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的設計與實施

第四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旨在了解國民小學危機管理的現況,經參考相關文獻之後,乃編製「國 民小學危機管理現況調查問卷」做為研究工具,問卷內容除人員基本資料之外,主 要分為四部份,第一部分為「學校危機預防準備現況量表」,用於測量國小危機管 理預防準備階段之現況;第二部分為「學校危機控制處理現況量表」,用於測量國 小危機管理控制處理階段之現況;第三部分為「學校危機善後處理現況量表」,用 於測量國小危機管理善後處理階段之現況;第四部分為「學校危機管理困境量表」,

用於了解國小危機管理之困境。茲就本研究問卷之編製過程與內容分述如下:

壹、基本資料

本研究配合研究目的,在基本資料裡列入性別、教育程度、年資、擔任職務、

參與危機管理的研習與實際經驗等個人背景變項,以及學校地區、學校規模、學校 歷史等學校學校背景變項,詳細內容敘述如下:

一、性別:分為男、女。

二、教育程度:分為師範院校畢業(含師範、師專、師院)、大學畢業進修教育學 程、研究所畢業(含四十學分班)。

三、年資:分為5年以下、6至15年、16至25年、26年以上。

四、擔任職務:分為校長、兼任行政工作教師、未兼任行政工作教師。

五、參與危機管理的研習:分為有、無。

六、參與危機管理的經驗:分為有、無。

七、學校地區:分為都市地區(省轄市、縣轄市)、鄉鎮地區、偏遠地區。

八、學校規模:12班以下、13至48班、49班以上。

九、學校歷史:10年以下、11-30年、31年以上。

貳、「學校危機管理現況調查問卷」

一、問卷的編制過程與內容

本問卷主要參考顏秀如(民 86)、謝謹如(民 89)、徐士雲(民 91)、王武章(民 91)等人所編的問卷設計問卷題目,並與指導教授進行討論、修改,完成問卷初稿

(如附錄一),以做為專家內容效度修正之用。問卷內容區分成三階段量表與困難與 改善途徑量表,其中「學校危機預防準備現況量表」區分成「組織計畫」、「警戒通 聯」與「教育訓練」等三層面;「學校危機控制處理現況量表」區分成「組織運作」、

「溝通對話」與「校長領導」等三層面;「學校危機善後處理現況量表」區分成「調 查評估」、「組織復原」與「組織學習」等三層面。經由預試找出合適題目以編成正 式問卷。

二、問卷的填答與記分方式

本問卷於學校危機的預防準備、控制處理及善後處理現況量表部分,採用五點 量表尺,由受試者根據每一項問題之描述,就量表上的五個選項:「完全符合」、「大 多符合」、「一半符合」、「大多不符合」、「完全不符合」中勾選與自己感受最相近之 選項,並分別給予 5 分、4 分、3 分、2 分、1 分,受試者在量表上的得分愈高,則 表示對於學校危機的預防準備、控制處理、善後處理有較高的知覺。另於國民小學 危機管理的困境及改善途徑量表部分,受試者對於危機管理所面臨的困境及改善途 徑的知覺,以其在量表上各選項的勾選情形來表示。

三、專家內容效度之建立

本研究問卷依據研究的方向編擬研究題目之後,根據專家學者之專長,遴選專 家學者(如表 3-5),請其提供對本研究題目之建議與修正。最後,整理統計專家學 者之意見(如附錄二),分析題目的適切性,整理出本研究預試問卷。最後,研究者 根據專家學者提供的寶貴看法與意見,研究者依據統計分析的結果,舉凡專家認定 為「適用」與「修改適用」比例總值在 .9 以上者,題目保留,對於「刪除」之題 目參酌其意見予以刪除,以提高本問卷之效度。

表 3-5 問卷審查人員名單(按姓氏筆劃排列)

序號 姓名 現職 序號 姓名 現職

01 何俊青 台東大學助理教授 08 廖春文 台中師院國教系教授 02 林志成 新竹師院初教系副教授 09 詹婷崴 新竹市竹蓮國小教師 03 林志勇 台中縣翁子國小訓導主任 10 蔡文杰 台北縣菁桐國小校長 04 林國樑 南投縣土城國小校長 11 賴炫光 台中市逢甲國小校長 05 侯世昌 台中師院國教系副教授

