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建議

以下依據本研究的成果,分別針對教育實務及未來研究,提出以下建議:

1. 對家長的建議

從研究中發現「父母對我學業成就期望很高」、「父母會拿我的成績與別人 比較」是親子互動最強壓力事件。在學習過程中,孩子難免會有挫折,父母可藉 由參與學校的親職講座,與學校教師常保持聯繫,關心孩子的學習情形,對孩子 的能力有深入的了解,並據此建立合理的學業成就期望,尤其是高中生,家長對 其未來期望甚高,但要考量孩子興趣與能力,讓孩子能有適性的未來。如果父母 過度重視孩子的考試成績,常和他人做比較,將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與考試焦慮,

要了解孩子學習過程的努力,不是只看結果。應尊重孩子、重視孩子的意見與感 受,減少不必要的課外學習活動,幫助孩子減少課業壓力。

從本研究發現,中學資優男生壓力顯著大於女生,與傳統「望子成龍」與「養 兒防老」的觀念有關係,父母很容易將家中的大部分資源和注意力放在兒子身上,

希望兒子照著傳統社會價值前進,在國中的時候,希望孩子考上高中資優班,讀 高中資優班,面臨選組時,希望兒子選擇自然組,期許日後就讀醫學、電機等科 系,未考量孩子是否真正適合就讀這些科系,當孩子的興趣與父母的期望不合時,

自然造成家人互動的壓力,家長應了解資優生真正興趣為何,與孩子共同討論未 來,而不是只考量社會期待與自己期望,這樣才可以減少親子互動壓力,也讓資 優生能真正發揮興趣與所長。

家對中學資優生而言,應該是最溫暖的堡壘。從家庭生活週期的觀點來看,

家庭面對困難與改變應被視為一種中立的、可預測性的情況,家庭在有危機與壓 力的情況下,會運用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與來自社區的資源,當資優生與家人互

使家庭系統保持穩定狀況,使資優生對於家人互動間的關係感到滿意,改變壓力 評價,讓資優生的壓力因應策略從消極、負面轉向積極、向外尋求幫助,且獲得 良好適應。

2. 對學校與教師的建議

家人互動對於中學資優生的日後發展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面對家人互動壓 力時,中學資優生雖然會採用「宣洩感受」、「與家人一起解決」和「調適自己的 想法和行動」等策略來因應壓力;但是還有學生採用「逃避問題」的方式來因應。

壓力是一種警訊,許多資優生自殺事件雖然與學業有很大的關係,家庭因素亦是 原因之一,此時資優教育教師必須要有敏銳的觀察力,了解資優生的問題,提供 孩子社會資源與支持,適時介入輔導,追蹤學生心理狀態,聘請心理衛生及教育 輔導專家,定期舉辦演講及座談會,教導學生以正確的管道來抒發情緒,使學生 從消極的逃避問題,轉為積極的因應策略。

在親師合作方面,教師亦可擔任資優生與家長的橋樑,建立溝通的平台,定 期舉辦資優班班親會,讓家長了解資優生的狀況,定期舉辦親職講座,提供親職 教育資料,讓家長了解資優生心理特質、如何與資優生溝通,教導資優生和手足 如何相處或如何看待其他非資優的手足,學校可以提供資優生家長成長團體資 訊,讓家長彼此分享經驗,減少資優生與家人之間的互動壓力。

3. 對資優生的建議

資優生面對問題時雖然有採用與「家人一起解決」之策略,表示資優生遇到 與家人互動有問題時,還是會主動向家人求助。但是,與家人互動方面,有些問 題無法與家人溝通,或是資優生本身陷入與家人互動的盲點,例如,是否該聽從

家人安排或是依照自己興趣發展、父母對自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或被其他手足所 嫉妒等等,這時可以找尋知心好友來傾訴自己的問題;向導師或輔導室尋求協助,

請輔導老師提供因應策略,來解決問題。

4.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一)研究對象

由於少子化越來越普遍,可考量獨生子女資優生的家人互動壓力,或單獨針 對資優生與資優生手足互動壓力來研究。另外,由於家人互動關係是雙向互動關 係,本研究以學生覺知為主,因此建議後續研究之對象可針對家長和手足進行研 究。

