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美感經驗、美感教育與綜合活動領域之相關研究

一、美感經驗的相關研究

近年來,許多研究紛紛運用其研究成果於美感取向的教學策略或課程設計,

希望在跨領域的教學歷程中,師生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共同產生美感經驗。教育 活動包含許多經驗,而教室裡便蘊藏著豐富的美感經驗,然而,教育現場卻無法 巧妙的運用如此具有吸引力的經驗,以課程為媒介,教師巧妙的教學方式能夠激 發具有意義的美感經驗,帶給學生全新的感受。

美感教育與美感經驗可謂相輔相成,「美感經驗」為美感教育實踐過程中的產 物,美感經驗的教學則是以身體的知覺、學生的生活經驗為起點,而「做中學」

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升其學習成效。學生將個人的情感投注於學習的過 程中,在獲得學習成就之餘,共同獲致愉悅之感,使其改變對學科的負面觀感;

對教師而言,美感經驗能提供內在的滿足,並完成自我實現,是支持教師的一股 重要力量(陳閔翔、洪仁進,2007)。換言之,美感經驗對師生是同等重要的,會 為其帶來無限的可能與希望。然而,美感經驗對教學的重要性究竟為何?

35

教學是教師發自內心對學生的關懷,引導學生共同創造教育的可能性,師生 間不再只是單純的教與學,彼此的角色應轉變成為知識的轉化者與欣賞者。當教 師進行富有美感經驗的教學時,學生的課堂回饋是正向且明顯的,所謂的學習,

不再只是單向的教與學,而是要雙向進行,彼此相互討論,並結合自身的經驗,

發揮反省或是轉化的功能,而在教材教法與授課兩方面要深入探討美感經驗的重 要性。首先為「教材教法」的部分,單向教學、師生間沒有互動、學生被動學習 無反思,這些是無法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同時也無法讓教師對教育產生熱情。

學生對已知的教材內容是毫無興趣的,相反地,對嶄新且未知的事物會產生好奇。

另一項則是「授課(講課)」,傳統的授課方式多半屬於記憶性或是講述性,被視 為一種被動的學習,而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習,會養成學生被動的學習態度,

削弱其學習動機,這是被 Dewey 所詬病的(陳閔翔、洪仁進,2007)。基於此,

Dewey 認為教師的任務在於「拋問題」而非「給答案」,引導學生思考,培養其獨 立思考的習性,這也是一項提問的藝術。

美感經驗之所以如此重要,原因在於其「認知」方面與其他經驗有不同的見 解,以 Eisner 的觀點而言,美感認知與直覺的關係相當密切,美感經驗實則為認 知轉化後的型態,而美感認知也絕非一般的邏輯認知;然而,外界對於「認知」

的定義過於狹義,認為唯有邏輯推理類型的認知才算是認知。另一學者 Rubin

(1985)認為直覺屬於一種感官上的活動,是由知覺與知識兩者所建構而成,如 此有助於組織的認識作用,亦能將知覺與知識兩者作結合(周淑卿,2009a)。在 美感教學中,應有效運用「直覺」與「感官」的方式來進行概念上的學習,J. Bruner

(1973)提出三種認知表徵的方式:動作、影像以及符號,認知作用並不能完全 仰賴「邏輯推理」的方式進行;同樣的,若是學生在認知活動上被侷限於符號表 徵,便會削弱對環境的覺察與感受。換言之,美感經驗的認知應使用多元的表徵

36

方式,同時引導學生進行認知作用、概念獲得以及問題解決;此外,美感認知與 直覺息息相關,能將知覺與知識兩者結合以下是與美感經驗相關的實徵研究。

教師使學生在視覺、聽覺、嗅覺、觸覺與動覺等五感體驗的刺激下進行創作,

為了能夠刺激每個感官,教師特別找了幾樣刺激物,例如:刺鼻的烏醋、節奏強 烈的音樂,以及能刺激味蕾的檸檬片等,體驗的過程中,使學生「抓住瞬間」的 感覺,接著利用聯想與想像等方式來連結以往的經驗,進而產生新的刺激,加以 組合與轉化後,最終打開知覺之門(歐用生,2007)。

林筱玲(2010)「應用美感經驗理念於公民科教學之個案研究」,歸納出美感 經驗的七項特性:全神貫注、強度集中、完整統一、交互作用、愉悅滿足、想像 創造與精神自由等,並掌握美感經驗的精神進行國中公民科的教學,研究中發現 學生的認知層面有被強化過,例如:課程活動「法律漫畫動起來」的演出過後,

