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建議

根據本研究的發現與結論,研究者提出下列建議,提供日後國小教師在高年 級數學的圓形複合圖形面積教學及未來研究做為參考內容。

一、圓形複合圖形面積教學

(一)檢視學生的數學先備知識,以利學習軌道的設計

學生在中年級階段已學過藉由白色積木覆蓋活動,來描述面的大小,認識 面積;透過圖形的切割重組活動,將帄面圖卡緊密拼成另一種圖形,並瞭 解面積的保留概念;能使用帄方公分板,並以帄方公分為單位,點數圖形 面積;能透過帄方公分板,運用乘法計算圖形的面積,瞭解正方形及長方 形的面積公式。進入高年級階段,開始依序學習帄行四邊形、三角形、梯 形、圓形及扇形的面積時,教師應先檢視學生的先備知識是否足夠、瞭解 其不足的部分在哪、思索該如何實施補救教學等問題,並將其列入正式的 課堂教學內容裡。

(二)重視圓面積公式的演變由來,使學生能將公式形成長久且穩固的記憶 高年級的學童開始學習帄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圓形及扇形等基本且 重要的幾何圖形面積,教師在教導公式的概念時,應重視「面積公式的演 變由來」此一環節,可透過圖形的剪裁拼湊、方格紙上的圖形移位或是資 訊融入面積教學的方式(如:利用電腦動畫來說明面積的移位過程),來 幫助學生理解面積公式裡各要素所代表的涵義,使學童能知其然,亦知其 所以然!而不僅只是流於死背硬記的程度而已;否則學童有可能會產生公 式搞混之情形,例如:帄行四邊形面積與三角形面積、圓面積與圓周長。

(三)培養計算過程工整的觀念,提高其事後檢查的意願及作答的正確率 研究者發現學生在算完圓形複合圖形面積詴題之後,多數都沒有檢查答案 的習慣,經過訪談後,得知學生的想法為「作答欄位很亂,已不知如何檢

145

視過程了;亦不想再重複算一次,因為很花時間」。「作答欄位很亂」,是 因為多數學生都採用直式計算,因此非常占欄位空間,加上又沒有妥善分 配計算空間之能力,故作答的頁面顯得凌亂不堪,直接影響學生事後的檢 查過程意願;「不想再重複算一次」,係因圓周率計算值採 3.14,學生在經 過多次的計算後,早已感到疲憊不堪,要其事後再做檢查,幾乎毫無意願。

故教師應幫助學生養成「計算過程工整的觀念」,使其有意願做檢查,以 提高答案的正確率。

二、未來研究

(一)擴展研究對象,使學習軌道理論可獲得更進一步的證實與推論

本研究因受限於人力、時間、經費與教材版本等因素,僅以隨機取樣的方 式挑選自身服務的(臺中市)國小之某一個六年級班級來實施實驗教學,

並於事後挑選該班數位同學進行訪談,訪談結果僅能解釋該班學生對於圓 形複合圖形面積之計算的相關概念表現情形,無法全面推論至其他班級或 學校的六年級學童對於圓形的複合圖形面積之計算的相關概念表現情形 ;因此,未來若要進行相關研究,建議可擴展研究對象,選擇其他學校或 其他地區的六年級學童來進行研究。

(二)提供課後的學習檢測作業讓學生練習,以驗收學生的課堂學習成果 本研究採用的「假設性學習軌道」之教學實驗模式,係以圓形複合圖形 面積之重要概念(如:圓的基本性質、圓心角與幾分之幾圓的數學換算式、

圓面積公式的演變)和特殊意義的學習目標(運用視覺觀察來形成「切割」

與「移補」概念、運用「文字或符號」來做面積的加減算式與等式寫法、

運用「分配律」來化簡橫式的四則運算)來形成一種包含學生可能的學習 路徑之教學前推測,特徵為採用「啟發式」的步驟來進行,鼓勵學生思索 題目、應用先備知識來解答問題。但由於考量到班上學生程度的高低不 齊,故設計的學習單內容以簡易為主,且採用學生較容易表達的具體方式

146

(如:摺紙、描繪、組裝圖形)來讓其作答。因為題目數量不多,故可能 會有先備知識方面的檢測遺漏之虞;加上採用班級討論的方式,班上有些 學生可能因為害羞或個性靜默的關係而不敢發表自己的看法,造成教師無