(二)研究變項

在親子互動壓力方面,可將父母管教方式、家庭氣氛、父母溝通方式等納入 研究變項;在手足互動壓力方面,可將父母介入納入,因應策略方面,可以把六 項因應策略再細分,且將使用頻率納入進行探討,俾使研究更趨整體性及完整性。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為主,利用量化統計的方式分析結果,建議未來除了量化 資料外,可輔以加入質性資料,以求更深入的探討,以期在質量兼顧的統合研究 下,獲取更豐碩的成果。

參考文獻

王文科(1999)。高中資賦優異學生家庭動力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3,97-151。

王文科(民 83)。國中資優班學生家庭環境、親子關係與其人格特質相關之研究。

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未出版之成果報告(NSC 83-0301 -H-018-005) 王文科、王智弘(2007)。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NSC 84-2412-H031-004-H3),未出版。

余齊君(2007)。青少年家庭壓力事件、家庭功能與共依附特質之相關研究。國 效果之探討。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277-311。

吳虹妮(1999)。單雙親家庭青少年知覺之父母衝突、親子關係與其生活適應之相

15,130-231。

李欣瑩(2001)。桃園市國中生主觀生活壓力、社會支持、因應行為與身心健康之

253-293。

林文瑛、王震武(1995)。中國父母的教養觀:嚴教觀或打罵觀?本土心理學研究,

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民91)。人力關係的理論與實務。台 柴蘭芬(2006)。高中生親子三角關係、手足關係與情緒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

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馬傳鎮(1982)。少年犯的親子關係、家長社經地位、家庭背景與學校背景之調查 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5,177-224。

高源令(1986)。父母─ 資優兒童家庭中的教師。資優教育季刊, 20, 7-9。

許心華(1983)。親子關係。高雄文獻,13,201-261。

許芳菊(2005)。父母最常犯的十大錯誤。天下雜誌,335,210-212。

許嘉容(2005)。高雄市國小資優生與普通生學校壓力、因應策略與學校適應之比

曾建章(1996)。低成就資優學生之學習輔導。特教園丁,11(4),16-21。

曾淑容(1983)。高中資優學生的自我認知、實際表現和自我需求之探討。

特殊教育學報,8,1-54。

曾淑容(1984)。資優學生家長知多少。資優教育季刊,13, 46-49。

黃玉真(1993)。國中資優學生與普通學生學校生活壓力、因應行為及學校適應之 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春枝(1980)。社會變遷與親子關係適應。張老師月刊,5(4),34-40。

黃朗文(1999)。青少年與手足互動關係之研究。東吳社會學報,8,123-154。

黃堅厚(1983)。我國資賦優異兒童身心發展之研究。輯於中國特殊教育學會主

潘彩蓮(1989)。資優父母難為。資優教育季刊,32,8-10。

蔣桂嫚(1993)。高中學生生活壓力、因應方式與身心健康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 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蔡典謨(1994)。幫助孩子成功的教養方式。資教育季刊,53,19-23。

蔡典謨(1996)。資優生親職教育─透過家庭影響提高孩子的成就。教育資料集刊,

63,13-17。

蔡典謨(1999)。低成就資優學生的家庭影響。資優教育季刊, 72,1-9。

蔡典謨(2001)。低成就資優學生家庭影響之質的研究。資優教育研究,1(1),57-81。

蔡明富、吳武典(2001)。國小資優學生學校生活壓力與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資 優教育研究,1(1),41-56。

蔡婉莉(2002)。生活壓力、因應方式與身心健康之相關 研究~以高中多元入學 方案為背景。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蔡崇建(1989)。資優父母的三角習題。資優教育季刊,32,6-7。

蔡嘉慧(1998)。國中生的社會支持,生活壓力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

國教輔導,28(6),6902-6904。

羅芙蓉(1987)。國小資優與普通兒童父母教導方式與學習行為之關係。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蘇建文(1989)。朋友與我─談兒童的友伴關係。學前教育月刊,11(12),8-9。

蘇彙珺(1998)。社會支持、自我效能與國中學生壓力因應歷程中認知評估及因應 策略的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台北市。

二、英文部分

Amato, P. R. (1989). Family processes and the competence of adolescents and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ence, 18(1), 39-53.

Baker, J.A., Bridger, R. & Evans, K. (1998). Models of Underachieviment among Gifted Preadolescents: The Role of Personal, Family, and School Factors. Gifted Child Quarterly, 42(1), 5-15.

Bank, S., & Kahn, M.D.(1982). The sibling bond. New York: Basic.

