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章分三節說明,首先因研究議題的特殊性-「體驗經濟的主觀 獨特性」與「空間行銷美學的相對特殊性」,說明本文試圖以質性研究 法進行初探;並以 Bernd Schmitt 與 Alex Simonson 在《大市場美學》

中所建議的數種〈美學管理的評定與研究工具〉,選擇適合場所營造分 析的工具為分析手段。

其次,第二節為針對研究架構與真實性的分析限制加以敘明。第 三節重點則是說明以肯園國際、食養文化山房、夏姿采采食茶文化三 個案作為研究對象的原因與限制條件。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壹、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質化研究法。質化研究法是相對於量化研究法的說法,

強調由「行動者的角度」來觀看世界,而非以「研究者的世界觀」來 寫作。這兩種研究方法在資料收集上、意識型態與邏輯哲思上都有相 當差異,適用於不同學術領域與現象分析。

Sekaran (2003)認為,產業研究的本質,大致有三種,包括:探索 (exploratory) 、 描 述 性 (descriptive) 、 或 是 以 假 設 演 繹 ( hypothetic-deductive ) 為主的科學探究歷程。當對於所探究的研究主 題所知有限,或是對於所要解決問題的影響因素仍未明確時,比較適 合採取探索性的研究方法。換言之,探索性的研究目的在於瞭解過去 較少人探討的問題,其重要性在於幫助研究者對於所探討的對象有更 深入的認識,並透過後續的理論建構與假設驗證過程提出新的詮釋。

質性研究有助於探索五種目的:36 1. 瞭解意義。

2. 瞭解特定情境。

3. 界定未預期的現象與影響。

36 高熏芳、林盈助、王向葵/譯(2001),《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台北:心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瞭解歷程。

5. 發展因果的解釋。

因此這探索性研究方法的觀點,正適合體驗經濟、行銷美學與體 驗真實此類才開始研究並累積十數年的企業管理議題;另一方面,且 符合研究課題的特殊性-「體驗經濟的主觀獨特性」以及「空間行銷 美學的相對特殊性」。

體驗經濟中顧客所獲得的主觀印象均會因本身的教育文化背景的 不同,而有所差異;另商業展示空間的場所營造,因涉及相關建築設 計、工業設計及企業識別規畫等灰箱設計思考作業,所採用的設計手 法很難與企業行銷策略進行量化分析。因此,在相關顧客心理學領域 未獲致共識與突破時,採取質化的探索性研究適可獲致相關初步研究 成果與方向指引。

另一方面,為考量本研究需要藉由特殊案例觀察問題本質之特性,

需透過特殊個案來瞭解強調顧客體驗的「企業真實性表現的形象」與 其商業展示空間的「場所營造組合」的對應關係,需要深入觀察以瞭 解問題本質,並揭示該個案的實際操作方式,依Robert Yin 的觀點,

選擇個案研究法 37

個案研究法是研究社會科學的一種方法,指針對特定個人、特定 團體或機構、特定事件做深入探討。經由資料的收集,對此特定目標 做完整的觀察,分析事件的因果關係,進而探討隱藏在底層的原理。

個案研究法在進行上分為三個程序:

37 尚榮安/譯(2001),Robert K.Yin 著,《個案研究:設計與方法》,弘智文化

收集資料 Collecting data

回報結果

Reporting the result 研究分析

Analyzing information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Bernd Schmitt & Alex Simonson 在 1997 年《大市場美學》一書中,

認為針對企業識別與形象規劃主要有三種一般研究方法:

(1)次級研究(亦稱輔助研究)。

(2)初級的定性研究(亦稱原始的定性分析)。

(3)初級的定量分析(亦稱為原始的定量研究)。

圖 3-1-1 研究流程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次級研究(secondary research),乃是指蒐集已經公佈的各種資料、

並據此而進行的一種研究。所有的新聞報導、民意測驗、商業報紙的 文章、學術性的文章、一般性的商業刊物文章、公共關係的新聞稿、

新聞電訊、電視台與收音機節目中的文稿,都可以成為次級研究中所 需要的資料來源。

初級研究(primary research),乃是指蒐集全新的(未經公布的)資料,

並據此而進行的研究。而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則是指當我們對 於相關資訊進行推論時、並不對它們使用計量方式的一種研究。會使 用定性資料的原因包括:某些相當重要的資訊在本質上乃是非計量性 的,或是使用概念性的分析方式對其進行分析時,其效果比使用數字 性的分析方式好。

可使用初級的定性研究環境包括:(a)深入訪談,(b)焦點群體,

以及(c)由各種場合來觀察某些特定的行為。

針對設計與識別進行研究 Research for Design and Identity

次級研究 (輔助研究)

初級的(原始的)定量分析

 調查

 實驗

初級的(原始的)定性分析

 深入訪談

 焦點群體

 場所觀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其中(c)由各種場合來觀察某些特定的行為。為觀察式的調查,

則可以會發生在任何地點、並且都是在各種不同的情況下進行。使用 這類方法時,所蒐集的資料通常都是藉由監視、並將所觀察對象的行 為作一解釋後,加以記錄而得。

Bernd Schmitt & Alex Simonson (1997)並認為,當企業識別要素對 行為造成影響時,運用這種觀察式的技巧可以說是最適當的選擇。例 如空間上的設計,便屬於這類狀況。當我們想要了解某些現象時,而 自我告知(self-reported)的資料又顯得不夠恰當時,觀察就成為相當重 要的一項工具。……因此,當我們想要判定某個購買點的展示或零售 店的形態所可能產生的影響,某家連鎖加油站採用自助式設計後,可 能會對消費者們造成何種影響,不同的燈光設計將會如何影響購買型 態,或是某種包裝是否會對顧客產生吸引力或造成排斥時,採用觀察 式的作法通常都是相當有效的。

本文即以初級的定性分析之場所觀察紀錄為主,輔以次級研究資 料進行分析。此一場所觀察紀錄方法是人類學、考古學與建築學等相 關研究人類行為、時間與空間相關的學門經常使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本文在資料收集來源上有三:

1. 文件與檔案:個案公司公開的宣言與網站資料。

2. 書籍與論文:一般公開的報導與研究文獻。

3. 場所觀察記錄。

本研究資料分為兩大部分:一為分析文件檔案與報章報導,作為 個案企業宣稱其外部形象的依據(企業塑造的形象);另一為以場所觀 察紀錄作為檢證顧客行為與印象的依據(顧客獲得的印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貳、 研究流程

圖 3-1-2 研究流程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研究方向

擬定研究問題

次級資料研究

建立研究架構

場所觀察

結論與建議

文獻探討

研究發現 架構修正

業所宣稱的外部形象 (企業表現方式 CE, corporate expressions),是否 產生反映落差;以及利用場所觀察記錄顧客所獲得的體驗印象(顧客印 象 CI, customer impressions),是否產生誤解落差。

其次,為利用上述分析資料(CE 與 CI)互相對照,針對場所營造 的空間設計所呈現的「風格」與「主題」,分析上述落差(Gap)發生的 原因與結果,以檢證該個案企業對真實性的追求程度,以及建議其企 業修正其企業經營及行銷美學之策略性思考的方向。

亦即根據第二章文獻探討中的理論與實務分析,本研究採行 James H. Gilmore & B. Joseph Pine II (2007)在《體驗真實》所提出的企 業真實性(Authenticity)特質分析及場所營造組合概念;以及 Bernd Schmitt & Alex Simonson (1997)在《大市場美學》之行銷美學的企業表 現、風格、定位、顧客印象的分析架構,以及多位學者所提出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