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壹、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發展我國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電子科課程架構之內容,

其研究方法採用德懷術進行。德懷術(Delphi technique)的起源可追朔 倒 1950 年代,由 Olaf Helmer 和 Norman Dalkey 於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開始提倡使用。是一種尋求群體共識過程的一種研究方法,

主要運用方式為針對一主題設計相關問卷,尋求一組專家(或稱為德懷 術小組)以書面方式進行一系列的問卷調查(三至四輪),表達各自意 見。而後經由蒐集專家各自意見,進行組織並分析後期望得到專家一致 的看法,參與者是根據個人知覺及認知,表達看法或予以判斷,進而達 成共識,因此這樣的決定是主觀的,而非知識本位(knowledge-based)

58

(王文科、王智弘,2010)。因德懷術的特殊性,而有以下的好處:

一、專家不須當場面對面或對質,可讓個人意見充分表達。

二、全體專家可不需聚於相同的時間或空間中,填寫起來更為方便。

三、因專家彼此間的匿名性,可讓每位專家的意見具有相同的價值,

不會造成各專家的權位對意見價值比重的影響。

四、因書面調查,可避免情緒性影響填答。

五、雖不一定取得共識,但匯聚眾多具有「效度」的判斷,相信比任 一個人判斷的功效更大。

實施過程方面,根據王文科、王智弘(2014)對於德懷術的建議,

將會有以下四次問卷,分別如下進行:

一、第一次問卷調查

依據形成之問卷題項,以五點量表或其他方式編製成第一次問卷,

交由德懷術專家團體進行填寫或評定等級。

二、第二次問卷調答

分析第二次問卷所回收之資料,針對每一題項所回饋的資料進行次 數、平均數與眾數的統計,並將該結果列於第三次問卷上並寄回原調查 對象,使其了解自己在第二次問卷上反應與專家團體中調查結果的差異 性,再請專家進行第三次問卷重新評定等級,若專家對於某些題項看法 仍有實質差異時,須請該專家提出簡要解釋。並依據平均數、標準差、

卡方檢定或柯-史檢定分析其一致性製成一覽表並提出下一份問卷。

三、第三次問卷調查

分析第三次問卷回收所得之資料,統計每一題項回饋的資料,進行 次數、平均數與眾數的統計,並於各題項附上他人對所堅持結果的看法 於第四次問卷中,請各專家進行最後一次的問卷評定。

59

本研究採用德懷術調查法,目的希望能透過教育學者、技術型高中 教師及科技產業工作人員,對於各自所理解及目前課程架構所缺乏的情 況提供寶貴意見,協助建構我國技術型高中電子科課程架構。因考量各 專家對於本研究所花費的時間及課程架構包含內容的廣度,因此研究者 依據文獻探討,理解我國目前電子產業發展現況及所需之人才,並整理 美國、日本、台灣現行電子科課程架構及105 年的課程綱要草案,發展 一新的課程架構,經指導教授同意後請專家針對於每個課程以五點量表 評定其重要性與適切性,並請專家修改或刪除其認為必要的更改。因此 本研究透過各國課程規劃發展出的課程架構進行依序三次的問卷調查。

對於德懷術小組的成員人數,並無硬性規準可依循(王文科、王智 弘,2014),至少要有 10 名成員,如果成員同質性高,則需要有 10-15 人,但最多以20-25 人為限(Wiersma & Jurs,2005,2009)。本研究因專 家對象皆與電子領域有極高的關聯度,分別為電子科系學者、教師及電 子資深工作者,且針對各個專家的篩選已有所限制,因此共選擇12 名 專家,每種專家皆有四名成員。

貳、研究架構

本研究於第一階段時藉由文獻探討,研究國內外現行之課程綱要以 了解目前課程綱要與國外課程綱要之差異性,並根據電子產業現況所需 之人才,編擬我國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電子科課程架構草案。於第二階 段時透過德懷術問卷調查統合各方專家之意見,建構適宜的技術型高級 中等學校之課程架構,以提供課程綱要發展及學校使用之參考。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