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

根據研究目的與問題,本節說明本研究方法及研究限制。

一、研究方法

教育領域的研究,通常具有質性與量化之分,質性研究重視歷程的發展,量 化研究重視數據的考驗。本研究意欲探究課程研擬團隊在課綱研擬歷程中的展化 學習情形,適用質性研究法來進行研究。Bogdan 和 Biklen(2001/2008)闡述質 性研究是以實際場域為直接的資料來源,關注活動發展的歷程與意義,採用文字 或圖像歸納研究發現並加以描繪說明。Patton(2002/2008)認為涉及人們發展歷 程的活動,本身即是目的,而非僅是達成某些具體目標的手段。本研究之目的在 瞭解課綱團隊如何透過補校課程綱要總綱內容研擬歷程而進行團隊展化學習,因 此,課程研擬歷程即是學習歷程。此外,主體自身經驗具有殊異性,團員的知覺 是歷程的關鍵,而團隊學習亦具有動態與多變的過程。因此,研究者須將課綱團 隊展化學習的整體化為個體經驗與知覺反思等不同面向加以瞭解,同時也要在各 面向和整體間來來回回地省視,以便歸納和描繪課綱團隊的展化學習歷程樣貌。

本研究資料來源包括:補校課綱研擬歷程中各團員修訂的課綱草案、研修計畫會 議記錄等相關文件、以及課綱團員的訪談資料等。

11

二、研究限制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方法,把補校課綱研擬團隊學習的過程視為真實發展的歷 程,研究直接關注課綱團隊因為學習研擬課綱所經歷過的、感覺到的、遭遇到的 與反省的事件,並透過理論的探究、分析和歸納而得到團隊成員學習研擬課綱所 獲得的經驗、知識和情感整體的改變與結果,這有別於通過量化研究所獲得數據 資料的結果。

研究過程中研究者盡力蒐集補校課綱研擬期間團隊公開或未公開的文件資 料,也設計半結構問卷,經由訪談獲得課綱團隊在研擬補校課綱歷程中的經歷,

以便歸納團隊學習的展化情形,但本研究仍受限於幾個部分,首先,就研究方法 的部份,研究者邀請補補校課綱團員訪談所獲得的資料為研究參與者運用其知識 所進行的表達與陳述,又因團隊主體和環境互動的過程也能使得知識產生變異,

所以,研究者雖以清楚描述研究方法步驟、詳述資料分析與整理、厚實敘寫、同 儕檢核、資料和方法的三角檢證法等提高研究的信實度,應能瞭解團員曾經參與 補校課綱研擬歷程的樣貌,但團隊成員並非每一場會議都能夠出席參與討論,對 於團員未曾參與而無法陳述,或有參與而必須保密的部分,或因遺忘無法回答、

反思後造成想法的改變等,可能使資料的蒐集受到限制。此外,截至 2015 年為 止,我國僅有一篇篇名為展化學習的期刊論文,研究者需運用西方研究結果來與 本研究結果進行對話討論,有可能西方文化基礎與我國補校文化基礎不符,而造 成解釋上的限制。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