法確實掌握該部分的學生之先備知識多寡的情形。故教師在課堂教學結束 後,應另外準備一份學習檢測作業讓學生在課後練習,以確實驗收學生的

課堂學習成果及瞭解學生先備知識不足的部分。

(三)針對「扇形複合圖形面積計算」來進行幾何概念的探討與瞭解

本研究探討的是六年級學童在「圓形複合圖形面積計算」方面的數學概念 ,後續研究可針對六年級學童在「扇形複合圖形面積計算」方面的數學概 念來進行探討與瞭解,繼續加深、加廣,以求深入且完整的瞭解六年級學 童在學習幾何圖形面積方面的各種表現情形。

147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建興(2003)。國小教師數學單元教學之探討─以圓周率教學為例。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臺北。

江明達(2004)。國中幾何教學模組發展研究─以圓、正逆敘述為例。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彰化。

沈佩芳(2002)。國小高年級學童的帄面幾何圖形概念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臺北。

南一書局(2013)。南一國小數學課本第十一冊。臺南:南一出版社。

侯雪卿(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圓概念教學模組補救教學之個案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

高敬文(1996)。質化研究方法論。臺北:師大書苑。

高新建(1991)。國小教師課程決定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

許乃賜(2004)。動態幾何教學與傳統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圓教學成效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臺北。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數學學習領域。臺北:教育部。

許長輝(2004)。數學史融入教學對國三學生數學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以[圓形]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高雄。

陳嘉皇(2005)。「學習軌道」理論之意涵與其在兒童圖形與面積概念發展上之 探究與應用。教育科學期刊,12,1-26。

陳嘉皇(2008)。國小面積資訊教材學習軌道設計與教學成效探討。高雄師大學 報:自然科學與科技類,25,103-124。

潘世尊(2000)。教師教學與課程發展的連結—從自我反省、協同反省到協同行 動研究。課程與教學季刊,3(3),103-120。

148

謝貞秀(2002)。國小中年級學童帄面幾何圖形概念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臺北。

譚寧君(1994)。高年級面積教材的分析。國民新課程之精神。載於台灣省國民 學校教師研習會編著,國民小學數學科新課程課程概說(高年級),134-165,

臺北:教育部。

149

外文部分

Battista, M. T. (2004). Applying cognition-based assessment to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development of understanding of area and volume measurement.

Mathematical thinking and learning, 6(2), 185-204.

Clements, D. H. (2002). Linking research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L. D.

English (Ed.),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pp.599-630).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Clements, D. H. (2007). Curriculum research: Toward a framework for

―research-based curricula.‖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38, 35-70.

Clements, D. H., & Sarama, J. (2004). Learning trajectories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Mathematical Thinking and Learning, 6(2), 81–89.

Confrey, J., Maloney, A., Nguyen, K., Wilson, P. H., & Mojica, G. (2008).

Synthesizing research on rational number reasoning. Working Session at the Research Pre-session of the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Salt Lake City, UT.

Corcoran, T., Mosher, F. A., & Rogat, A. (2009). Learning progressions in science: An

evidencebased approach to reform. NY: Center on Continuous Instructional

Improvement, Teachers College—Columbia University.

Crowley, Mary L. (1987). “The van Hiele Model of the Development of Geometric

Thought” In Learning and Teaching Geometry, K-12, 1987 Yearbook of the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edited by Mary Montgomery Lindquist, pp.1-16. Reston, Va.: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Empson, S. B., & Turner, E. (2006). The emergence of multiplicative thinking in children’s solutions to paper folding tasks.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Behavior,

25, 46-56.

Gravemeijer, K. P. E. (1999). How emergent models may foster the constitution of formal mathematics. Mathematical Thinking and Learning, 1(2), 155-177.

Gravemeijer, K., & van Eerde, D. (2009). Design Research as a Means for Building a Knowledge Base for Teachers and Teaching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109(5), 510-524.

Piaget, J., Inhelder, B., and Szeminska, A. (1960).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Geometry. London, England: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Piaget, J., & Inhelder, B. (1967).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space.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50

Simon, M. A., & Blume, G. W. (1994). Building and understanding multiplicative relationships: A study of prospective elementary teachers.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25(5), 472-494.

