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進行期間所使用的研究工具共九項,所使用的篩選研究對象工具為貝 萊嬰帅兒發展量表與文蘭適應行為量表。「認知概念指認測驗」、「認知概念指說 測驗」、「認知概念指認紀錄表」與「認知概念指說紀錄表」四項研究工具在進行 評量時所使用;此外,尚有「教學省思紀錄」、「家長同意書」、「教學回饋問卷」。 使用之研究工具分別敘述如下:

壹、貝萊嬰帅兒發展量表(Bayley- I I I)

本檢核表乃採由黃惠玲(2000)編製,心理出版社印製。由主要照顧者填寫,

能快速並簡便地篩檢出遲緩邊緣、發展遲緩或發展不均衡的學生,並參考作答內 容進一步作鑑定與診斷,是國內針對零歲至六歲發展遲緩檢核的工具。施測時間 約為 10–20 分鐘,採個別施測。測驗內容依照發展理論,分成五個部分來評估,

五類的題目均按照發展的順序來排列,分成:一、語言與溝通發展。二、社會人 格發展。三、粗動作技能發展。四、細動作技能發展。五、知覺與認知發展。其 計分解釋是由醫院或早療單位人士做出發展狀況分布圖與結果判斷,可看出孩子 在五個方面發展的正常、邊緣、遲緩的情形,綜合五個部分可看出孩子發展的均 衡與否。

貳、文蘭適應行為量表修正版(中文編譯版)

本量表乃吳武典、張正芬、盧台華、邱紹春(2004)編譯,心理出版社印製。

適合三歲至十二歲帅童使用之測驗,可診斷、評量智能不足學生之適應行為,作 為教育安置之重要參考。其總量表之標準分數代表兒童在個人及社會能力上的整

體綜合評估,包含了四個不同向度的適應功能,內容如下:一、溝通領域:包括 接受性語言、表達性語言與書寫能力。二、日常生活技巧領域:個人的生活技巧、

家庭的生活技巧、社區的生活技巧。三、社會化領域:人際關係、遊戲和休閒、

應付進退技巧。四、動作技巧領域:粗大動作、精細動作。

參、認知概念指認測驗

將四種顏色(紅、黃、藍、綠)、四種形狀(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 形)與四個形容詞概念(大、小、軟、硬)分別製作成指認測驗(見附錄一), 依照每一次的上課內容中所使用之實物教材或是圖卡,進行口頭評量,請帅生依 據老師所說之認知概念,指認圖卡或是實物,正確指認即獲得一分,每一個概念 會進行十次。施測方式:

(一)依照當節課的認知概念目標,詢問帅兒「哪一個是○○?」

(二)指認正確即得一分,若超過一分鐘仍未指認,則視同放棄作答。

肆、認知概念指說測驗

將四種顏色(紅、黃、藍、綠)、四種形狀(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 形)與四個形容詞概念(大、小、軟、硬)分別製作成指說測驗(見附錄二), 依照每一次的上課內容中所使用之實物教材或是圖卡,進行口頭評量,請帅生說 出圖卡或是實物的名稱,正確說出即獲得一分,每一個概念會進行十次。施測方 式:

(一)依照當節課的認知概念目標,詢問帅兒「這是什麼?」

(二)正確說出即得一分,若超過一分鐘仍未回答,則視同放棄作答。

伍、認知概念指認紀錄表

研究者自編「認知概念指認紀錄表」(見附錄三)。分別紀錄研究對象者在

狀、形容詞概念。評量研究對象認知概念方式,由研究者口頭評量,將研究對象 之反應紀錄於認知概念紀錄表上。記錄的評量公式如下:

目標行為正確反應次數

認知概念指認的通過百分比=────────────────╳100%

評量的總次數

陸、認知概念指說紀錄表

研究者自編「認知概念指說紀錄表」(見附錄四)。分別紀錄研究對象者在基 線期、處理期、維持期之認知概念指說的能力表現。認知概念內容:認知、形狀、

形容詞概念。評量研究對象認知概念方式,由研究者口頭評量,將研究對象之反 應紀錄於認知概念紀錄表上。記錄的評量公式如下:

目標行為正確反應次數

認知概念指說的通過百分比=────────────────╳100%

評量的總次數

柒、教學回饋問卷

研究者欲知多感官教學對提升智能障礙帅兒認知能力的社會效度為何,瞭解 家長與導師對研究對象接受實驗教學後的看法,故編製「教學回饋問卷」(見附 錄五),於整個實驗教學結束後,針對家長與導師進行訪談問卷,以檢討本研究 對研究對象的學習成效的情形。

捌、教學觀察省思紀錄表

研究者即教學觀察者,每次教學結束後,針對研究對象在多感官教學中的表 現反應、與研究者的互動、教學省思或觀察心得等情形記錄相關資料,本紀錄表

(見附錄六)以文字敘述方式呈現,以利實驗完成後進行質性資料分析之參考。

玖、家長同意書

徵得研究對象家長同意,取得家長同意書(見附錄八),始進行實驗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