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討論與結論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本節首先說明研究限制,其次根據研究結論和討論,提出研究建議。

一、研究限制

(一)研究對象的限制:

本研究涉及個人及家庭隱私的相關議題,秉持尊重研究參與者權益的原則,

很多完成親職教育方案的家長無意參與研究,或是部分研究參與者在研究進行中 途退出研究,故保留符合研究條件且有意願參與研究的對象難度極高,因此難以 展現安康社區親職樣貌的多樣性,研究對象的多元性、豐富性受限。

(二)方案實施的限制:

此次研究是藉由政治大學 USR 社會責任計劃,首次將 ACT 親職教育方案引入 安康社區,由於計劃實施有時間限制,安康社區此前未有相關聯辦親職教育方案 經驗,難以預估方案參與人員人數及配套資源供應多寡。多方協調後,只能將 ACT 親職教育方案的實施時長降低至原版的一半,大量刪節課堂上互動交流分享的時 間,保障課程教授主體內容的完整性,以授課形式完成全部內容。因此在方案的 成效性上可能受到影響。

(三)缺乏長效成果追蹤:

本研究的受訪者在接受訪談時,距離完成 ACT 親職教育方案時間很短,主要 收集到的是課程結束不久後當事人運用於家中的互動情況。誠如參與者所言,每 一次的重新檢視和反復練習能夠加大成效,短期內由於練習次數有限,新的行為 方式可能未見鞏固,因此成效觀察之結果有限。

(四)研究角度的限制:

本研究以安康社區完成 ACT 親職教育方案的母親為研究對象,從兩位受訪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角度與主觀經驗進行研究,因此研究結果係解釋參與研究的受訪者。

(五)研究者的限制:

本研究之研究結果呈現,受研究者個人經驗、背景、學識、能力等影響。

二、研究建議

本研究根據參與安康平宅 ACT 親職教育方案之當事人的反饋,嘗試從當事人 之視角,回顧思考其所需,進而根據上述研究結論與相關議題的討論,提出幾點 建議如下:

(一)對相關研究的建議:

1.資源聯動

在社區提供親職教育方案,需要與社區工作人員密切配合,達成資源聯動,

在方案中發現個別成員的特殊困難或需要,在獲得成員同意的情況下,可及時向 社區反映,為個別資源轉介提供幫助。

2.執行態度

在邀請社區居民參與及實施方案的過程中,需要保持尊重、理解與關懷的態 度,平宅家庭具有不同的議題,在剛開始接觸時,難免會出現冷漠、抗拒的行為 狀態,執行者需要尊重其保護內在脆弱的防衛機轉,展現接納、關懷、尊重的一 面,才能讓當事人放下抗拒,建立互信的關係,從而提高當事人參與學習的意願,

並真正從中受益。

3.接受對象

親職議題大多涉及家庭系統,由家庭成員的互動而共同造就。邀請、鼓勵家 庭成員共同參與課程,一起面對與解決,共同分享親職資訊,也能通過課程傾聽 對方心聲,增進彼此的瞭解。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同時,在社區中開展親職方案,可為家長提供托嬰、托幼或是兒童團體的幫 助,以便讓家長能夠全然投入課程,不必因孩子無人照拂錯過課程機會。

4.課程內容

在課程內容的部分有大量促進覺察和討論的活動,在時間、空間、人力資源 允許的狀況下,建議實施完整的 ACT 親職教育方案。完整八週的跨度歷程,能夠 讓家長有更充分的練習、反饋、討論的時間。

5.後續追蹤

改變需要歷程,在課程的主體內容結束後,若能保持後續的回訪或是相應的 焦點團體,對課後實施練習一段時間遭遇的難點或困惑提出討論,能夠更有利於 當事人將 ACT 親職教育方案的主旨和方法內化為自己的一部分。

(二)對未來研究方向的建議:

與父職參與相關的研究依舊值得深入探討,針對特別族群父職的參與狀況,

如低收入家庭父職參與,或是父職參與的阻礙因素等議題的持續研究,能更詳細 地幫助理解父職缺失的內在心理機制。

以及,聚焦貧困所衍生出來的,貧窮家庭養育多子女的內在心理機制、貧窮 家庭脫貧歷程及心理歷程轉變等議題,對揭示貧窮環境如何影響人的運作方式,

幫助打破社會排除之現象,阻斷貧窮的惡性循環,具有深遠的意義。

王碧君(2015)。新住民及其子女的教養問題與改善建議。台灣教育,(695),21-28。

王鐘和(2000)。單親家庭的親職教育。載於何福田(主編) ,單親家庭之教育與輔導(頁3-4)。台北:心理出版社。

古思潔(2016)。家庭復原力與父母身心健康狀況之相關研究: 以發展遲緩兒童家庭為例(碩士

論文)。http://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U0015-2308201617434700。

申廼晃 (2013)。請聽我說-探討接受強制性親職教育輔導之當事人經驗(碩士論文)。取自

http://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U0002-1907201312270100。

朱儀羚、 康萃婷、柯禧慧、蔡欣志、 吳芝儀 (2004)。敘事心理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 刊,9(2),121-136。

李淑容(2007)。台灣新貧現象及其因應對策。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7),193-219。

林佩儀 (2004)。兒童虐待成因探討。諮商與輔導,(220),2-9。

林長杰(2000)。窮人的烙印:以台北市安康平宅為例(碩士論文)。取自 https://hdl.handle.net/11296/pyqt3e。

林家興(2007)。親職教育團體對親子關係與兒童行為問題的影響。教育心理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