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鹿野高台地區茶產業的發展脈絡

第一節 農業自然環境

農業發展深受自然環境的影響與局限,自然環境的條件對於農業 等一級產業扮演著決定性的因素,其中又以地形、土壤、氣候、水文 等最為重要,特殊的自然條件更常成為地方特殊農業的形成要素(余 水倍,1989)。鹿野鄉的地形可分山區、平原及丘陵三種地形。山地 地形屬中央山脈山地,分布在瑞豐村之西側,加拿典溪與鹿寮溪之間 的中央山脈支稜東麓,面積約 1 平方公里,僅占全鄉面積的 1% (姜 國彰,2000)。平原則屬花東縱谷平原,主要是由卑南溪、鹿寮溪及 鹿野溪沖積而成,分布西自中央山脈支稜東麓,東至卑南溪河床止,

寬約 4~5 公里;北從加拿典溪口,南至鹿野溪口止,長約 11 公里。

台東鹿野平原的面積約為 54.5 平方公里,佔全鄉總面積之 60.76%(李 民,1984)。鹿野高台是較特殊的地形,亦是花東縱谷中少見的臺地 地貌,高台是更新世晚期的沖積、堆積物,由固結不佳之礫石、沙及 泥構成,地表有數十公分至數公尺的紅壤發育,適合茶、鳳梨等作物 種植(何春蓀,1986)。

丘陵地形分布在卑南溪以東之區域的海岸山脈丘陵。南北最長約

30

8 公里,北端較寬,南端較窄,約 1.2 公里,面積約 34.2 平方公里,

約佔全鄉總面積之 38.13%。丘陵最低處為卑南溪左岸,海拔 150 公尺,

向東高度漸增,至最高處為海拔 952 公尺,但有 93%的海岸山脈丘陵,

海拔均低於 500 公尺(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2004)。

由於海岸山脈丘陵主要之地層為利吉混同層及大港口層之砂頁 岩互層,因含豐富之黏土礦物及剪切極為強烈之砂頁岩,顆粒極細且 黏結良好,透水性及透氣性甚差,降水僅能進行表面侵蝕,固常呈現 徒峻之惡地地貌,農業發展不易(李鴻毅,1996)。

鹿野鄉的土壤地形,主要由紅壤、黑色土、石質土、片岩新沖積 土、片板岩混合沖積土及雜地所構成。縱谷平原為鹿野鄉最重要的農 業生產區,係由片岩新沖積土、片板岩混合沖積土所構成,成土物質 來自中央山脈東側的結晶片岩類,由卑南溪等水流沖刷沉積而成,由 於土壤內富含雲母碎片,大部分呈酸性,間有微鹼性反應者,肥力尚 佳(鍾惠玲、劉慶怡、紀南光、姜彥麟、詹瑜璋、李建成,2004)。

鹿野鄉的氣候類型,夏黎明(1999)綜合幾種代表性的氣候分類 及其特徵,將之規劃為溫帶冬乾氣候類型,其特徵為最冷月均溫稍低 於 18 度,冬半季雨量偏少。

31

第二節 台灣茶業發展的歷史沿革

臺灣茶葉的發展歷史甚早,尤其以「包種茶」為最,許多人都知 道大稻埕的茶葉最有名,但其實當初大稻埕的茶葉大多出於南港等地 的山區,經由基隆河到大稻埕加工製成花茶,所以南港地區的茶葉發 展歷史可以說是相當早的,再加上當初臺灣的外銷除了蔗糖和樟腦之 外,便是茶了(徐英祥,1995)。所以我們以南港地區的包種茶為骨 幹放眼全台的茶葉,並分析南港茶葉與其他地區茶葉的異同處。

本節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紹臺灣茶史概述;第二部分 為介紹臺灣茶葉的主要的品種;第三部份則主要在敘述製茶過程。

一、臺灣茶史概述

(一)清初擴張期(1683~1730年)

