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與使用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與使用之研究"

Copied!
21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黃世孟 博士. 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與使用之研究. 研究生:蔡其祥 撰. 中華民國 103 年 6 月.

(2)

(3) 謝誌. 論文撰寫是一段艱辛的歷程,百感交集。論文得以付梓完成,喜悅、感恩、 驚嘆的畫面在腦中翻騰,經歷文字產生能量的洗鍊,參與並見證學術的意義與價 值,此刻,有一種沈澱後的清明與寧靜,歷經沈浸與醞釀,寄望自己,在器識、 風度與自信上,衍生與眾不同的表現,以報答諸多貴人的協助與鼓勵。 感謝指導教授黃世孟老師,在我研究所進修期間的提攜與關照,引領我進入 學校建築空間的堂奧,使我保有探索教育與空間的興味,論文寫作時,恩師在論 文架構、方法與內涵的提點、指導與協助,讓我的論文書寫能逐漸蛻變與成長。 恩師的氣度學養,治學態度,乃至待人接物方面,給予我諸多生活哲理之啟發, 師恩浩瀚,永銘於心。 感謝論文口試委員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吳署長清山、國立政治大學教育 學院湯院長志民、恩師黃世孟教授的費心審閱,並惠賜剴切且深入的建議,使本 論文更臻充實完善。 再次謝謝指導教授、口試委員的教導,讓我在學術研究方面有著難得又美好 的體驗。 感謝修業期間,系所上簡茂發老師、周文欽老師、游進年老師、魯先華老師、 蓋浙生老師、陳佩英老師、黃乃熒老師、王麗雲老師、王如哲老師、卯靜儒老師、 黃純敏老師、鄭淑惠老師、陳學志老師、李珀老師等於專業知識之啟迪,奠定研 究基礎,使我開擴視野而收穫豐碩,更有信心論述教育專業、實踐教育專業。 感謝研究場域桃園縣大園國際高中、北市麗山高中、北市政大附中與研究參 與者,基於學術研究倫理得匿名,不能直呼名號道謝,只好銘感五內。 研究所兩年期間,感謝同窗好友建廷、明宏、致棋、昌庭、育豪、泳誠、世 昌、璟琅、婉宜、富財、麗卿、瓊瑤、珮勤、素真、正洲等,在修課、論文研究 寫作期間的一同努力與相互砥礪。 I.

(4) 感謝研一學弟妹華城、彥汝,復旦校友台師大學生范姜葵、范慶哲於口試期 間之協助。 感謝我任職的復旦高中,段校長、師長同仁、學生們等的鼓勵、關心。 感謝摰愛的家人,有你們溫情的關懷與包容,給予我的支持與後援,使我能 夠安心順利地完成我的願望。 在長途跋涉的人生際遇裡,若無外來的扶持與助援,我不可能有此成果, 致 上衷心誠摯的感謝與祝福。. 蔡其祥 謹誌 2014 年 6 月. II.

(5) 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與使用之研究. 中文摘要 所謂學科教室型,是由學科教室、班級基地、教學研究室、學生討論室、導 師教室,配合動線設計等空間所組成,上課時學生依課表移動至各教室上課的跑 班制度。 研究目的為了瞭解目前高中學科教室型之空間規劃、空間使用,分析符應情 形,根據研究結果,建議今後新建學校或既有學校規劃學科教室型之空間設計和 教育理念的應用規範。 研究對象為大園國際高中、麗山高中和政大附中,研究方法屬質性研究的個 案研究法,採用觀察法、訪談法、文件分析,以蒐集完整的資料。 研究發現和結論為一、學科型敎室跑班制度是未來的教育趨勢,學科教室型 跑班制度可實踐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的理念,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 程綱要有助於學科教室型跑班制度的運行。二、學科教室型空間的規劃注意事項 在於空間配置、情境布置、空間機能和動線設計。三、有必要增訂學科教室型跑 班制度之設備標準,並建立學科教室型跑班制度的規範。 研究建議有五點,一、研究個案學校可擴及必修科目分級跑班。二、未來學 校規劃學科教室型時,必/選修課程科目打破班級形式同年級跑班,並依學科教室 型跑班制度的規範來經營。三、訂定學科教室型跑班制度之設備標準的增訂原則。 四、提出推廣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落實學科教室型的作業規範。五、高中學科 教室型跑班制度,大學入學制度要有相關配套措施。. 關鍵字:學科教室型、跑班制度、空間規劃、空間使用 III.

(6) Research on Space Planning and Use of Variation Type Classroom. Abstract. Variation type classroom discipline by variation type,home base,faculty offic,meeting room, home room and moving line design. Students move according to each classroom curriculum is moving between classes.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variation type classroom for school space planning, space usage , operators should analyze the situ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findings, recommendations spatial planning of the new school’s variation type classroom educational philosophy of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future applications. The subjects were Dayuan International Senior High School, Taipei Municipal LiShan High School and The Affiliated High School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research methods are qualitative research case study, using observation, interviews, document analysis to gather complete information. Findings and conclusions of a study, variation type classroom is the future trend and can run twelve national basic education syllabus, and twelve national basic education syllabus help variation type classroom in running . Second, the planning considerations of variation type classroom space is space allocation, situational layout, space functional and dynamic line design. Third, it is necessary to update equipment standards variation type classroom system, and to establish a standard classroom-based subjects . Study suggests:First, case study can be extended to move between classes compulsory subject classification. Second, the school variation type classroom plan type, required / elective course subject break form the next class to run the same grade classes, and according to variation type classroom specifications to operat.Third, Increased equipment standards set principles set of variation type classroom.Fourth, promotion twelve national basic education and Implement job specification of variation type classroom.Fifth, university entrance system have related measures.. Keyword:Variation type classroom、Move between classes、Space planning、 Use of space IV.

(7) 目次 謝誌 -------------------------------------------------------------------------------------------------------------Ⅰ 中文摘要 -------------------------------------------------------------------------------------------------------Ⅲ 英文摘要 -------------------------------------------------------------------------------------------------------Ⅳ 目次 -------------------------------------------------------------------------------------------------------------Ⅴ 表次 -------------------------------------------------------------------------------------------------------------Ⅶ 圖次 -------------------------------------------------------------------------------------------------------------Ⅸ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8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第四節 名詞釋義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13. 第一節 各國學科教室型的發展概況 -------------------------------------------------------------13 第二節 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的涵義 -------------------------------------------------------------25 第三節 學科教室型的相關研究 -------------------------------------------------------------------4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61. 第一節 研究概念架構 --------------------------------------------------------------------------------61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參與者 -------------------------------------------------------------------6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工具 -----------------------------------------------------------------------------69. 第四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74. 第五節 研究流程 ---------------------------------------------------------------------------------------76 第六節. 研究信實度 ----------------------------------------------------------------------------------80. 第七節. 研究倫理 ---------------------------------------------------------------------------------------82. V.

(8)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83. 第一節 臺灣高中學科教室型之空間規劃分析 ------------------------------------------------83 第二節 臺灣高中學科教室型空間之使用現況分析 -----------------------------------------130 第三節 臺灣高中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與使用方式之符應情形 -------------------------137 第四節 高中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與使用之綜合討論 --------------------------------------147 第五節 高中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與使用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中的 教學空間關係 --------------------------------------------------------------------------------17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77. 第一節 結論 ---------------------------------------------------------------------------------------------177 第二節 建議 ---------------------------------------------------------------------------------------------184 參考文獻 -------------------------------------------------------------------------------------------------------187 中文部分 --------------------------------------------------------------------------------------------------187 外文部分 --------------------------------------------------------------------------------------------------191 附錄 -------------------------------------------------------------------------------------------------------------193 附錄一 訪談記錄表 -----------------------------------------------------------------------------------193 附錄二 大園國際高中水平分區配置圖----------------------------------------------------------194 附錄三 大園國際高中 100 年度行政大樓各樓層單位配置圖 ----------------------------195 附錄四 大園國際高中專科教室位置圖----------------------------------------------------------196 附錄五 麗山高中校舍配置圖 ----------------------------------------------------------------------199. VI.

