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及步驟

第四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欲探討音調型應用於國小四年級學童音樂學習成效之情形。將於前測 與後測兩個主要部分,都使用研究者自編的「音樂學習成效測驗」,主要是要先 用來測驗學生在尚未接受教學時,在「曲調方向辨識、歌唱音準、和弦Ⅰ與Ⅴ」

三方面的能力,而後測驗學生接受研究者自行設計的教學後在「曲調方向辨識、

歌唱音準、Ⅰ級與Ⅴ級和弦辨識」這些音樂的能力上是否有提升。測驗的目的,

在於瞭解學生在教學前、後的差異。

一、歌唱測驗評定量表

(一)編製依據

本研究利用來瞭解學生聽音與歌唱方面的能力。研究者根據國民小學課程綱 要(2008),所指出國小四年級學生在音感與歌唱曲調上應該具備的能力為指標,

來編製音樂學習成效測驗(附錄五)。

(二)測驗內容

由於本研究設計僅針對國小四年級上學期,因此並未將Ⅰ與Ⅴ級和弦以外的

概念,與較複雜的曲調型態(如 等)列入題目中。

本測驗分為歌唱音準、和弦辨識與曲調方向辨識三大部分,歌唱音準 2 題、和弦 辨識 6 題、曲調方向辨識分為兩種不同題型,分別是曲調辨識 7 題、曲調方向辨 識 6 題。在歌唱曲調方面,目的是瞭解學生在音準方面的掌握程度,會使用四分 音符、4/4 拍子,由 C 大調主音開始,主音結束,音域為 c1 到 c2,並以小三度、

大二度、大三度等,兒童較易歌唱的音程與音域範圍(引自姜曉玲,2006,頁.51)

63

為課程設計原則。在和弦辨識方面,三題範圍皆侷限在Ⅰ與Ⅴ級的和弦,使用 2/4 拍子,其目的為瞭解學生對於Ⅰ與Ⅴ級和弦的掌握程度。在曲調方向辨識方 面,三題皆為兩個小節,4/4 拍子題型,為了要知道學生對於曲調方向的瞭解程 度,並非考節奏,所以皆以四分音符來擬題。

(三)測驗與評分方式

本測驗量表在於想瞭解學生在歌唱音準、和弦辨識與曲調方向辨識上的成就,

因此對於學生演唱的大小聲、力度、音色以及情感等,都不列入評分的標準內。

歌唱曲調每題各兩小節、4/4 拍。歌唱曲調、和弦辨識與曲調方向辨識測驗時,

都將預先預錄測驗題目。在歌唱曲調測驗時,會播放預錄好的歌唱曲調測驗題型 的前一個音的音高,分別為(c1)來進行歌唱曲調測驗 1、2 題的視唱。和弦辨 識題型與曲調方向辨識也錄製題型,學生聽完後則在考卷上選出適當的選項。

第二大題歌唱曲調的部分,一共有兩題,每題為兩個小節、24 個音,唱對 一個音高得一分,節奏的準確度不影響給分的結果,此部份總分為 24 分。和弦 辨識方面在第一大題第(一)部分,一共有六題,一題選對得 4 分,學生總共選 對的題數再乘以 4 即為和弦辨識測驗的分數,此部份總分為 24 分。曲調方向辨 識方面在第一大題(二)、(三)兩部分,一共有十三題,一題選對得 4 分,學生 總共選對的題數再乘以 4 即為曲調方向辨識測驗的分數,此部份總分為 52 分,

全「歌唱測驗評定量表」總分為 100 分。

(四)量表信效度

歌唱測驗評定量表完成後,請國內兩位音樂教育專家進行審核,根據專家們 的建議,研究者與指導教授討論後進行修改,並檢視專家們在「歌唱測驗試題審 核意見表」中的給分。

64

(五) 評審訓練 1.選定評審

本研究分別邀請兩位在音樂方面具有相當豐富經驗的音樂老師與研究者本 人,共 3 人擔任「音樂學習成效測驗」之評審。

2.評審訓練過程

第一階段:研究者向其他兩位評審說明「音樂學習成效測驗」裡視唱部份之 測驗方式以及計分方式,並共同討論評分標準。

第二階段:研究者隨機選取 3 位研究對象的錄音內容(共 72 個音)讓三位 評審分別於各自的場域聆聽並逐音評分,評分後計算出三位評審評分之皮爾森積 差相關係數(The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efficient)如下表 3-4-1,結果顯示評分 者間一致性相當高

表 3-4-1

評審訓練過程中三位評審評分之相關係數

評分者二 評分者三

評分者一 0.936 0.968

評分者二 0.968

N=72

第三階段:在兩星期後,請三位評審重新聽一次此 3 位研究對象的錄音內容 並評分,再分別計算三位評審前後評分之皮爾森積差相關係數,結果分別 為.808 .906 及.904,顯示評審評分有相當高的前後一致性。

第四階段:進行預試時,再次計算評審視唱部份評分的皮爾森積差相關係數,

並計算三位評審對預試學生評分等第的肯德爾和諧係數,此部份將於第四章第一 節進行討論。

65

66

(四)成就測驗之信效度

本測驗經由兩位音樂教育專家進行信效度的檢測,本次測驗也與指導教授一 起針對專家所提出來的建議來進行修正與討論,並參考學者在「音樂學習成效測 驗卷審核意見表」中的評分進行修正。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