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方向與範圍與文獻回顧

一、 研究方向與範圍

1988 年,美國海登・懷特(Hayden White)定義‖Historiophoty‖一詞:

「以視覺的影像和影片的論述,傳達歷史及我們對歷史的見解」3。其後,

周樑楷則譯為「影視史學」,在周樑楷的發展下「影視」的範圍擴大為「以 靜態或動態的圖像、符號,傳達人們對於過去事實的認知。」「影視史學」

意為「探討分析歷史文本的思維方式或知識論」。影視史學用於本研究重 要性在於界定本文對電影《帝國大審判》的討論方向,如:書籍的《白玫 瑰 一九四三》、2005 年電影《帝國大審判》、1982 年電影《白玫瑰》等,

書籍與不同時代的影像綜合比較白玫瑰事件是以怎樣的方式進行歷史論述,

以及被再現於當代。

海登.懷特曾說「以歷史電影呈現的成果一定和任何時期的書寫史學 不同,而且毫不遜色。4」也就是說影像本身即可為某種歷史,但是,影像 就呈現歷史了嗎?羅森史東(Robert A. Rosenstone)即說「在銀幕上所看見 的並不是史實本身,而是經過選擇的史實的影像。5」從以上兩種相對的論 述可看出歷史電影與歷史之間的矛盾。在影像的製作過程中史實是經過篩 選的、畫面是經過安排的、劇情是經過先前建構的,所以要了解影視文本 的意義要溯源回到創作的歷史背景、環境來進行檢視與討論。

電影《帝國大審判》以白玫瑰事件為背景。白玫瑰運動的投身者大

3 Hayden White,―Historiography and Historiophoty‖,The Amecrican Historical Review,Vol.93,No.5(Dec,1988),pp.1193-1199。

4 Hayden White 著,周樑楷譯,〈書寫歷史與影視史學〉,頁 10-17。

5 Robert A. Rosenstone, "History in Image History In Words: Reflections the Possibility of Really Putting History onto Film,"AHR, 93 (Dec. 1988): 1174; I. C. Jarvie, "Seeing Through Movies,"Philosoph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8 (1978): 378

多是大學青年,他們所生長的年代恰恰就是納粹逐步掌權的歷程。白玫 瑰成員青年時期已是納粹黨掌權的年代,在成長過程中的幾乎經歷塑造 領袖崇拜、參與青年團等經驗,納粹的狂熱涵蓋他們的成長階段。當膠 著史達林格勒戰役暴露出納粹政權破綻時,即便國家主義仍口口聲聲說 帝國即將獲勝,國家動員一波波的投入戰場,這群「白玫瑰」青年卻決 定以非暴力手段、用發散傳單來呼籲反抗希特勒。「白玫瑰」以小蝦米 之姿想要扳倒有黨衛軍、蓋世太保等鷹犬的納粹政權。這是令人訝異的 事。1943 年,「白玫瑰」成員受到逮捕、不公平的快速審判、極刑的處 決。戰爭在 1945 年以希特勒的失敗告終,戰後的德國已經不再有納粹,

但德國另外陷於意識型態的冷戰對立糾結之中。冷戰體制下,不管在東 德或是西德,德國民族的檢討與反省持續進行,但直到 1980 年代對「白 玫瑰」成員的判決才得到昭雪。

電影《帝國大審判》出品時,二次大戰已結束六十年,時間來到二十 一世紀。在此之前,白玫瑰事件已經幾次被重新帶到大眾面前,包括電影。

即便經過這麼多年時間,「白玫瑰」成員仍不失為有巨大影響力的歷史人 物。電影《帝國大審判》的導演馬克・侯特蒙(Marc Rothemund)為玫瑰事 件另闢新視角再現。導演把本片的焦點著重在蘇菲„蕭爾身上。電影主軸 環繞在蘇菲被捕後與審訊人員莫爾之間的交流。