(9) 表次 表 1-1. 臺灣學校校舍規劃配置 ......................................................................................... 2. 表 2-1. 各國學科教室型發展比較表 ................................................................................. 24. 表 2-2. 教室營運的配置類型及計畫注意事項 ................................................................. 45. 表 3-1. 訪談對象與時間地點一覽表 ................................................................................. 70. 表 3-2. 訪談內容題綱 ......................................................................................................... 71. 表 3-3. 研究方法、資料蒐集法與工具一覽表 ................................................................. 73. 表 4-1. 政大附中生活化課程時間設計............................................................ 129. 表 4-2. 大園國際高中 102 學年第二外語選修人數 ......................................................... 131. 表 4-3. 大園國際高中空間配置與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與使用方式的符應情形 ......... 137. 表 4-4. 大園國際高中情境布置與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與使用方式的符應情形 ......... 138. 表 4-5. 大園國際高中空間機能與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與使用方式的符應情形 ......... 138. 表 4-6. 大園國際高中空間機能與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與使用方式的符應情形 ......... 139. 表 4-7. 大園國際高中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之關鍵字粹取 ............................................. 139. 表 4-8. 麗山高中空間配置與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與使用方式的符應情形 ................. 140. 表 4-9. 麗山高中情境布置與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與使用方式的符應情形 ................. 140. 表 4-10. 麗山高中空間機能與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與使用方式的符應情形 ............... 141. 表 4-11. 麗山高中動線設計與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與使用方式的符應情形 ............... 141. 表 4-12. 麗山高中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之關鍵字粹取 ................................................... 142. 表 4-13. 政大附中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與使用方式的符應情形 ................................. 142. 表 4-14. 政大附中情境布置與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與使用方式的符應情形 ............... 144. 表 4-15. 政大附中空間機能與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與使用方式的符應情形 ............... 144. 表 4-16. 政大附中動線設計與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與使用方式的符應情形 ............... 145. 表 4-17. 政大附中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之關鍵字粹取 ................................................... 145 VII.

(10) 表 4-18. 高中學科教室型之空間規劃與規範論述綱要 ................................................... 147. 表 4-19. 大園國際高中、麗山高中和政大附中的特色課程 ........................................... 149. 表 4-20. 大園國際高中、麗山高中、政大附中課程時數關鍵字粹取 ........................... 150. 表 4-21. 大園國際高中、麗山高中、政大附中學科教室型情境布置關鍵字粹取 ....... 153. 表 4-22. 大園國際高中和政大附中學科教室型命名一覽表 ........................................... 154. 表 4-23. 大園國際高中學科教室型跑班制度使用方式 ................................................... 155. 表 4-24. 麗山高中學科教室型跑班制度使用方式 ........................................................... 155. 表 4-25. 政大附中高中學科教室型跑班制度使用方式 ................................................... 155. 表 4-26. 大園國際高中、麗山高中和政大附中學科教室型跑班制度關鍵字粹取 ....... 156. 表 4-27. 大園國際高中、麗山高中和政大附中學科教室型面積 ................................... 157. 表 4-28. 大園國際高中、麗山高中、政大附中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關鍵字粹取 ....... 159. 表 4-29. 現行普通高級中學設備標準和研究者訂定(增列)學科教室型跑班制度 設備標準之比較 ................................................................................................... 162. 表 4-30. 學生能力分級與分級編班 ................................................................................... 165. 表 4-31. 班級分級與班級比較 ........................................................................................... 166. VIII.

(11) 圖次 圖 3-1. 研究概念架構圖 ..................................................................................................... 62. 圖 3-2. 資料整理與分析流程圖 ......................................................................................... 75. 圖 3-3. 研究作業進展圖 ..................................................................................................... 77. 圖 3-4. 研究作業流程圖 ..................................................................................................... 79. 圖 4-1. 大園國際高中空間配置圖 ..................................................................................... 88. 圖 4-2. 大園國際高中第一教學大樓(前)、第一教學大樓(後)空間動線配置圖 ... 91. 圖 4-3. 大園國際高中 100 年度教學大樓(一)各樓層教室配置圖 ............................. 92. 圖 4-4. 大園國際高中 100 年度教學大樓(二)各樓層教室配置圖 ............................. 93. 圖 4-5. 大園國際高中教學大樓 1F 地板設計 ................................................................. 94. 圖 4-6. 大園國際高中教學大樓 2F 地板設計 .................................................................. 95. 圖 4-7. 大園國際高中教學大樓 3F 地板設計 .................................................................. 96. 圖 4-8. 大園國際高中教學大樓 4F 地板設計 .................................................................. 97. 圖 4-9. 大園國際高中教學大樓 5F 地板設計 .................................................................. 98. 圖 4-10. 大園國際高中教學情境 ....................................................................................... 99. 圖 4-11. 大園國際高中班級基地和置物櫃 ....................................................................... 101. 圖 4-12. 大園國際高中公共空間-語言學習角.................................................................. 102. 圖 4-13. 大園國際高中動線系統 ....................................................................................... 103. 圖 4-14. 大園國際高中動線設計-空橋與中間之上下樓梯.............................................. 104. 圖 4-15. 麗山高中校本特色課程實施流程圖 ..................................................................... 109. 圖 4-16. 麗山高中全校平面圖 ........................................................................................... 111. 圖 4-17. 麗山高中教學大樓樓層配置圖 ........................................................................... 112. 圖 4-18. 麗山高中 102 學年度班級配置圖 ....................................................................... 113. 圖 4-19. 麗山高中情境布置—地科 ................................................................................... 115 IX.

(12) 圖 4-20. 麗山高中情境布置—生物科 ............................................................................... 115. 圖 4-21. 麗山高中置物櫃 ................................................................................................... 116. 圖 4-22. 麗山高中動線設計 ............................................................................................... 118. 圖 4-23. 政大附中全區平面圖 ........................................................................................... 122. 圖 4-24. 政大附中 100 學年度(2011)教學區空間配置圖 ........................................... 124. 圖 4-25. 政大附中 2006 年教學區樓層配置圖 ................................................................. 125. X.

(13)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說明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論述研究目的與問題, 第三節闡述研究範圍和限制,第四節為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研究背景 吳清山(2008)指出,學校的空間規劃與課程、教學和行政一樣,均具有引 領學校發展的影響力量。 學校建築設施所建構的環境,是學生學習、互動和休憩的生活空間,學校建 築規劃對學生行為自有其影響。學校的生活空間,是社會的空間,也是物質的空 間,存活於每位師生的不同課程設計和學校生活樣態中,且各異其趣。 校舍面積的增加,不在於興建,而在於巧妙的重疊運用,隨著使用者的課程、 教學、活動和管理之需(湯志民,2013) 。是以透過學校建築的形式,可以窺見在 該時空下對教育目的、過程的看法。 學校作為一個教育的場所中所包括的軟體(課程內涵、教學方式等)與硬體 (教學設備、學校建築等) ,都應該是經過教育者精心籌劃而來。籌劃的目的不在 於限制或掌控校園裡將要發生的教育活動,而在於將教學者的教育哲學具體地表 現,並成為貫串校園面貌的核心價值(王涵儀、黃立欣,2002) 。近年來,臺灣新 建的學校建築,不僅是設備新穎、綠色建築、無障礙空間、耐震結構、無圍牆設 計,學校空間和教室規劃更能與課程、教學、文化結合,教育意境和層次提升。 臺灣學校校舍規劃配置的制度而言,在功能性的配置上,通常配合課程與空 間的營運有四種型態(日本建築學會,1974;西日本工高建築聯盟,1986;谷口 汎邦,1982;湯志民,2006a)(表 1-1): 1.

(14) 一、綜合教室型(activity type, A 型):全部的課程均集中在同一個教室上課。 二、特別教室型(usual & variation type, UV 型) :一般的課程在普通教室上課,特 別的課程在特別教室或專門的學科教室上課。 三、教科教室型(variation type, V 型):所有的課程都在該科目的學科教室上課, 學生按課程表移動至各教室上課。 四、混合型(platoon type, P 型):將全部的班級數分為二,並設對等的普通教室 和特別教室或學科教室,各自分開在普通教室及特別教室上課,每幾小時互換一 次,其間使用特別教室的班級每小時都需要移動。. 表 1-1 臺灣學校校舍規劃配置 名稱. 日文. 英文. 中文. 型態 綜合教室型. activity type classroom, A 型. 未定名. 特別教室型. usual & variation type classroom , UV 型. 未定名. 教科教室型. variation type classroom , V 型. 學科教室型1 (臺灣) 專科教室型2 (中國). 混合型. platoon type classroom, P 型. 未定名. +. + 圖例:. + 普通教室、. 專科教室.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1. 學科教室型的名稱,出自湯志民(2006a) 。教學空間革新―學科教室型規劃之探析。友善校園規. 劃與經營(頁 24-49)。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2. 專科教室型的名稱,出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0)。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2.

