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方法與工具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工具

本研究屬質性研究中的個案研究法,採用觀察、訪談、走訪、文件檔案等,

以蒐集完整的資料,並瞭解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與使用的情境脈絡與意義,深入 分析真相、解釋導因,解決或改善其中的難題。

壹、個案研究法

為了處理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與使用與其情境脈絡間複雜的的交互作用,理 解與詮釋所發現的現況、問題、教育趨勢,研究者認為以個案研究法是最理想的 研究設計。採用個案研究法的理由有三:

一、欲深入瞭解關於當時大園國際高中、麗山高中、政大附中學科教室型空間規 劃與使用的過程與原因。

二、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與使用的研究尚未有人做過,所研究的個案大園國際高 中、麗山高中、政大附中具有啟示的性質。

三、重視真實生活情境裡,大園國際高中、麗山高中、政大附中學科教室型空間 規劃與使用發生的意義。

貳、資料蒐集方法

本研究是探討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與使用,規劃者的教育理念、空間設計與 使用者的使用方式是本研究的主體,適合的蒐集資料方法如下:

一、文件分析法

為求研究結果客觀具有信實度,研究者並採文件分析法蒐集相關資料。

主要調查的文件為園國際高中、麗山高中、政大附中的校舍平面圖(全區平 面圖、教室配置圖)、學校資料介紹、空間規劃構想、課表(教室課表、班級課表、

教師課表)、簡報、建築報告書、會議紀錄、報紙等,以對各個學校的組織概況和

學科教室型規劃的設計理念有所認知,作為本研究發展、調查的基礎,據此進一 步以園國際高中、麗山高中、政大附中為個案學校,從該校中選擇觀察、訪談的 對象。

二、深入訪談法

訪談的目的在瞭解受訪者的價值觀念、行為規範、情感感受,藉由訪談資料 對研究現象獲得一個比較深入、整體的視野。本研究為求研究資料結果相互驗證 的確實與周延,訪談的方式,採半結構式,事先擬妥訪談題綱表。

為瞭解大園國際高中、麗山高中、政大附中學科教室型規劃理念與過程,以 及實際運行的情況和問題解決方式,以校長(含籌備處主任)、建築師、學者專家、

相關主任等為訪談對象。研究工具有訪談題綱(表 3-2)和訪談記錄表(附錄一),

以半結構式訪談題綱,研究者研究期間分別與研究參與者進行訪談錄音,並繕打 成訪談逐字稿,為尊重與保密,研究參與者以 A、B、C、D 匿名(表 3-1)。

進行訪談時,研究者秉持尊重、保密、彈性的原則,營造愉快和諧的談氣氛。

除重點摘要記錄外,亦徵得受訪者之同意同步錄音,且留意受訪者的情況隨機調 整訪談問題,務期與受訪者在開放尊重、善解包容的言談氛圍中完成訪談。

表 3-1 訪談對象與時間地點一覽表 訪談對象 時間 地點 A 2013.9.11

2014.4.8

大園國際高中 B 2014.3.20 麗山高中 C 2014.3.6 事務所 D 2013.11.4 政治大學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71

D 訪談題綱

1.關於學科教室型跑班制度,設計政大附中的教育理念、設計規劃的想法是什麼?

2.學科教室型跑班制度跑班制度當中的時候遇到最大的困難是哪一部份?

3.大園高中現在高一、高二集體跑班,語文有跑班,但是高三不跑班。請問教授如 果對於未來要實施學科型教跑班制度的學校,提出哪些建議?

4.大園高中似乎把 HOME ROOM 當做比 HOME BASE 還重要,是不是為了合乎我們 東方人需要導師來維持秩序的原因?

5.學科教室型要推動,必須落實執行包含整個配套,課程規劃、學生的訓練、教師 的訓練。可是臺灣沒有分級教學跑班,只是這個教室換這個教室,該如何改善?

6.學科教室型的動線設計要注意什麼?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三、觀察法

實地參訪研究的學校,在現場觀察現象或情境脈絡。研究者先後走訪大園國 際高中、麗山高中、政大附中,採用非參與觀察,依每一設施(學科教室、教學 研究室、班級基地、學生討論室、動線等)、跑班過程、班級活動等等,都是觀察 的對象,邊走邊看邊問,並以相機做記錄,取得研究所要運用的資訊。

學校現場走訪、觀察,蒐集學校基本資料、課表和相關設計圖,經由文件分 析法,對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的理念和使用方式有所認知,再透過深入訪談獲得 較深切、整體的認知,同時將所得的資料交叉相互檢核印證,實施三角檢證

(methodological triangulation),據此研討空間規劃理念與使用方式之對應關係,

並做綜合檢討。(見表 3-3)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