德國戰後陷入了意識形態的兩德分治情況,對於白玫瑰事件成員的的 態度有所不同。1980 年代的共產政權飄搖衝擊、1990 年代兩德統一與整合 時期。即便戰爭結束這麼多時間,德國從戰後出現的針對納粹的反省氛圍 仍持續。隨著時代的變遷,國際與國內政治的變動,反省的社會大眾心態 同於以往。從導演馬克・侯特蒙(Marc Rothemund)的背景找到一些不同之 處。導演出身於 1960 年代,他是沒有戰爭經歷的新一代德國人。《帝國大 審判》讓他有機會在二十一世紀再度詮釋白玫瑰事件,本片也讓馬克・侯特 蒙在影壇上大放異彩,獲得拿下柏林影展最佳導演,還代表德國入圍奧斯 卡最佳外語片等,在諸多方面本片大受肯定。本片在國際上的影響、導演

的成長背景,以及本片出品的時間—二十一世紀與終戰六十年,以上這些 成為筆者選用本片作為研究與實作對象的背景。筆者認為歷史教育除了豐 富學生的歷史知識、擴大宏觀視野、增加思考能力之外,也希望能夠提升 人文素養,如包容、尊重、體諒、關懷等。《帝國大審判》的真實歷史背 景,結合歷史教學進行運用。透過劇中歷史人物的信念與作為,以及歷史 事件的脈絡與發展,提供學習者具有歷史脈絡的易地而處的間接經驗學 習。

二、 文獻回顧

電影在十九世紀進入人類社會,二十世紀時逐步在人類歷史裡佔有重 要的傳播地位。電影以影視圖像序說歷史的新模式儼然成形,它成為有深 度的文化產品。「影視史學」(Historiophoty)則作為分析影像歷史論述的 理論依據。

使用影像呈現歷史(History in images),有別於傳統書寫歷史(History in word)。海登.懷特(Hayden White)的〈書寫歷史與影視史學〉6中根 據史東(Robert A. Rosenstone)與伊安„賈維(Ian Jarvie)對於“historiophoty”

的反覆辯論,下了結論:第一,無論是書寫史學或影視史學,都是被書寫 者依選定的觀念「建構」而成,雙方差異在呈現的不同,兩者都擺脫不了 建構過程的瑕疵。第二,書寫史學或影視史學的論述重點均在於能否呈現 史學的表徵,細節順序則不應是重點,因此只要藉由正確的陳述和適當的 細節呈現,凸顯歷史的真實性亟欲呈現的史觀或思維,影視文本也可以是 主要的論述媒體。

法國學者馬克·費侯(Marc Ferro)將電影作為歷史代言人,他將電影和 史料、媒介來進行研究,他也是首位獲准參閱蘇聯檔案的西方史家,並以

6 Hayden White 著,周樑楷譯,〈書寫歷史與影視史學〉,頁 10-17。

其研究成果革新以往學者對 1917 年俄國大革命的看法。在馬克・費侯系列 著作《電影和歷史》(Cinema et histoire)曾系統地梳理二十世紀中期以來 電影在整個人類文化格局與傳統中逐漸獲得獨立地位與身份,並升格為藝 術的過程。從馬克・費侯所言「電影有資格替歷史作見證」、「影像已成為 史學文獻與歷史使者」7不難看出其對於電影之於歷史價值的看重。在《電 影與歷史》一書中,具體從《罷工》(Strike)、《波坦金戰艦》(Battleship Potemkin)入手,談影像傳遞歷史虛實的政治效應。書中點出納粹在拍攝《猶 太人蘇斯》(Jew Süss)的邪惡意念,再由卓別林(Charles Spencer)的《大 獨裁者》(The Great Dictator)的現實意涵對照納粹的殘暴。馬克・費侯以

「從歷史的角度解讀電影及反之從電影的角度解讀歷史」8,對於從影視史 學角度重新認識、探討電影媒體對於歷史的巨大建構與傳播作用以及重構 現代新歷史觀都具有積極作用。

美國史家羅森史東(Robert A. Rosenstone)開設有關電影與歷史的課程,

企圖藉由課程的設計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訓練學生比較電影與史書的 異同。而後他積極研究電影與歷史,並參與拍製歷史電影與紀錄片。羅森 史東曾經參與劇情片《赤色份子》(Reds)與紀錄片《美好的一戰》(The Good Fight)的拍製工作。他的著作《觀看過去:來自電影對我們歷史觀念 的挑戰》(Vision of the Past:The Challenge of Film to Our Idea of History)