(15) 在美國、加拿大、日本、澳洲、英國、芬蘭等國家的中學多採學科教室型(V 型)設計,學生跑教室上課,教室屬於老師的,此型設計的優點比特別教室型(UV 型)節省建築和空間,可增加教室的使用效率,利於教師教學準備和教室布置, 教室視聽化的教學設備有專人管理,對教學品質的提升,大有助益。 大陸於 2008 年推動的新課標要求走班式3(跑班制度)分層教學,根據學生現 有的知識基礎以及學習能力在不同層次的教學班上課,教師設計不同層次的教學 目標,提出不同層次的學習要求,給予不同層次的教學與輔導,進行不同層次的 檢測,使所有學生都達到最佳的學習狀態(張世玲,2011) 。走班式分層教學是一 種層次有區分,班級不固定,學生可流動的學習制度。 目前,臺灣的學校大部分時間都以固定的班級型態(此即特別教室型,UV 型) , 在普通教室進行教學,但是,普通教室教學資源有限,高中分科較細,教師對教 學空間的掌控性不強,加上老師需奔走各個教室上課,只能帶個簡易的教具。普 通教室布置,一般都偏重在導師的責任,教室布置與教學布置並不畫上等號,且 沒有隨著教學單元的進行,靈活更換情境布置。 McGuffey(引自 Earthman&Lemasters,1998)的研究提出,陳舊不合時宜的 學校建築會對學生的學習過程產生負面的影響,相反地, 安全、現代和管理良好 的環境設施有助於學生的學習。學校設施因年級及科目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影 響。 在教學情境中,每位教師的教學需要資源豐富、運用得心應手的教學空間, 以提供學生「始於快樂,終於智慧」的學習(盧美貴,1994)。 長期以來,由於受班級授課制的束縛,教師大採用「一刀切」、「一鍋煮」的 教學方法,很少顧及學個體差異,往往導致「優生吃不飽,差生吃不了,中生吃. 3. 走班式,上課時學生要依課程表移動至各教室上課,在臺灣常將此型態上課名為「跑班」上課, 大陸說「走班」 。 3.

(16) 不好」的現象,進而影響教學效果(金清土,2012)。 據上述三位學者論述可知,教室是教學最重要的空間,由於高中的課程和師 資安排係採分科制,學科教室型設計,適合高中學校的學科上課營運制度。 面對學生的學習起點能力越來越大的差異,統一的教學要求、教學進度和教 學內容必須有所調整,以滿足多層次學生發展的需求,在這背景之下,2000 年起 臺灣開始出現學科型敎室,學校建築規劃、教學空間革新與教室的配置類型,是 新穎的觀念與議題(湯志民,2006b),使得教育空間和教學策略再展新貌。 學科型敎室成為臺灣學校建築規劃、敎學空間革新與敎室營運的配置類型最 新穎的觀念和議題。一個好用的教室應該能適合以學生為中心的動態教學方法。 亦即,教室內的空間規劃,必須配合學生特性,利於學生採取主動的學習為考量。 學科教室型在國內正在逐漸發展,如:臺北市的麗山高中、政大附中和濱江 國中、新北市的私立康橋雙語學校、桃園縣大園國際高中、臺南市南科國際實驗 高中等。 就高中而言,麗山高中的營運方式已由全面跑班變更為一、二年級跑班;政 大附中變更為一、二年級選修科目跑班;私立康橋雙語學校是英文教學採跑班制 度;南科國際實驗高中是一、二年級部分專業科目跑班,一般科目在原班級上課。 大園國際高中是目前(2013 年)最新並以學科教室型作為主要設計系統的學 校,其空間規劃參考了麗山高中、政大附中的制度,既繼承推廣學科教室型的教 育趨勢,又部分更新建築設計與營運制度,並融入籌備者的教育理念和構想,形 成新的特色。 大園國際高中當前正在試運跑班制度,是桃園縣內唯一採學科教室型跑班之 學校,企圖將全校教學空間安排以學科教室型為主軸,同一學科安排在同一樓層, 讓學科教室型各自獨立卻彼此相繫。採實驗教育課程規劃,以增進人與人之間互 動,讓學習更有效率,促進空間使用效益。 未來在發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時,適性學習、課程彈性組合、部定必修依 4.

(17) 學生能力差異,採分版或分級課程設計、落實學生自主選課、教學實施根據學生 差異需求,選用多元且適合教學制度與策略、採用實踐檢驗有效的教學方法或教 學策略、規劃適性分組、採用多元教學制度等規定,和學科教室型跑班制度的特 色相契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課程規劃有助於學科教室型的運行。 本研究以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與使用為主題,將大園國際高中、麗山高中和 政大附中視為個案學校,透過研究以瞭解學科教室型在實際使用上之情形,及遭 遇問題時如何面對、改善,並探討高中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與使用和十二年國民 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中教學空間的關係,提供未來新建學校規劃學科教室型之參考, 或可為臺灣教育未來指引一個新方向。. 貳、研究動機 學校環境的優劣和學校建築的良窳,對學生的學習、成長與茁壯,有著深遠 的影響。學校建築不僅是輔助教師進行教學,使教學效果得以發揮之必要硬體設 備,其本身亦具有陶冶學生身心,涵養開闊胸襟、蘊育豁達人生哲理的境教教育 功能。 教室是學校教育中師生進行教與學的主要場所,也是師生共同生活、社會性 互動的地方。要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幫助學生學 習增進學習效果,除了教材、教法、師資等軟體外,教室的空間、設備和布置等 硬體的設計規劃,對於教學和學習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 面對多變的時代,學校自身應調整其步伐,發揮其多元的功能,不僅只提供 空間、硬體的設備,更要能提供各種學習的資源、氣氛,以充實與豐富學生的學 習環境,讓學生更樂於學習。(陳建明,1999;高強華、邱鴻燕,2000)。 透過學科教室型的分層教學,能把成績和個性指標相近的學生分在同一各層 內,將教學內容的安排、作業練習的布置、思想情感的教育、學習方法的指導等 教學目標分層化解,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有效學習。學生具有獨立的人格、巨大的 5.

(18) 潛能和個性差異,只要善於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改善學生的興趣、情 感、動機、注意力等,智力因素相對落後的學生同樣可以取得好的成績。 學科教室型在國內發展將近 10 年,臺北市的麗山高中於 2000 年開始招生並 全面施行跑班制度,政大附中亦於 2005 年推行全校跑班制度,但是實際上,當時 的麗山高中只有一、二年級,政大附中僅有一年級,跑班制度並未達到「全校」 的標準。若是真正的「全校」跑班制度確實施行後,對於老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有 何助益?有何困難?學科教室型的空間規劃是否符合教育現場的需求?待改進的 課題為何?這些問題尚未有研究篇章,研究者欲從此深入探討,掌握優勢改善缺 失,則有利於學科教室型的實施與發展,此為研究動機之一。 國內首篇以學科教室型為主題的論文,是邱華玉(2002) 「學科教室班群空間 的規劃與使用研究-以臺北市麗山高中為例」,但麗山高中全校學生跑班的制度, 在實施兩年之後,曾經停止,爾後,恢復為一、二年級部分跑班,高三不跑班。 接著,吳珮君(2006) 「學科教室型與教學效能之研究──以國立政大附中為例」、 林韋秀(2006)「學科教室型與學習自我效能之研究──以政大附中國中部學生為 例」 ,分別以政大附中高中、國中的學科教室型為研究主題,但是,全校學生跑班 的制度亦無法全面執行。 以上三篇論文,是在學科教室型剛開始營運時著手研究,未見後來的問題與 轉型,學校行政與教學未能順利落實跑班制度制度,原因為何?空間規劃理念與 使用方式之對應關係是否有矛盾之處?後續營運如何?這些現象都需要討論,此 為研究動機之二。 大園國際高中從 2008 年籌備至 2010 年正式招生,為了符應教育改革、政府 相關政策需要,其建築及校園規劃企求以新的學校籌設制度,來改善國內長久以 來籌設新學校時,教育需求無法與空間設計配合所衍生的相關問題。其教室空間 的規劃,以學科教室為主,搭配教師研討室、班級基地及學生討論室。 大園國際高中亦是目前(2013 年)最新試運學科教室型的學校,其規劃設計 6.