06 范熾文 花蓮師院初教系助理教授 07 陳聖謨 嘉義大學附設小學校長

專家意見調查問卷回收後,整體而言,專家學者的修正意見大都是用字遣辭或 句型修正等,對本問卷之架構並無質疑。需特別說明的是,根據附錄二,第 4、16、

17、18、29 等五題之「適合」比例總值皆在 .9 以上,但為求用字遣辭更加順暢,

故加以修正。其次因第 36 題較為抽象,故刪除之並以預試問卷第 34 題取代之。另 外,第 5 與第 44 題題意重疊,惟計畫的更新與修正應屬第三階段的範疇,故刪除第 5 題。最後依第 3 題之題意,故將其移至「教育訓練」層面,另增加「本校同仁明 瞭學校危機處理小組的組織架構與任務。」一題為預試問卷第 5 題,增加「本校於 危機或重大事件過後,能確實追究相關失職人員的責任。」一題為預試問卷第 33 題。

經上述修正編成預試問卷(如附錄三),共計 46 題。

四、預試之實施

經過專家學者之意見彙整後,整理出研究問卷的預試問卷。為了瞭解問卷的可 行性,本研究抽取10所學校做問卷預試。預試問卷於九十三年六月中旬陸續發出,

並於七月中旬前回收,計發出預試問卷110份,回收104份,經檢查無效問卷7份,共 得有效問卷97份,可用率達88﹪。上述有效問卷,經由項目分析、信度分析與因素 分析之後,說明如下:

(一)項目分析與信度分析

本研究之預試問卷有效樣本經輸入電腦後,即以 SPSS 10.0 統計套裝軟體進行 項目分析。項目分析之刪題原則有三:1.該題與量表總分之積差相關未達.05之顯著 水準者;2.該題決斷值(CR值)未達.01顯著水準者;3.刪除該題後,使 Cronbach α 係數明顯提高者。本問卷「學校危機預防準備現況量表」之項目分析與信度分析結

表 3-7 「學校危機控制處理現況」之項目分析與信度分析摘要

由表3-6可知,學校危機預防準備現況量表之題目經由項目分析與信度分析之 後,各題均未達刪題標準,全數予以保留,故此部分量表計16題。由表3-7可知,學 校危機控制處理現況量表之題目經由項目分析與信度分析之後,第24題之決斷值小 於3,且刪除該題後之α係數明顯提高,符合刪題原則,故予以刪除,此部分量表計 14題。另由表3-8可知,學校危機善後處理現況量表之題目經由項目分析與信度分析 之後,各題均未達刪題標準,全數予以保留,故此部分量表計14題。三量表題目總 計45題。

(二)因素分析

本問卷除了以文獻分析之結果做為建構效度之依據外,在項目分析之後所保留 之題目則以因素分析考驗其建構效度。首先採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factor analysis),再以最大變異數法(varimax)進行直交轉軸(orthogonal rotation),取特徵值大於1之因素。由於因素設定為1時,各題目具有一定水準的因 素負荷量,當其低於.3時,表示該題與量表不同質,則應考慮刪除。唯因本研究將 學校危機管理分為三個階段,進而設計三量表,故分別對此三量表題目進行因素分 析。各量表因素分析結果如表3-9、3-10、3-11。

表 3-9 「學校危機預防準備現況」之因素分析摘要

預試題號 因素一 因素二 因素三 共同性 8 .735 .052 0.352 .667 12 .775 .278 .166 .706 13 .696 .534 -.035 .772 14 .648 .369 .372 .695 15 .732 .356 .222 .711 16 .689 .133 .401 .653

1 .154 .672 .360 .605

2 .241 .725 .085 .590

3 -.019 .833 .219 .742

4 .307 .753 .140 .680

5 .422 .751 .022 .742

表 3-9(續)