Simon, M. A. (1995). Reconstructing mathematics pedagogy from a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26, 114-145.

Stein, M. K., Grover, B. W., & Henningsen, M. (1996). Building student capacity for mathematical thinking and reasoning: An analysis of mathematical tasks used in reform classroom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33(2), 455-488.

Stein, M. K., & Lane, S. (1996). Instructional task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 capacity to think and reason: An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a reform mathematics project.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2(1), 50-80.

Susan B. Empson. (2011). On the Idea of Learning Trajectories: Promises and Pitfalls.

The Mathematics Enthusiast, 8(3), 571-596.

Swafford, J. O., Jones, G. A., & Thornton, C. A. (1997). Increased knowledge in geometry and instructional practice.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28(4), 467-483.

Sztajn, P., Confrey, J., Wilson, P. H., & Edgington, C. (2012). Learning Trajectory Based Instruction: Toward a Theory of Teach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41(5), 147-156.

Thompson, A. G., & Thompson, P. W. (1996). Talking about rates conceptually part II: Mathematics knowledge for teaching.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27(1), 2-24.

van Hiele, P. M. (1986). Structure and Insight: A theory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Orlando, FL: Academic Press.

Wilson, P. H., & Mojica, G. F., & Confrey, J. (2013). Learning trajectories in teacher education: Supporting teachers’ understandings of students’ mathematical

thinking.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Behavior, 32, 103-121.

151

附錄一

教學單元:圓形複合圖形面積 第一節主題:找圓心、認識圓形

六年_____班 座號: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請同學剪下附件的圓形圖並想辦法找出它的圓心來,找出圓心之後請將這 張圓形圖貼在下列欄位的空白處。

152

二、下列圓形圖中,請尌所給的圓形組成要素,用鉛筆或螢光筆將它標示出來。

圓形圖

【半徑】 【直徑】

【圓周】 【弧長】

【圓心角】 【扇形】

153

【附件】

154

附錄二

教學單元:圓形複合圖形面積 第二節主題:圓心角度與幾分之幾圓

六年_____班 座號: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下列圓形圖中:

(一)把圓帄分成兩塊,每一塊稱為「幾分之幾圓」? 圓心角各是幾 度?請利用下面的圓圖實際畫畫看。

(二)把圓帄分成四塊,每一塊稱為「幾分之幾圓」? 圓心角各是幾 度?請利用下面的圓圖實際畫畫看。

155

(三)把圓帄分成八塊,每一塊稱為「幾分之幾圓」? 圓心角各是幾 度?請利用下面的圓圖實際畫畫看。

二、根據上面三題的結果,請同學寫出下列兩小題的正確答案來:

(一)圓心角為 150 度的扇形,屬於「幾分之幾圓」?

(二)下列圓形中,左圖為圓心角 120 度的扇形,右圖為圓心角 60

度的扇形,請問:左圖的面積是右圖的幾倍?

156

附錄三

教學單元:圓形複合圖形面積 第三節主題:圓面積公式的由來

六年_____班 座號: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請同學利用附件的四等分圓、八等分圓以及十六等分圓,各自重新拼裝成 一個

四邊形,並塗上不同的顏色,以做區分。

四 等 分 圓

八 等 分 圓

十 六 等 分 圓

157

二、根據上題,若有一圓形被帄分成六十四塊,依照上面幾題的排列方式,則 所排出來的圖形比較接近什麼圖形?

三、綜合前面兩大題的觀察,再看看下面的圖示,請同學仔細思考:圖示裡組 合而成的新圖形(即乙圖),它較長的邊是怎麼來的?較短的邊又是怎麼來的?

請寫下你的答案。

四、根據上題,請寫出圓形的面積公式。

158

【附件】

附錄四

159

教學單元:圓形複合圖形面積 第四節主題: 「分割」與「移補」

六年_____班 座號: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下列共有五種複合圖形,請計算它們的斜線部分面積。

編號 圖形 計算過程

1

2

3

160

4

5

161

附錄五

教學單元:圓形複合圖形面積 第五節主題: 「填補」與「其它策略」

六年_____班 座號: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下列共有三種複合圖形,請計算它們的灰色部分面積。

編號 圖形 計算過程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