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歷程

本研究的目的在藉由讀報教育結合寫作教學課程規劃與實際運作,

豐富學生的寫作教材,增進學生的寫作能力。透過教學過程中師生間、

學生間的互動及研究者不斷反覆省思的循環歷程,以改進研究者教學的 品質及解決教學現場的問題,所以,本研究以行動研究法進行探討。以 下分別呈現研究方法、研究歷程。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是結合行動與研究的一種研究方法,即是指情 境的參與者(如教師) 基於實際問題解決的需要,與專家、學者或組織中 的成員共同合作,將問題發展成研究主題,進行有系統的研究,以講求 實際問題解決的一種研究方法(陳伯璋,1990)。吳明隆(2001)將在教 育上的行動研究定義為:教師在教育實際情境中,以其關注的價值性教 育問題為焦點,以實務研究者角色,蒐集有效資料,反省、探究、批判 其所關注的問題,以改善實務的教育情境,建構優質的學習環境,進而 促發自我反省與自我的專業成長。徐明珠(1994)認為教師透過行動研 究,反省現行教學法的成效,以瞭解知識建構的真正意涵,從而改進教 學法,引導學生主動探索,並融合舊經驗與新思維,進而建構新的知識 理論。綜合上述學者的論述,行動研究即是實務工作者即研究者將教學 現場中發現的問題,在實際的工作情境中,將自己所遇到的實際問題進

行研究,研擬解決問題的策略與方法,透過實際行動的執行,不斷地計 畫、反省、回饋、修正,以解決教學現場所發生的問題。

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的理由,分以下三點說明:

(一)解決教學現場的問題

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國語文」領域僅剩五節課,在教學現場中 又常因定期評量的進度壓力,而將作文教學的實施忽略。但語文是一切 學科的基礎,作文則是語文領域中重要的一環,研究者覺察到學生的作 文能力大不如前。此外,徐明珠(1994)認為行動研究是教師發展行動 研究的理論與實務學習歷程,不僅教師的理念與知識可以獲得實踐,同 時在研究與行動的迴路中,教師透過不斷的批判與反省,可讓自己的觸 角走出教室,促成社會重視教育的改造。因此,研究者希望透過行動研 究,以讀報教育來輔助寫作教學,並且用讀報來增進中年級學生的閱讀 興趣,解決學生作文能力日漸下滑的問題。

(二)提升學生的作文能力

透過行動研究的過程,發現問題,擬定教學方案,教學活動的執行,

同時加以反省、回饋、修正,並收集資料評估分析學生作文能力的提升。

(三)增加研究者的專業能力

行動研究是教師研究自己的教學情境,驗證假設,建立自己的教學 哲學,以改進並提高教學品質,落實課程與教學革新,是教師專業發展 的重要手段(歐用生,1999)。研究者認為教師是教育現場的第一線工 作者,陎對的是兒童身心各方陎的發展,其中,也會陎臨許多不可測的 未知問題,教師若能在教學活動的進行中,同時進行研究,則更能貼近

「教師即研究者」的精神,並增加自己的專業能力。

基於上述原因,本研究採行動研究運用讀報教育為學生規劃寫作教 學的課程,並進行教學的實作歷程。

二、研究的歷程

課程準備期:1.研究所修課期間進行各項議題的選擇,研究者有感 於寫作教學的重要,因此以寫作教學作為研究的題目。2.蒐集閱讀與讀 報教育及寫作教學相關文獻探討 3.擬定本研究之研究架構、理論基礎、

課程設計,並請指導教授進行指導與修正。

課程行動期:1.申請國語日報,實施讀報 教育。2.設計讀報教育與 寫作教學、學生實作、家長回饋及學生作品分析進行資料的蒐集。 3.針 對蒐集的資料,整理出學生接受讀報教育結合寫作教學之後,作文能力 的改變。

課程完成期:1.整理歸納分析研究中的各項資料,歸納檢討省思研 究後的發現。2.針對研究發現與結果,省思是否符合預期的研究目的。

3.撰寫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