(19) 構想為何?空間設計和配置有什麼特色?和麗山高中、政大附中有何相異之處? 使用效果和營運狀況如何?學科教室型在實際使用上是否符合學校建築空間規劃 的理念?如何改善所遇到的問題?這些都是研究者深感好奇的議題,此為研究動 機之三。 學校建築是學校環境規劃的重點,規劃係以教育理念、學校環境和建築條件 為基礎,以人、空間、時間和經費為基本向度,使校地、校舍、校園、運動場和 附屬設施的配置設計,整體連貫。 學校建築空間規劃如何對應教學跑班制度?教學跑班制度所需對應的軟體 (行政、課程、教學)和硬體(空間、設備)如何配套?這樣的規劃和運用是否 改善傳統教室的教學型態?經由研究,檢證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理念與使用方式 的差異現象,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供國內高中參考的相關事實或改善意見, 此為研究動機之四。 目前,台灣高中學校建築設備標準並沒有規範「學科教室型」設計原則,大 園國際高中、麗山高中、政大附中僅能參考普通高中設備標準的: 「普通教室」 、 「專 科教室」 ,在此原則之下,各自依照學校的課程內容和空間規劃理念,來設計學科 教室型的大小。學科教室型是一種主動學習環境的教室空間營運型態,相當適合 高中課程教學,具有發展趨勢,固有增訂「學科教室型設備標準」的價值,此為 研究動機之五。 教育內涵及本質所引發的新需求,是學校建築轉型的主要動力,教育改革與 教育設施的關係密切且互動影響。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有助於學科教室 型跑班制度的運行,且學科教室型跑班制度可實踐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的理念,因此高中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與使用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中 教學空間的關係需要釐清,此為研究動機之六。 綜合上述六個研究動機,本研究乃以「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與使用」作為研 究主題,並以大園國際高中、麗山高中和政大附中為個案研究對象。 7.

(20)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根據研究背景和動機,本研究主題是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與使用,探討學科 教室型空間規劃理念與使用方式的對應關係,將空間規劃與使用方式的符應情形 反映出來,提出值得國內高中參採的相關事實或改善意見。. 壹、研究目的 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瞭解目前臺灣高中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與使用的教育趨勢。 二、釐析目前臺灣高中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與使用之情形與問題。 三、以大園國際高中、麗山高中和政大附中學科教室型為個案,探究空間規劃理 念與使用方式之符應情形。 四、高中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與使用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中教學空間 的關係。 五、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提供今後新建學校規劃學科教室型之空間設計和 教育理念的應用規範。. 貳、研究問題 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將探討下列問題,並分述問題內容: 一、目前臺灣高中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與使用之教育趨勢為何? (一)將相關資料進行分析,以學科教室型設計的代表:大園國際高中、麗山高 中和政大附中為主,討論學科教室型如何成為臺灣學校建築規劃、敎學空間革新 與敎室營運的教育趨勢? (二)討論大園國際高中、麗山高中和政大附中學科教室型如何符合高中的課程 8.

(21) 和師資安排,以適合高中的上課制度? 二、目前臺灣高中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與使用現況之問題為何? (一)分析大園國際高中、麗山高中和政大附中的學科教室型,在設計理念、空 間規劃、使用方式有何異同? (二)探討討論大園國際高中、麗山高中和政大附中學科教室型在使用時發生哪 些現象和狀況? 三、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理念與使用方式之對應關係為何? (一)大園國際高中、麗山高中和政大附中空間規劃如何對應教學跑班制度? (二)大園國際高中、麗山高中和政大附中跑班制度所需的軟體(行政、課程、 教學)和硬體(空間、設備)如何配套? (三)大園國際高中、麗山高中和政大附中實際使用情形是否符合空間規劃的理 念? 四、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與使用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中教學空間的關 係為何? (一)學科教室型跑班制度如何推廣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的理念? (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如何有益於學科教室型跑班制度的運行? 五、分析可供今後新建學校規劃學科教室型之空間設計和教育理念值得參採的事 實為何? (一)綜合探討大園國際高中、麗山高中和政大附中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理念與 使用情形,檢證學校行政與教學活動如何落實跑班制度? (二)歸納大園國際高中、麗山高中和政大附中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對應跑班制 度有什麼現象與問題?促使讀者能理解研究現象,並經由研究發現帶來新的意義, 進而提出相關原則及建議。. 9.

(2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節說明研究範圍與限制。研究範圍包含研究的對象和場域;研究限制包含 個案研究的限制、研究內容的限制。. 壹、研究範圍 本研究探討的主題在於規劃者(包括校長或籌備處主任、建築師、學者專家 等)根據教育目標、學校功能與任務等教育理念,所具體呈現的建築空間──學 科教室型,在實際使用中,是否達到使用方式與空間規劃密切配合,或是存在哪 些差異。是以,研究的範圍在於以研究對象、研究場域作呈現。 一、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校長或籌備處主任、建築師、學者專家、相關主任。 研究者未將教師、家長列入訪談對象,理由是各學校是新建學校,將學校建 築定位在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時,他們非決策參與者,不符合按研究目的「能夠 為研究問題提供最大資訊量」的研究對象;再者,學科教室型空間使用時,在於 學校行政的運作,如課程、教學、管理、設備等機制的完善,能符合按研究目的 「能夠為研究問題提供最大資訊量」的研究對象,是學校行政領導者,如校長、 相關主任等。 從教師的角度研究,屬於學校行政滿意度的調查;從家長的面向研究,主要 訊息的來源是學生的描述,需要配合學校行政、教育現場的問卷調查,因此教師、 家長、學生是屬於學校行政滿意度的調查研究對象,和本論文的研究方法、研究 目的不同,需要另闢研究議題。 二、研究場域 研究場域:桃園縣大園國際高中、臺北市麗山高中、臺北市政大附中。 臺灣高中目前桃園縣大園國際高中、臺北市的麗山高中和政大附中,皆為學 10.

(23) 科教室型設計的代表,符合教育改革與政府相關政策的需要,學校建築和校園規 劃,企求以新的籌設制度來改善國內長久以來籌設新學校時,教育需求無法與空 間設計配合所衍生的相關問題。. 貳、研究限制 本研究限制有兩項,分別是個案研究的限制與研究內容的限制。 一、個案研究的限制 以大園國際高中、麗山高中和政大附中為個案研究,所依靠的是歸納推理, 必須使用多重證據來源,從蒐集的資料中形成通則、概念或假設,從個案研究去 發現和理解一個現象,也就是從「一沙看世界」。 因為,形成空間規劃和使用方式的問題之原因錯綜複雜,其研究結果難以推 論到研究以外的其他個案,樣本較缺乏代表性,推論性較差。 以大園國際高中、麗山高中和政大附中這三所高中的研究雖不能做普遍的類 推,但可深入、詳盡及連貫地描述所要研究的個案,可掌握其個別差異。 二、研究內容的限制 (一) 「學科教室型」是以營運別作為教學空間分類基礎,其規劃或採行的理念重 在動態經營,故本研究內容以其空間規劃和使用功能為主,對於空間之規格形式、 物理環境、附屬設施之評估,因項目龐大,僅能概略評估,做為輔助資料。 (二)大園國際高中、麗山高中和政大附中的教學空間規劃,應包括行政大樓、 體育館、圖書館、各類型大小研討室、師生交誼廳等空間及其他相關設施,本研 究無法一一列入作為主要評析內容,僅限於對各學科教室型中的整體空間規劃及 使用作為研究主體。. 11.

