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研究方法、步驟與架構

第三節 研究方法、步驟與架構

一、研究方法

參與觀察或者訪問調查是人類學田野工作中重要的工作法,前者必須透過長 時間的接觸與瞭解,並參與他們的生活,以方便從旁觀察紀錄。訪問則分口頭訪 問與問卷訪問,兩項都是針對無法觀察到的東西所做補強性的設計。因此,本論 文的研究方法以深度訪談法與實地參與觀察進行資料蒐集,並以問卷調查內容與 文獻資料做多方印證,以增加研究內容的深度與廣度,呈現魯凱族霧台村貴族婚 姻禮俗的情形,進而分析其禮俗的文化意義。

(一)文獻分析法

本研究主要蒐集婚姻禮俗相關書籍、論文、期刊、研究報告以及訪問霧台村 耆老所提供等資料,從中就婚姻禮俗的儀式、禁忌和演變之內涵做整理分析,藉 此做為本研究之理論基礎與研究分析討論的依據。

文獻探討是將與研究問題有關的文獻,做有系統的鑑定、安排與分析,更貼 切地說是將與問題研究有關的文獻,予以探討或評述(review)、綜合(synthesis)、

與摘述(summary)。4

文獻的引用可分為技術性文獻(technical literature)和非技術性文獻

(nontechnical literature)兩種。前者包含符合專業合格學術領域寫法的研究報告 理論和哲學性的文章,研究者可以用技術性文獻作為背景資料,與紮根理論研究 的發現比較,而後者可以做為紮根理論的原始資料,或於訪問及田野調查時的傳 記、官書、手稿、記錄、報告與日誌等的補充資料。5

(二)深度訪談法

4 王文科,《教育研究法》,2001,台北:五南書局,頁 80。

5 徐宗國 譯,《質性研究概論》,2002,台北:巨流文化,頁 53。

10

談話可以說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人際互動形式。當然,談話可以是隨性 的,但也可以是正式的;談話可以是以結構方式進行,也可以是以非結構方式進 行;談話可以是面對面的,但也可以不透過面對面(如:電話或網路)的方式進 行;談話可以是兩個人的對話,也可以是兩個人以上的對話關係,所以訪談的類 型可說是相當多元。6

社會科學研究習慣將訪談法依據訪談問題設計的嚴謹度,劃分為三種類型:

1.「結構式訪談」(structured interviews)又稱為「標準化訪談」(standardized interviews)

或「正式訪談」(formal interviews)。簡單的地說:結構式的訪談是研究者以預 先設計好的問題,去了解受訪者的想法、意見和態度,並透過這種預先安排好的 結構是問題及訪談標準化程序,降低可能的偏誤。

所有的受訪者都必須接受同樣的問題詢問,詢問問題的順序也是相同的,因 此,其彈性是相當的低。(Tutty,et al.,1996)也指出結構式訪談的缺點,當訪談 者發現問題與受訪者無關時,仍必須花時間詢問,無法將這些問題自動跳過或刪 除。

2.「無結構式訪談」(unstructured interviews)又稱為「非標準化訪談」(unstandardized interviews)或「開放性訪談」。研究者在進行訪談過程,無須預先設計一套標準 化的訪談大綱做為訪談的引導指南。重視如何在自然環境中,了解複雜現象或行 為背後的意義(Fontana & Frey,1998)。因此,研究者無法正確掌握應詢問哪些 問題,所以無法預先發展出完整的訪談問題,即使是相同的問題,每位研究者也 相信受訪者對其意義也可能有不同的理解。缺點就是缺乏一致的程序,不易就各 次訪談進行比較。

3.「半結構式訪談」(semistandardized interviews)又稱為「半標準化的訪談」

(semi-standardized interviews)或「引導式的訪談」(guided interviews)。研究者 在訪談進行之前,必須根據研究的問題與目的,設計訪談的大綱,做為訪談指引

6 潘淑滿,《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2003,台北:心理出版社,頁 140。

11

方針。不過,在整個訪談進行過程,訪談者不必根據訪談大綱的順序,來進行訪 問工作。訪談者可以依實際狀況,對訪談問題做彈性調整。

(Tutty,et al.,1996)指出與上述兩種訪談法相較,半結構式的訪談具有下列幾項 優點:

(1)對特定議題往往可以採取較為開放的態度,當研究者運用半結構式的訪談 來收集資料時,經常會有意外的收穫。

(2)當受訪者在訪談過程受到較少限制時,往往會採取較開放的態度來反思自 己的經驗。

(3)當研究者的動機是要深入了解個人生活經驗或將訪談資料進行比較時,半 結構式的訪談可說是非常適合運用的方式。7

研究者在蒐集資料的過程中,先依文獻中所記載的相關問題,擬訂一系列的 結構性問題做成問卷,經訪談有更深入的了解,再將內容彈性調整訪談的廣度和 深度,如遇到疑問或有不了解的地方,再跟部落長老請益,來回訪問直到問題解 決為止,並徵求受訪者同意,將錄音內容整理成逐字稿後,再分類整理進行分析,

以深入了解本地婚姻禮俗文化的內涵與意義。

(三)內容分析法

內容分析法資料是分析的一種方法,也是資料轉換的一種方式,它可以透過 客觀而有系統的步驟,傳達出資料內容的訊息,以達到探究主題的目的。本研究 將用此法,紀錄本地貴族結婚禮俗情形,並將儀式的過程拍照或攝影留做資料,

再與文獻資料與問卷訪談內容進行系統化、客觀化的方式加以歸納整理,做為紀 錄部落貴族婚姻禮俗的儀式和涵義。

7 潘淑滿,《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2003,台北:心理出版社,頁 140-145。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