Baumrind, D. (1972). Socialization and instrumental competence in young children. In W. W. Hartup(Ed.). The young child:Reviews of Research (Vol.2). Washingtion:

D.C.: National of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Bloom, B. S. (1985) Generalizations about talent development. In B. S. Bloom (Ed.) Development talent in young people.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Burr, W. R., & Klein, S. R. (1994). Reexamining family stress: New theory and research.CA:Sage.

Carandang, M. L. A. (1992). Family Dynamics of the Gifted. Gifte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8(2), 117-120.

Carver, C. S., Scheier, M. F. & Weintraub, J. K.(1989). Assessing coping strategies: A theoretically based approach.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6(2), 267-283.

Chen, X., Liu, M., & Li, D. (2000). Parental warmth, control, and indulgence and their children’s cognitive level. In I. E. Sigel (Ed.), Parental belief systems: The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for children (pp.7-24).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Cicirelli, V.G. (1995). Sibling relationships across the life span. N.Y.:Plenum Press.

Compas, B. E. (1987). Coping with stress during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7, 275-302.

Corey, G. (1998)。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李茂興譯)。台北:揚智。(原著 出版於1996)。

Cornell, D. G., & Grossberg, I. N. (1987). Family environment and personality anjustment in gifted program children. Gifted Child Quarterly, 31(2), 59-64.

Denton, R. E. & Kampfe, C. M.(199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variables and adolescent substance abuse: A literature review. Adolescent, 29(114), 475-495.

Dunn,J.(1983). Sibling relation in early childhood. Child Deveopment,54,787-811.

Endler, N. S. & Parker, J. D. A. (1999). Coping inventory for stressful situations (CISS):

Manual (2nd ed.). Toronto: Multi-Health Systems.

children. St.Louis:Times Mirror/Mos by College Publishing.

family processes (pp.107-141). NY: Guilford Press.

Fine, S. (1991). Resilience and human adaptability: What rises above adversity?

Americ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hy, 45(6), 495-503.

Folkman, S. & Lazarus, R. S. (1980).An analysis of coping in a middle-aged community sample.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21, 219-239.

Freeman, J.(1983). Emotional problem of the gifted child.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 Applied Disciplines, 24(3), 481-485.

Frey Ⅲ, J. & Wendorf, D. J. (1985). Family of gifted children. In L. L''Abate(Ed.), The handbook of family psychology and therapy(pp. 781-809). Illinois: Dorsey . Frydenberg, E. & Lewis, R. (1993). Adolescent coping scale: Administrator’s manual.

Hawthorn, Victoria, Australia: Australian Council or Educational Research.

Frydenberg, E. & Lewis, R. (2002). Concomitants of failure to cope: What we should teach adolescents about coping.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2, 491-431.

Furman, W., & Buhrmester, D.(1985).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the qualities of sibling relationships. Child Development, 56, 448-461.

Gifted Child Quarterly, 34, 56-62.

Gonla, P.A. & Thompson, E. H.(1987). Single-parent families. In Sussman, M. B. &

Steinmetz, S. K.(Eds.), Handbook of marriage and tne family(pp. 397-418). NY:

Plenum Press.

Gorsuch, R. L.(1983). Factor analysis.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aum.

Greenstein, T. N. (1996). Husbands' participation in domestic labor: Interactive effects of wives' and husbands' gender ideologie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8, 585-595.

Hackney, H.(1981). The gifted child, the family, and the school. Gifted Child Quarterly, 25, 51-54.

Higgins, J. E. & Endler, N. (1995). Coping, life stress, and psychological and somatic distress.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9, 253-270.

Howard, M. S. & Medway, F. J. (2004). Adolescents' attachment and coping with stress.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41(3), 391-402.

intervention program. In I. E. Sigel (Ed.), Parental beliefs systems: The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for children (pp. 271-286).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

Johnson, T. F., & Roth, H.(1985). Being gifted at home. G/C/T, Mar/Apr, 7-9.

Johnson, T. F., & Roth, H.(1985). Being gifted at home. G/C/T, Mar/Apr, 7-9.

Justice, B. (1988). Stress, coping and health outcomes. In M. L. Russell(Ed.). Stress management for chronic disease(pp 14-29).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Kerouz, K. S.(1990). Concerns of parents of gifted children: A research review.

Kerouz, K. S.(1990). Concerns of parents of gifted children: A research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