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包含研究者、訪談大綱、研究邀請函、參與研究同意書、逐字稿、

分析結果檢核表、逐字稿謄寫同意書、研究反思札記,茲分述如下:

一、研究者

在質性研究中研究者本身即是研究工具 (Patton, 2002),質性研究中的敘 說研究法更是強調研究者和研究參與者之間的互為主體性和共構的歷程。因此,

研究者本身的觀點-對問題的先前理解和立場,都會影響整個研究的進行。所 以,研究者必須與研究參與者共構其生命經驗,並警覺於此敘說和正在進行的 敘說研究之間可能產生的關係。基於上述的思考,以下將說明研究者個人的專 業背景,以及在研究中扮演的角色。

(一)研究者在生涯及敘說研究之專業背景及相關經驗

研究者畢業於目前是台灣師大心輔所諮商心理學組博士候選人,畢業於台 灣師大心輔所諮商組碩士。在民國 94 年取得諮商心理師證書。從事心理諮商 工作 11 年,碩士兼職實習期間曾經在台大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擔任測驗解釋、

生涯諮詢、諮商、同儕團體等工作。碩士全職實習於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 區、博士兼職實習於台北市聯合心理諮商所擔任諮商心理師,均接觸為數不少 生涯諮商相關議題之個案。

研究者從民國 86 年即開始在國中服務,至今 19 年,期間擔任導師、輔導 教師等角色,持續為學生進行生涯諮詢、輔導相關工作,也曾借調於市級學生 輔導諮商中心,擔任適性輔導組輔導員,主要工作內容為推展生涯發展教育與 進行生涯發展教育訪視及諮詢工作。因此,在實務工作上,研究者有許多接觸 生涯決定困難個案之經驗,也透過個案深入了解生涯決定形成之歷程及考量之 因素。同時在生涯諮商-理論及實務學習上,博碩班期間曾修習金樹人教授生 涯諮商一敘事治療的研究、吳熙娟老師敘事治療工作坊 32 小時、周志建老師 敘事治療工作坊 12 小時,這些經驗及理論學習形成進行本研究前之先備知 識。

而在研究方法的訓練方面,研究者曾修習質性研究、諮商心理學獨立研究 等課程,碩士論文以質性研究方法完成,並曾於博士修業期間,與學姐共同完 成一篇以質性研究法進行的研究,發表於 TSSCI 之專業學術期刊,無論是課 程或研究進行過程中,大量閱讀質性研究法的相關文獻,亦在參與同儕的研究 過程中,討論相關研究方法的操作程序,因此對於質性研究方法有一定程度的 涉獵。

(二)研究者在靈性與宗教上探索與學習之經驗

研究者在生命靈性經驗之探索與學習,大致可分為三期:

第一為懵懂期:年齡 7-18 歲。對於人為什麼要活著、生命的意義、生死現 象感到迷惑,也努力地追尋答案。但因求學階段還是須面對升學壓力,因此,

多利用課餘時間大量閱讀中西方哲學及文學作品,例如:牟宗三之《中國哲學 十九講》、《卡謬異鄉人》、《王尚義野鴿子的黃昏》及《王溢嘉實習醫生手記》

等,企圖從最理性的哲學與最感性的文學中,尋找生命的解答與出口。

在這階段,研究者在靈性經驗上,相當地片面與零碎。小時念基督教幼 稚園,有參加主日學及耶誕節之印象,高中時有好朋友為基督教團契的領袖。

此外,因為對高中生涯決定及生命的迷惑,開始接觸及學習易經八字、算命等 工具,希望透過算命為自己找到人生的方向。

第二為探索期:年齡為 19-38 歲。研究者在考完大學聯考後,即開始盡情 探索生命、靈性與信仰。19 年期間接觸佛教慈濟基金會、一貫道、基督教、

統一教、密宗圓覺宗、禪宗等宗教,同時密集修習身心靈相關課程:包括攻讀 心理諮商碩、博士、美國催眠治療師課程、心室解構、光的課程、靜坐、默基 瑟德教導、般尼克能量療法、GSH 自我引導能量療法、TAT 能量療法等。如 此,尋尋覓覓,皆為想了解生命的實相。走過千山萬水,最後慢慢在不同宗教 及面向上,匯聚出自己認為的共同點:靈性層次的生命是確實存在的、在靈性 經驗中內心是清明的,越來越能放下自我的執著,且靈性要在生活中實踐。這 時期能相信且體會靈性經驗,但仍無法專一或全然信靠於某一特定之宗教。

第三為深入期:年齡為 38-40 歲。研究者的父親在生前非常厭惡基督教,但 因兒子病情,在親友鼓勵下踏入教會,時間長達一年多,最後與牧師表達,想 要受洗,卻於受洗前一個月,因心肌梗塞突然離世,父親的告別式在家族中是 第一人用基督教方式辦理。這件事對研究者產生極大影響,基督教成為研究者 與父親連結的一種方式,同時在辦理告別式過程中,也感受教會弟兄姊妹的愛 和關心,萌生想要進入基督教的念頭。經過一年,在弟兄姊妹熱情的鼓勵下,

