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方法

壹、研究方法之選擇

研究者擔任體育教學已有三年的時間,本研究旨在改善實際教學情境中所發 現的問題:(一)以往的體育教學評量,大多關注技能面向,然而在認知、情意與 實踐方面的表現情形,則不得而知;(二)再者,有許多學生容易在學習過程中出 現三分鐘熱度的情形,沒有持續下去的動機。鑑於以上兩點,研究者欲以學習歷 程檔案評量的融入,來了解其對國小高年級學童之籃球學習認知、情意、技能與 實踐上的影響情形。

而行動研究所強調的正是實務工作者在實際行動上與研究的結合,由實務工 作者在實際的工作場域中,發現問題的存在,辨認問題的性質,研擬出解決問題 的策略、方法與途徑,透過確實執行行動、考核、回饋、反省、修正,以解決實 際的問題(蔡清田,2000)。就教育領域而言,教育「行動研究」往往強調以學校 或教室內實際存在的問題為研究內容,以改進教學活動或是精益求精為研究目的。

40

教師透過「行動研究」,可以在研究當中採取改革行動,在行動當中實施研究,非 常適合教師使用 (歐用生,1996)。行動研究在教育上的功能有﹕(一)激發教 師的研究動機;(二)改善教師的教學態度;(三)改進教師的教學方法;(四)發 展學生的學習策略;(五)加強教師的教室管理;(六)建立考核評鑑程序;(七)

提高行政效率和效能;(八)將教育理論應用於實際教學活動 (Oja & Smulyan, 1989)。

綜合上述理由,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法,希冀在行動研究的歷程中,運用學習 歷程檔案之評量方法發展出一套能提升籃球運動表現的教學活動課程,確實的評 量學生在運動上認知、情意、技能的表現,由教師訂定好學習歷程檔案評量之內 容,再根據前測的情形來訂定評量標準,最後經由檢視相關資料以作為驗證,希 冀能提升體育教學評量之品質,並期使能對學生就原有之籃球課程外,能產生新 的學習創新與不同感受,更希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行動研究的歷程中,研究者秉持行動研究之精神,針對學生的表現情況與 其對教學活動內容的回饋,做及時的調整與修正,並期望藉由密切的師生互動與 學習歷程檔案的實施,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與強烈的學習動機,以達到籃球 能力的有效提升。在教學實施時,也隨時針對教學的內容、策略與步驟,與指導 教授及校內同儕教師進行討論與專業對話,並即時反思修正,以求增進教學效果。

貳、研究參與者

一、研究者與教學者

研究者目前就讀於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師專業碩士學程,之前任教的年資為 五年,曾擔任過兩年的高年級導師及三年的高年級體育科任教師,擁有兩年在國 小帶籃球校隊的經驗,以及國家 C 級籃球裁判與教練的證照。在之前的體育教學 過程中,深感學生在體育活動中能力差異甚鉅,運動能力優異的學生和運動能力

41

較差的學生差異相當大,若體育教師純粹以運動技能來評量一位學生的成績,則 成績高者總是屬於班上的某幾位學生,對於先天協調性不好者或生長發育較緩慢 者很不公平。自從 1998 年教育部提出「九年一貫課程總綱要」,在呼應多元智慧 的理念與需求下,對學生能力的評量,應該要有多元面向的方式來發掘學生的心 智能力,讓學生透過評量過程獲得有意義的學習,並給予學生多樣性的成就(高 強華,1999),故研究者欲使用學習歷程檔案評量的方式,從多元的角度去評量學 生在籃球學習方面認知、情意、技能與實踐四大面向的表現。

二、快樂班的學生、家長、導師及體育助理教師

本研究的取樣方法為立意取樣,所選取的班級為彰化縣陽光國小(化名)六 年級的快樂班(化名),快樂班學生人數為二十七人,男生人數為十三人,女生人 數為十四人。在本研究中,研究者的立場是「教師即研究者」,在研究期間,一面 進行教學,一面蒐集教學資料,並定期與非定期的與學生、家長、班級導師進行 訪談,從所蒐集的資料中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並進行反省,以改善教學實務。

本研究班級之快樂班導師,化名為阿俊老師,畢業於新竹師專,教學年資為 十四年,擔任高年級導師多年,口碑良好;體育老師,化名為阿強老師,畢業於 臺中師院,教學年資為十年,對高年級學生之教學與班級經營駕輕就熟,在本研 究的課堂中進行觀課與協助擔任裁判的工作。兩位老師在本研究中主要在協助研 究者瞭解實施投籃學習歷程檔案評量時所產生的問題,並藉由結構與非結構訪談 的方式,提供研究者在進行教學時之效果與問題反映,作為研究者教學省思之參 考。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