doi: 10.1007/bf0231055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Cox, D., & Rich, S. (1964). Perceived Risk and Consumer Decision-Making: The Case of Telephone Shopp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4), 32-39.

doi:10.2307/3150375

7. Cunningham,S.M. (1967). The major dimensions of perceived risk. Risk-taking and information-handling in consumer behavior. Bost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82-108.

8. Davis, F. (1986). A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for Empirically Testing New End-User Information Systems. Doctoral dissertation,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etrieved from

http://hdl.handle.net/1721.1/15192

9. Davis, F. (1989).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S Quarterly, 13(3), 319-340. doi:10.2307/249008 10. DeVellis,R.F.(1991). Scale development. Newbury Park, New Jersey: Sage Publications.

11. Hill, R., Fishbein, M., & Ajzen, I. (1977).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Contemporary Sociology, 6(2), 244. doi:

10.2307/2065853

12. Jacoby, J., & Kaplan, L. (1972). The components of perceived risk.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nsumer Research, 382-393.

Retrieved from http://acrwebsite.org/volumes/12016/volumes/sv02/SV-02

13. Featherman, M., & Pavlou, P. (2003). Predicting e-services adoption: a perceived risk facets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59(4), 451-474. doi: 10.1016/s1071-5819(03)00111-3

14. Kunter,M.H.,Nachtsheim,C.J.,Neter,J.(2004). Applied Linear Regression Models (4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 Irwin.

15. Kim, H., Chan, H., & Gupta, S. (2007). Value-based Adoption of Mobile Internet: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43(1), 111-126. doi:

10.1016/j.dss.2005.05.009

16. MacKinnon, D., Warsi, G., & Dwyer, J. (1995). A Simulation Study of Mediated Effect Measures. Multivariate Behavioral Research, 30(1), 41-62. doi:

10.1207/s15327906mbr3001_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 Mobile Payment Forum (2002), “Enabling Secure, Intero Parable, and

User-friendly Mobile Payment”, Mobile Payment Forum White Paper, Dec. 2002 Retrieved from http://www.mobilepaymentforum.org/pdfs/mpf_whi

18. Nunnally,J.C.(1978). Psychometric Theory (2n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19. Newzoo (2017), Global Mobile Market Report:Trends, Forecasts, App market, Mobile Device Usage, And Smartphone Penetration (2017). Retrieved from

https://resources.newzoo.com/hubfs/Reports/Newzoo_2017_Global_Mobile_Marke t_Report_Free.pdf?submissionGuid=4dbf2662-7f2e-4694-8c51-2db5379d480f 20. Peter,F. D. (1954), 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 New York : Harper & Row 21. Ross, I. (1975). Perceived Risk and Consumer Behavior: a Critical Review.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2, 1-20. Retrieved from http://acrwebsite.org/volumes/5741/volumes/v02/NA-02

22. Stone, R., & Grønhaug, K. (1993). Perceived Risk: Further Considerations for the Marketing Discipline.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27(3), 39-50. doi:

10.1108/03090569310026637

23. StatCounter(2018), Desktop vs Mobile vs Tablet Market Share Worldwide.

Retrieved from

http://gs.statcounter.com/platform-market-share/desktop-mobile-tablet/worldwide 24. Venkatesh, V., & Davis, F. (2000). A Theoretical Extension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Four Longitudinal Field Studies. Management Science, 46(2), 186-204. doi: 10.1287/mnsc.46.2.186.11926

25. Venkatesh, V., Morris, M., Davis, G., & Davis, F. (2003).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ward a Unified View. MIS Quarterly, 27(3), 425-478.

doi:10.2307/30036540

26. World Pay (2017), Global Payments Report: Your definitive guide to the world of online payments (November 2017).Retrieved from https://www.worldpay.com 27. Zeithaml, V. (1988).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Price, Quality, and Value: A Means-End Model and Synthesis of Evidence. Journal of Marketing, 52(3), 2-22.

doi:10.2307/12514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附錄一

關於中國大陸及台灣消費者對行動支付使用意願情況調查(台灣版)

親愛的受訪者您好:

這是一份學術研究問卷,主要是想了解影響兩岸消費者使用行動支付的主 要因素,懇請您撥出寶貴的幾分鐘協助,就各項問題勾選出最符合的答案。此 項調查採取匿名的方式,您所填寫的資料將會予以保密,不做個別揭露或其他 用途,敬請安心作答,非常感謝您的合作!

敬祝各位

萬事如意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研究所 指導教授:邱志聖博士

研究生:吳優生

附:本研究的行動支付指使用行動裝置(手機、平板等)進行付款的服務,例:

支付寶、Apple PAY、悠遊卡 APP、街口、Line PAY、Taiwan PAY 等 第一部分、使用意願情況

請針對您的實際情況,勾選出最符合您的選項,每個問題只需勾選一項即可。

1—非常不同意 2—不同意 3—普通 4—同意 5—非常同意

1 2 3 4 5 使用行動支付可以避免攜帶現金、現金找零及銀行卡消費的不便。

使用行動支付可以快速完成交易,既省時又方便。

行動支付軟體整合很多實用功能,比如叫車、手機儲值、購買交通 票。

使用行動支付可以獲得商家或服務商行銷推廣的紅利優惠。

1 2 3 4 5 使用行動支付需儲值一定金額才可使用。

使用行動支付會耗費網路流量,導致費用支出增加。

使用行動支付進行大額轉帳需要支付手續費。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 2 3 4 5 我對市面上各類行動支付系統都很了解。

我對市面上各類行動支付系統可以清楚比較。

大部分的行動支付系統都有適當介紹自己產品。

市面上各類行動支付系統資訊相當複雜。

1 2 3 4 5 我擔心使用行動支付時個人隱私信息被洩露及遭商家或服務商非法

使用。

我擔心使用行動支付會帶來資金安全問題,比如密碼被盜導致財產 損失。

我擔心使用行動支付發生交易糾紛問題,得不到相應賠償。

我擔心行動支付實際使用體驗沒有達到預期期望,比如使用程序複 雜、效率低。

1 2 3 4 5 身邊的很多朋友、同學都在使用行動支付,我覺得我也應該使用。

對我重要、影響大的人(如偶像、名人)在使用或推薦使用,我會

對我重要、影響大的人(如偶像、名人)在使用或推薦使用,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