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社會性科學議題的決策活動與決策能力發展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社會性科學議題的決策活動與決策能力發展

一、社會性科學議題

近年來,社會性科學議題(Socio-Scientific Issues,以下簡稱 SSI)越來越受 到科學教育者的重視(Sadler, 2004),主要是因為這類問題的解決途徑通常不是 唯一,當社會大眾面對這些問題時,會因個人經驗、背景、文化、所處環境或所 持立場不同而有不同的觀點或解決方式(李亭誼,2011),而社會性科學議題所 具有的爭議性,常包括多方的論述觀點,當人們對於議題做出決定或陳述立場時,

必須對各項選擇進行評估(劉湘瑤、李麗菁、蔡今中,2007)。這樣的評估過程 往往需要收集並解讀大量的資料,根據資料做出結論,也強調學生須將資料適當 地與自己的主張連結以說服他人,能夠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及問題解決能力,符合 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的精神(教育部,2008)。

林樹聲(2008)整理出社會性科學議題的四大特色:

1.屬於開放式且結構不佳(ill-structured)的問題,沒有提供給學生非常嚴謹的條 件,也沒有唯一的標準答案。

2.這類問題的解決方法,因涉及之社會團體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提案,但這些提案 的內容常常呈現對立的局面,在社會中引起不同團體之間的爭議和衝突。

3.此類問題的解決通常會涉及個人的價值判斷,決定的過程與結果會反映個人的 道德推理或倫理上的考量。

4.問題本身跨越許多相關的領域,例如科學、社會、政治、經濟、法律、生態保 育、倫理與道德等,人們必須同時思考眾多的面向,做跨領域的思維,才足以 反映問題的全面性。

在議題的選擇上,劉湘瑤等人(2007)整理近十年以社會性科學議題為主題 的實徵研究,發現運用環境議題的研究佔多數,例如科技發展對環境生態保育的 影響或在資源使用方式的選擇等議題。

本研究所設計的「水庫預定地選擇」課程亦屬於環境議題,且能符合 SSI 的

定義,因為興建水庫需考量不同興建預定地的氣候、地質、生態保育、土地利用、

居民及後續影響等的因素,不只有科學知識的考量,也牽涉到社會觀感或文化價 值等因素的影響,所以是一個具兩難情境,且沒有唯一正確解決方式的問題。

二、決策活動

(一)問題解決(problem solving)與作決策(decision making)

Gagné 等人(1993)提出問題解決的歷程為:(1)對問題形成表徵;(2)搜 尋問題空間;(3)評估解決方法。其中評估解決方法就需要決策能力。

陳柏宇等人(2011)提到,決策(Decision)在字意上有兩個意思,第一個 意思是在複雜的情境下找出應該採用的方法;另一個意思是當一位執行者發現問 題時,試著去找出問題的所在並加以改善,這個字也有「選擇」的意思,當一個 決策者在做決定時,要分析現況和查詢相關資訊,並選出一個適當的執行方法。

但是當需作決策的問題非常廣泛,決策者很難馬上找出問題的核心,而先要運用 一些策略縮小問題核心(Gagné, Yekovich, & Yekovich, 1993)。因此,去解決一 個需要作決策的問題時,人們需要問題解決的能力;而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人 們需要決策能力。因此,問題解決與作決策是相輔相成的。

陳柏宇等人(2011)認為,面對複雜情境的問題時(如 SSI),很難直接找到 最好的方法,只能先收集資料,列出所有可能的解決方式和答案,再依據一些判 準(criteria)進行評估,最後選擇較適合的解決方式和答案。若是可以進一步對 所做的選擇進行優點和缺點評估,以及嘗試提出補救措施,則能夠經歷完整的決 策過程和發展出面對問題所需的決策能力。

(二)環境議題的決策策略(decision making strategies)

環境議題除了是最常被使用的社會性科學議題外,通常不只涵蓋單科目的知 識(陳柏宇等,2011),且環境議題所涉及的問題往往都很複雜(Pata, & Sarapuu, 2001),在進行環境議題決策時,要考慮社會政治、環境、生態和經濟等許多面

向(Kiker, Varghese, Seager, & Linkov, 2005),Kiker(2005)等人提到,環境決 策(environmental decisions)通常需借結合自然、物理、社會科學、醫學、政治 和倫理等各類學科的知識基礎,因此透過環境議題的決策活動,學生能學到整合 相關知識的能力,符合九年一貫環境教育融入各領域之精神(陳柏宇,2008)。

在決策策略上,Kiker 等人(2005)提到,大多數決策者會使用考慮「模擬 和監測結果(results of modeling and monitoring studies)」、「風險評估(risk assessment)」、「成本或成本效益分析(cost or cost-benefit analysis)」、「利益相關 者的偏好(stakeholder preferences)」等四個層面,但在決策過程中,利益相關者 的偏好常會主觀地介入並影響其他層面的評估。因此 Kiker 等人(2005)認為多 目標決策理論(Multicriteria decision analysis,以下簡稱 MCDA)能解決這個問 題。在 MCDA 的過程中,決策者先訂出幾個必要的決策判準(decision criteria),

接著分析及比較幾個預定選擇在這幾個判準下的表現,最後做出決定。

在不同的情境下,不同的決策者會採用不同比較方式(Kiker, at el, 2005),

Hsu 和 Wu(in press)在訓練高中生的決策策略時,提供刪去法(cutoffs)、比較 得分法(scoring)及權重給分法(weighting)等三種策略,引導學生討論三種決 策策略的利弊。