(24) 第四節 名詞釋義. 學科教室型乃是由「學科教室」 (Variation type classroom, V 型) 、 「班級基地」 (home base)、「教學研究室」(Faculty Office)及「學生討論室」(Seminar Room/Meeting Room) 、「導師教室」(home room),配合動線設計等空間所組成, 上課時學生依課表移動至各教室上課的「跑班制度」。. 壹、學科教室(Variation type classroom,V 型) 在學科教室型(Variation type, V 型),或是「學科教室型」,日本稱之為「敎 科教室型」 ,大陸稱為「專科教室型」 ,韓國稱「教學科目教室制」 。校舍配置制度 中,學科教室以「群落」方式設計,同一學科的教室集中在一起,稱為「學科教 室群」 。學科教室內有相當豐富的教學媒體設備,主要使用者為教師,教師可在專 屬的學科教室中為學生作最佳的教學情境布置。. 貳、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Space planning of variation type classroom) 本論文討論的學科教室型之空間規劃包含空間配置、情境布置、空間機能和 動線設計的一套程序,或配置與安排,其中空間機能論及班級基地、置物櫃、導 師教室和公共空間。. 參、學科教室型空間使用(Space use of variation type classroom) 本論文探討學科教室型空間使用,是論述教室使用率、跑班制度和跑班制度 的階段成果。. 12.

(2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針對本研究之相關理論與研究,逐一分析與探討。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各 國學科教室型的發展概況,第二節是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的涵義、第三節是學科 教室型的相關研究。. 第一節 各國學科教室型的發展概況 美國、加拿大、日本、澳洲、英國、芬蘭等國家的中學皆採學科教室型設計, 學生跑教室上課,教室屬於老師的,對教學品質的提升大有助益。中國、韓國近 年來亦考察歐美的教育改革,借鑑國外的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與使用,推動教室 革命。本節分別論述美國、日本、中國、芬蘭、韓國的學科教室型發展背景和實 施方法。. 壹、美國 一、背景 美國中等學校選課制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課程安排注重因材施教,這種做 法給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帶來很大麻煩,加上學校人力資源和物質資源是有限的,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他們採用跑班制度教學管理制度,即按學科劃分教室,學生 上什麼課就到什麼學科教室。 二、實施 美國非常重視學生的個別學習計畫,由於跑班制度及重視學生的差異性與獨 立性,每個人的課表從國中開始就不盡相同(許維素,2013)。學校制定全校教師 課程表和學生個人課程表兩種,根據其個人所制定的學習計劃及教師課程表,規 定其每週上課的時間安排和教室安排。 13.

(26) 美國的跑班制度,即每位教師上課的教室和上課時間固定,如果每位教師只 擔任一門同年級、同水準的課程,他一天所上的數節課內容就完全一樣。如此一 來,選修這門課的學生就可以在多種聽課時間進行選擇,避免與自己學習的其他 科目發生時間上的衝突。 學科教室型可以提高教室的利用率,為教師節省時間和精力。張杰(2004) 提及跑班制度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由於每節課都處於不同的教室中,與不同的 教師、學生相處,歸屬感得不到滿足,不利於學生的心理發育和人格的完善;二 是學生出勤難以掌握,不利於學生全面的管理。對此,美國解決的措施是﹕學生 入學開始便被分成20人左右的小組,每組指定一名指導教師並安排一間教室作 為他們的活動基地,每天早晨上課前本組學生與其指導教師在這間教室碰面,進 行一定時間的交流,然後各自去上課,教室另作他用。這樣的作法可以在一定程 度上滿足學生的心理歸屬需求。 與這種跑班制度相適應,美國中小學的校舍建築與臺灣中學有很大的不同, 學校所有建築設施,全在一個連成整體的建築中,不管是教室、辦公室、體育館 還是餐廳、圖書館等等,所有室內場所,全都在一個整體性的建築裡(李海林, 2012) 。而且,幾乎所有的建築,都控制在一兩層內,三層、四層的幾乎沒有,以 方便學生跑班。. 貳、日本 一、背景 日本對國中和高中學科教室型設計甚為重視,因應少子化和在政府的倡導下, 許多中等學校運用老舊校舍改建之際,改採學科教室型空間營運方式。長澤悟和 中村勉(2004)、湯志民(2006b)強調,過去高級中學建築規劃以學習群體與生 活群體一致的固定班級,無法因應日本正推展的特色高級中學校,包括: (一)綜合學科高級中學校:過去的普通科加上專門學科,而第三學科則是 1944 14.

(27) 年開始設置。設有系列課程,共計 80 學分,其中 35 學分為必修課,其餘的學 分則從專門學科群中選修。 (二)學分制高級中學校:課程設置不是按照學年劃分,只要修完了畢業所規定 的學分,便可被認定為畢業。 (三)綜合選修制高級中學:開設眾多可供選修的科目之講座,以滿足學生的多 樣性的需求。在教師人數和設施內容等方面,學校規模越大,對開設多種講座越 有利。 (四)設置有特色的學科、課程和科目:迎合資訊、社會福利、商貿、旅遊、體 育等的社會需求。 日本學科教室型規劃設計與營運的相關研究有 30 年以上之歷史,採用學科 教室型的中學校已達 50 所(長澤悟和中村勉,2004;湯志民,2006b),高等學 校和綜合高等學校也有多所學校規劃學科教室型(長倉康彥,1993;長澤悟等, 2006;長澤悟和中村勉,2004;建築思潮研究所編,2006;湯志民,2006b)。 湯志民(2006b)指出,日本從 1976 年起沖繩縣立沖繩水產高等學校學科教 室型的設立,1991~1995 年福島縣三春町立初級中學校通過重新啟用學科教室型 教學制度的教學實踐,使公立學校重生的典型評價。2000 年以後,更是新增許多 學科教室型設計學校。 二、實施 日本文部科學省將學科教室型納入《中学校施設整備指針》 (文部科学省大臣 官房文教施設部,2003)和《高等学校施設整備指針》 (文部科学省大臣官房文教 施設部,2004) 。横浜市教育委員会事務局施設課(2002)在《横浜市小・中学校 施設計画指針》中,納入中學學科教室型的營運,各學科對應的設備、家具、教 材等之配置,以及學科教室的整備和氛圍的充實。 近年來採用以學科教室型為主體的學習環境,已在日本全國各地逐漸施行並 形成特色。 15.

(28) 學科教室型滿足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有充分的學習自主選擇權,展現了學生 的主體地位,並增加學生自主學習性。學生自主性與自律性的習慣養成後,運用 學科教室型型來學習,產生了學習的效果與魅力。湯志民(2006b)分析日立市立 駒王中学校(2006),對該校學科教室型優點的活用,提出四點說明: (一)深具彈性的校舍空間。各學科有各自獨立的環境,為配合學習內容,要有 活用教材講義、圖書資料、視聽器材、電腦資訊設備的能力,才能有多樣化的學 習活動,而促進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狀態,意味著快樂學習的展開。 (二)自己選擇、自己決定的學習場所。各個學科,為因應學習內容、從學習課 題、學習方法、學習課程和學習場所,都能依自己的意願來選擇和決定。學習進 行中,自己選擇、自己決定學習場所的這件事,能提高學習熱誠,並可把它當作 目標來思考,連帶著也能思考該學習所帶來的喜悅與成就感。 (三)配合學習的排列展示。活用教學媒體製作室寬廣的教育空間,不僅展示學 習成果的作品,學生據此展示來互評。透過展示,學年和班級的其他細項也做了 交流,這種學習態度的養成能提高學習意願。 (四)社區提供的教育資源。設置了公民與道德的專用教室,期能在校內恆常的 生活環境中去落實公民與道德的教育。定期邀請相關的社會人士,為一年級的公 民與道德來演講,致力擔當與共同努力於道德品性的學習,並努力使公民與道德 的上課方式極具魅力與學習效果。. 參、中國 一、背景 根據新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3)規定,高 中生在學校除了學習必修課程,還有總量超過必修課程的國家選修課程和一定數 量的學校自主開發的校本選修課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喜好,選擇自己喜歡的學 科方向和教師,安排自己的課堂學習。 16.

