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工具

為了解國中生在經過「水庫預定地選擇」的決策課程後,決策能力的變化,以 及學生的水資源相關背景知識對其決策能力的影響,本研究發展兩份測驗工具,

分別為檢測學生水資源相關概念的「水資源知識測驗」,以及評量學生決策能力之

「情境式決策能力測驗」。另外,本研究亦收集課程進行中學習單(立即性評量)

的作答紀錄,檢視學生在課程中的表現,以分析課程設計是否能確實培養學生的 決策能力。上述各研究工具的發展原則與內容,詳述如下。

一、學習單(立即性評量)

本研究之課程設計包含三個面向:(1)水資源相關概念;(2)決策步驟;(3)

決策能力,如圖 3-2-4 所示,在課程中有水庫軟體、前導活動及決策活動等三個部 分,各部分詳細的課程設計原則如本章第二節所述。

為了記錄學生在課程中的表現,本研究主要利用 CWISE 平台「問卷/測驗」功 能進行課程編製,在呈現課程內容的同時,利用單選題或問答題記錄學生學習情 況。此外也依照課程需求安排 CWISE 平台「反思筆記」、「選擇題」、「填空題」等 功能,來記錄學生理解及分析資料的過程。課程由研究者設計後,經一位相關領 域專家及一位有經驗之中學地科教師的審查修正,並經由反覆討論後修改完成。

課程中各步驟所包含的相關概念與決策能力詳見表 3-2-3 及 3-2-4,各步驟的內容 及問題詳見附錄一。

二、水資源知識測驗

本研究主要參考陳柏宇等人(2011)編製且經過專家審查的「水資源概念測驗」, 由於該測驗的對象為高中生,與本研究的對象不符,故本研究請二位地球科學系 畢業,現任國中地球科學科的教師協助,挑選出該測驗中符合國中生程度,且與

「水庫預定地選擇」課程相關的題目(表 3-3-2)。另外,為檢測學生經過「水庫預

定地選擇」課程後,是否了解幾項課程內特別提到的重要概念,在課程編製時一

表 3-3-2、水資源概念測驗(陳柏宇等,2011)選題過程 原題本之題號

(陳柏宇等,2011)

是否符合國中程度 與課程是否相關 本研究選用

(重組後題號)

教師甲 教師乙

1 ˇ ˇ ˇ(步驟 2.5) ˇ(1.2-1) 2 ˇ ˇ ˇ(步驟 1.5) ˇ(1.6-4) 3 ˇ ˇ ˇ(步驟 1.5) ˇ(1.6-1) 4 ˇ ˇ ˇ(步驟 2.3) ˇ(1.3-1)

5 ˇ ˇ

6 ˇ ˇ ˇ(步驟 2.3) ˇ(1.3-2) 7 ˇ ˇ ˇ(步驟 2.5、3.4) ˇ(1.5-1)

8 ˇ ˇ

9 ˇ ˇ

10 ˇ ˇ

11 ˇ ˇ ˇ(步驟 1.5) ˇ(1.6-5)

12 ˇ(步驟 1.4)

13

14 ˇ(步驟 1.4)

15 ˇ(步驟 3.4) ˇ(1.7.1)

16 ˇ(步驟 3.4) ˇ(1.7.2)

17 18

19 ˇ ˇ

20 ˇ ˇ

21 ˇ ˇ

22 ˇ ˇ

23 ˇ ˇ

24 ˇ ˇ

25 26 27

三、情境式決策能力測驗

本研究於在 CWISE 平台中設計「情境式推理能力測驗」作為評量學生的決策 能力之工具,Gagné 等人(1993)認為,當學生在某特定領域的問題解決情境中,

學到正確的概念性知識時,僅能夠將此知識遷移至相似的情境中,由於不同情境 下的環境議題需要之概念性知識不同,因此本研究特別設計兩個與「水庫預定地 選擇」相似的問題解決情境(如表 3-3-3),期望能確實記錄學生在此類情境中之決 策能力,以觀察課程前、後的進步情形,分述如下。

(一)興建觀光纜車

此情境設計與選擇水庫預定地相似,皆是開發山區的情境。在情境引導中,先 透過 3D 立體圖讓學生了解當地地形,接著提供學生該地的地質資料及水文分布圖,

檢測學生「解讀資料」及「分析資料」的能力,此部分也對應至認知層面的理解

(詳見表 3-2-1)。

為了檢測學生是否了解做決策時需考慮不同面向(陳柏宇等,2011),在步驟 2.4 設計題目詢問學生:「除了地質和水文條件外,你還需要哪些資料?」並要求 學生寫出理由。最後,利用圖層的方式,將河流、斷層、岩層類型、崩塌地及土 地利用等資訊提供給學生,請學生從三個纜車預定路線中挑選出最好的路線,根 據所提供的資料寫出理由,檢測學生「形成決定」的能力,最後檢測學生「提出 缺點」的能力。

(二)興建快速鐵路

此情境設計較貼近生活,提供給學生的資訊也較多,將地質條件(斷層位置及 岩層類型)、地形特色、水文分布、生態環境、土地利用及聚落分布等資料以圖層 方式呈現給學生。步驟 3.1 先檢測學生「訂出判準」的能力,其後要求學生從三條 預定路線中選出最符合所選判準的路線,並根據所提供的資料寫出該路線符合判 準的原因,檢測學生「運用證據」的能力。

步驟 3.2 則要求學生根據所提供之資料進行綜合比較,從三條鐵路預定路線中

挑選出最好的路線,根據所提供的資料寫出理由,檢測學生「形成決定」的能力,

情境及問題皆設計完成後,經一位領域專家及一位中學地科教師的審查,並進 行前導測試,以修正試題細節及訂定評分標準,正式實施測驗後,將學生答案做 編碼分類以進行分析,各能力評分標準及範例詳見本章第四節表 3-4-7。本測驗滿 分 16 分,其中「解讀資料」佔 5 分;「分析資料」佔 2 分;「運用證據」佔 1 分;

「形成決定」佔 4 分;「提出缺點」佔 4 分。

由於本研究在前導測試後,有根據學生答題狀況修改測驗內容,故不宜以前導 測試之結果進行分析。因此,本研究採用學生尚未進行課程之前測結果,分析本 測驗內部一致性以標準化項目為主的 Cronbach’ s α值為 0.77 (n=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