(三)作決策的過程

Kolkman、Kok、Veen(2005)認為,學生學習做決策時應該讓學生依據決 策理論一步一步往前,經由循序漸進的方式教學,學生才能做出較適當的選擇。

Ratcliffe(1997)提出小組學生做決策的架構為:

1.選項(options):列出可能方案;

2.判準(criteria):發展判準;

3.訊息(information):收集資訊;

4.調查(survey):評估優缺點;

5.選擇(choice):選擇方案;

6.回顧(review):評估決策過程是否可改進。

而 Grunig 與 Kuhn(2005)則提出決策過程的七個步驟:

1.發現問題(Discovery the decision problem):遇到問題時,要先仔細的分析當 前的所遇到的狀況,並且根據已知的背景知識發現問題,以幫助未來更明確 界定問題。

2.分析問題(An alysing the decision problem):分析重要、且迫切的問題以協 助規劃面對問題時的應對方式,若能明確地釐清問題,可以協助我們更有效 的處理問題。

3.發展至少兩個可行意見(Developing at last two options):最好發展出兩個可 行方案來做比較,了解方案間的優劣,比較時須先訂出比較的標準。

4.訂出判準(Define the decision criteria):標準是作為判斷時的依據。為了使 判準能很快速的做判斷,所訂的判準最好只能評估單一的可能變項,且這個 變項與要問題有緊密的結合,而這個標準最好能夠有一個範圍。

5.檢定各選擇的結果,描繪可行方案(Examining how to determine the

consequences and if necessary drawing up possible scenarios):將每個選擇的分 類列出來,例如:找出幾種可能的解決方法;或是有些層面看來是可以執行 的,但是伴隨某些風險;也可能就是找出某些完全無法進行的方案,因此可 以排出某些方案。

6.確定意見的結果(Determining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options):最後決定的 選擇必須是經過各種標準判斷,選出來最適合的方案。

7.再次檢視所有意見的結果並做最後決定(Establishing the overall consequences of the options and making the final decision):綜合評估入選的方案,如果發現 有的方案具不確定因素,就回到階段三重新評估一次。

另外,Hsu 和 Wu(in press)採用以證據為基礎的三階段過程,做為決策架

構的學習模組:辨識決策問題(recognizing the decision problem)、差異化

(differentiation)以及決策後的整合(post-decision consolidation)。先提供情境 讓學生辨識問題,在差異化階段則經過下列階段:產生判準;精煉判準;分析資 料(依判準檢測資料);選擇兩個有潛力的地點(應用決策策略);比較利與弊;

產生決定。最後進行決策後的整合,除了發表自己的決定並與同學討論外,也要 求學生提出關於決定的缺點及配套措施(compensatory solutions),從另一個角度 檢視自己的決定。

(四)本研究採用的決策步驟

考量到研究對象的能力,本研究結合 Grunig, & Kuhn, (2005)及 Hsu, & Wu, (in press)之決策過程與策略,設計符合國中生程度的決策步驟(如圖 2-2-1),

以下詳述之:

1.訂出判準:在進行社會性科學議題的決策前,除了要正確理解問題情境外,最 重要的是先訂出決策判準(Ratcliffe, 1997; Grunig & Kuhn, 2005),故決策活動 從引導學生「訂出判準」的步驟開始。

2.分析問題:理解「水庫預定地選擇」情境,並學習使用「水庫軟體」。 3.依據判準檢視資料,並選出符合判準的水庫候選地。

4.重複步驟 1、3:由於學生在訂定判準時考慮的影響因素面向通常不足(陳柏宇 等,2011),因此安排兩次訂定判準與資料收集,以培養學生在決策時考慮不同 面向的影響因素。

5.利用水庫軟體,比較兩個水庫候選地。

6.利用所收集的資料來支持自己所形成的決定。

7.提出所決定水庫的缺點及可改善之配套措施,增加學生批判思考的能力。

圖 2-2-1、本研設計符合研究對象程度的決策步驟 訂出判準 1

分析問題

(水庫軟體)

形成決定 訂出判準 2

提出缺點 依據判準檢視資料 1 選出符合判準的

水庫候選地 1

比較兩個 水庫候選地

依據判準檢視資料 2

選出符合判準的 水庫候選地 2

三、決策能力

在社會性科學議題的決策活動中,學生需要先理解問題情境,之後正確解讀 情境中提供的資料,產生符合問題情境的主張,並將資料轉化為可以連結主張的 證據以說服他人。在過程中,有許多因素會影響學生的決策過程與結果,學生也 可能會面臨許多困難。

(一)影響學生決策的因素

陳柏宇等人(2011)參考過去文獻的說法,認為從外界刺激(如:社會團體、

社會階級、人際互動等)轉化後的思考與推理模式,以及反映思考模式與方向的 個人特質(如:動機、人格、生活模式、情感等),都是影響個人做決策的因素。

Sadler 和 Zeidler(2005)將受試者在社會性科學議題決策活動中的推理過程 分為三種模式:理性(rationalistic)、感性(emotive)及直覺(intuitive),理性 的推理是指學生在推理時舉出因素理性地推論出主張;感性的推理是以社會關懷

Sadler 和 Zeidler(2005)將受試者在社會性科學議題決策活動中的推理過程 分為三種模式:理性(rationalistic)、感性(emotive)及直覺(intuitive),理性 的推理是指學生在推理時舉出因素理性地推論出主張;感性的推理是以社會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