教師拋出一個問題「是否覺得自己的刑法知識大增?」全班 27 人皆回答是。由此 可知,美感教學的實施,學生對於具體的認知途徑接受度較高,若教師使用歌曲、

影片等有別於抽象符號的認知途徑,由此充分表現出不同於理性邏輯的認知方式。

張綉玲(2014)「當數學遇上美學:三角形學習的可能性」,透過不同的表徵 方式-表演藝術、肢體動作以及繪畫等來設計學習活動,以豐富且帶有藝術性質 的表徵方式學習數學的概念。此研究引導出一個概念:教師應多讓學生以多元的 表徵方式(例如:感覺、想像等)來學習知識與認識這個世界,幫助學生拓展其 視野,將先前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一切給消除,多元的選擇途徑,更能獲得有意義 的知識。

37

根據以上與美感經驗相關的研究,研究者可推測出幾項訊息:與藝術結合的 課程能夠創造出美感體驗,美感經驗課程可增進知識的建構、提升學習成就與技 能,進而改善班級人際關係的互動,而美感經驗的形成亦可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

更重要的是,教師必須豐富其美感素養,給予自身彈性多變的空間,在教學的過 程中,必須隨時注意師生間的互動,至於教材的內容,則是要選擇有新鮮感,並 從學生所關注的話題著手。要將數學領域與美感教育兩者做連結,進而引發學生 的美感經驗,這是一項相當艱難的挑戰,於是研究者設計出四種不同表徵形式的 學習活動,這四種活動不僅僅是有意義的「操作」與「感受」的活動,更是實用 且富有情感,甚至與知性結合的美感經驗,這些都直接表現出 Dewey 對美感經驗 所界定的意義。

綜上所述,美感經驗的教學過程由師生一起共同建構而成,是情感與生活經 驗的交流。美感經驗無法憑空創造,然而,美感經驗會引領師生一同回歸真實的 教育經驗中,打破既有的限制,開展多元的表徵方式,使師生能夠共同沉浸於理 性(知識)與感性(情感)兩者交織而成的教學活動裡,創造屬於彼此的美感經 驗(洪詠善,2010:132)。

二、美感教育與綜合活動領域之相關研究

美感教育與美感經驗兩者息息相關,美感教育本身屬於融入性的課程,若是 運用得宜,能夠為課程增添不同以往的教學效果;美感教育的實踐能夠使學習者 產生美感經驗,而美感經驗與學習者的生活經驗脫離不了關係。在推廣美感的教 育潮流下,目前有諸多研究將重心放在美感教育上,然而,相較於其他領域課程,

美感教育應用於綜合活動領域的相關研究實在是少之又少,以下幾篇是與美感課 程實踐相關的文獻探討。

38

李雅婷(2010)在「美感教育之實踐策略探究:以敘事課程為例」中提到,

若欲使臺灣美學素養之提升,有待以多種課程策略思索美感教育實踐之道,研究 旨在探索美感教育和敘事課程之理論與實務的關聯性,進而提出以敘事課程發展 美感教育之課程概念模式圖。從西方美感教育探究中可以得知,美感教育研究呈 現論述典範轉向、指涉對象轉變、重視審美經驗價值,以及理論研究與教育實踐 的接合。美感教育的論點強調感知體驗、意義創制、行動反思之能力培養,此與 以故事為起點的敘事課程發展有其適合性。

根據李雅婷的研究結果顯示,臺灣的美感教育仍多半偏向藝術範疇,這個現 象明顯是一項危機,代表著美感教育逐漸走向學科化;反觀西方的美感教育,已 開展出美感教育的第三路線,相信此路線的觀點得以讓美感素養超越學科之界 線。近年來臺灣的教育型態多以「故事」作為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而這份研究 的核心在於探究敘事課程發展美感教育的價值性,將敘事課程當作美感教育的實 踐途徑。

陳麗文(2008)「閱讀、對話與遊戲:國小綜合活動課程美學之探究」顯示,

九年一貫課程最明顯的改變在於「將傳統學科統整為七大學習領域」,尤其是在「知 識結構」方面的改變,對教師的影響甚大,然而,在諸多領域當中,又以「綜合 活動學習領域」的實施,最令教師感到困擾;事實上,九年一貫課程「綜合活動 學習領域」的實施,依舊存在著許多問題。綜合活動的課程核心可分為兩方面:「統 整課程」及「合科教學」,主要是希望透過「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設置及活動過 程的體驗與反思,將傳統的分科課程,統整為相互關聯的領域,並且落實學生生 活能力的陶養。其若以「美學/哲學的課程取向」論述,教師可依循課程綱要,

自主性的規劃教學活動,學校也可採取彈性課程的方式,由生活經驗出發,讓學 生探索真實生活中的經驗,學習對事物做深入的體驗、判斷與理解意義。

39

這篇研究有幾項論點與研究者的想法不謀而合,例如:體驗學習、美感來自 於生活,甚至是將兩者結合後實行,綜合活動課程的核心理念為「體驗」、「省思」

與「實踐」,以生活經驗為出發點,最終還是得回歸到生活層面,使學生將所學直

與「實踐」,以生活經驗為出發點,最終還是得回歸到生活層面,使學生將所學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