(29) 由於高中教育已經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隨之發生變化,從只面向少 數人的精英主義教育,轉變為面向全體學生的大眾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務 不再是只為大學輸送合格的新生。高中畢業生可能繼續升學,也可能直接走向社 會,高中教育就應當轉變為培養學生的人生規劃能力、職業意識和創業精神,這 些正是新課改所十分強調的。 20 世紀末,大陸中央、國務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新課改的目的就是要在 21 世紀構建起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 《國 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0)提出:人才 培養體制改革,其中注重因材施教為重點之一。有五點要求: (一)關注學生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優勢潛能。 (二)推進分層教學、走班制、學分制、導師制等教學管理制度改革。 (三)建立學習困難學生的幫助機制。 (四)改進優異學生培養方式,在跳級、轉學、轉換專業以及選修更高學段課程 等方面給予支持和指導。 (五)健全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選拔方式,改進中學生升學推薦辦法,創 新研究生培養方法。 高中新課程實驗於 2004 年啟動,海南、廣東、山東、寧夏為首批實驗區。2005 年,江蘇成為實驗區。2006 年實驗範圍擴大到福建、遼寧、浙江、安徽、天津五 省市,初步形成了東部沿海省市全面推進高中新課程的格局。 二、實施 李一瑋(2011)歸納整理走班制(即跑班制度)的實施辦法: (一)課程設計更具靈活性、多樣性和可選擇性 構建一個全新的課程結構,是實施走班制(即跑班制度)的前提和關鍵。課 程結構的構建以突出選擇性、多樣化原則,課程類型包括選修課程和必修課程、 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國家課程與校本課程。這種課程結構賦予了學生很大的自 17.

(30) 主權,他們可根據自身的能力和愛好靈活地調整所學各門功課的比重,並朝不同 的方向發展,打破了學科中心課程對學生的桎梏,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升 了學生的智慧和創造力。 (二)教師進一步尊重學生,因材施教 教師樹立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觀念,平時多注意觀察、瞭解學生,尊重學 生因環境等方面的因素而造成的知識經驗、學習興趣、智力水準等的差異,充分 調動自身積極性和主動性,把握好自身教學個性與學生個性發展的結合點,選定 任教課題並進行設計,充分關注學生的不同需求,真正做到彌補學生的知識缺陷、 延伸學生的知識、發展學生的個性、提高學生的能力、深化學生的特長。 (三)管理機制上必須確保學生的自主性、積極性 1.建立與走班制相適應的教學管理制度,提高教學品質。實現教學管理的電腦 程式化、網路化,加強教學督導、及時回饋教學資訊、及時收集和處理師生意見 等,在教學過程中建立起滿足學生成長需要和促進、激勵學生發展為價值取向的 教學管理制度。 2.改進班級管理工作,確保走班制的順利實施。實行走班制後,由於每個學 生分佈在不同的教室上課,導師很難監控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任課老師在短暫 的一節課裡亦不利於熟悉學生,而且老師授課結束後,學生又返回班級基地或至 其他教室上課,學生在課後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 因此,在班級經營上挑選熱心服務,具有責任感的教師擔任學科教室型的輔 導員,對學生進行課堂和課後管理,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對個別學習有困難的 學生進行課外輔導,對學生在學科教室型中的流動進行指導,並和導師及時交流 學生的情況。 (四)加強對學生選課和學生生活的指導. 18.

(31) 配備選課指導老師,建立選課指導制度,引導學生形成個性化的修習計畫(鍾 啟泉,2003)。要保證學生的自主選擇,全面發展,就要提供學生選擇的內容, 讓學生對所要學的內容有一個完整清晰的瞭解,並制定長遠的學習發展計畫。 (五)避免走班制對學生造成的新問題 隨著走班制的實施和推廣,還可能出現新的情況、新的問題,需要隨時研究 和解決。 向純(2005)、郭崇江(2012)、張鵬、趙媛(2012)分析學科教室型作為一 種全新的教學空間和使用,有以下幾項優點: (一)學生主體地位彰顯 實行學科教室型後,任課教師按照學生的學習基礎和接受能力、興趣特長, 確定教學活動和內容。學生可以選擇、安排自己的課程,學會如何評價自己、如 何估計自己的能力,逐漸找到將來發展的方向。 (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學科教室型在教學空間的使用,充分賦予學生主體地位,克服傳統的班級授 課制度,不再是幾百名學生讀同一本書、上同樣的課、做同樣的練習,忽略學生 自身成長中發展的差異性和不平衡性,讓不同興趣愛好、學習基礎、學習能力的 學生,獲得與自己最相適宜的發展教學環境。 (三)學生的自信心得以提升 學生按自己的學習水準,自我發展的需要,自己的興趣、特長選擇課程,能 增強其自信心和成就感,體會學習的快樂,增進學生樂觀的情緒和平衡的心態。 (四)擴大了學生的交往範圍 跑班制度加大了同學間的相互影響,有利於增強同一層次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 和合作意識。. 19.

(32) (五)教師樂於情境布置形成學科特色 教師擁有專屬學科教室,傳統的教室變成濃厚學科氛圍的教室工作室,教師精 心布置,具有學科專業特色,盡情顯出學科的風格。 (六)專屬學科設備,添翼教學靈動課堂 學科教室的桌椅不同傳統的矩形,可以是半圓形、半弧形,桌椅可以拼成上課 需求的形式,讓學生可以充分交流,課堂變得更活躍。更可以因應學科需求添加 加強專屬設備,滿足教學需求,營造舒適愉快的學習環境。 (七)遠近結合,集約利用校舍資源 有些學校善用空閒教室作為學科教室,並配套相關設備,如安裝多媒體、資訊 設備、置物櫃,以利跑班教學的教學需要。. 肆、芬蘭 一、背景 依據吳財順等人(2005)的考察報告得知,芬蘭 1921 年實行義務教育,1980 年起在全國實行 9 年義務教育,由綜合基礎學校實施。9 年義務教育結束,學生可 以決定是升入高中,或是在綜合基礎學校再讀一年(10 年級) 。高中教育分為普通 教育和職業教育兩種形式。芬蘭人認為太早分學習性向對學童並非好事,應該讓 學童接受相同的基礎教育,到了 16 歲再來選擇是唸高職、上技術學院,或唸高中、 上大學。 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芬蘭對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學制度進行了一次徹底的改革。 1994 年芬蘭全國教育委員會頒布《高中學校課程框架》(The education system in Finland,2006) ,新的教育制度開始在全國逐漸推展。賴凰照(2007)分析這時期 教育改革的內容包括:1.實行彈性學制、2.編制模組課程(modular study)、3.實 行短學期制、4.無年級授課制度(non-graded) 、5.增加學生的課程選修和獨立學習 的空間。 20.

(33) 二、實施 1998 年芬蘭頒佈《普通高中教育法案》明確規定芬蘭的高中教育必須採取無 學年學分制,不為學生分班或分配固定教室,不同學年入學的學生因選擇同一課 程而坐在一個教室。學生於二到四年的修業期間必須修完七十五個課程,其中必 修為四十七至五十一個課程,專修科目十個,其餘給予學生彈性選修(The education system in Finland,2006) 。學生能夠獨立安排學程,根據自身情況和各自不同的興 趣,制定自己的學習計畫,選擇不同的學習課程和適合自己的任課教師,獲取足 夠學分即可畢業。因此,芬蘭即加強對高中學生的指導和諮詢,並針對這些問題 採取了諸多措施,如建立學生顧問制度、指導員制度和學生自我管理制度。 賴凰照(2007)認為無年級制的特色有五: (一)適應學習者個別差異的一種教學形式。採行個別化教學,適應學生個別差 異。 (二)要求學校創造適性的課程結構。學校必須同時提供不同類型的選修課程, 創造適合個別差異的課程結構。 (三)課程組織重視統整課程。芬蘭注重學生基本價值觀,並透過新增設的跨課 程主題實現,它的設置不僅為了使高中教育能面對社會的挑戰及生活的議題,也 在營造學校的特色。 (四)強調學生個性選擇,建立主動學習的態度。突顯學生的個性選擇,改變學 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提昇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主動性。 (五)學習評量形式多樣化。雖有等第標示個人學習成果,但學生的學習成績也 不是一考定局,因此至少從形式上,已不再有成績優異學生和成績較差學生之分。. 伍、韓國 一、背景 隨著基礎教育的快速發展,韓國於 2007 年 2 月對中小學課程進行修訂、調整 21.

