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第三節 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行動研究法,本節旨在說明為何以行動研究為本研究之研究方 法,因此對行動研究之定義以及特徵加以說明。

壹、行動研究之內涵 一、行動研究之定義

行動研究,顧名思義,就是將「行動」與「研究」兩者相結合,其著重於「研 究的實務層面」,較少涉及理論依據,然而,對於行動研究的定義,不同學者存有 些許的差異。例如:國內學者蔡清田(2008)他認為行動研究是由實務工作者本 身來進行,主要是實務工作者為了改善工作場域所面臨的問題,以質疑、探究與 批判的態度,在實務的過程中進行反思,希望能對其實務工作有著更深入的理解,

並增進其專業發展。總之,行動研究所要處理的議題必須具體且實際,最重要的 是對於某個待解決的問題想出因應之道。

諸多學者將行動研究的理念引進臺灣,並鼓吹視行動研究為專業發展之推 手,而行動研究確實是帶動臺灣教育改革的一股強大力量。在行動研究裡,研究 者所扮演的角色等同於行動者,首先,研究者必須找尋研究起點,也就是在實務 現場尋找問題、釐清問題所處的情境為何,再來便是發展策略並實際行動,透過 不斷的計畫、行動、觀察、反省、思考、再計畫等一系列循環的過程,使其最終 能夠聚焦問題,進而解決問題,而行動研究也能促進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

本研究之研究設計採行動研究法,依據研究者在教學現場中發現學生普遍美 感經驗不足以及綜合活動領域的教學困境,因此嘗試建構美感教育融入綜合活動 領域的課程方案並進行教學,探討課程實施後學生是否有被引發出美感經驗。本

46

研究基於以下幾點原因,選擇以行動研究作為研究方法。

(一)為改善多數學生缺乏美感經驗,以及解決綜合活動課程所遇到的教學瓶頸 本研究希望改善教學現場所遇到的問題,包含學生缺乏美感經驗的引發,以 及教師不知該如何進行綜合活動領域的課程教學。故本研究欲選擇行動研究,藉 此突破教學實務上的困境。

(二)研究者兼具教師身分,期望藉由行動研究將理論與教學實務做結合

行動研究不但能縮小理論與實務的差距、解決教學現場的實務問題,更能提 升教學者的專業成長,研究者透過文獻探討,了解美感教育、美感經驗、綜合活 動領域與課程實踐等相關理論,將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成果與經驗作為本研究的參 考,期望能夠達到理論與實務相結合的印證。

(三)透過美感課程之行動研究促進自身的教師專業發展

行動研究實為一個循環的過程,教學者發現自我,檢視教學現場並反省相關 問題,最終發揮行動力,解決教學情境上的問題。研究者身為教師,期望透過本 研究增權賦能的教學歷程,精進美感課程的教學及行動研究之相關知能,並促進 促進教師專業成長,進而提升專業地位。

「循環」與「省思」乃行動研究的特色,行動研究是針對某一個問題的範圍 領域去進行的研究,因此,當發現研究方法並不適合時,必須做立即性的改變,

以符合實際需求。行動研究為一個循環的歷程,在循環的歷程中需不斷地做自我 省思,並隨時修正研究問題的假設與研究方法,修正第一階段的問題,接著便進 行第二階段的研究(蔡清田,2008)。也就是說,行動研究重視實務工作者的參與,

以解決實務問題為導向,強調問題解決的立即性,並視實際情況做出最為適切的 反應及改善。

47

研究者研究自身的教學實務問題,將美感教育融入綜合活動課程,期望在教 學的過程中,有系統的進行資料的蒐集與分析,並進行驗證、反思以及修正等循 環的過程,以達到引發學生美感經驗之成效。然而,另一方面也期望研究者的美 感知能能夠更為精進卓越。

貳、研究方法與實施

研究方法採參與觀察、半結構式訪談法以及文件資料分析,茲分述如下。

一、觀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

研究者同時是「教學者」、「課程設計者」以及「觀察者」等多重角色,進入 研究場域實際參與教學流程,與被觀察者有者密切的接觸,在平時的互動中觀察 其言行舉止,並記錄於教學札記中;換言之,教師從事教學活動,觀察自身的教 學成效,並系統性地觀察記錄(王文科、王智弘,2006)。

本研究的觀察時間為 106 年 3 月到 5 月,研究者擬在教學過程當中,針對課 程實施的情況、學生課堂上的表現、師生互動以及教師專業成長等面向,透過錄 影、錄音及撰寫教學省思札記等方式,配合單元與教學時間,進行系統性的觀察 與紀錄;同時,研究者邀請夥伴教師於觀察後填寫教學觀察紀錄表,並與研究者 進行專業談話,以作為日後教學改進的依據。

二、訪談法(interview method)