提出電影與文字歷史書寫的不同,因此必須運用不同於評論史書的標準與 方法,來研究電影的歷史書寫。他更進一歩肯定,各種影音媒體將成為主 流的書寫工具,電影也勢必成為歷史表述的重要方法。

電影仍與歷史記憶呈現有所不同,電影在表現歷史時,通常會採取多 種形態,比如戰爭片、喜劇片、傳記片、紀錄片等,不同的形式吸引不同 的群體,如馬克‧卡爾尼斯(Mark C. Carnes)所言「電影獨特的敘述能力

7 Marc Ferro 張淑娃譯,《電影與歷史》(臺匇〆麥田文化出版社,1998),頁 14-19。

8Marc Ferro 張淑娃譯,《電影與歷史》,頁 13-14。

刺激了大眾想要跟過去對話的企圖」9。羅森史東認為導演的目的並非要把 萊塢歷史片》(Past Imperfect: History According to the Movies)為美國史家 學會(The Society of American Historians)叢書之一,此書蒐集許多史家的 研究對比「電影上的歷史」與「真實歷史」,分析影片歷史書寫的真實與 假丈夫」之電影《歸鄉》(The Return of Martin Guerre)戴維斯參與電影《歸 鄉》製作的同時也在撰寫《馬丹・蓋赫返鄉記》(The Return of Martin Guerre)

這本書。在電影工作裡她、導演、演員透過各方面努力重新表現那一個時 代。影片內容大概是描述一宗 1560 年發生在庇里牛斯山區村落里的詐騙案

9Mark C. Carnes 編,王凌霄譯《幻影與真實 史家眼中的好萊塢歷史片》(臺匇〆麥田, 1998 年),前言。

10Robert A. Rosenstone, Visions of the Past: The Challenge of Film to Our Idea of History, (Cambridge, Mass.: Ha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5),pp.51-52

11Robert A. Rosenstone, Visions of the Past: The Challenge of Film to Our Idea of History, P.70.

12徐叡美,〈電影與歷史〆評介史家費亱、戴維斯與羅森史東〉,《中央研究院近付史研

究所集刊》,第 45 期,(2004),頁 199-216。

13Mark C. Carnes 編,王凌霄譯《幻影與真實 史家眼中的好萊塢歷史片》,頁 37。

14鄧相陽著有「風中緋櫻」等多部霧社事件專書,邱若龍則拍攝紀錄片「Ga Ya〆1930 年的 霧社事件與賽德克族」,二者對於霧社事件的研究及影像歷史的製作可謂貢獻良多。

件。戴維斯認為,歷史電影是一種有關過去的「思想實驗」(thought experiment);電影導演是一群「重視歷史的藝術家」,且歷史電影應讓過 去在尊重證據的基礎下製作,而閱讀電影的讀者應該進一步思考其背後傳 達的歷史寓意與意識形態。15

在以電影做為影視文本的歷史研究的領域,周樑楷以〈銀幕中的歷史 因果關係:評論「誰殺了甘迺迪」及「返鄉第二春」〉16一文對兩部翻案式 的電影進行探討,藉由這兩部電影翻案後大眾的反應及分析,發現電影敘 事能有效改變大眾的認知。周樑楷另有〈影像中的人物與歷史—以《白宮 風暴》為討論對象〉17、〈辛德勒的選民—評史匹柏的影像敘述和史觀〉18, 以及討論臺灣電影的〈臺灣影視文化的歷史意識,1945-1979:以《源》為

在以電影做為影視文本的歷史研究的領域,周樑楷以〈銀幕中的歷史 因果關係:評論「誰殺了甘迺迪」及「返鄉第二春」〉16一文對兩部翻案式 的電影進行探討,藉由這兩部電影翻案後大眾的反應及分析,發現電影敘 事能有效改變大眾的認知。周樑楷另有〈影像中的人物與歷史—以《白宮 風暴》為討論對象〉17、〈辛德勒的選民—評史匹柏的影像敘述和史觀〉18, 以及討論臺灣電影的〈臺灣影視文化的歷史意識,1945-1979:以《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