1697 年據諸羅縣(今嘉義)縣誌中記載,臺灣中南部海拔 800 尺至 5,000 尺(240 公尺至 1,500 公尺)的山地有野生茶樹生長,附 近住民將其幼芽以簡單方法製成茶作為自家之用(台東廳,1931)。

(二)清中葉穩定期(1730~1860年)

1796 年時,烏龍茶是臺灣最早製造茶業,遠在嘉慶年間即隨福 建移民移植到臺灣來,植茶為種籽播種,為當時茶葉栽培方式(茶籽 播種為最早播種方式)。1805 年福建移民帶一批福建武夷種的烏龍 茶來臺灣種植,植於臺灣北部地區三角湧(今三峽)、阿四坑、八角 湖山坡地開始了茶苗種植。1810 年台北地區茶樹種植於清朝嘉慶15

32

年末,由福建省泉州安溪縣人氏井連侯傳入茶苗,在今深坑鄉土庫村 山坡地種植,而後由該地逐漸傳開於台北附近的丘陵台地。再據臺灣 通史中記載:「舊誌稱:嘉慶年時有柯朝者歸自福建,始於武夷茶,

植於桀魚坑(今台北縣平溪、深坑地區)發育甚佳,即以茶子二斗播 之,收成亦豐,隨互相傳,蓋台北多雨,一年可收四季,春夏為盛。

人工播種之經過記載」。臺灣茶樹之人工栽培,始於我國大陸早期移 民來台,由福建移民所帶來閩茶品種開始種植。產製方法來自福建武 夷,開始製造烏龍茶供應島內消費(林木連等人,2009 )。

1852年中國茶葉進入薰花年代開始茶的薰花製造史略,當時有北 平煙莊,因福建鼻煙頗有盛名,煙莊為提高鼻煙之香氣,在長樂縣利 用茉莉花薰製鼻煙,煙味特別優良,其後茶商起而效仿,亦試以茉莉 花薰茶,結果甚佳,遂有花茶之問世焉。福州為花茶著名產地(徐英 祥1995)。1855 年林鳳池氏自福建引入青心烏龍茶種苗,種植於凍 頂山,相傳為凍頂烏龍茶之起源(有待考證)。1858 年英法聯軍攻 擊中國,迫令締結天津條約,規定台灣府(今台南市)為國際通商口 岸,當時香港英商怡和洋行(Jardine, Matheson&co)曾派人到臺灣 來收購烏龍茶的粗製品。1859 年天津條約增闢淡水港為國際通商口 岸。臺灣茶葉運往福州從事加工精製,再包裝運銷外國更為方便,從 此臺灣茶葉運往福州加工的數量逐年增加。英商怡和公司派員來台收 購臺灣茶葉外銷,開始了台灣茶葉外銷年代。

33

(三)蓬勃發展時期

1.清末顛峰轉型期(1860~1895年)

1860年貿易是臺灣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引起社會結構的若 干改變,臺灣對西方開放通商口岸之後,茶、糖、樟腦的出口取 代了以前米、糖的大宗出口,這項貿易結構的改變,除了臺灣本 身的影響外,對於中國大陸廈門的影響也很深遠。

2.1873年臺灣薰花加工開始年代

臺灣茶葉第一次危機,同時也開始了多元化年代。因景氣不 好,加上台北專門出口烏龍茶的五家洋行,認為烏龍茶的價格昂 貴無利可圖,一致停止收購,使烏龍茶陷於慘境,一般茶商迫不 得已將烏龍茶大部分運往福州,全部改製花香茶,當時臺灣茶在 大陸並無名氣,名稱也未定,其性質甘而不香,福州茶商遂將臺 灣運來的茶葉再加工處理,當時亦稱「花香茶」。由於臺灣茶甘 韻持久加上薰花處理,深受茶葉界喜愛,遂將臺灣茶與本地茶混 合處理,當時福州茶商稱將其通稱「包花茶」,也就是臺灣最早 期茶名稱由來「臺灣包花茶」,同時成為臺灣茶在大陸名稱,也 是臺灣茶薰花製造開始,從此臺灣茶業有了兩極化的發展,一種 以傳統武夷茶方式製造烏龍素茶為主,另一種以傳統烏龍素茶再 加工薰花為臺灣包花茶為主,當時白毫烏龍茶也是產品之一,但 是產量極少(梅維恆、郝也麟,2013)。