預試題號 因素一

.581

因素二 因素三 共同性

6 .072 .104

7 .479 .171 .586

.454 .361 .575 .667 .752

.615 9

10 .236 .360 .457 .394 11 .541 .070 .694 .780

特徵值 7.807 1.779 1.014 可解釋變異量的﹪ 48.794 11.116 6.337

累積解釋變異量的﹪ 48.794 59.909 66.247

表 3-10「學校危機控制處理現況」之因素分析摘要

預試題號 因素一 因素二 共同性

17 .770 .326 .679

18 .793 .329 .737

19 .765 .366 .720

20 .805 .323 .752

21 .810 .304 .748

22 .630 .460 .608

23 .753 .382 .712

25 .459 .703 .705

26 .536 .635 .691

27 .467 .747 .776

28 .378 .848 .862

29 .317 .839 .804

30 .381 .806 .795

31 .260 .890 .860

特徵值 9.249 1.222 可解釋變異量的﹪ 66.063 8.729

累積解釋變異量的﹪ 66.063 74.791

表 3-11 「學校危機善後處理現況」之因素分析摘要

預試題號 因素一 共同性

38 .859 .738

34 .848 .719

35 .842 .709

41 .841 .708

36 .840 .706

40 .838 .703

45 .812 .660

42 .811 .657

43 .805 .648

37 .797 .634

46 .780 .608

32 .757 .574

44 .755 .569

33 .744 .554

39 .742 .550

特徵值 9.737 可解釋變異量的﹪ 64.913

累積解釋變異量的﹪ 64.913

(1)就「學校危機預防準備現況」量表部分,如表3-9所示,第8、12、13、

14、15、16等六題屬於因素一;第1、2、3、4、5等五題屬於因素二;第6、7、9、

10、11等五題屬於因素三。此三層面符合文獻探討所歸納出的三層面。以下討論其 異同,並為因素命名。

1與研究結構相同之因素

由因素分析摘要表與原先研究結構相對照,可以發現因素二所包含之題目(第 1、2、3、4、5等五題)與原先「組織計畫」層面相吻合,故因素二可命名為「組織 計畫」。

2與研究結構有所差異之因素

因素分析結果所抽取之因素一(第8、12、13、14、15、16等六題)與原先「教 育訓練」層面相較,多了第8題。因素三(第6、7、9、10、11等五題)與原先之「警

戒通聯」相較則少了第8題,雖然因素一包含了「教育訓練」(第12、13、14、15、

因素分析少了一個層面。以下討論其異同,並為因素命名。

此部分均無與原先研究結構相同之因素,其相異部分則是:因素分析結果所抽 取之因素一所包含之題目(第17、18、19、20、21、22、23等七題)與原先「組織 運作」層面相較,多了第22、23等兩題;因素二所包含之題目(第25、26、27、28、

29、30、31等七題)與原先「校長領導」層面相較,亦多了第25、26等兩題,原先

「溝通對話」層面則消失。雖然因素一包含了「組織運作」(第17、18、19、20、

21等五題)與原先「溝通對話」(第22、23等兩題)兩層面;然而,檢視第22題「處 於危機時刻,本校發言人能主動對外說明學校危機處理的實際情況。」以及第23題

「對於危機處理小組的運作與事態的發展,本校能針對校內人員適時召開全校會議 或集會進行簡報。」根據文獻探討部分,針對「組織運作」層面之界定:「學校危 機發生時,危機處理小組展開的各項處置或應變作業」來看,此二題亦含有「組織 運作」之意涵,若將此二題歸於「組織運作」層面中,應不致不當。因此,本研究 仍將因素一命名為「組織運作」。

至於因素二部分亦多了第25、26等兩題,雖然此因素包含了「校長領導」(第 27、28、29、30、31等五題)與原先「溝通對話」(第25、26等兩題)兩層面;然 而,檢視第25題「本校能與事件當事人(例如受害者或危機製造者)積極進行溝通 對話。」與第31題「危機發生時,本校校長能主動關心受害者與其他被危機影響者。」

至於因素二部分亦多了第25、26等兩題,雖然此因素包含了「校長領導」(第 27、28、29、30、31等五題)與原先「溝通對話」(第25、26等兩題)兩層面;然 而,檢視第25題「本校能與事件當事人(例如受害者或危機製造者)積極進行溝通 對話。」與第31題「危機發生時,本校校長能主動關心受害者與其他被危機影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