本 研 究 所 使 用 的 是 面 對 面 的 訪 談 方 式 , 訪 談 方 式 又 可 分 成 結 構 性 訪 談

(structured interviews)、非結構訪談(unstructured interviews)與半結構訪談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半結構訪談法的特點為:(一)雖然問題的結構有些 微鬆散,但仍能聚焦於主題。(二)訪談前擬定訪談大綱,提問的問題可以在訪談

48

的過程中隨時形成,訪問的過程以受訪者的回答為主,不過,提問的方式與順序 能依照受訪者的反應隨時做調整,可謂相當有彈性(袁方(編),2002;黃光玉、

劉念夏、陳清文譯,2004)。基於以上兩點,故本研究採取半結構訪談法,研究者 對於訪談的結構具有一定的控制,研究者根據研究目的與問題,擬定訪談大綱,

並根據實際狀況,對訪談的內容與程序做彈性調整。研究者對受訪者提出問題,

同時亦鼓勵受訪者提出自己感興趣的話題,至於訪談對象包含夥伴教師與學生,

如下說明。

(一)夥伴教師訪談

研究者在課程實施前後會與夥伴教師討論,教學中也會請夥伴教師參與觀 察,在學生放學後於原班教室進行訪談,就研究者的教學過程進行了解,以客觀 的角度來分析學生的行為。訪談內容(參閱附錄一)含括幾個面向,例如:課程 設計、教學互動與實施成效等,針對研究者的教學方式、流程與待改進之處進行 討論,以客觀的角度分析學生的學習成效,並以此做為課程設計與教學改進的依 據,以及日後進行研究分析的參考。

(二)學生訪談

訪談學生的部分則會分成兩階段進行,首先,研究者會依據課堂表現來選擇 訪談的對象,訪談內容(參閱附錄二)以學生對於課程內容以及教師教學的感受 與想法為主,研究者會依據訪談者的回答來進行省思,並改善第二階段的課程設 計。第二階段的訪談於課程結束後進行,訪談對象為全體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進 行訪談,一組四到六人,小組訪談能夠使學生互相分享彼此的想法與意見,進行 開放式的交談,如此更能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所獲得的感受與發現,並提供學生 作自我省思;同時,研究者亦能以此作為日後在教學活動設計及實施的參考。

49

研究者在課程實施與進行訪談前會以同意書(參閱附錄三)來徵求家長的同 意,為避免影響學生學習,研究者選擇利用晨光時間或是彈性課的時間進行,訪 談地點位於學校的圖書室,時間約莫 30 分鐘,會視訪談情況來做調整。訪談前會 先徵得學生的同意後進行錄音,告知學生錄音內容僅做研究之用,並於訪談結束 後將內容輸入至電腦形成逐字稿,而研究者也會遵守研究倫理中的保密原則,絕 不會讓訪談內容外流。此外,研究者會營造出溫馨的氛圍以利學生放鬆心情,並 在訪談的過程中,隨時留意並記錄學生的語氣、表情等。

三、文件分析法(documentaryanalysis)

文件分析法係指對相關文件進行蒐集與分析,從過程中獲得結論的一種研究 方法;與文獻分析法最大的不同在於文獻(literature)較傾向於論文或是論述性的 著作,而文件則是偏向實際的資料紀錄(謝文全,2007)。研究者會以課程實施期 間所蒐集到的各項資料來檢驗研究結果是否真實,以增加研究結果之可信度。本 研究所使用的文件有課程學習單、教學觀察表、課程回饋表與教學省思札記等,

以下說明之。

(一)課程學習單

研究者會依據各主題單元來編製學習單(參閱附錄七),設計學習單的初衷在 於讓學生透過書寫的過程學會深入思考,並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也能成為 學生的學習成長紀錄,以作為研究者分析學生學習成效之用。研究者於每單元教 學完畢後,皆提供學習單,請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完成,研究者會批閱學習單以及 給予學生回饋。

50

(二)教學觀察表

研究者參考教育部(2011)編寫的「教學觀察分析與回饋:中小學教師專業 發展評鑑人員參考手冊」,並以李家宜(2016)中的教學觀察紀錄表為範本,再依 據研究目的與問題予以修改,改製成適合本研究之教學觀察表(參閱附錄四)。研 究者將教學觀察表分成幾個層面:(1)教學目標與課程設計;(2)教材編選與應 用;(3)教學策略與評量;(4)班級經營與輔導;(5)學生課堂表現;(6)其他 回饋事項。

(三)課程回饋表

此課程回饋表(參閱附錄五)是為了讓研究者了解學生在教學結束後的成長 與學習心得,以及學生的學習成效為何。此表的內容包含:對課程與教師教學的 想法,以及在課程結束後的收穫等,此表中會出現開放式的問題,例如:「印象最

此課程回饋表(參閱附錄五)是為了讓研究者了解學生在教學結束後的成長 與學習心得,以及學生的學習成效為何。此表的內容包含:對課程與教師教學的 想法,以及在課程結束後的收穫等,此表中會出現開放式的問題,例如:「印象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