34

3.臺灣茶葉年代商品

第一代為傳統武夷茶製法(臺灣高級烏龍茶)、白亳烏龍茶

(俗稱為膨風茶);第二代為傳統烏龍素茶再加工(臺灣包花茶)。 以上為主要商品,為台茶多元化的開始。1880 年台茶輸出量達 542萬8,553公斤,達輸出量最高,產製區以臺灣北部為主。茶農 也開始改種茶樹,尤以從事樟腦加工者更多,是造成臺灣北部樟 樹加工業停產最大因素之一。其中當時七星郡內湖、南港大坑樟 栳寮居民王水錦與魏靜時兩人見樟腦加工無利可圖,茶業市景看 好,遂從事茶樹栽培及製造工作,茶苗聽說由今台北縣深坑鄉土 庫當地引進十餘株茶開始種植。製茶技術則向大陸來台廖洞坑茶 師學習傳統武夷烏龍茶製法及薰花處理(邱垂豐、林金池、 黃正 宗,2006 )。

以前的淡水領事館報告及海關報告,幾乎年年都會指出,北 部人民原多謀生困難者,但因茶園日拓、所得提高、消費增加,

可以穿更好的衣料,買得起玉、人蔘、絲等奢侈品,由大陸進口 磚瓦以蓋華屋等,因此北部亦少有乞丐存在(台東廳,1993)。

4.1885年~臺灣茶製技術進入自然清香開始年代

魏靜時茶農成功發明新的茶製造法,經研究後證明,所製的 茶比經過薰花加工處理的(包花茶)還香,也不用像烏龍茶如此 複雜製造,簡單又清香茶葉震驚茶業界。同年王水錦茶農也以傳

35

統武夷茶製法加以改良製造種籽茶,並對外公佈,也是新的茶葉 製造方法,其特色水紅、甘而熟香。兩人所發明茶製造方法各有 特色,成為當時台灣茶葉的兩大製造法(余寶婷,1994 ),如下:

(1) 第一製造法為南港式製造法發明人:魏靜時所研發的製造 法成為今日臺灣茶葉技術主要來源。

(2) 第二製造法為文山式製造法改良人:王水錦因年老目盲失 傳。

臺灣烏龍茶薰花加工處理年代因而結束,這是臺灣茶業史一大革 新轉變,魏靜時及王水錦的茶葉名稱為「南港種籽」,是臺灣最早的

『包種茶』。根據日人井上房邦調查,包種茶原始名稱為種籽茶,此 種茶葉在製作完成後,用方紙兩張內外相稱,放茶四兩,包成長方形 外觀之四方包,包裝外表註記茶名及麥頭(mark)加印章,稱之為「包 種籽茶」,後簡稱「包種茶」,為包種茶稱謂之由來。這種包裝茶的 方式,依據舊誌的資料,迄今一百二十年前,是由福建省泉州府安溪 縣茶葉加工業者,王義程所創製,由他創導並傳授,此包裝方式是為 配合當時茶葉外銷需要之創造,也是中國千年來茶葉製造歷史上新的 突破(范增平,2001)。

魏、王兩式不用薰花加工處理即能製造清香茶葉的製造方法,讓 臺灣茶業生態變化進入第三代時期,故有「臺灣真是好所在,樹葉也 會出花香」的民間俚語。從此臺灣茶業走入新紀元,臺灣烏龍茶處理