接受洗禮。洗禮後 3 個月,發生聖靈充滿之經驗,與過去為受洗前之靈性經驗 相當不同,大為震撼,同時生活中不斷發生各式大大小小的神蹟,生命領受豐 富恩典,在工作、家庭完全地翻轉,受洗後至今三年半就堅定在基督教信仰。

研究者的經驗與背景知識,形成研究者的視框。因此,研究者先清楚且瞭

解自己所形成的視框,則更能清明地聆聽,瞭解說者與聽者之間,是帶著什麼 樣的角度與立場,進行對話與共鳴。

(三)研究者的角色與定位

研究者的角色與定位,會隨著研究階段的進行而有所不同。在不同時間點、

不同的角色間,會有一些貫穿不同角色的共通想法(劉仲冬,1996;邱憶惠,

1999)。

研究者的角色包括:研究計畫建構者、研究訪談者、研究資料分析者、研

究結果撰寫者等,以下進行說明:

1.研究計畫建構者

研究者為研究計畫的建構者,因此研究者必須對研究主題及意義,有清 晰的了解。同時,對於研究計畫的進行,從計畫建構、文獻探討、前導研究、

正式訪談、結果分析到撰寫研究報告,必須掌握進度與時程。同時,過程中也 必須謹守研究倫理。

2.訪談者

研究者根據理論和研究問題設計半結構訪談大綱,與研究參與者進行訪談。

本研究使用敘說研究法,因此,在訪談過程中,研究參與者進行敘說,建構其 個人生命故事時,研究者透過聆聽、提問、同理及反映,與研究參與者一起共 構其故事。

3.資料分析者

研究者在本研究中的另一個角色為資料分析者,亦即在訪談過後,對訪談 的逐字稿進行分析。本研究採用敘說研究中「整體-內容」、「類別-內容」進行 分析,研究者做為資料分析者,應遵守相關之分析程序,形成研究結果以回答 研究問題。

4.撰寫研究報告者

研究者將研究歷程中所產生的資料、分析結果,以及對結果的討論和思考,

依敘說研究的經驗和精神加以呈現。同時,一方面以貼近原始資料之原意,並 符合研究參與者之背景脈絡,進行詮釋;另一方面,應堅持客觀、公正之立場,

呈現如實的資料,避免研究者過度主觀的涉入。

二、協同分析者

本研究之協同分析者主要協助研究的資料分析,目的在於透過協同分析者 的視野,研究結果能貼近研究參與者之故事及「靈性經驗生涯決定」之經驗內 涵。本研究邀請之協同分析者為本科系研究所研究生,受過質性方法的訓練,

與研究者一同進行資料的閱讀及分析。

研究者和協同研究者自行深入閱讀第一位研究參與者的訪談逐字稿,並各 自形成對該參與者之整體印象,之後互相討論有所共識。接著,研究者再進行 資料分析及書寫,研究結果再請協同分析者一同進行檢核。檢核後發現對該參 與者的理解有不同,再加以討論和修正。後續的研究參與者研究結果也採此模 式進行。

三、謄稿者

本研究因研究者時間有限,於研究過程聘請一位謄稿者協助謄稿的工作。

考量研究倫理中保密原則,先請謄稿者簽訂「逐字稿謄寫原則及保密同意書」。 在逐字稿完成後,研究者將文字稿對照錄音電子檔進行檢核,並進行文字的修 正與語氣的補充,務求文字內容儘量切合或訪談的內容。

四、訪談大綱

為使訪談能切題旨,研究者在參閱相關文獻後,擬出半結構式的訪談指引,

並於前導性訪談後修正為正式的訪談大綱(詳見附錄一)。而在進行正式訪談前,

仍與研究參與者說明:訪談大綱為指引訪談時之參考,訪談的主題仍以研究參與 者的故事及生命經驗分享為主,避免受限於訪談大綱,而打斷其故事之脈絡性。

五、研究邀請函

本研究採立意取樣方式邀請適合的受訪者參與研究,透過研究邀請函(如附 錄二),讓符合取樣標準及有意願的研究參與者,能充分瞭解本研究之主題、目 的以及相關權利義務,使研究參與者在知後同意的情況下,考量是否同意進入 研究。

六、參與研究同意書

參與研究同意書(如附錄三)的訂定目的是基於尊重與保護研究參與者的權 益,確認是否其清楚了解瞭解研究目的、保密原則及相關權利及義務,同意之 後簽名,研究者才繼續進行研究歷程。

七、研究反思札記

研究反思筆記(如附錄七)是研究者在每一次的訪談之後的紀錄,主要在紀 錄訪談過程中研究者的觀察、省思與覺察。包括:當時互動的狀況、研究參與 者的情緒、肢體語言、訪談環境、對研究參與者主觀的感想、訪談中自我的覺 察等。可協助研究者對於每次的訪談,有更多的資訊與線索,提供資料分析或

研究反思筆記(如附錄七)是研究者在每一次的訪談之後的紀錄,主要在紀 錄訪談過程中研究者的觀察、省思與覺察。包括:當時互動的狀況、研究參與 者的情緒、肢體語言、訪談環境、對研究參與者主觀的感想、訪談中自我的覺 察等。可協助研究者對於每次的訪談,有更多的資訊與線索,提供資料分析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