(34) 和補充,並於 2009 年 12 月 23 日頒佈《初、中等學校教育課程總論》,對中小學 課程進行了適當的調整和改革,相關規定提供專項經費支援,用於對現有教室增 建、改造、重新裝修及學習器材室購置費用,為校長和教職員工實施量身打造能 夠滿足他們個人要求的在職研修專案,還將按照新開設的學校類型實際,對即將 擔任「教學科目教室制」教學科目的教師採取多種形式的教學方式,針對包括教 學時間表構成方式等內容在內的教育課程運營必須業務要領進行崗前集中教育培 訓,再就是按照教育課程多樣化、專業化的要求,予以教師人力和行政補助人力 等方面的支持(韓國教育科學技術部,2008)。 「教學科目教室制」或稱「學科專用教室制」 (即學科教室型)正是在這樣的 背景下應時而出。作為推行國家先進化改革在教育領域的具體實踐,包括學生家 長和學校一線教育工作者在內,社會各界廣泛呼籲加快引入「教學科目教室制」, 以期通過學校教學組織形式的變化來推動學校教育更深層次的變革。 韓國教育科學技術部於 2009 年初公布《關於全面實施「教學科目教室制」的 基本規劃》(韓國教育科學技術部,2008),計畫到 2012 年底為止,在普通高中 加大該制度推廣力度並提供相應支持。最終目標是力爭到 2014 年底為止,除部分 不足 6 個班級的小規模學校以外,將初高中「教學科目教室制」的普及率提高至 90%。 二、實施 2007 年春季學期開始,韓國開始在 33 所高中小範圍試點運行「教學科目教室 制」,該制度被韓國教育界稱為實現「學校先進化」辦學的「教室革命」(李水 山,2009)。2009 年底,韓國教育科學技術部正式宣佈,中央政府及地方財政各 自承擔 50%提供的形式,追加財政預算投入 3000 億韓圜(約折合 82 億台幣)在全 國 647 所初中和高中學校擴大試行推廣「教學科目教室制」。 李水山(2009)指出韓國教育改革分為「全面實施型」和「部分實施型」兩種。 前者在選拔出的 45 所學校進行,每所學校可獲得政府提供的 15 億韓圜(約 4,200 22.

(35) 萬台幣)資金支援,而後者在剩餘的學校進行。 「部分實施型」學校的改革又分兩 類,一類學校僅在數學、英語、科學等科目上試行改革,又叫「科目重點型」學 校;另一類學校則在原有「分層教學法」的基礎上改進為「依據水準授課型」 。韓 國初中和高中的「教學科目教室制」改革重點也有所不同,初中側重不同學習水 平的學生,提供同一科目下可供選擇的教室和教師。高中側重為學生開設多種科 目,擴大學生對課程的選修範圍。 「教學科目教室制」實施之後,在教育上發揮了有效的作用(李水山,2009): (一)在教育課程運營層面,提升和提高民眾對於公共教育的滿足度及教師教育 教學水準滿足度。 (二)為師生雙向體驗型教育教學提供了可能,教學科目專業性得以深化拓展, 學校向探究和教育並重轉軌。 (三)學生可以按照自己學習水準和程度自主選擇教學科目,改善課堂教學參與 積極能動性,教學時間進程自主管理。 (四)學校機能向服務支援轉化,增強行政組織柔韌性和彈性。 試行此項改革的學校亦發生一些問題,有待進一步思考和解決。有的學校出 現了同類學生紮推選課,分成優、劣班的傾向;經驗不足的七年級學生因時常轉 換教室而感到身心疲憊;有些教師也因專業化要求提高、工作量增加而感到不適 應。 綜合上述,各國發展學科教室型的主要是為了尊重學生的差異性、獨立性, 予以因材施教,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效能,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與使用因為各 國的教育制度和社會文化背景不同,稍有差異,以下將各國學科教室型的發展, 以背景、實施(與空間相關)兩方面做一比較,詳見表 2-1。. 23.

(36) 表 2-1 各國學科教室型發展比較表 美國. 背景. 中國. 芬蘭. 韓國. 1.重視學生的 1.滿足學生 1.關注學生不 1.彈性學制 實現「學校先 差異性和 的興趣,學 同特點和差 進化」辦學的 獨立性 生有充分 異 2.編制模組課 「教室革命」 的學習自 2.課程安排注 主選擇權 2.分層教學 3.短學期制 重因材施 教 2.增加學生 3.建立學習困 4.無年級授課 自主學習 難學生的 制度 幫助機制 5.增加學生的 4.改進優異學 課程選修和 生培養方式 獨立學習的 空間 5.改進中學生 升學推薦 辦法 1.跑班制度. 實施 (空間 相關). 日本. 1.跑班制度. 1.跑班制度. 1.跑班制度. 1.跑班制度. 2.學校建築和 2.各學科有各 2.學科教室有 2.學校創造適 2.學生按照學 設施,全在 自獨立的環 專屬的設備 性的課程結 習水準和程 一個連成 境 構 度自主選擇 整體的建 3.教師經營情 教學科目, 築中,以利 3.活用教學媒 境布置 3.無年級制 轉換學習空 跑班 體製作室寬 間 廣的教育空 3. 20 人指定 間 3.學校機能向 一名指導 服務支援轉 教師,安排 化 一間教室 作為他們 活動基地.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24.

(37) 第二節 學科教室型空間規劃的涵義. 本節首先說明學科教室型的涵義,次論學科教室型規劃要點,繼而探討學科 教室型數量計算,接著論述教學空間的涵義,然後探討學科教室型的特色及挑戰, 最後分析教學空間規劃的涵義。. 壹、學科教室型的涵義 學科教室型(Variation type,V 型)指所有學科都有專用教室,教室權屬敎師,學 生需按課程表移動至各敎室上課。依據湯志民(2006)對學科教室型的涵義有教 室特質、空間組構、營運效能等三項。 一、敎室特質 所有學科都有專用教室,教室權屬敎師,學生沒有權屬敎室,但有置物櫃, 以存放學用品和生活用品,學科教室型所建構的是一種主動學習環境。 二、空間組構 校舍以各「學科敎室」為中心,敎師「敎學研究室」應鄰近其學科教室,並 形成簇群,學生需有置物櫃並能配於「班級基地」中為宜,同時配置公用「討論 室」 ,以強化學科教室型的使用彈性,須注意「動線」設計,活絡各空間設施組構 之機能。 三、營運效能 敎師以「學科敎室」和「敎學研究室」為敎學中心,學生則以「班級基地」 為生活核心。營運時,各教室依其學科布置敎學情境,以提升敎學和學習效能, 敎師有充分時間備課,並運用敎學研究室提升專業素養;學生下課至班級基地的 置物櫃更換必要之生活學用品,或與同學互動,上課則主動至學科敎室,並具有 上下課可主動向敎師請敎的效益。. 25.

(38) 貳、學科教室型機能規劃的要點 學科教室型的空間組構,依學者專家(長倉康彥,1993;長澤悟、野島直樹 和廣瀨和德,2006;長澤悟和中村勉,2004;船越徹、飯沼秀晴和寺嶋修康,1998 黑川地區小中學校新設基本計畫檢討委員會,2005;湯志民,2006b)的相關見解, 主要包括:學科敎室、敎學研究室、班級基地、討論室和動線設計,以下分別以 學科教室型的規劃要點、教學研究室的配置要點、班級基地的的配置要點、討論 室的設置要點、動線的設計要點等五項,討論之。 一、學科敎室的規劃要點 學科教室型的規劃要點包括敎室機能、敎室類型、空間配置、情境布置、桌 椅設置、敎學設備,說明如下: (一)敎室機能 主要作為各學科課程和敎師敎學實施之所,其次,在班級營運方面,兼班級 導師所屬之學科敎室,稱之為「導師教室」 (home room) ,可作為班級活動的據點。 (二)敎室類型 學科教室按教學科目的搭配方式分成二種類型: 1.由單一教學科目構成,如數學科、英文科等。2.是將相關的教學科目彙整構 成,稱為系列教學科目的專科教室型,如地理、歷史、公民組成的社會學科。 (三)空間配置 學科敎室的空間配置,在空間特色上,可依各學科特性做不同的空間設計, 教室可根據每一科目所要求的面積和設備進行設計。在彈性空間上,可規劃有活 動隔斷和設備系統的開放空間,以因應選修課人數的變動需求。在空間區隔上, 可將學科敎室的室內空間分為敎師區、敎學區、生活區(閱讀、休憩) 、展示區(公 告、敎學展示)和儲藏區等。 (四)情境布置 學科教室需呈現多元的學習氛圍,可利用教室內的公告和資料配備,襯托出 26.

