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擇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章包括五節,第一節為研究方法的選擇,第二節為研究方法,第三節為研 究工具,第四節為研究的嚴謹性,第五節為研究倫理。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擇

研究典範是指一個研究社群據以構思研究問題、瞭解研究情境、選擇研究方 法、執行研究工作、屆時研究結果的整體性架構與型式,即一種觀看世界的思維 方式,是研究者如何看待知識的態度(申廼晃,2013)。

本研究希望瞭解安康平宅家長現有的親職壓力與韌性,並獲得 ACT 親職教 育方案在台灣平宅社區實施的經驗及當事人反饋,需要從平宅有自主意願參與親 職教育方案的家長視角來觀看。研究首先探索當事人之生命經驗,以深入瞭解其 自我概念、管教觀念、家庭關係、參與動機……等,藉著瞭解其家人互動對親職 履行的影響,探索當事人現在面臨的親職壓力和韌性,最後瞭解他們接受 ACT 親職教育方案的影響與建議。本研究是以身為接受者的當事人的看法、感受與內 在需求為基礎處罰,進而對 ACT 親職教育方案提出改進之建議。因此在研究方 法的選擇有以下兩點考量:

一、研究性質的考量

本研究欲深入瞭解研究者的思想、經驗、感受、情緒、生活情形……等,研 究者必須與參與研究的對象有密切接觸,在開放且具有彈性的互動過程中建立互 為主題彼此對等的互動關係,這樣的特性是量化研究無法達到的,適合以質性研 究的方法進行,例如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訪談者經由與受訪者的對談過程瞭解 受訪者的經歷或經驗,再經由訪談內容的分析歸納,最後發現與理解內在歷程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外在行為的連結脈絡與意義。

二、研究者本身的考量

研究者本身對於人與事深入瞭解,帶著極大的好奇與興趣,相信唯有深入才 可穿越外在表面得到內隱的真實意義。自願參與親職教育方案的家長是有其背後 的脈絡與動機的,研究者願意以開放的、尊重接納的態度主動靠近受訪者,以探 求并瞭解其真實的感受。

本研究對象安康平宅自願參與簡要 ACT 親職教育方案當事人之豐富經驗內 涵與其主管意義進行解說與闡釋,基於研究的性質與研究者本身因素的考量,本 研究選擇質性研究深入訪談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方面:1、瞭解受訪者的所思所想;2、瞭解受訪者過去生活經歷及相關事件,瞭 解這些事件對他們的意義與解釋;3、從多角度對時間過程進行深入、細緻地描 述,對研究對象獲得廣闊整體的視野;4、為研究提出指導,事先瞭解哪些問題 需要進一步追問,哪些是需要小心的敏感問題;5、有助研究者與研究對象的關 係建立;6、訪談者的專注傾聽為受訪者帶來正向理論。參考以上訪談用意與功 能,以及本研究的問題與目的,研究者認為深度訪談是適合本研究收集資料的方 式。訪談採用半結構式訪談,先依據研究問題的脈絡制定訪談大綱(請參考附錄 一及附錄二)。

本研究資料收集過程,首先由團體協同帶領者即本研究者以電話聯絡說明研 究目的并提出邀請,獲得同意后約定接受訪談時間與地點,由研究者對願意參與 研究的受訪者進行訪談。以下說明本研究訪談流程:

(一)得到受訪者同意:在訪談開始之前研究者向受訪者說明其隱私保密、

權益照顧以為能完備地收集所有相關資料,告知過程錄音及日後文件處置方式等 資訊,得到受訪者瞭解和同意後,邀請受訪者簽下訪談同意書(請參考附錄三), 隨後開始進行訪談。

(二)訪談時間之安排:由於每位受訪者自身忙於生活與工作,訪談時間難 以安排,研究者盡量配合受訪者方便的時間,以減少受訪者為參與研究造成的不 便與麻煩。

(三)訪談地點之選擇:考慮到受訪者出行的方便,又考量訪談內容的私密 性與訪談時的安全性,同時兼顧受訪者能不受打擾地自在表述,感謝某幼兒園願 意提供活動教室來進行訪談。兩位受訪者均在某幼兒園的活動教室完成訪談。

(四)研究資料之收集:研究者依據訪談大綱進行訪談,收集研究所需材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因為研究者此前參與安康平宅 ACT 親職教育方案的實施,因此與兩位受訪者已 有充分接觸,並建立關係。在訪談中,研究者以真誠開放的態度,同理傾聽的方 式,認真專注在受訪者的敘述。讓研究者感動的是,受訪者願意將自身的經驗、

感受與想法真誠地與研究者分享,讓研究者在獲得豐富的研究資料之外,本身也 獲得啟發和學習。兩位當事人訪談進行順利,收集豐富資料,訪談時間分別為 1.5 小時和 2.5 小時。

三、 資料分析方法

質性研究的資料分析是不斷演化的過程,收集資料、整理資料與分析資料同 步進行,在相互之間來回循環,讓研究持續向前進行。本研究採主題分析法,具 體步驟如下:

1、訪談錄音轉謄為逐字稿:每次訪談結束後,研究者皆盡快親自將錄音檔 轉謄為逐字稿,將資料詳盡記錄下來,包括口語及非口語的行為,如歎氣、哭、

笑、沉默等等,力求保持原始資料的風貌,並在轉謄過程中開始進入當事人的經 驗脈絡。

2、閱讀原始資料:研究者將自己的預設和價值判斷等暫時擱置,以徹底開 放的心態閱讀轉謄為逐字稿的原始資料,熟悉資料,感受資料,去體驗資料背後 傳達的含義。研究者在閱讀逐字稿的過程中,一些話語、詞句、意向重複出現,

那些對本研究有意義的訊息也一一浮現。

3、在資料中尋找意義與主題:研究者在資料文本中發現重要的詞句及所表 達的意涵和命題,探討有關詞語和句子的意義,尋找反復出現的行為及其意義,

同時也將其內容與社會、文化等背景之間相關聯,從中找出與本研究問題和目的 相關的主題,凸顯資料本身所蘊含的意義。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撰寫受訪者的生命故事:研究者根據原始資料以第一人稱撰寫每一位受 訪者的生命故事,因而對其生命經驗有一個整體的概念與瞭解。在撰寫的過程中,

研究者也更貼近與瞭解當事人的心路歷程。

5、編碼與登錄:將蒐集資料打散,賦予概念和意義,然後以新的方式重新 組合在一起。研究者保持開放、好奇與覺察的態度,以研究問題為依據,選取主 題編碼及登錄。哪些在資料中反復出現、具有明顯情感表達的語句、閱讀時引起 研究者注意的語句都是資料中的重要資訊,形成多個個別主題。

6、各主題之歸類與深入分析:以研究目的所需選擇個別主題歸類的方式,

按編碼系統將相同或相近的資料放在一起,形成多個共同主題,再針對主題進行 分析。

以下兩表分別是個別主題舉例與共同主題舉例:

來,PIA。他之前有就是情緒來,就 PIA。

可是他過很快,然後就又好了。但是我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