(39) 本科的氛圍,以激勵學習動機,提高敎學效能。 例如大園國際高中在教室情境布置的規劃,在教室外頭留了一面牆,讓負責 的老師們去做規劃設計,將該學科教室的「班級特色」呈現在牆面,讓學生一目 了然。 學科敎室也可依學科性質命名,大園國際高中和政大附中皆有此例。 (五)桌椅設置 學科教室可設置「敎師區」 ,設置敎師用的桌椅和儲藏櫃,權屬該學科教室主 要使用者與保管者(如導師等) ,也可作為敎師備課、敎學輔導和研究等的延伸空 間。學生課桌椅數量,要以上課人數,並參考教室面積的大小來配置。 (六)敎學設備 學科教室專屬敎師使用,可以導師為主要使用和保管者,教學設備主要有敎 學媒材和各科設備。 二、敎學研究室的配置要點 教師研究室分為「生活休憩區」和「教學研究區」兩部分,生活休憩區有流 理台、冰箱、咖啡機等設施;教學研究區規劃了 6 至 8 位教師的座位,每位教 師除有一張自己專屬的辦公桌外,還有一張共用的會議桌,使同類科的教師可以 聚在一起,讓教師們進行討論、交流等活動,以強化教師的教學、研究與輔導功 能。 教學研究室的配置要點包括敎研室機能、敎研室類型、空間配置、情境布置、 敎研室設備等四項,說明如下: (一)教研室機能 主要是作為敎師辦公、備課、研究、輔導、互動和休憩等之空間。 (二)教研室類型 敎學研究室的類型,依敎師群體和功能性質區分,各有不同。依敎師群體區 分,有二種類型: 27.

(40) 1.集中式敎學研究室,即不分學科所有敎師都集中在 1 間大辦公室一起上班和 備課。 2.分散式敎學研究室,所有老師依學科分置於各小辦公室上班和備課。 依功能性質區分,有三種類型: 1.敎師辦公室,所有敎師不分學科集中或分散辦公,其功能性質以「上班」為 主要思維; 2.導師辦公室,係將「導師」置於同一辦公室,未兼導師者另置於「科任辦公 室」,其功能性質以「管理」和「輔導」班級為主要思維; 3.敎學研究室,將敎師依學科或學群分散設置,其功能性質以「敎學」和「研 究」為主要思維。 就學科教室型而言,以同學科敎師或學群敎師分散設置,並稱之為「敎學研 究室」,較能符合學科教室型設計之性質和功能。 (三)空間配置 學科教室毗連成一簇群,每間教學研究室面積 90 ㎡(辦公和生活空間 60 ㎡, 走道的公共空間 30 ㎡) ,以容納教師 10 人為原則,每人辦公空間為 1.8mx1.8m, 並依配置 10 人會議桌(尺寸為 3mx4.5m)(教育部中等教育司,2009)。 (四)情境布置 敎學研究室是敎師敎學研究、敎學備課、師生和同儕互動、輔導學生、與家 長晤談、接待訪客和生活休憩的空間,情境布置應營造溫馨的氣氛,以增進敎師 對學校的認同與歸屬感。 例如政大附中每間教學研究室在「生活休憩區」皆擺放了一張討論桌及一套 沙發,讓教師們有一談話、溝通、分享的空間,讓教師「有家的感覺」 ,方便教師 情感交流,且有放鬆、休憩的感受。 (五)教研室設備 主要為辦公設備和生活設備,辦公設備包括辦公桌椅、辦公櫥櫃(每位教師 2 28.

(41) 組辦公櫥櫃,每組 0.9m(長)x0.45m(寬) ,採上下堆疊置放方式)、會議桌、個 人電腦、網路印表機、電話分機等;生活設備包括沙發、冰箱(視實際需要設置)、 微波爐或蒸飯箱(視實際需要設置) 、開飲機(教育部中等教育司,2009) 。此外, 還要有小公布欄或展示架、打掃工具、教研室標示牌等,以強化訊息連通和環境 維護。 三、班級基地的配置要點 班級基地(home base)是班級生活的據點,日本也稱為「小班活動基地」 (長 澤悟和中村勉,2004;湯志民,2006b)。每班學生均有班級基地,作為學生們休 憩和全班聚會的場所。在班級基地內每位學生均有專屬置物櫃,可以放置個人物 品。班級基地裡還有班級布告欄,學生們可以建構自己的專屬空間和班級天地。 每一年級班級基地分佈在同一區域,以利和同年級同學間互動。 班級基地的配置要點包括班基機能、班基類型、空間配置、情境布置、班基 設備、置物櫃設置等五項,說明如下: (一)班基機能 班級基地是班級小團體活動、用餐、交流的生活休憩場所,讓學生有歸屬感, 能安心地渡過學校生活。 (二)班基類型 依班級地規模的大小和與課外學習室之間的位置不同,長澤悟和中村勉 (2004)、湯志民(2006b)將其分為三種類型: 1.獨立小班活動型─全班同學可同時就座,此型也可作為課外學習用; 2.獨立小班活動型─全班同學不能同時就座,此型主要是供學生們作為自由空 間使用; 3.小班活動基地與課外學習室毗連型,此型只是一個固定性的班級所在地。 (三)空間配置 面積至少 1/3 間教室大小,以 2/3 間教室大小為理想,或約 40 ㎡(船越徹等, 29.

(42) 1998),如再加 1 個專用陽臺,則為最高等級(長澤悟和中村勉,2004;湯志民, 2006b)。班級基地面積也可以使用率來考慮,並可依年級設置,依年級配置有兩 種方案:1.年級統一設置;2.將各年級組合在一起,設置縱向隔斷的房間組群。 (長 澤悟和中村勉,2004;湯志民,2006b)。 (四)情境布置 班級基地是班級專用的生活空間與學生個人的精神所在,需營造同學對班級、 學校的歸屬感,要有班級的識別標示,置物櫃,展示架等,要有家的感覺,營造 溫馨的氛圍。 例如大園國際高中的班級基地設有置物櫃、桌椅,讓學生可以安置學習用品 或生活物品,並可以在裡面休憩、交流、討論。 (五)班基設備 包括置物櫃、桌椅、打掃工具、班級標示牌、小公布欄或展示架等;置物櫃 通常需置於「導師敎室」(home room)之外。 (六)置物櫃設置 應提供學生個人與班級共用的置物空間,置物櫃的大小要能適合放置學生們 所攜帶來的物品。 四、討論室的設置要點 學科型敎室的主要空間─學科教室、敎學研究室和班級基地,皆有其機能和 使用對象的專用性,學生和敎師另需有一個公共空間,可稱之為討論室、休憩空 間或小型多目的空間,以因應敎學革新和各項活動之需。討論室的設置要點包括 討論室機能、討論室類型、空間配置、情境布置、討論室設備等五項,說明如下: (一)討論室機能 討論室的機能,可供同學科教師、年級導師,探討教學、輔導事宜,或作為 教師指導小團體學生研究之用,也可用以學生個人自由運用。 (二)討論室類型 3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is kind of algorithm has also been a powerful tool for solving many other optimization problems, including symmetric cone complementarity problems [15, 16, 20–22], symmetric

Mathematical theories explain the relations among patterns; functions and maps, operators and morphisms bind one type of pattern to another to yield lasting

Recently, the paper [36] investigates a family of smoothing functions along with a smoothing-type algorithm to tackle the absolute value equation associated with second-order

That is to say, while the building with the Chinese character ‘工’ shaped architectural plan is the common building type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Vietnam, building layout in

Please liaise with the officer in your school who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Class and Subject Details Survey for using of the same class names in both the Class and Subj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extra type parameters, and the types to which they are associated, is established by parameteriz- ing the interfaces (Java generics, C#, and Eiffel)

–  Students can type the words from the word list into Voki and listen to them. •  Any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